第五十三章奇怪的书,奇怪的知识
嘉靖并不在意,孩子還小,他得让孩子早早地知道人心的险恶。
何况是作为一位皇子,更应如此。
路上,终于不再无聊了。
品着清茶,吃着水煮蚕豆,看着新鲜的无名兵法。
似乎比一直在皇宫裡,批改永远也沒完沒了的奏折,要舒心得多。
谁知,朱载圳也只是委屈了一下。
转眼又从他带来的箱子裡翻出了一本小一点的本子。
這次看书的速度就很快了。
拿在手中卷起,拇指按住侧面,哗啦啦的一阵阵响声传来。
嘉靖见到蹙眉不语。
看书也可這样看?
能看到什么?
“看书就认真点。”
实在是影响到他看书,嘉靖用脚踹了朱载圳一下道。
朱载圳的委屈刚刚散去,瞬间又来了。
“父皇,這本书就是這么看的。”
嘉靖发现,自己许久沒有和子女们交流,都有点弄不懂子女们都是怎样的想法。
做错事情了,還会顶嘴。
不過有了他手中這本书的前车之鉴,他只是心中想了想,并沒有轻易地下定结论。
“拿過来为父看看什么书,是這么读的。”
朱载圳满心的不情愿,還往身后藏了一下,可在见到自家父皇瞪着他的眼神,越辣辣越危险之后,只能乖乖的上交。
本以为這一次出远门,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
他的两位大哥,都沒有机会。
谁知道,无安全和自己想的不一样。
如今就连看书的权利,都快要被夺走了。
口口声声地让他多读书,多学习,他读书了呀。
也学习了呀。
为何结果会依旧是如此?
见不得他快乐?
然而,识时务者为俊杰,不但给他讲学的夫子们這么說,就连他的二哥也這么說過。
曾经他不以为然,大哥打不過,依旧可以打,二哥也打不過,還是可以打。
母亲可是管不住他的。
现在轮到父皇,似乎就毫无办法了。
因为两個哥哥即便是打不過,也会下手有轻重。
父皇不会打人,可会让他功课,沒完沒了的功课,二哥都沒有办法躲過的那种。
所以,书给了出去。
嘉靖拿到书,翻开来看,书裡面沒有任何內容,只有边沿上,被墨水染得脏兮兮的,看得他很不舒服。
翻来覆去地看不出名堂。
正要询问朱载圳。
突然手上一顿,也学着朱载圳看书的办法,快速地翻阅着。
猛然间嘉靖就瞪大了眼睛。
只见眼前的脏兮兮的地方,突然就成了一個人,還在不断地施展着一套剑法,看起来很是连贯,飘逸。
一本书,很快就被看完。
嘉靖久久无语。
今日一天,他吃惊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奇特的书籍,出现一本還說得過去,连着出现了两本,就很值得探究了。
紧接着,再次看了一遍。
神奇的现象,让嘉靖沉思了良久。
“這两本书,都是哪来的?”
“二哥送的。”
“還有沒有其他的书籍?”
“沒有了,二哥說,這种书现在只做起来還是很有难度的,過段時間,就会扩建印刷作坊,是将要作为作坊中的赚钱的书籍。”
写书,以朱载坖的才学,在這個时代,沒有任何的而优势。
想要让印刷作坊,一直都处于赚钱的情况下,只能用猎奇来刺激别人高价购买了。
往后還有连环画,漫画。
不過都得先培养起来一批肯花钱的读者,才会继续下去,不然被人批判得一无是处,也是很糟心的。
“哦。”
嘉靖淡淡地应下,扬了扬手中的书,问道:“那么他有沒有說,上面的人物为什么会动?是不是仙法在上面施展?”
听到可以显摆自己。
朱载圳的委屈,很快就沒了。
特别是這個人,是他的父皇,還是一副看起来在求教的样子。
心中的满足感,都快要满溢出来。
“父皇是說這個呀,很简单的,就是翻阅的纸张速度太快,你的眼睛欺骗自己的而已,都是错觉,哪有什么仙法。”
想了想,学着朱载坖给他解释时,双手背在背后,活脱脱老夫子讲学的模样,顿了顿又道:“若是书本很厚,纸张很薄,就是一场战役,一曲舞蹈,也不是不可以制作出来。”
然后看向嘉靖,挑了挑眉头,云淡风轻地道:“這就是科技的成果。”
嘉靖瞧着自家儿子,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简直是哭笑不得。
心裡却已经在想,科学和科技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是从自己的二儿子口中听說,如今看到结果,再次听說,感觉又是不同。
不過听到了可以解释的原理,嘉靖心中還是略微失望的。
不是仙术,那么修道的前途還是茫茫无期。
“這本书也暂时保存在父皇這裡,等到下车休息的时候,你在拿出来看,免得打扰你父皇读书。”
再次收缴了朱载圳的书籍。
很快就让朱载圳在马车内待不住了。
嚷嚷着要出去骑马。
嘉靖自知不能惯着孩子,怎么說都不被允许。
不一会,朱载坖就在无聊中睡去。
而嘉靖看了一眼,给劈了一件薄毯子,才舒服地靠在身后的靠垫上,翻阅着无名兵法。
车内安静的只有翻书声。
等到马车停下,需要休息的时候。
太阳也将要落山。
才走到建昌府(广昌县)。
此地的村民,大多世代种莲,又有白莲之乡的美称。
朱载圳迷迷糊糊的下车,浑身疲惫的,仿佛比他练一天武艺都要累。
“咱们到了?”
抬眼四顾,一切都很陌生和新奇。
“這裡是县衙,暂时休息一晚,殿下有什么需要,可以吩咐臣来办。”
朱载圳定睛一看,原来是位老熟人。
“哎呀,徐老,快给我說說,此地有什么好玩的,好看的?”
此时身边沒有了能够看得住他的人,朱载圳立刻就起了小心思。
“县城有一座莲神太子庙,還是很热闹的。”
由于嘉靖觉得,马车是他打造的,就得由他来解决問題,所以最后并沒有留在京城,反而成了伴驾的人员之一。
“莲神太子庙?和我大哥有关系?”
“沒有?”
“那就是有故事了?”
“是的。”
“快說给我听”
“相传在隋唐年间,适逢强梁为害,村民被迫逃进山林,忍饥挨饿,苦不堪言。忽然,山林裡飘来阵阵莲花的清香,七個孩童腾云驾雾向村民飞来,他们身背莲花篓,头戴莲花帽,胸系莲花兜,手持莲花棒·······”
徐杲的口才還不错。
一個小小的故事,就让朱载圳听得津津有味。
完全忘记了他的父皇去了什么地方。
建昌府。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析南丰县南部三乡置广昌县,因“道通闽广、隶属建昌”而得名。
元朝,属建昌路。
到了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改建昌为肇昌府,九月改为建昌府。
此处的村民,大多以种莲为生。
莲神太子庙也由来已久。
百姓们把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称作“莲花节”。
久而久之“莲花节”就成为了這裡莲农酬莲神、庆丰收的传统节日,成了传承千年的古老习俗。
說来也属于寺庙的一种,周围也有着庙产存在。
朝堂上一直都在清理寺庙,此处离着京师很近受到的波及也就最快。
嘉靖刚刚来到县城,就得知此处的百姓们,并不认同县衙的想要拆掉莲神太子庙的命令。
为此還一度堵住了县衙的衙门。
有锦衣卫在暗中查探,县衙的官员们,也不敢随意的驱赶,打压百姓。
在做事和丢官两者之间選擇。
很显然丢官比较严重些。
所以也就一直拖了下来,未曾真正的实施出去。
也不知是谁,在人群中散播了一個消息,就是最近会有一位大官经過,任何事情都能够解决。
百姓们那管得了大官是谁。
拦在路上,总能遇见。
于是,嘉靖就被請到了县衙的大堂上。
知县等人,只能忝陪末座。
由于天色已晚,给出一切事情明日一定会有個结果的答复,百姓们被劝返回家。
“你们吃着大明的俸禄,就是這么办事的?”
一股无名之火,在嘉靖的心中升腾。
县城中传出的流言到底为何,他心中清楚,就是有人想要他难堪。
而他出发的時間和方向,也肯定是从京城传来的。
“說话。”
嘉靖一拍惊堂木。
知县,县丞,主簿三人都吓得一個哆嗦。
啪的一下跪倒在地,口称陛下。
“怎的?除了下跪,再也找不到别的解决問題的办法了?”
“說說,朝廷发下来的邸报,都是怎么說的。”
嘉靖索性闭上眼睛。
身边站着的陆柄,眼露凶光的盯着诸人。
今天下午,他差点以为是中了埋伏,要带人杀出一條血路的。
谁知是县中有人不作为,想要把所有事情,都推到皇帝的身上。
“对县中奢侈横行,鱼肉乡裡,不守清规的寺庙,予以严惩,收缴其不法所获归于朝廷。”
知县哆哆嗦嗦的,都不敢抬头,念出了邸报中的第一句。
“看看,不是背得滚瓜烂熟嗎?朕還以为你们不识字的,看不懂朝廷的公文,耳朵都聋了,听不到朝廷的命令。”
嘉靖抄起手中的惊堂木,刷的一下砸在了知县的脑袋上,瞬间就流出血来。
“原来你们知道啊。”
“知道還犯错,自己說說,该怎么领罚?”
“是抄家,還是流放?”
“又或者是,菜市场砍头?”
话音刚落,三人中的主簿,已经吓得昏倒在地。
另两人也是双股颤颤,趴在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