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飛令
“畫得很好。但能不能進殿,”謝忘之微微一笑,故意頓了頓,“你猜。”
李齊慎沒在意,反正謝忘之不可能不讓他進殿,就算真惹她生氣,抱着煤球在窗外站一會兒,保準她就要心軟,打開封窗的插銷讓他翻進來。他沒接話,在沒來得及放回去的銅貝殼裏挑了挑,選出個格外柔嫩的顏色,乍一看像是初開的桃花。
“別動。”李齊慎不知道點口脂得用籤子,直接上手,指尖輕輕一擦,再把那道染着的淡紅色抹到謝忘之脣上。
他點得少,平平地抹過去,只夠抹在她上下脣咬合的位置,謝忘之本身的脣色又淡,這麼一抹,咬合的地方格外清晰,倒像是被她自己或是被別人咬過一口,才顯出這般的紅。
這時候李齊慎才知道女人爲何要上妝,臉還是那張臉,一雙眼睛明亮澄澈,盛着秋水,脣上一點,整個人的感覺卻變了,陡然有種不經意的嫵媚,勾着人湊得再近一點。他吞嚥一下,壓低聲音,“這顏色倒好看。”
謝忘之哪兒知道他選的是哪個,正想扭頭,下頜卻被控制住,讓她動彈不得。
下一瞬李齊慎壓下來,一隻手卡着她尖尖的下頜,一隻手撐在梳妝檯上,把她整個人圈在自己懷裏,貼上她剛塗了口脂的嘴脣廝磨。謝忘之一驚,轉念又覺得沒什麼,雖然不明白他突然發什麼瘋,還是閉上眼睛,乖乖地讓他胡來。
她挺配合,李齊慎反倒要故意逗她,嘴脣廝磨間啞着嗓子:“苦的。”
謝忘之霎時羞惱起來,好在李齊慎沒怎麼深入,只反覆蹭了幾個來回,最後在她脣上輕咬一下,算是全了剛纔讓那點口脂勾起來的念頭。他直起腰,用指腹把殘存的口脂抹了:“叫人呈早膳吧。餓不餓?”
謝忘之這纔想起來該喫飯,胃裏也確實空了,她點頭:“你要嗎?”
“先前就喫過了。”既然是旬休,李齊慎就沒打算和平常一樣餓着肚子看奏摺,笑吟吟地舔了一下嘴角,“喫飽了。”
這話怎麼理解都行,謝忘之覺得自己好像又被調戲了,但又不能借故打他,憋了一會兒,眼睛一閉:“那叫吧。”
李齊慎笑笑,在她脣上再啄了一下,才叫人呈早膳。
這時間不早不遲,不喫不行,真要喫又怕提早填了肚子,過會兒喫不下正兒八經的午膳。尚食局有考量,呈上來的是好消化的面,拉得格外纖細,一小卷盤在碗裏,倒有半碗清澈的雞湯底,兩三筷子就能把面挑得乾乾淨淨,再兩三口,湯也就沒了。
李齊慎耐心地等着謝忘之喫完漱口,才說:“對了,今天還有件事。”
“什麼?”
“我叔父,”李齊慎想了想,怕謝忘之不認識,“是指寧王,如今的豐州節度使,天德軍的主將,先前在范陽一帶平叛。前幾日與康烈正面對上,贏了那一場,這纔回長安。”
謝忘之大概知道這是誰,聽李齊慎的說法,好像和這位叔父還挺親近,又有克敵的大功,對李容津就多了幾分好感:“那我要不要換身衣裳,再上個妝?”
“不用。”見她真要去拿白玉簪粉,李齊慎趕緊阻攔,“我叔父雖然也通書畫,嘴上卻總說自己是個粗人,叔母又去得早,他哪兒懂這個。這樣就好,讓他見見他的侄媳,不必打扮也是絕世美人。”
謝忘之讓他誇得臉上發燙,蓋上妝奩,狀似無意地轉移話題:“你剛剛說寧王贏了,那局勢現在如何了?康烈又如何,逃竄去范陽了嗎?”
“不,現在掌權的是他兒子,帶着殘部退守范陽,不足爲懼,平盧和河東兩鎮夾擊,河東又有柳氏的支持,年前大概就能平定。”李齊慎挺有信心,和康烈玩他還得捏一把汗,和那個倒黴兒子玩就是貓逗老鼠,“就算求穩,明年夏天前也該結束了。”
“照這麼說,康烈是死了?”
李齊慎“嗯”了一聲:“說來也好笑,好歹是一鎮節度使,最風光時領着叛軍破潼關,直逼長安城,到最後卻不是死在戰場上。竟是讓蛇咬死的。”
“蛇?”
“消息是從那邊傳來的,半真半假,傳來傳去總要變個樣,就當笑談聽聽就好。說是康烈沒攻下長安城,倉皇逃竄,路上卻忽然要將士驅蛇。他夢見條蛇,那蛇會說人話,說答應了人,要來取他性命,但與他無冤無仇,姑且給他三天時間準備後事。”李齊慎不信這個,只當是說着好玩,“逃竄途中哪兒能停下,叛軍怨聲載道,卻沒有法子,這會兒正是蛇出來的時候,他們走的又是山道,遇上場大雨,就在山間耽擱了。剛好讓天德軍撞個正着。”
他忽略後面的慘烈場面,比如他曾下令,叛軍不降者皆當場斬首,挑了好玩的和謝忘之說,“叛軍潰敗,最後檢驗屍體,真找到了康烈的屍身,要害處沒有傷痕,只在脖子側面有兩個小小的牙印,軍醫檢查後說應當是蛇咬的。”
謝忘之心頭一跳:“竟真是如此……”
“這時間山中多蛇,倉皇逃竄時不注意,驚着蛇也是有的。”李齊慎不信神佛,又不知道謝忘之當時在玄元殿求了什麼,“至於他做的夢,若是真的,我猜是他逃竄時思慮過多,自己嚇自己罷了,找個由頭髮瘋。”
“不管怎麼說,他一死,叛軍肯定大亂,我們也能喘口氣。”
“對。”李齊慎笑笑,“時間差不多了,出去等我叔父吧。”
謝忘之也笑笑:“好。”
迎軍隊進大明宮得在丹鳳門,和蓬萊殿隔得遠,兩人都不喜歡步輦,乾脆牽着手慢慢往丹鳳門走,就當是消磨時間。一路上李齊慎說了不少豐州的事,一半是李容津鬧出來的,剩下的再對半分,一半是和突厥人作戰,另一半就是給李殊檀鬧的事兒擦屁股。
他說時帶了點無奈和煩悶,面上卻含着笑,謝忘之一看就知道李齊慎並不討厭,且還挺懷念那時候。他生來不是熱切的人,能讓他真心實意地念着,可見李容津和李殊檀應該都是熱心腸的好人,謝忘之對素未謀面的叔父和堂妹也多了幾分期待。
站在丹鳳門前等時,她還有點緊張,忍不住問李齊慎:“我這模樣,真不要緊吧?寧王或許好說,但伽羅……算算年紀,她也該十五了,總分得出打扮得好不好,我……”
“你問我第三遍了。”李齊慎覺得謝忘之哪兒都好,壓根沒必要在乎這個,何況李容津和李殊檀也不會以貌取人,“先不說他們不在乎這個,就算在乎,你都嫁給我了,封后的詔書昭告天下,他們不滿意又能如何?”
“……不能這麼說呀。”道理是這個道理,但謝忘之到底有點新婦的緊張,李齊慎的阿孃早亡,阿耶活着還不如死了,李容津就是唯一的長輩,她總想着給叔父留個好印象,“唔,要不這樣,我先回去換身衣裳……”
“來不及了。”李齊慎一抓她的手,笑着示意,“你看,那是天德軍的旗。”
謝忘之一驚,順着李齊慎說的方向看過去。
看清列隊前來的軍士,她詫異地睜大眼睛,扭頭去看李齊慎。如她所料,李齊慎面上的笑意已經散了,嘴脣緊抿,眉眼何止冷麗,簡直是冷肅得眉目生寒。
來的確實是天德軍,前騎兵後步兵,軍旗在風裏展開,和李齊慎當年進京時的佈局如出一轍。領頭的卻不是李容津,是個面容冰冷的中年男人,一身輕鎧,看樣子應該是軍中的副將。
和副將並行的戰馬上坐着個人,一身黑袍,兜帽落下來,看不出身形,露在外邊的手纖細小巧,應當是個年輕娘子。她懷裏抱着個青玉做的小罈子,除她以外,軍中的所有人臂上都纏着黑紗,和軍旗一同被風吹起的則是長長的白幡。
這不像是凱旋的軍隊,倒像是送葬的儀仗,送的人則是曾經的主將。
李齊慎強忍住發問的衝動,死死咬着牙,等着天德軍行進到丹鳳門前,副將翻身下馬行禮:“末將高昌,拜見陛下。”
隨之下馬的是抱着青玉壇的娘子,她掀開兜帽,露出略顯蒼白的臉,朝着李齊慎屈膝行禮:“臣女梁貞蓮,恭請陛下聖安。”
這架勢再明顯不過,李齊慎卻不敢信,直接問高昌:“寧王呢?”
“將軍領軍平叛,作戰時肋下中箭,箭上帶毒。軍醫雖及時取箭祛毒,勾起的暗傷卻難治,將軍當晚昏迷,高燒不退,”高昌跟着李容津多年,說是副手,實則是多年的朋友,情同手足,說起來痛得他眼眶微微泛紅,恨不得以身代之,“兩日後,將軍就去了。”
李齊慎胸口一痛,深吸一口氣才緩過來:“那他……最後說的是什麼?”
“將軍從昏迷至過世,不曾再清醒過。昏迷前最後說的有關陛下。將軍說,”高昌也吸了口氣,告了聲罪,擡頭直視年輕的皇帝,“此去怕是永訣,不能生歸長安,往後幫不上陛下了,萬望陛下珍重。”
作者有話要說:我又寫死個人,嘿嘿.jpg預計這周能完結吧_(:3)∠)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