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令人心疼的庶民百姓
【题目七:如果你的国家面临史无前例的劫难,如洪水、干旱、地震、瘟疫、饥荒、外族入侵,你觉得以下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甲: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渡過难关
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丙:乱臣贼子趁机改朝换代
丁:文武百官中饱私囊大发劫难财
戊:听之任之消极等待劫难過去
嘶。
如果說,前面第六题是开胃菜,那第七题一出,就让整個诸天考场的考生们,倒吸一口凉气。
伴随着秦风声音落下。
皇帝们目瞪口呆看着這道题,呆滞了接近十秒。
太尖锐了吧。
這题目還能够有這样出的!?
始皇帝、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朱元璋、朱棣、康熙等皇帝,纷纷抬头,惊愕无比的看着监考官秦风。
秦风给了他们一個严肃的表情。
“答题开始,請各位考生根据你们国家的实际情况作答,此题,考的是国家的综合国力!”
這题,秦风直接给众皇帝破了。
国家应对灾害的管理应急能力。
這是一個国家的具体体现。
古往今来,多少個朝代,天灾人祸都是避免不了的。
整個华夏的歷史,一半是战争史、一半是灾难史,在這样的历程当中,锻炼了华夏百姓坚韧不拔的特性、锻炼了整個民族的韧性。
从大禹治水到愚公移山到万裡长城,再到黄河治理沙漠造林嫦娥登月。
整個华夏民族体现了人定胜天的特性。
歷史也充分证明,灾难是打垮不了华夏民族的,只会让华夏民族越来越强。
同样。
一個国家的抗灾害能力,也体现了皇帝的领导治理能力。
同样,是否了解国家的应对灾害能力,也是一個合格皇帝的基本体现。
此题一出。
不說皇帝了。
所有位面,所有百姓体验最深。
“這,這道题……问,问得太,太,太尖锐了吧!”
同福客栈,题目一出,吕秀才张大了嘴巴,好久之后,才找到一個词来评价這一题。
整個客栈当中的商人、铺头、乞丐、侠客、百姓全都面面相觑,都被這一题给吓到了。
“考得好!這题考得好!這才叫皇帝考试……皇上如果不知道灾难降临,会发生什么,就不是合格的皇帝!”
好半天,乞丐小米一声叫好,打破了寂静。
“是啊,這道题考得好啊……之前汉中大旱,赤地千裡,就听說有好多人饿死渴死啊……听說朝廷還赈灾了,可东西呢,我們沒有看见!我爷爷、父亲、母亲,就是当年被饿死的啊!”“是的!還有十年前黄河决堤,不知道淹死了好多人和畜生,也不见得朝廷有什么动作!”
“這道题,倒是要看看,皇帝怎么回答!”
小米一出口,客栈之中百姓都纷纷开口,你一言我一语的說起了曾经发生過,目睹過的灾难。
說起這個,沉重又悲哀,普通百姓就是一部部灾难见证史!
尤其是在封建时代,大部分人面对這些灾难,运气好一点的……能勉强苟活下来,运气差点的,全家甚至全村覆灭。
這些灾难,绝对是百姓心头最不愿意提起的痛。
但却是皇帝和国家,必须直面的顽疾。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渡過难关……”
“有這样的朝代,有這样的国家嗎?”
三国,诸葛亮等也被這一题的尖锐和直白给镇住了,好半天,盯着這一题的第一個选项,诸葛亮忍不住自问。
他不能想象這种局面。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怎么可能!
在這個兵灾泛滥的汉末,他看到的是,一场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伤痛,看到的是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看到的是文武百官趁机中饱私囊,看到的是乱臣贼子趁机改朝换代。
想到這,他都有些羞愧有些脸红。
他们這些人,說白了就是個投机分子,巴不得天下大乱好趁机博得一世英名,谁在乎百姓在兵灾、在灾难之中的性命了?
“军师,沒有這样的事情!俺张飞只看到了文武百官趁机中饱私囊,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数孩童无家可归,活生生的饿死、渴死……”
张飞咬牙切齿的捏着拳头,說起這些,他都是满腔愤怒。
“丁茂奇荒!”
這一题一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皆是忍不住拳头紧握,眼前直接就出现了四個字和那饿殍遍野的凄惨场面。
這是光绪元年(1875年)至四年(1878年)之间的一场罕见的特大旱灾饥荒。這场灾害波及晋、直隶、陕、豫、鲁等省,造成1000余万人饿死,另有2000余万灾民逃荒到外地,這可是切切实实发生在眼前的灾难。
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不由得看向曾国荃,這场罕见的饥荒灾难,是当年曾国荃亲自目睹,亲自参与救灾。
可是仍然无力回天。
“哎……”
“百姓苦啊。”
感受到朝中上下的目光,曾国荃只能喟然长叹,不忍說起也不忍想起当年那场灾难。
那是几千万百姓心中的痛。
這道题,残酷尖锐得让人心疼!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