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六十九章 做粉條

作者:清幽竹林
董国忠和梁国富脸上的肉兴奋跳动起来,仿佛绽放着的狗尾巴花。

  他们两個人一直就和李忠信說,希望李忠信能够找到一些合适的出路,让村子裡面的人动起来,哪怕村裡的人苦点累点也沒有什么。

  他们在這個时候就相信李忠信,因为李忠信的的确确给他们村裡面的人们带来了实惠。

  村子裡面的人的生活好了,董国忠和梁国富在竹板屯的威望大大增加,无论到村裡什么地方,大家都会发自内心地乐呵呵地和他打招呼。

  到過节的时候,村子裡面的大部分村民都会自发地拿着家裡面仅有的好东西,到他们两個人的家裡面看望他们,让董国忠和梁国富有一种要为村民肝脑涂地的感觉。

  李忠信一說要搞粉條加工,他们心中顿时兴奋得不得了,只要李忠信提出来了项目,那他们村子当中就会有无数人收益。

  粉條制作最好的地区是SD,而制作出来的粉條最有名的则是龙口(黄县)。

  后世的时候,只要是提到粉條,大多数的人都会想到龙口這個地方。闯关东到东北這边来的人当中,大部分都是SD,而SD人当中,黄县的人最多。

  李忠信的姑父一家就都是黄县人,因为黄县人会過日子知道节省,而且肯干,东北這边最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很多都是黄县人。

  李忠信后世是做度假村餐饮的,在四十岁多的时候和朋友到江城下面的农场钓鱼,朋友领着李忠信在农场的老式粉條工坊参观,想要让他在餐饮中卖那种老式的手工粉條。因为時間過去的不是很长,哪怕是他重生以后,都還能够记忆犹新。

  制作粉條的大方向,已经制作粉條的工艺流程李忠信都会,但是,真正落到实际操作上,李忠信却是沒有办法。

  不光是因为李忠信年幼,而且一直喜歡隐藏在幕后,還有就是李忠信真的沒有亲手加工過。

  加工粉條的设备并不需要太好,但是制作粉條的地方必须要大,从土豆出粉一直到粉條全部制好,不光需要很大的地方来工作,還需要很大的场地进行晾晒。

  竹板屯這边的小学场地极大,而且竹板屯曾经的小学因为学生少合并到了市裡,已经空了出来,正好作为粉條厂的厂址,只要是董国忠和梁国富那边联系的土豆到位,立刻就能够开始研制粉條。

  八十年代初期制作粉條是沒有什么机器的,几乎就是纯手工制作。制作粉條子的流程和工艺都很简单,只不過很多人都不屑做這個。

  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那就是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了,但是,人们心中依旧对做生意感觉到害怕,生怕什么时候政策一变,到头来白干了不說,甚至還有牢狱之灾。

  越是岁数大的人,越不让自家的孩子去做什么生意,更不让他们和那些做生意的人接触。

  說那些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做生意的弄潮儿是走资派,兔子尾巴长不了,现在别看他们蹦得欢,過上两年他们就得拉清单。

  李忠信后世听长辈說過,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东北地区的政策真有過那么一点小的反复,很多改革开放下的弄潮儿都被請进了局子。

  对于這种风潮,李忠信曾经也有過担心,不過他现在挂靠在竹板屯這边,是集体的企业,哪怕是有政策反复也是落不到他的头上的。

  李忠信告诉梁国富和董国忠两個人,让他们召集来十几個人,他给這些人讲解他姑父教给他的做粉條的要领。

  为什么李忠信把他的姑父抬出来,道理很简单,這种事情绝对要简单而正常化,绝对不能让他们觉得他是无所不能,什么都会的人。

  所有的东西尽量要找到一個出处,這样对于他隐藏在幕后会有着很大的帮助。

  李忠信把這些人招呼到一起以后,开始给他们讲解如何制作粉條。

  制作粉條的過程很简单,把土豆清洗干净以后,放进准备好的一排排大缸,這個工艺的流程叫做养浆。

  大缸裡面的浆养好了以后,放入布兜内滤去水分,滤過水以后的东西要是晾干了,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土豆淀粉。

  用像家用插菜板放大型的工具把滤出来的湿淀粉弄碎,弄细。

  這些工作做完之后,就开始上人了。

  弄一口直径最大的大铁锅,要在铁锅裡和和面一般和粉面子。

  制作粉條最辛苦的就是這道工序,一般需要六到八個十分有劲的男人围城一圈,有节奏的用双手和上半個小时以上,直到裡面感觉不到任何“疙瘩”就算是完成了。

  倒了這個时候就要开始进行漏粉了,漏粉的工具很是特别,别看粉條很细,可是,漏粉所用的像小铁盆一样的工具上要开上小手指头粗细的眼,這样才能够保证让那些粉漏出来。

  调整漏瓢在开水大铁锅上的距离,就能够控制粉條的粗细。

  那些漏出来的粉在大锅裡面也就是煮到漂起来,就算是漏粉成功了。

  這些成功的漏粉成功的粉丝则会被迅速挑起放入旁边的冷水锅中冷却。

  冷却完成以后,用一些木棍把這些成型的粉條挑起来挂到小学的操场上晾干,几天的時間就能够晾干,成为我們见到的粉條。

  北方冬天的菜几乎就是白菜土豆大萝卜,土豆的产量相当大,而且相当便宜。

  不過土豆的出粉率并不是很高,一般上好的土豆要五六斤才能够出一斤淀粉,如果土豆所含的淀粉低,则需要七八斤以上才能够出一斤淀粉。

  八二年的好土豆,少量买的话,八分钱一斤,像粉條厂這样的大户大量购买的话,一斤土豆的价格不超過六分钱一斤,如果赶上大户着急卖,甚至价格還能够继续往下降。這個时候,江城淀粉的批发价格大概在七角钱左右,哪怕不多做粉條,单单卖淀粉,就是一件十分暴利的事情了。赚到多少钱的事情,李忠信不想去算,懒得去算,毕竟這個粉條厂他沒有想搞。

  东北這边,正常情况下,九月下旬开始产出土豆,

  李忠信算计了一下,在竹板屯小学這個大地方裡做粉條,每天应该做出来五百斤左右,淀粉的产量应该在一千斤,开工两三個月的時間已经很可以了。

  粉條子和淀粉制作出来以后,可以直接放到忠信食杂连锁超市裡面进行售卖,无论是对制作粉條的人来說,還是对忠信食杂连锁超市,都会是一件相当不错的事情。

  李忠信心中清楚,他搞的這個制作粉條的东西,生产工艺十分简单,无非就是他想吃点好粉條了,冷不丁想到的一個东西,对于现在红红火火的忠信公司来讲,這個几乎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李忠信直接就和董国忠梁国富两個人說了,這個粉條厂挂名在忠信公司名下,但是却是竹板屯和福隆村的村办工厂,他不参与管理,也不参与分红之类的,就一個要求,他想要吃到好粉條的时候,必须要给他送過去。

  听到李忠信說把粉條厂让村子来经营管理,董国忠和梁国富两個人立刻就喜出望外。

  他们两個人和李忠信接触時間长了,很多思路也都打开了,更是明白,這种制作粉條的加工厂会有多大的利润空间。

  江城這边因为山高皇帝远的,属于那种偏离祖国中心的地域,粉條在很多时候都流通不到他们這個地方。

  真要是做出来好的粉條,那是绝对不愁卖的,更何况還有忠信食杂连锁超市可以卖這种东西。

  东北人冬天的时候做的最多的菜,就是酸菜、白菜和土豆這些东西,酸菜五花肉炖点粉條子,白菜炖粉條子那都是相当不错的炖菜,再者還有东北出名的炒酸菜粉,只要他们能够生产出来多少,估计就能够卖出去多少。

  购买土豆這种材料不需要用票,想买多少就能够买到多少,而做出来的粉條也不需要用票,這個绝对是造福江城百姓的一件大好事。

  为了村裡人的富裕,为了大家都能够吃上好粉條,为了江城百姓的幸福,董国忠和梁国富两個人下定决心,他们一定要把這個粉條厂做到最好。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