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盖暖棚
不为别的,就为了家裡人和忠信公司的员工在冬天的时候,能够吃到一些新鲜的蔬菜。
东北這边,每到過年的时候,想要买点韭菜包点三鲜馅的水饺,都沒有好韭菜。
买那些外进的、沒有啥韭菜味的韭菜,李忠信很不喜歡,更别說在八二年這种时候了。
到了過年的时候,几乎看不到新鲜蔬菜,就是可能有那么一点点的新鲜蔬菜售卖,那价钱也是死高死高的,一般人家根本就买不起。
夏天的时候好說,到了冬天,要是沒有点绿色蔬菜,就是想吃個火锅或者补充点维生素c都费劲。
李忠信想到,为了幸福的生活,为了满足口舌之欲,必须要盖几個暖棚了。
他想通了這個事情以后,他立刻找人把一直在忙乎粉條子加工厂事情的董国忠和梁国富两個人又叫了過来。
“忠叔,国富叔,我准备在竹板屯或者福隆村這边弄盖几個暖棚,就是那种冬天在大棚裡面烧火取暖的那种,這样的话,我們冬天到過年的时候,就能够有一些青菜吃了,你们看看,谁给我弄這個地方?”
李忠信沒有任何铺垫,只是按照一种十分平常的情况来叙述他心中想要做的事情。
原本李忠信想要搞那种后世的太阳能的暖棚,一想到這個时候根本就做不出来那些东西,也沒有那种太阳能的材料来做,只能弄土暖棚了。
董国忠和梁国富两個人互相看了看对方,董国忠直接开口說道:“忠信啊!這個东西赚钱不?要是赚钱的话,我們多弄一些,你看怎么样。到现在为止,你小子研究出来的东西都是赚钱的好东西,要是行的话,我准备多弄一些看看,你看行不行?”
李忠信看到董国忠那表情变化,听到董国忠提出来的問題,他不由得笑道:“忠叔,這個东西赚不赚钱我真的不清楚,我弄這個东西沒有别的目的,就是冬天给咱们大家伙每個人都弄点新鲜的蔬菜吃。刨除盖暖棚的钱,再加上冬天烧煤和人工等各個因素,能不能赚到钱這個事情,我心中也沒有谱,我盖這個东西,真的就不是为了赚钱搞的。”
看到董国忠和梁国富两個人一副怀疑他說法的态势,李忠信把双手一摊,颇为无奈地继续說道:“随便你们两個人,不過呢!我事先說好了,盖暖棚的這個事情,我只建两個属于忠信公司的,你们两個人想搞的话,自己去筹钱搞,搞得赔钱了,到时候可别找到我头上。要我說,你们两個人应该先看看,万一我說的那個暖棚不行呢?真要是弄得好了的话,明年你们两個村子大可以合作起来一起搞嗎?”
李忠信对于建设后世的那种土暖棚并沒有十分的把握,毕竟后世冬天的暖棚都是有专业制作暖棚的专业队伍来进行制作的,更何况后世有着现在沒有的上面日丰管了,具体怎么操作這样的一种大棚,李忠信還需要好好想一想。
他是抱着行不行也要弄一下看看的原则来考虑這個事情的,不成的话,先放几年,等過上几年,技术和各個方面都成熟了,到时候可以继续再搞這個。
董国忠看着李忠信那沒有什么表情变化的扑克脸,心中還是沒有获得到他自己想要的答案。
董国忠对于李忠信建暖棚的想法很上心,真要是按照李忠信所說,在村子裡面盖上一些暖棚,到了冬天,那暖棚裡面的菜可就都能够变成钱了。
东北的冬天,几乎都是白菜土豆子,偶尔冬天有青菜一般也都是辽省那边的蔬菜基地弄過来的,那边的暖棚要比黑省這边强上很多,最主要的就是温度問題。
东北這边是全国最冷的地方,黑省首当其冲,而江城市更是黑省最北边的城市,冬天时候的气温随随便便都能够达到零下三十度以上,這种寒冷的天气,让人们想要弄暖棚的心思少了很多。
计划经济下,自家的屋子有柴火烧,到了冬天能够有少量的煤就已经是一件很不错事情了。
要是弄一個暖棚,弄不到煤,那到时候暖棚可就全部废掉了。
不光是煤的原因,還有经验等很多原因。
如果是成型的东西,大家都能够弄的话,他们還可以研究這搞一搞,可是,整個江城在這個时候都除了农研所那边有几個暖棚之外,就沒有其他的地方有建暖棚的了。
如果這個东西真的赚钱,那其他的农民或者說其他的乡村不早就动手做這個事情了。
董国忠之前有些活心,但是,在李忠信把其中的利害关系說清楚以后,他又开始踌躇起来。
想做,還有些不敢做。這個選擇实在是让他感觉到有些困难。
李忠信的话有些模棱两可,真要是這個东西不行,到时候他弄了好几個废物大棚,到时候该遭人诟病了。
遭人诟病這個事情,董国忠真就不怎么担心,最为重要的是,竹板屯也就是最近一段時間,从忠信公司那边收获了一些钱,要是把钱赔在大棚裡面,他觉得对不起父老乡亲。
就在董国忠還有一些犹豫的时候,梁国富开口了。
梁国富翻了一眼董国忠,他慢條斯理地說道:“忠信啊!你准备弄几個暖棚啊?你要是弄两個的话,我們福隆村跟着你一起先搞一個這样的暖棚。材料和建设方面,你看怎么弄好,你处理,我們福隆村出钱,算做集体的暖棚。其他的种地方面,我們福隆村的人负责管理,都是农村人,种地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這個该死的假斯文,這個该死的狗东西,刚才我给你小子打眼神询问你的时候装糊涂,现在等我问了一溜十三遭了,啥都搞清楚了,不和我商量一下,直接就准备和李忠信搞一個大棚,你這個该死的老小子是不是也太不仗义了啊!
董国忠见到梁国富连犹豫都沒有犹豫,就准备跟着李忠信搞一個暖棚,他立刻也开口說道:“我們国富同志的知识丰富,文化水平也高,国富同志既然都准备投资建设一個大型的暖棚,那么,我們竹板屯自然不能落在后面,我們也跟着建一個。”
“咱们能不能不互相埋汰?”梁国富沒好气地瞪了一眼董国忠之后,极为不满地說道:“要是想和忠信一起弄大棚,咱们得同心协力,要是你损我几句,我损你几句的话,估计咱们的大棚都弄不好了。”
“我啥时候损你了?我說的是实话啊!原本你就是知识丰富,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名字都是富。”董国忠对于梁国富之前沒有跟他进行一下交流還是有一些耿耿于怀,他一直就觉得,李忠信是他的人,而梁国富是后加入到他们這個小圈子的,他们应该共同进退,应该再一些事情上先达成一致。
李忠信看了看董国忠,又看了看梁国富,心中不由得想到,這两個人啊!又恢复到互相都看不上的那個境界了。
李忠信在和董国忠梁国富两個人定下来基调以后,他立刻着手研究這個时候的暖棚制作方案。
按照后世的记忆,把需要的资金大概算出来以后,又把怎么搭建大棚的事情想了個通透,然后便告诉赵媛媛给董志国打电话,让董志国到他這裡来一趟。
董志国到了李忠信這边以后,李忠信把建造暖棚的一些细节和原料等等事宜全部叮嘱了一番,便把建造暖棚的事情完全交给了董志国。
对于董志国這個最早加入忠信公司产业的人,李忠信一直就想要让他快速成长起来,只不過董志国和王波一样,都沒有什么文化,那他就要在其他的地方找了。
对于让董志国自己去研究建设农村的暖棚,李忠信還是有一些不放心的,毕竟他在日后在竹板屯這边建设的都是那种现代化的温室大棚,這個时候有很多的东西,哪怕是李忠信能够說明白,可是也得有這些东西才可以。
想到之前董国忠和梁国富两個人說起這個的时候,董国忠說這边的农研所那裡有两個冬天用的暖棚。
他立刻就给董国忠和梁国富两個人打电话,让他们两個人想办法联系农研所那边的人,看看能不能让农研所那边派来几個专业人士,来协助董志国来建造暖棚。
李忠信告诉董国忠和梁国富,只要那边的专业人士到這裡来,有工资开不說,每天额外补助五块钱的生活补贴,只要大棚建设得让他满意,還有额外的奖金。
李忠信在這個时候对于一些小钱并不在意,更何况现在是要建冬天的暖棚,真要是請来了专业人士,到时候成功的可能性会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要是暖棚弄成功了,到时候赚到的钱,远比给几個工资和补贴多得多。
想到农研所那边的人对建造东北這边的暖棚应该有很多经验,而且在這個时候建造暖棚又花不多少钱,李忠信直接把之前建造大棚的数量一下子提高到了八個,而且暖棚的大小也再原定的计划上直接扩大了一倍。
之所以把暖棚的数量提高到八個,也是因为东北這边冬天极少有青菜出现,真要是建造好几個暖棚,在寒冷的冬天裡,江城市的老百姓也能够吃上一些青菜。
忠信食杂连锁超市在冬天也有了招牌的东西。至于說建筑大棚的材料和冬天烧的煤,李忠信觉得,凭借這忠信公司這块金字招牌,弄来绝对沒有問題。
董国忠和梁国富两個人原本就和农研所那边有着接触,听到李忠信给予那些农研所专业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以后,他们立刻就给那边打過去了电话。
工资每天三块钱,中午管饭管饱,一天還有五块钱的生活补助,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根本沒有用董国忠和梁国富多說什么,农研所姜所长那边立刻答应下来,派出四個负责搞暖棚建设的专业人员到了竹板屯和福隆村。
和江城农研所的专业人士确定下来以后,其余的事情则都交给了董志国,李忠信便又成为了甩手大掌柜的,他是乐得清闲,能不操心事情,坚决不去操心,很快他又恢复了上学放学回家的小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