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眷屬
楊羨喫驚,立刻緩了力道:“範郎君,怎麼是你?”
柴安從後頭補了一棍,楊羨毫無防備地倒下。
範良翰一整衣襟,得意道:“帶走!”
小廝一擁而上,一隻麻袋套走。
轎子一個顛簸,轎裏的楊羨猛然轉醒,耳邊是震耳欲聾的鼓樂聲,滿眼觸目的鮮紅。楊羨掙了一下沒有掙動,才察覺嘴巴堵住了,渾身也叫人捆成了糉子。
轎子又是一顛,楊羨一個不穩滾下座來,接下來轎子像是故意顛簸,忽而東忽而西忽而上忽而下,楊羨在轎中滾來滾去,一會兒撞上轎壁一會兒磕到轎門,顛了個頭暈腦脹、七葷八素。
轎伕們互相遞眼色,猛地來了個“急剎”,楊羨就像一顆冬瓜,滴溜溜從轎中滾了出來,狼狽地五體投地。
衆人鬨堂大笑:
“稀奇稀奇真稀奇,大家快來看哪,新郎官兒坐在花轎裏!
陰陽倒錯乾坤挪移,女做男男變女,顛顛倒倒又是一輩子!
新郎官兒,這花轎坐得好不快活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楊羨面紅耳赤,哭笑不得。範良翰和柴安上前,一邊一個倒着把人架起,重又塞進轎中,柴安高聲道:“起轎!”
……
紅蓋頭一掀,楊羨擡起眼,樂善一身鳳冠霞帔,笑吟吟地站在他眼前。
“楊郎啊楊郎,當初你親口說了,要酈家擡着大轎來迎才肯再登這個門,今兒也算我酈家踐諾了,箇中滋味如何呀?”
楊羨又驚又喜,不由苦笑:“娘子不忘舊人願偕白首,某受寵若驚感恩不盡。你要打要罵都使得,何苦這般作弄我?”
樂善笑容如故:“許你瞞天過海當街搶親,不許我夜半無人敲暈新郎?許你楊家以勢壓人強結姻親,不許我送你頂銷魂轎坐坐,在汴京人眼前落落架子?當知有來有往,恩消怨償,才得和睦夫婦,一世恩愛呢。”
楊羨正色:“娘子說得極是,從前都是我的過錯,我這裏給娘子賠罪,再賠罪,再再賠罪。”
他那裏一作揖、二作揖、三作揖,見樂善無動於衷,索性一撩袍子,往地上一跪:“娘子,這總成了吧?”
說完,他就來握樂善的手。
樂善微微一笑,突然從背後掏出根搗衣杵:“還有那存心隱瞞過門不入、縱容義妹出言不遜兩條大罪呢,要想洞房花燭,喫我一棒子先!”
樂善提棒作勢欲打,楊羨一下子跳起來,拔腿狂奔出去:“這棒可要命,丈母救命!丈母救命!”
大門一開,眼看就要踏出門去,誰料地板上早就抹了桐油,楊羨砰地一聲摔在門檻上。
酈娘子打趣:“好女婿,我的壽辰還在下月,你這頭磕得太早了些!”
楊羨擡頭賠笑,早就趴在門外觀戰的酈家衆人鬨堂大笑。
轉眼間,到了酈娘子的壽辰。
四福齋外,鞭炮齊鳴。屋裏張燈結綵,喜氣洋洋,案上擺滿各色壽禮,酈娘子高坐堂上,等着酈家的女兒女婿上來給她獻禮。
大女婿杜仰熙與壽華獻上百壽圖與親手繡的衣服鞋襪。
杜仰熙道:“恭祝丈母,綠琪千歲樹,富貴安康青春駐。”
壽華道:“明月一池蓮,釣渭絲綸日月長。”
酈娘子歡喜點頭。
二女婿範良翰與福慧領着女兒嬌嬌上來獻玉葫蘆和長壽酒,嬌嬌手裏還拎着花籃。
範良翰道:“給丈母祝壽祝壽。筵開錦繡。拈起香來玉也似手。拈起盞來金也似酒。祝壽祝壽。命比乾坤久。”
福慧道:“母親長壽長壽。鬆椿自此碧森森底茂。烏兔從他汨轆轆底走。”
嬌嬌口齒伶俐地將這首祝壽詞補充完整:“婆婆婆婆,福祿長壽!”
衆人皆大笑,酈娘子一把將嬌嬌摟住:“哎,我的好嬌嬌!”
兒子折淙和兒媳瓊奴獻上刺繡壽屏與壽麪:“兒子兒媳今朝爲母來祝壽。祝壽數,如月之恆,如日之升。禱仙人,願福祿千春、門闌鼎盛。”
酈娘子脫口道:“日月同壽那可使不得,我不成老妖怪啦!”
三女婿柴安與康寧抱着龍鳳胎雙雙來上壽。
二人還未開口,範良翰好奇道:“表哥,你們的壽禮呢?”
柴安笑道:“急什麼,還在後頭呢!”
康寧問:“四妹五妹,好了沒有?”
“莫催促,來啦!來啦!”
沈慧照、好德、楊羨、樂善一起從後廚出來,四人齊心協力,擡上來一隻巨大的白麪壽桃。
柴安笑道:“原說打個金的,娘子說咱沒誠心。”
康寧嗔他:“金的銀的月月都送得,過大壽須親手做了纔好。”
楊羨附和:“索性女婿們自己揉麪做壽桃,三姨四姨同我娘子一宿沒睡,忙着監工呢!”
好德說:“您嚐嚐看,看蒸得軟不軟,稱不稱意,不好還叫他們重做!”
沈慧照提醒:“丈母,剛出籠的壽桃,可要小心燙。”
衆人將壽桃擡到酈娘子眼前來,她將信將疑地撕開來,那面做的壽桃瞬間散開來,滾出很多個白胖的小壽桃來。
酈娘子失笑:“哎呦,還有這個關節,怪道要做一宿了!”
康寧、好德、樂善夫婦齊聲:“恭祝丈母/娘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人間樂事無窮盡,年年堂上如今日。”
酈娘子望着膝下一雙雙佳偶,笑得合不攏嘴,可是笑着笑着,眼底泛起晶瑩:“好好好!只要你們好,娘就萬事都好。”
門外有人高聲喊:“酈娘子,匾來了!”
“哎呀,歡喜過了頭,險些給忘了。”
衆人驚訝。
酈娘子快步往外走,衆人忙跟了上去,酈娘子高呼一聲:“來人,換匾!”
兩個小廝擡着一塊新匾過來,女婿們連忙上去幫忙,街坊四鄰都來圍看,趙梁成和殷瑤也聚了來。衆人七手八腳,終於將新匾換了上去。
壽華將竿子遞給母親,酈娘子接過長竿,眼裏有淚光閃動,臉上卻帶笑道:“等了這麼些年,終於好把它掛上去啦!”
酈娘子拿長竿子一揭,矇住匾額的紅綢頓時落地,衆人好奇望去,“六福臨門”四個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女兒們看了這四個字,突然明白過來,一時間,酈家人入京後的種種畫面閃現眼前,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喜、怒、哀、樂樣樣嚐遍。
酈娘子宣佈:“打今兒起,我這間小小的茶肆,便是真真正正的六福臨門啦!”
衆女依偎在各自丈夫的身邊,望着百感交集的母親,面上盈滿了幸福的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