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 51 章 孙策

作者:饼好吃
【“說起三国,又怎么能缺少孙家兄弟呢。”

  “在此之前,南方一直被视为蛮野之地,朝廷流放大臣就喜歡挑南方的地方,而很多被流放的大臣也都各個惊惧难安。”

  “這样一個地方,怎么可能得到多少重视呢?

  可东汉末年這样的乱世,逼得畏惧南方的北方百姓不得不逃亡南方,南方逐渐得到开发。

  与此同时,南方也第一次在群雄争霸的乱世中登上這個大舞台,此前都不過是打酱油的,只要北方一出现霸主,一封诏书下南方就投降了的。”

  “在东吴以前,谁也沒想到南方也可以割据一方,并且持久的和北方相抗衡,达成平分天下的成就。”

  “不得不說,东吴以实际行动证明了,沒有沒用的地方,只有沒用的人。”

  “南方怎么啦,南方也可以很厉害啊!”李一作为南方人,很自豪的道:“巧了不是,我就是南方人。”】

  孙权:诶,攀关系的大好机会。

  【“江东這片基业,经历了孙家三代人,从孙坚开始参与平定黄巾、董卓之乱等军事活动,为孙家打下不菲的名声,也因此,在家裡的孙策可以照顾全家上下,又与当地名门来往,合士大夫,深得江、淮人心,颇有声誉。

  在大家印象中,孙策一直是一個张扬的小太阳般的角色,但其实不然,他也懂得隐忍,伏小做低,在父亲過世后的那几年,他屈居袁术之下,为袁术攻城破地,在庐江血战两年,最后得到的却是袁术的失信,就這袁术還想当皇帝,美着他。”

  “孙策也不是一开始就想自立门户的,但是袁术把他骗的老惨,最后袁术一称帝,孙策找到机会,立刻就把這個大骗子给踹了,把袁术打为逆党。”

  “這一决裂,爵位有了,官位有了,又被任命为讨逆将军,沒两年就夺去豫章统一江东,直接发达了。”

  “虽然统一江东的同年就被刺杀去世了,但是毫无疑问,沒有孙策也就沒有东吴這片基业,毕竟孙权实在太小了,等他能长大,曹操早就收服江东了。”】

  孙策挠头,怎么又旧事重提,這不是害他又要被骂啊。

  【“孙策的事迹大家应该也知道的差不多,這裡就不再赘述了,另外夸一下孙策的眼光。

  不得不說,决定放弃群雄混战的北方,别辟蹊径,向割据势力分散、软弱的江东用兵,這实在是一個明智的决定。

  毕竟北方无论是袁绍、曹操、公孙瓒還是其他人,都显然不是善茬,不是還年轻的、势单力薄的孙策可以插足的地方,刘备也够厉害了吧,可是在北方依然难以坚/挺的成为一方割据势力,半生颠沛流离,直到跑到汉中才稳定了势力。

  很多人都知道曹操是北方的老大,江东是南方的,但是都不太明确蜀汉的地理位置,但是蜀汉确实算是南方政权。

  北方是一個大型绞肉机,无论是刘备還是孙策都难以立足,留到最后的只有足够狠足够强大的曹魏政权。

  孙策比刘备要早的放弃北方,来到南方,選擇了江东为基业,以此拓展东吴基业。

  他的政策是正确,虽然他死的早,但是孙权周瑜替他完成了這個目标。”】

  曹操嘀咕:“有本事大家在北方一决高下。”

  南方难搞死了。曹操烦恼的想。

  孙策:当然要避开锋芒,另辟蹊径啊。

  孙策:年纪小沒大叔们有优势沒办法嘛。

  大叔们:……

  【“孙策選擇的时机实在恰到好处,当时袁术忙着同吕布、刘备争夺徐州,曹操忙于击张绣、灭吕布,准备同袁绍决战,都无暇顾及江东。

  对于孙策的崛起,曹操其实是有预感的,但当时他确实腾不出手,只能是感慨:“猘儿难与争锋也。

  但命运就是這么神奇,如果孙策也扎进北方,孙家早就灰飞烟灭了,但他偏偏選擇了江东,是以最后成就三国鼎立,但此时的南方還难以问鼎天下,沒有积攒到那個地步,這也真的就是成也江东,败也江东了。”】

  孙策挠头,沒办法,实力不足,北方打得那么厉害,他這时候跑进去,顶多掀起一点浪花,要是可以谁不想争夺北方,這不是沒实力嘛,不然他還需要和袁公路虚与委蛇。

  【“自汉以后,身在南方還能讨伐天下,一统社稷唯有明太祖一人。

  其他的南方政权,统统北伐失败。”】

  无数时代的南方割据势力心顿时拔凉拔凉的,只有一個人?那岂不是說他们全都失败了……

  李一成功一波打击了很多人。

  朱元璋嘴角翘起,看似淡定实则炫耀道:“天命在老朱我,沒办法,這可真是哈哈哈哈。”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這是他一辈子最大的成就,谦虚啥啊,当然要嘚瑟一下啦。

  然后下一秒,李一继续开口了。

  【“說起来,自古以来,能以藩王之身造反得天下的也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我們永乐大帝,也就是朱元璋他儿子。”】

  朱元璋的表情顿时僵住了。

  朱标還沒死的世界他也神色复杂起来,他肯定不是藩王,所以他被哪個弟弟反了?

  朱棣握拳,气哼哼道:“哪個滚蛋居然敢欺负大哥。”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页继续閱讀朱元璋顿时投去不善的眼神,怎么就是你大哥被欺负了,說不定……

  额,朱元璋不敢想象儿子早逝的情况,但是哪個儿子造他的反,他怎么就更不信了呢?

  太子不可能早逝,儿子应该沒胆量造他這個老子的反,那么這永乐搞得是谁。

  于是老朱的哪個儿子机智道:“說不定是這永乐大帝七老八十了才造反。”都七老八十了,那太子哥哥過世了也正常嘛,自然算不得早逝。

  朱元璋一听,觉得有道理,标儿活了六七十岁也算差人强意吧。

  于是他接受這個“合理”的解释,瞪着一群儿子道:“咱老朱家看着就各個都是长寿的,這是好事。”然后他又警告小兔崽子们,“但你们可别倚老卖老,老打歪主意,不要觉得你们爹你们大哥沒了,就可以跳了,欺负侄子是吧,老子是让你们为大明守天下,不是让你们造反的。”】

  小兔崽子们都觉得很冤枉,能不能活七老八十不知道,但是一大把年纪谁沒事還造反玩啊,别出师未捷就先累死半路上了好吧。

  大明众人有志一同忽视永乐后面的大帝两個字,沒做出点成绩谁能被称作一代大帝,又不是某宋为了泰山封禅不惜贿赂臣子的某皇帝。

  而一大把年纪的皇帝显然很难做出什么成绩来着,這纯粹是寿命和精力的問題。

  另一個世界的明成祖朱棣为平行世界的自己默哀了一下,然后继续美滋滋,他果然最像爹了。

  【“老朱家這对父子打破所有的不可能,也是一個奇迹。”】

  朱元璋很不是滋味,不是很喜歡這個奇迹。

  其他人也很不是滋味,這姓朱的父子怎么都那么厉害。

  【“明太祖和永乐大帝当然也会是我們某個系列的主角,但不是现在,所以我們就不讲他们了,接着讲我們的孙家兄弟。”

  “說道孙家成也江东败也江东,這既是因为东吴几十年和北方相抗衡,抵抗能力非常强大,但是想要北伐,又难如登天。

  先不說蜀汉东吴联盟才抗住北方,就是這对盟友之间還经常你打我一下,我反击一波,内讧多多呢。

  要不然說自古以来所谓的结盟多半都难成大事,沒办法齐心。

  危急时刻還好,例如赤壁之战关乎生死,但是一旦沒有强敌在面前晃悠,這盟友转头就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一剑。

  我們老是嘲讽战国时期,六国面对大秦這样的强敌居然還不齐心协力,活该被灭,但真正落实下来,大家属于不同的势力,有不同的利益,怎么可能真的做到齐心呢?就是同一個势力都有党派之分,何况不同的势力呢。

  东吴蜀汉了两個势力的联盟都要防着彼此,何况是六国,本来就彼此有仇,一团乱麻,能勉强一起应对大秦的攻势就不错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们纷纷点头,說他们蠢,可谁能真正放心把后背交给别人,就算你自己是诚心结盟,沒啥想法,可你怎么知道别人和你一样。

  這就是人心。

  就算现在知道大秦日后会一同天下,可难道早前他们就不知道大秦的野心,当然知道。

  說实话,但凡是個王都会做做這样的美梦,這不是想不想,知不知道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做到。

  难道现在知道大秦以后能做到就现在去灭了大秦?首先還是一句话,单独自己做不到,联合别人总是容易半途而废,再說了,灭了一個大秦就不会出现第二個大秦嗎?

  为了不知道多少年后的事情大动干戈,說实话沒几個人有那么大的推动力。

  【“所以,东吴最强大的时候,也就几乎统一南方,但是一直无力北伐,這也是割据南方的硬伤。”

  “但這個硬伤并不是說孙策的决策就是错的,就像前面說的,他的实力不足以插进北方這個大舞台,公孙瓒跪了,袁术跪了,袁绍跪了,刘备也跑了,何况年纪轻轻,沒啥资本的他。

  所以他先一步占据江东,在南方的优势是无可比拟的。”】

  确实,东汉末年的北方卷的不行,加进去的十個有**個沒好下场,最后一個那是跑了。

  【“而凭借着孙策打下的江东基业,孙权才有了建立东吴政权的机会。”

  “可以說,东吴在歷史上是真的写下浓厚的一笔,让后世无数南方政权都心生希冀,南方都可以和北方抗衡了,那么南方起家打天下也可以吧?”】

  南方政权的君王们各個握爪,明太祖能成功,沒道理他们就沒机会,肯定是不够拼,還是要继续卷啊!

  【“自从,南北对立的事情时有发生,南方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感谢东吴。”李一调皮了一下。】

  孙权却很烦恼,现在南方真的不行嗎?

  【“說句题外话,孙策是当时几大政治军事集团中实力发展最快的一個,而且是魏、蜀、吴三国创业者中最年轻的一個。”

  “有沒有觉得孙策特别帅炸天?”李一笑眯眯道,“害,沒办法,比起曹老板還有备备,果然還是年轻俊美的小哥哥比较养眼。”】

  咳咳。孙策面容微红,天幕說话真是有时候让人受不住。

  曹操:我也不想老啊。

  刘备:咱年轻的时候也是策马飞扬的精神小伙来着。:,,.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