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孙仲谋
孙策摸了摸弟弟的脑袋,孙权才十几岁,但也自认是大人了,才不喜歡被摸脑袋,他别扭的扭头,“大哥,我都不是小孩子了。”
孙策心情不错,虽然自己死的早,但是弟弟显然很靠谱,把江东打理的很好,“咱们仲谋当然不是小孩子了,能帮哥哥大忙了。”
孙权脸上不自觉露出高兴的笑意,但還是努力板起脸,“当然啦,以后我和哥哥一起打天下。”
孙策笑呵呵的点头,复又道:“也不用急着长大,還有大哥在呢。”他当家的早,二弟也不遑多让,年少继位,又要守好家裡,又要守好江东,家裡家外一把手,他還小呢。
孙策又重复道:“仲谋,這次哥哥不会把担子都扔给你了。”他是大哥,本来应该他照顾弟弟妹妹母亲,可是却因为大意,他死的倒是干脆,也不知道那些年仲谋有多难,若非有公瑾……
孙策下意识看向周瑜,巧的是,周瑜也恰好看向他,两兄弟默契一笑,這一次,他们還能继续策马飞扬,一起征战沙场。
這一次,他不会失约。
【“尽管只活了二十多岁,但是孙策已经完成别人一辈子也完成不了的事业,他强大俊美,他承当着长子的责任,在父亲不在的那些年照顾着整個家庭。
他为孙家开辟了新的基业,他庇护了江东的一方水土,他是东吴的奠基人之一。
他也有一個最好的朋友,可托生死,可全信义,可肝胆相照,以彼此为荣誉。
因为他们,从此有了总角之交。
一個文采风流、雅名远播,一個少年英武、志在天下。
他们一同迎娶乔家双姝,结为连襟。
他是孙郎,他是周郎。”】
孙策听得神采飞扬,拉着周瑜說着什么,周瑜含笑,耐心的听着。
【“二十六岁的孙策死时把家族基业都托付给周瑜,周瑜披肝沥胆,兢兢业业的为他守好這一切,直到十年后,也因病去世,时三十六。”
“有时候,觉得時間太漫长,可回首,原来他们才分别不過十年。”】
孙权怅然的看着天幕,才十年嗎?可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唉。
……公瑾和大哥应该重逢了吧,希望他们在地府一切都好。
【“他们年少时的感情,不输荀彧与郭嘉;之后的重逢,兴奋也不输曹操与郭嘉的初次相见;再后的依依相守,不输于曹丕和司马懿;最后的生死相别,更不输于刘备与诸葛亮。”
“他们是江东双璧。”
“歷史将他们的名字定格在一起,說起孙郎,怎能忘周郎?周郎活着的每一天,我們都会想起他的挚友孙郎。”
“我由衷希望,這一次,江东的双壁能长长久久的在一起,并肩作战,策马飞扬。”】
孙策伸出手,周瑜意会,两人的手掌在半空拍到一起。
【“他平定江东,他善于纳谏,他开创东吴的基业,使南方从此进入世人眼中。
他是江东小霸王孙策。”
李一悠悠的往下讲:“孙家一家子都是烈性的,从孙坚的妻子,孙策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就能看出来。”】
吴夫人眼睛微眨,有些意外自己也从能天幕口中出现。
虽然大汉的政坛从不缺乏女子出沒,但那几乎都是皇室的贵人,更多的人都寂寞无名,她以为她也不例外。
這也并不是天幕不想讲,尽管這位李一姑娘也是女子,怜惜女子,但是史册沒有她们的影子,又能讲什么呢?
可当听自己,她的心才狠狠一跳,仿佛少女时代的鲜活重新回来。
【“在东吴的基业上,吴夫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人物,尽管时至今日我們已经不得而知她的名字,但是无论是孙坚出征在外,她把一家老小都照顾的很好,還是孙策平定江东,东吴建国,她都出力许多。
歷史记载,吴夫人有胆识,能决断,是孙策平定江东和孙权当政前期诸多军政問題的“定议”者,对孙吴立国江东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缓和了孙策与江东土著的关系,改变一味杀戮的残暴/政策,她辅佐孙权稳定江东的基业,笼络人心。
孙权继位时,她告诉孙权要对周瑜“以兄奉之”;面对曹魏的咄咄逼人,在东吴内部争辩不休时,态度鲜明的支持周瑜,表示“公瑾议是也”,于是“遂不送质”,避免了孙权纳质成为曹操附庸的窘境。”】
孙策孙权都不约而同的点头,母亲确实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
【“有這样的母亲,所以才能教导出孙策孙权這对同样不凡的兄弟,即便是女儿,在家族有需要的时候嫁给刘备這個大她那么多岁的男人也沒有哭哭啼啼,相反,這位郡主桀骜不驯,才智敏捷,刚强勇猛,极有她的兄长和母亲的风范。
古代绝大多数的女子都是缄默的、温柔的,是被世道与教條下规训成一個模样的。
但她不一样,她实在鲜活明亮,即便是在乱世,即便是女子不過是物品的时代,她也活出自己的模样。”
“家族要她嫁人,好,她嫁。
大婚之夜,她让一百多個武婢持刀在房内,给刘备一個下马威。
什么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她是不听的。
她的自由是有限,那么她就要在這有限的自由裡面快活的活着。
别人嫁人之后,会为夫家娘家相争斗而为难,但她不会,相反该断时断,甚至临走时還想摆刘备一道,想带走刘备当时唯一的儿子阿斗,阿斗的作用关键时刻有多大可想而知。
她是知道局势的,从始至终都知道,孙刘一定会翻脸,所以她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的‘告诉’刘备她的不满,她不会和他同心。
這样一個姑娘,她可能不符合古人的审美,可是在我眼裡,她简直美极了,帅炸了,不输给她的哥哥们。”李一笑吟吟道:“尽管我很喜歡备备,但不妨碍我喜歡他前老婆,她像個侠女一般,威风凛凛。”】
孙郡主饮酒大笑,好。
孙权扶额,为妹妹苦恼,他想给妹妹重新找個好夫婿,可惜妹妹不乐意,他已经勉强過她一次,倒也不好再勉强她。
左右有他护着,她想怎么样都好。
刘备有点尴尬,他是拿他那位前妻沒什么办法,他的人生裡很少碰见這样的女子,实在是招架不住,但……這桩联姻裡,她总是最无辜的那個。
刘备叹了口气,她大抵是不乐意嫁给他的,希望她回了江东,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
【“孙家的女儿如此,孙策如此,那么孙权呢?”李一终于引出這位真正主人公,东吴的开国皇帝。】
孙权饶有兴致的看着天幕,在后人眼中,他又如何?
【“我最开始认识的孙权,是许多同人文裡的孙权,他是阴鸷的,野心勃勃的,只会背后暗算人,活得像個反派,還是不同曹老板那种枭雄反派,性格和哥哥妹妹仿佛天壤之别。”】
孙权脸色一僵。
很多人都很意外,诶,怎么会?
【“在三国文裡,曹魏是超级大热门,蜀汉有丞相也超级加分,但东吴总是背景板一般,沒啥存在感,很多人穿越三国,要么自己打天下,要么投奔曹老板或者去蜀汉,但极少有人会想到东吴。
明明是三国鼎立,但东吴却沦为小透明,实在是太惨了。”】
孙策不服气,东吴怎么不行了。
东吴之主孙权惨遭痛击,他有那么差劲嘛。
曹操得意的摸了摸胡须,不错不错,他還是很厉害的。
刘备亮晶晶的看着诸葛亮,“孔明……”
诸葛亮不动声色的侧了侧身子,不是很想搭理主公,不知道后世喜歡乱磕cp嗎?
【“主要是吧,這年头大家都比较佩服自己创业的,感觉這才是大佬。”】
刘彻顿时竖起耳朵,咋啦,這有祖宗家业继承也不是他们富n代的错啊。
【“而孙权又不像曹操一样从乱世打出来,哪怕再让人诟病,曹操的基业都是他一手打下来的,无可指摘,厉害的明明白白。
也不像刘备仁爱之名满天下,有大义在身,并且同样自己创业,還有丞相這個超级顶流加层。
孙权是個富三代,接手的是父兄的家业,做出来的成就又沒有那么显眼,所以常年处于人气底层,不說整個三国的人气排名,即便是在东吴内部,也不一定能前五呢,不過前十应该還算是稳的吧?”李一不确定的說:“其实整個东吴都存在感不高,唯二的顶流孙策周瑜又死的早,就……惜惜?”】
东吴众人都沉默了,不至于吧,虽然干不過曹贼,但是他们還是比刘玄德厉害啊,凭什么蜀汉比他们人气高?
东吴都不服气极了。
【“在很多三国迷们可以对曹魏和蜀汉還有东吴的每一個明星人物的平生和功绩如数家珍的时候,很多人依然沒能說出孙权有什么功绩?”】
李世民挑眉,“作为主公,臣子的功绩不就是他的功绩嗎?”怎么到了孙权這裡還能分开?前面也說過东吴几位都督的功绩啊,這不算孙权一份啊?
【“在父兄的衬托下,在强大的对手的衬托下,孙权实在不起眼,包括我也是這样认为。”李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孙权:面无表情
【“可东吴几位大都督可以各展所长,立下累累战功,难道不正是因为孙权的任用嗎?在他们名气如日中天的时候,同样是孙权给予信任。”
“有人說东吴這個局势,孙权敢兔死狗烹嗎?也许說這种的话亲亲可以看看歷史上那些奇葩的皇帝,大汉往前,春秋战国时期,多個诸侯王就干得出這样的事情,還不是一次两次,不是一個两個,难道他们面对的局势不比东吴严峻?”】
孙权轻哼一声,觉得天幕总算說了句人话。
【“事实上,在当时乃至后来,孙权的评价其实都很高。
尽管不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页继续閱讀像曹操和刘备那样喜歡御驾亲征,但却能够做到任人不疑,也敢于放权,对臣子也十分慷慨大方,信重如几位大都督,每一個都得到孙权十分的重视,最著名的一個就是陆逊,之前我們說過了。”】
曹操暗暗点头,孙仲谋那小子,還是挺难搞的。
【“辛弃疾写诗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苏轼写過:亲射虎,看孙郎。這裡的孙郎不是哥哥孙策,而是弟弟孙权哦。”】
孙策拍了拍孙权的肩膀,似乎想安慰他。
【“哥哥是孙郎,弟弟怎么就不是孙郎呢。”李一笑道:“大家眼裡一般般的孙权,却在风雨飘摇之际稳住江东的基业,建立东吴,几乎一统南方。
三分天下的不止是曹操,不止是刘备,也是孙权。
有人說孙权不就是靠孙策靠周瑜嗎?可是在他们死后的几十年,东吴依然好好的,并且越来越壮大。
孙权提拔了鲁肃,提拔了吕蒙,提拔了陆逊......东吴几位大都督,都在孙权麾下越发熠熠生辉。
千裡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歷史埋沒了多少人才,可他们却都沒有被埋沒,反而大绽光芒。
如果周瑜不算孙权发掘的,那么鲁肃算嗎?吕蒙算嗎?陆逊算嗎?”】
曹操和刘备都颔首,轻视敌人就是轻视自己,如果他孙仲谋不厉害,那么和他齐名,被他所阻的自己又算什么呢?
承认对手的强大并不可耻。
【“沒有孙权,他们也可以去投靠其他势力,可他们能得到重用嗎?不知道。他们能有如今的成就嗎?不知道。
君臣本就是互相成就,抛开君王去谈论臣子的功绩,那很可笑。”】
孙权眉毛微微松开。
【“《三国志》对孙权有一個评价,說他有勾践之忍,而遍观孙权的一生,他也确实很能忍,他可以对曹魏伏小做低,需要的时候可以向北称臣。他看起来反复无常,還背刺盟友......他這些都是负/面/评/价嗎?好像是。
可是作为东吴的王,他却实打实的带领东吴几十年风雨走過,庇护东吴,庇护一方百姓,在他的带领下,东吴富足而生活相对平静。”
“谁敢說這样的君王是不合格的呢?”
“孙家是外来势力,却割据江东七十余载而成鼎足之势,這不就是孙权的本事嗎?”】
东吴众臣都点头,无论是孙坚還是孙策都死的太早了,真正维持住孙家统治的,是孙权,他们现在這位主公。
【“孙权生在這個群星璀璨的时代,看起来不如许多人精彩,可最后割据一方的是他,三国鼎立的是他,谁敢說他不厉害呢?”】
孙权总算心平气和了。
东吴的人也都骄傲的抬头挺胸。
【下一刻,李一突然无捂嘴笑道:“当然啦,孙权的军事水平确实有够一般的哈哈哈张辽還是要感谢一下孙权的。”】
张辽:啊???
孙权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以天幕促狭的性子,他多半又要倒霉了。
【“還有谁不知道孙十万和张八百的故事嗎哈哈哈。”】
曹操好奇道:“文远,你知道什么意思嗎?”
张辽有些茫然,他摇头,犹豫道:“也许是未来之事吧?”
曹操闻言就道:“看来是很有趣的事情。”他一脸吃瓜的表情,反正一看就是孙仲谋吃亏,对手倒霉就是他的快乐。
【“众所周知,孙权很少亲征,這可能真的是军事水平不行吧。毕竟不是谁都能以一亲征率先十万大军就被打败的,孙十万和张八百這两個外号也是由此而来,对了,先前說张辽止啼這個典故也是由此而来的。”】
哦。张辽挠首,听起来是场大战,可经历大战的将军不少,怎么就他止啼了?
【“那一年,孙权带着数位大将,十万士兵来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东吴军队,张辽知道靠不上援军,于是果断挑选八百勇士,悍然出战。
孙权一看,才八百人,這是来送人头的吧,于是他信心十足,准备先来個开门红。”】
孙权:……
他嘴角直抽,总不能十万大军還输给八百人吧?
【“沒怎么打過仗的孙权很快迎来社会的毒打,一代名将张辽告诉他,八百人已经可以打爆你的狗头啦。”】
少年孙权脸色涨红,羞耻的垂下头。
孙策欲言又止,弟弟啊,要不然你以后還是乖乖干内政吧。
【“是滴,沒错,十万PK八百,张辽很漂亮的赢了。
张辽率领八百将士,袭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最后還差点活捉孙权,是不是非常牛逼。”
“从此孙十万和张八百都一战成名哈哈哈。”】
孙权:心如死灰.jpg沒脸见人.jpg向你扔了一個讨厌的表情
“哈哈哈。”曹操痛快的大笑,当场赏了张辽。
他赤壁之战输的面子,找回来了。
张辽嘴角含笑,倒也不推辞,扫了主公的兴致。
【“后来曹丕即位后,孙权来袭,彼时的张辽已经病入膏肓,不得已跟随曹休一同出战,当时在长江边上跟孙权隔江对峙。
孙权正准备率军渡河,听說河对岸的是张辽大军,慌忙决定跟周围诸将驻扎观望。
《三国志》记载,孙权道:“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孙权小儿這是被吓破胆了吧。”曹操揶揄道,当场让笔墨伺候,给孙权去信,收到信的孙权气炸了,差点要和曹操干一架。
【“害,仲谋啊,咱为什么要拿自己的弱项去和别人的强项打呢?不知道张辽是五子良将第一嗎?要知道张辽在三国看起来沒有多出彩,不如很多人那么明星范,但是几千年来,排行歷史名将,张辽什么时候落下過。”李一怜爱道:”多想不开呢這是。”】
孙权生无可恋,他一掌拍到脸上,决定以后說什么也不去亲征,丢人又送人头。
【李一轻咳一声,决定不继续打击孙权了,毕竟這是夸夸夸系列。
“当然,军事上拉胯的孙权玩别的還是很厉害的啦,各有所长,谁還能完美不是。”
“說起来辛弃疾還真的挺欣赏孙权的嘛,写诗总爱带着孙权玩。”】
辛弃疾叹息,沒有被天幕提起的高兴。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裡如虎。
历经了千年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還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那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說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過的地方。
遥想当年,他们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刘裕眼睛突然亮了,這是同名還是他?
【李一笑盈盈道:“其实很多人都认为孙权是英雄,他力挽狂澜,三分天下,自然是一代豪杰,可称英雄。
他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分部诸将,镇抚山越,征讨反抗势力。
人人畏惧强大的曹操,可他却敢和曹操开战。
他拓展东吴的领土面积,又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除了晚年因为在继承人問題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之外,孙权的一生,可以說为东吴打下不菲的成果。
三国赫赫有名的三大战役中两场都和东吴有关,两场都赢了而這是发生在孙权在位期间事情,這难道不是他的功绩嗎?
无论别人如何看待他,可他确实拿到实惠,又维持住三国鼎立的局面。
他或许不够强大,无法一统,可是他确实的让东吴兴盛数十年。”】
孙策安慰孙权道:“仲谋你已经做的很好啦。”他心知肚明,曹孟德早已势成,换谁来都不可能成功的,包括他自己都沒有信心。
能维持這样的局势,仲谋已经很厉害了。
不過
他又敲了一下孙权的脑门,“继承人這是何等大事,怎么能乱来。”
孙权可怜巴巴的点头,又不是他。
【“他知人善用,敢于放权,他能审时度势,隐忍以图后续。
别人觉得孙权不够好,可是曹操却很希望自己有一個孙权這样的继承人,于是說出生子当如孙仲谋。
看,這就是我理想中的继承人啊。”】
曹操在曹丕的目光下,摸了摸鼻子,额……孙仲谋守成确实不错啊。
以情形来看,他确实很需要一個能守成的继承人,别以为守成就很容易,所谓富不過二代不都是因为继承人太拉胯嘛。
天幕最开始說的二世而亡的王朝,啧,那還是大一统王朝呢。
强大如秦始皇和大秦還不是因为秦二世太拉夸才灰飞烟灭。
秦始皇:呵呵。
所以說,孙仲谋這個继承人,干得已经是十分好了。
【“他守住了父兄的基业,并加以扩大,他开创东吴,三分天下,他开辟了江左直通东北地区的海上交通,大力发展江南地区。
他是一代开国之君,他是孙仲谋。
千古英雄无数,他又如何不是呢?”】
英雄。孙权露出一個笑容,曾经很多人夸過他的父兄,可是如今更多人夸他,包括他的敌人,都认可他。
现在他還知道,后世也如此。
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渴望青史留名嗎?
孙权看着掌心,真是让人着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