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太華劍道 走不完劍道,便入不了華山。……

作者:卻知風
第一劍本就不露聲色,又是元嬰修爲,楮語正沉心探索傳送陣法。故而即便離得極近,她也沒有察覺他這一份微末的動容。

  岱洲在中洲西北方向,再往北便沒有洲陸了,只有東北方向是十四洲最北的乾洲,所以岱洲傳送廣場位於岱洲南。

  楮語辰時自落雁澤出發,未時四刻左右和第一劍落地岱洲傳送廣場。

  讓烏雲回了玄字環後,二人齊齊起身騰空,向華山飛去。

  中洲是十四洲最大的洲陸,地形多樣,高原盆地、平原河谷、高山丘陵皆可得見。岱洲位居第二卻截然不同,放眼望去遍是高山險峯,少有原野平地。

  岱洲各大宗門也多以山爲名,被世人合稱爲千山派,奉華山爲首。

  華山在岱洲極北,楮語和第一劍到時,已是深夜。

  一日內御空近十個時辰,落地時楮語有種仍在雲端的錯覺。她是振翼御空,同尋常修士的御劍、御器頗有些差距,故而此時反應比較大。身後的星火羽翼幾乎自發扇動着,保她在雙腿恢復知覺之前立住不倒。

  她也沒立即動身,站在原地稍作緩和,以適應腳踏實地的感覺。

  第一劍落在一旁,持劍靜立等她。

  華山比落雁澤冷多了,深夜更是風急雪驟,幾息間他便披了滿身的銀白,加之漠然的神色,渾如一尊沒有人氣的冰冷雪像,同他身後燈火通明的世界格格不入。

  二人沒有直接飛上華山,而是落在了華山南側的山腳下:初入華山之人,不可御空直上,必須從此處登太華劍道上山。

  答應第一劍小論劍會之邀的諸番原因中,便包含楮語對太華劍道的好奇之心與嚮往之情。

  此瞬,她的目光自然地從雪像般的他身上移開,落到他身後遠處環繞山腳的那無數燈火上。

  道是燈火通明,其實並不是繁城那種燈火連綿亮如白晝,只是如星火般到處散落着。平望去,目之所及幾乎皆有光亮,茫茫不知其數,所以是可謂一句“燈火通明”的。

  而幾乎每一道光,都象徵着一位要登太華劍道的修士。

  十四洲宗門外派弟子大規模收徒一般都是十到二十年一次,這期間,若想拜入各宗,可以去各宗在各洲的鹿鳴街駐點參與考覈。

  華山設在鹿鳴街駐點的考覈只是走個過場,能不能拜入山門,關鍵還是在於太華劍道。

  華山乃十四洲劍宗之首,數不勝數的修士自願跨越重洋奔赴岱洲,爭登太華劍道,以求拜入山門的資格。

  然太華劍道奇險無比,稍有不慎就會從絕壁之上落下。

  凡登道者,不可停步,否則也會直接墜落。

  走不完劍道,便入不了華山。

  華山弟子領任務外出收徒主動帶回來的資質根骨佳良的新人們,也並非全都能順利走完劍道。不少華山弟子都是登了好幾次劍道才得以入門。

  修士們不是傻的,知曉提前準備保命手段,爭取落下後能有重登劍道的機會。

  太華劍道也不是喫素的,建成至今上萬年,已不僅僅是一條登山之道,絕道之上自含法則。失敗過的修士每重登一次,都會比先前更難。

  居住在此的正是失敗等待重登的修士們。有華山弟子親自帶回來的,也有通過鹿鳴街考覈主動來到岱洲的。有人兩次便成功登山,也有人終其一生都未能見到華山山門一眼。

  即便如此,登劍道之人依然日日不絕。

  萬年來至今,太華劍道早已被視爲踏入劍門之道。

  即使不入華山,世間劍修也多會爭取在築基之前來岱洲登劍道,連崑崙弟子都不例外。

  “勞道友等候,走吧。”楮語收回目光,語含歉意。

  緩了十幾息,她的雙腿已恢復知覺,適應了落地的感覺,可以正常行走了。

  第一劍淡淡頷首,擡步轉身。

  楮語收起玉衡垂雲翼,二人並肩向遠處山腳走去。

  山腳下談論聲四起。

  二人方纔一路御空,周身風雪退避,不可謂不顯眼。

  問仙劍通體銀白,附上第一劍的靈力會泛出冷藍色的劍光,楮語的玉衡垂雲翼更不必說,二十二簇星火燃成碩大羽翼,遠望如九天金烏振翼而來,耀眼奪目。

  “星火羽翼……是步天楮語吧!崑崙弟子剛上去不久,沒想到她竟也來了!我說第一劍昨天連夜出華山去做什麼,原來是去接她。”

  “唉……步天后人。也只有她這般築基修士,才能得華山第一劍親自下山去接吧。”

  “她這是來觀小論劍會?可沒記錯的話星修都是法修吧?只有華山弟子可以參與的這小論劍會,她也不遠千里來岱洲一趟觀戰嗎?難道說歸去子之後,十四洲又要出一位修劍道的星修?”

  “那不會罷?我覺得應當只是來觀戰。不過這幾日爲了小論劍會來登劍道的修士海了去,失敗的築基可也不少。步天楮語……能順利踏入華山山門嗎?”

  “……你這一說,確實。她終究不過築基幾月,雖說懷有步天真傳,平日鬥法奪寶靠的也都是那些法術,但太華劍道……”

  忽而一陣狂風吹過,呼嘯着捲起團團大雪,將他們的聲音淹沒了去。

  “太華劍道上不可施術。”第一劍的聲音比風雪更冷冽,壓過風雪聲,清晰落入楮語耳中。

  楮語偏頭看向他:“多謝道友提醒。”

  第一劍目光冷淡,看見雪花從她長睫上落下,化在她如常溫和的聲音裏。

  他頷首應下,不再多言。

  十日前既出口相邀,心中便已當她能走完劍道。

  楮語擡頭,凝眸望去。

  高山裹着一層厚厚的雪色,矗立在大洲北部的殘月下,閃爍着一道道不知是月光還是雪光。連綿不見邊際,巍峨壯闊不見頂,只見羣雲環擁,大雪裹覆。

  陡峭險絕的山壁上,目之所及幾乎皆不生草木,只有銀白的雪在簌簌往下落。

  千萬把劍深深淺淺地插入山壁中,寒光凜凜,同月色與雪色一併閃爍。劍與劍間空空蕩蕩,沒有任何連接之物。

  舉世聞名的太華劍道,便是這以劍爲階、以劍爲道之道。

  如縛山之索環壁而上,直入雲天。

  人如微塵,附於山壁各處,在風雪中飄搖晃盪着。

  或失足停步墜落,或險險踏上前路又一把劍身。

  夜色、劍光與風雪交織,微微迷了楮語的眼。

  她眨了眨眼收回目光,緩緩道:“問仙道友,今夜你也登劍道上華山?”

  第一劍擡眸望了眼:“嗯。”

  “平日裏呢?”

  “御劍。”

  楮語默了默,不知想到了什麼:“我若辰時前上不去,道友當如何?”

  第一劍垂眸看向她,眸色比雪色更淺。

  楮語平靜地迎上,眸光比月光明亮。

  第一劍啓脣,平平無緒:“不會。”

  “道友認爲我不會登不上華山?”楮語同樣平淡,“爲何?”

  換成第一劍沉默。

  幾息後,他答道:“劍道不難登。”

  楮語頭腦清醒:“於道友不難,還是於我不難?”

  “都不難。”

  “劍道之上不可施術,道友如何確信於我也不難?”

  第一劍啓脣欲言,看着她的眼,卻忽然莫名止了住。

  風雪聲瞬間清晰起來,將他的無言襯得愈發意外。

  但楮語毫不意外,略作思索便推測出他欲言爲何,問道:“道友方纔可是想同分析劍術一般分析你對我的認知?”

  “嗯。”第一劍應。

  “何以又不分析了?”

  二人之間再次陷入靜默。

  片刻後,第一劍道:“有誤。”

  風雪中傳來楮語一聲輕笑,而後是她溫溫和和的聲音:“那夜公孫樹下邀我前來觀小論劍會時,道友心中應當就已認爲我能走完劍道登上華山了,方纔聞我所問,纔會欲答而不答。至於所謂‘有誤’,想來是指道友並非因爲刻意分析過什麼之後才決定邀我、纔信我。遠赴中洲接我之事亦如是。”

  第一劍神容冷淡,頷首應下。

  “道友今夜要登劍道上華山,可是欲與我同行?”

  “嗯。”

  “這個決定,道友應當也沒有刻意分析過什麼。”

  “嗯。”

  “問仙道友。”

  第一劍聞聲停步。

  楮語便也停步,轉過身來完全面向他,神色平靜,聲音輕緩而清晰:“我與道友所言的這種種未經分析而產生的行爲——皆因‘情’而起。因道友的‘性情’,也因道友與我的‘友情’。”

  “但是……”她頓了頓,星眸明亮,直直看着他,“道友似乎並無所察,也不知、不明。”

  修士們雖環山腳而居,但都默契地離太華劍道入道口近百丈之距,不妨礙其他登劍道之人。二人一路走來,他們也只同見到其他登劍道之人一般遠遠地談論,不靠近打擾。

  故而她會不避諱地道出這番話。

  短短几息,大雪又落了第一劍滿肩。

  話音落下的瞬間,二人周身的風雪忽然退避。

  一丈方圓內,只剩下屬於第一劍的徹冷氣息。

  第一劍沉默着,面無情緒地看着楮語。

  他知曉他此瞬似乎生了什麼變化,但不知是什麼,也不知應當開口說什麼。

  他於是回憶她剛剛所言。

  性情?友情?

  這些詞旁人也與他說過,還與他分析過、解釋過。

  他知道她所言何意,卻也僅限於“知道她所言何意”。

  世人似乎皆道他“生而無情”,道他最宜入無情道。

  而她,是他至今所遇最快察覺他“不知情”的人。

  第一劍啓脣:“如道友所言。”

  清寒的聲音落下,寒風忽然就重新吹入了這一丈方圓內。

  冬夜風雪的冷和他的冷瞬間交織混融起來。

  楮語眨了眨眼,雪花從眼睫上落下,如常溫聲:“原來如此。”

  所以他纔是“將”入無情道,而非“已”入。

  二人默契地擡步,繼續向前走去。

  “無意冒犯。”楮語誠聲。

  “無礙。”第一劍如實應道。

  其實他也不知何爲“冒犯”之感,但他以爲,他應該未覺冒犯。

  反而有些其他感覺。

  二人不再多言。

  環山而居的那些修士們的談論聲終於穿越風雪向二人飄來,卻又同時在二人耳邊被風吹散,半個字都落不入誰的心中。

  太華劍道入口沒有豎任何石碑名牌,山壁上也空無一字,只有一段就山壁而造的石階,約莫數百級。每階高約一尺,表面皆宛如天成,平坦但明顯可見未經打磨。

  這些石階,都是直接以劍劈出。

  而這百階之後,便是真正的劍道了。

  有名修士正守在入口處,瞧着像是尚未下定決心登劍道。見着楮語與第一劍到來,人紛紛向後退去,爲他們讓開路來。

  “多謝。”楮語道。

  第一劍停步,意爲楮語先。

  楮語與他對視一眼,也不多言,擡步踏上石階。

  石階如常,雖然窄小但行走輕鬆,百級轉瞬而過。

  左側是山壁,右側凌空,離地約莫十丈。

  前方便是真正的太華劍道。

  無數把長劍或深或淺地插入山壁,露出來的劍身有長有短,有寬有窄。長則四尺,短則兩尺;窄則一寸,寬也不過兩寸。

  它們橫陳在石階斷絕處,連成令人見而知危的空中險道。

  山下的燈火穿過劍隙,將每一道劍刃都描成耀眼的金色。

  楮語毫不猶豫,一步踏上兩把長劍劍身。

  兩把長劍瞬間同時晃盪起來,與踩在石階上的感覺截然不同,令人立時生起一股自己隨時會從此處落下的錯覺。

  是的,錯覺。

  也只是錯覺。

  踏上劍身的瞬間,楮語便確定太華劍道考驗的是什麼了。

  它畢竟只是一道入門關。

  楮語輕鬆擡步,冷靜向前。

  近處這一段路的劍其實比較密集,劍與劍間相隔不過半尺,兩把劍剛好能搭住一步。

  走過一段路後,劍與劍間的距離纔開始漸漸變大,一步只能落在一劍劍身。

  楮語心平如鏡,走得反而愈發平穩。

  百丈高空的寒風呼嘯而過,只能吹動她鬢角垂落的碎髮與身上衣袍,吹不起她心中一絲波瀾。

  誠如第一劍所言,劍道不難。

  只要信任腳下之劍,落步便穩。愈信任,則愈穩。

  長劍看似在晃動,其實楮語腳下毫無所覺,同踏在石階上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第一劍落後楮語一丈半,如履平地。

  目無波瀾地看着前方的她。

  脊背筆直,姿態輕盈,行走在劍道之上同他一般如履平地。

  高處山壁上的雪一團團落下,時不時砸到她身上。她的雲鬢挽得高,被雪團這般砸幾下,免不了歪歪斜斜、搖搖晃晃。

  她便擡起手,將挽鬢的簪釵直接都拔了下來。青絲盡數垂下,因順滑而泛起淺淡的微光,又在高空的長風中飄揚,半遮半掩住纖細的脖頸。

  第一劍神色靜漠,一絲不苟地維持着一丈半的距離。

  二人宗服皆色深,在長夜下並不明顯,但落步時長劍總會晃盪一番,二人走得又平穩迅速,故而所過之處劍光閃爍不斷,叫人完全可以輕易尋見。

  而他們這般一前一後踏劍而行,無意中顯露出來的是幾乎一致的絕塵姿態,似乎隨時便會攜手化仙而去。

  山腳下的修士齊齊擡頭望着他們,看得幾乎呆了去。

  至於先前懷疑楮語不施法術便難登劍道的人,皆已長嘆不止。

  許是因夜深且風急雪驟,兩刻鐘下來,楮語與第一劍步入雲中,才見着了前方其他登劍道的修士。

  兩名修士,同樣是前後相隔不過幾丈。女修在前,男修在後,身量看着像是少年男女,皆未着道袍,看來爲了拜入華山而登劍道。

  二人幾乎攀在山壁上,全身緊貼着山壁,雖未停步,走得也極慢。

  而他們落在劍身上的每一步,都會引起長劍劇烈的晃盪,連帶着他們整個人都跟着搖晃起來,當真是隨時都要墜落的模樣,瞧着分外兇險。

  同楮語二人相比……罷了,沒的相比。

  楮語二人走得輕鬆,步子自然比前方少年男女快上許多,故而短短片刻,眼看着就要撞上了。

  “前行即可。”

  第一劍的聲音適時響起。

  楮語旋即明瞭,應得溫溫和和:“多謝道友提醒。”

  其實第一劍不提醒,她也正打算這麼做。

  劍道只有一條,不可停步。

  那總有人走得快些,有人走得慢些,難免會撞上。撞上時,該當如何?從前人身側繞過去嗎?未免太過兇險。且若前人心存惡意,出手一推……

  太華劍道自有法則,既已考驗心性,又禁了法術,想來便不會在這等問題上爲難登道之人。

  果然,楮語徑直“穿過”兩名少年男女,穩穩落步在他們前方的劍道上。

  “太微宗服!”女修的驚呼聲在楮語“穿過”她的瞬間響起,十分激動,“道友是步天楮語嗎!”

  楮語不能停步,也未轉頭,於是只有聲音傳向後方,落入女修耳中:“道友當心腳下。”

  話音落下時,第一劍也“穿過”了這兩名修士。

  女修愈發激動:“華山第一劍!”

  “當心。”

  第一劍同樣未轉頭,只有冷漠的聲音傳向後方,複述了半句楮語的話。

  男修的聲音響起,顫顫巍巍的:“你、你還有閒心打招呼?你可還記得這、這是我們第幾次登劍道了……”

  “那又如何?我有沒有閒心打招呼同我登幾次劍道有何關係?”女修大聲反駁,“劍道再難登,我們好歹堅持未棄。你瞧白日裏來的那些個外宗劍修,練氣、築基境界的,從劍道上落下的可少?且其中大半人失敗了一次便放棄,悶悶離去……連太華劍道都登不上,還想旁觀論劍會,還敢自詡劍修!他們纔是不該有閒心之人吧?我便是一生學不成劍,也比他們強……”

  劍道已過大半。

  高空風雪烈烈,眨眼將身後二人的話音吹散。

  越往上行,劍與劍間的距離越大,直至相距約莫兩尺纔不再增長。

  於尋常修士而言,如此這般自是越行越難。

  然於楮語與第一劍而言,反倒越行越輕鬆。

  約莫再一刻鐘後,二人走完劍道,順利登上華山。

  “楮語道友!”

  “楮語師妹!”

  “問仙師兄!”

  楮語剛站定,數十道人聲便接連響起,從前方不遠處傳來。

  她循聲望去。

  深夜風雪中,烏泱泱一羣華山弟子圍在山門下,極其熱情地揮着手,同她與第一劍打招呼。

  而後——

  “現在是丑時刻!我贏了!來來來,每人百靈石!”

  “問仙師兄當真陪楮語師妹一同登劍道上山!我也贏了,每人五百靈石!不許耍賴啊!”

  楮語:“……”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