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
陈陌用手搓出壶嘴和壶柄的形状,随后他手持着挖嘴刀,像是一位严谨的外科大夫一样将挖嘴刀缓缓探入圆锥壶嘴之中,随后便是按压和碾动了。
在力的作用下,实心的壶嘴缓缓打开,挖嘴刀朝着最深处刺探、碾动将严实的紫砂泥料慢慢扩宽,追求细致和美的陈陌還用滋泥筷将滋泥抹在了壶口的内壁上,细腻光滑的壶口可是好紫砂壶的关键。
最后壶嘴和壶柄在滋泥的黏合下粘在了這把紫砂壶的壶身之上,一件紫砂壶的泥胚就完成了,陈陌拿出已经做好的壶盖放在顶上,严丝合缝、分毫不差。
他端详着手中自己刚刚制作好的紫黑色泥胚,在圆润光滑的器形上,他已经尽可能地做到了完美,好像自从工作之后,他已经很久沒有這样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儿之中了。
他看着手裡的作品,靠在椅子上,缓缓放松了身体,但却沒有感觉到丝毫的劳累,反而是一种满足感充斥着他的全身。
他仿佛,在制作紫砂壶的過程中,找到了原来的自己,并且有些羡慕现在的自己。
陈陌抬眼,看向玻璃后面的店门外,那些在江州這座城市裡奔波的人们,看他们明明眉头紧锁,明明心烦意乱,但是为了该死的生活却又不得不忍耐着,陈陌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不由地叹了一口气,想到了曾经。
說的也是呢,想走的路不好走,想過的生活又不好過,都說是身不由己,但从沒想過,己不由心,身,又岂能由己?
陈陌呆坐了几息之后,似乎心有所想,他缓缓放下了手中的紫砂壶,从窗台上拿下了一张纸,用最肆意潇洒的字迹在上面写道:“褪去身上旧枷锁,今日方知我是我。”
大幕渐起,一抹紫黑色的如花般的光芒在操作台上缓缓绽放,陈陌将手中写着字的字條放在了那把紫砂壶的泥胚旁,這可不是什么人生感悟,都還沒活明白呢,哪来的什么感悟?這只是对原来的自我一個简简单单的告别吧。
随后陈陌便伸着懒腰推门而去:“溜了溜了,吃饭去喽。”
而這個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了,为了這把壶,陈陌已经整整坐在這操作间七個小时了。
至于那把清灰色的泥胚,它還需要自然的阴干才能进行最后的烧制,等到烧制完成,陈陌的第一件紫砂壶作品也就成型了。
吃過饭的陈陌给燃气公司打了個电话,让他们给自己家的小院儿通上了燃气,以后就要自己做饭了,不能再去外面吃了,就自己店裡那一把紫砂壶售价18888的价格,他是真担心自己三天饿九顿。
要是哪天的签到奖励沒有钱了,自己還能靠着自己做饭来撑几天,也不至于把自己饿死,况且,菜市场距离老街也就是十分钟左右的步行距离,买菜還是挺方便的。
至于說厨艺問題,根本不是事儿,以前上学的时候父母都是很忙的,陈陌经常是自己一個做饭,虽說比不上星级大厨,但是绝对不难吃,大学裡有一次厨艺大赛的时候,陈陌還得了二等奖呢。
燃气疏通也就是一会儿的事儿,陈陌等一切大功告成的时候,坐在了店铺中,一上午的時間,他都待在操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页继续閱讀【畅读更新加載慢,有广告,章節不完整,請退出畅读后閱讀!】
作室裡透過单向玻璃看着外面。
临近晚上,路上的人影渐渐少了,喧嚣的城市终于安静了下来,這台机器迎来了短暂的休息時間,只有某些隐秘的零件在继续运转,保持着這台机器的活力。
不少店家送走最后一批客人之后,开始打扫起了卫生,然后就是一家接着一家的关上了灯、锁门、离开。
卷帘门落下的声音逐渐稀疏,直至消失,一抬眼就能望到头的老街最后還剩下一处店铺闪烁着灯光。
陈陌望了望天空中依然明亮的月光,端起一只绘制着月季花的瓷杯,将其中的白开水一饮而尽,手指则是在腿上放置的书页上翻過一页。
“這一天就结束了。”
“喂,系统,你這個窑炉真的能把紫砂壶烧制出来?”
等到了一天半時間的阴干,陈陌终于是开始烧制了,本来他還准备自己建造一個窑炉呢,但是沒想到系统在操作间居然在改造的时候就建造好了一個小型化的窑炉。
只不過和电视中烧制东西的窑炉不太一样,而且這個所谓的窑炉真的很小巧,甚至可以說有些迷你,就像是一個立柜一样大,所以陈陌压根沒认出来。
【宿主請放心,這款多功能的窑炉不仅能烧制陶瓷,還能加热钢铁。】
陈陌闻言也是一怔,看着在底部的火焰不断喷涌燃烧,這玩意儿他在现实中可从来沒遇到過,看样子這应该是系统提供的黑科技。
不過话說回来,光是一個窑炉都這么离谱,這那這店铺裡的其他东西应该也不简单吧?
陈陌摇了摇头,不再想這些事儿,而是准备开始烧制紫砂壶。
阴干的紫砂壶现在已经有些发硬了,泥料的分子也比较紧实,不過要想让他彻底成为一把能正常使用的紫砂壶,還需要一千二百度的高温烧制,让紫砂泥料彻底硬化。
但是,這对火候的要求有着近乎严苛的标准!
首先便是脱水阶段,虽然紫砂壶已经阴干,但是其内部依然存在着部分水汽,這时候的需要烧制师傅控制温度从常温缓缓升高到一百零几度,并且要保持在一百零几度的地方,让紫砂泥胚裡的水分在沸腾的状态下蒸发。
而這第一步的過程就是漫长且精细的,因为快速的升温会使得泥胚炸裂开来。
你很难想像,在沒有温度计,沒有控温设备的时代裡,古人是如何将稳定精准控制,烧制出一窑精美的紫砂壶的。
等到紫砂泥胚被榨干最后一滴水汽,温度也随之不断升高,紫砂泥中的石英、云母、氧化铁等物质便开始发生化学反应,并且逐渐和黏土结合,变得坚硬紧实。
不過這些理论陈陌都知道,但是手上功夫终究是要实践中才能看出深浅的。
陈陌将手中紫黑色的泥胚送入窑炉之中,并在窑炉旁开始控制着窑炉的温度开始升高,在窑炉的旁边就有着一個温度计,到是省去了陈陌控温的一大难题。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