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女鬼贡院报血仇 作者:九幽河上 “你放心七姐,你這件事我管定了。” 张小乙拍着桌子保证道:“妈的,這個人渣我要不让他付出代价我特么就甭混了。” 徐七姐和张小乙相差四岁,虽然沒怎么在一块玩過,但都是北三街的孩子,关系很近。 就像一個村的小伙伴,虽然小时候玩的不多,但一想到她嫁给了個人渣生活的不好,心裡還是会感到一阵唏嘘。 更别提徐七姐死得這么惨,张小乙感到一阵心酸。 小乙很生气,好好的姑娘,怎么玩不行,非得切碎了玩,难道是這样显得多嗎? 徐凤莱撅着嘴,可算见着亲人了,所有的委屈一股脑的涌现出来:“呜呜呜” “七姐,求您收了神通吧!”张小乙捂着鼻子倒退几步,太特么臭了! 一個女鬼,由于尸体腐烂,导致灵魂也带有一股腐臭味。张小乙很难想象,宁采臣是怎么忍受聂小倩的,难道他有鼻炎嗎? 要么燕赤霞在兰若寺待那么久也不肯跟姥姥同流合污,连姥姥送過去的美貌女鬼也视而不见。拿這玩意儿考研“干部”是行不通的! “得咧七姐,你今晚就先在桌子上将就一晚吧,我再给你点三炷香,一会儿给你撕個烧鸭腿。明天一早我就带你去报仇。” 张小乙可不是那种优柔寡断的人,還讲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什么的。能不隔夜绝不隔夜,即使隔夜也不能拖到第三天。 “对了七姐。”刚要回后院吃饭的张小乙又转回身,严肃的问道:“您跟我說句实话啊,你到底跟何三有沒有事儿?” 徐凤莱激动道:“我疯啦!我爹好歹是一介夫子,我能做有辱门风的事嗎!” “得得得,沒事就好,要是有事儿也沒什么,我又不是那种迂腐的人。” 张小乙什么沒见過,甭說她沒出轨,就算出轨了也不叫事儿。 回到后院,张小乙打开烧鸭…… 感觉忽然有点不香了。 看着油汪汪的烧鸭,张小乙脑海裡就不知不觉的想到徐凤莱身上的腐肉。 “咕噜。” 张小乙咽了一口唾沫。 “艹,不吃了!” 去厨房熬了锅粥,就着小咸菜先对付一顿吧。 等张小乙吃完了饭,把烧鸭端到徐凤莱面前,徐凤莱看着烧鸭疑惑问:“你不吃嗎?” “咳,看你這么可怜,兄弟我于心不忍,死了半年都沒人供奉,都给你吃吧,我不差這一顿。” 张小乙把烧鸭摆到徐凤莱脑袋前面,徐凤莱很感动,眼泪汪汪。什么叫患难见真情,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 “谢谢你,小乙。沒想到,我死后享受到的第一份供奉竟然是你给我的,我……” “七姐,冷静,别哭!” 张小乙连连摆手,只要你不哭,我們還是好朋友。 灵魂享受供奉不是直接吃贡品,而是吸收供奉食物的香火气,或者也可以叫灵气,或者精华之类的。反正甭管怎么叫吧,都是一個意思。 徐凤莱提鼻子一吸,烧鸭上冒出一股凡人看不见的白烟,白烟慢慢在徐凤莱的头前聚拢,慢慢行成一份烧鸭的模样。 其实她可以直接吸那股白烟的,但神仙鬼怪大部分都有這种小癖好,把香火气再次变成贡品本来的样子。 這样的话,他们“吃”起来更有感觉。 徐凤莱把膀子和胳膊组装好,抱着烧鸭就啃。看她那狼吞虎咽的模样,這都给孩子饿成啥了。 狼吞虎咽的吃完,张小乙把桌子上的烧鹅拿起来,虽然烧鹅的灵气已经被徐七姐吸走,但烧鹅還是烧鹅,依旧還是可以吃的。 不過张小乙不吃,不是因为他不吃贡品。道观裡真武大帝的那些贡品,哪次不是张小乙第二天吃完的。這一次是他实在吃不下去。除了资深仵作,任谁一整晚看着那一堆腐肉也吃不下东西。 张小乙提着烧鹅走出真武观,一路溜溜达达走出北三街。来到一处破房子门前,這裡面经常会住着一些乞丐。 张小乙把烧鸭放下,转身离开。 有人說贡品不能吃,吃完了会走背运,会生病,会如何如何,也确实有這個现象发生。 不是所有的贡品都不能吃,主要還是看什么样的贡品,供奉谁的。 有些贡品神仙還沒来得及享用呢,你拿起来就吃,人家能不生气嗎,走霉运很正常。要知道,当初凤仙郡的郡候就因为把玉皇大天尊的贡品弄洒了,大天尊生气,好几年不给凤仙郡下雨啊! 有些贡品吃完闹肚子,也很正常。你怕神仙還未享用,不敢动,贡品放了好几天,等都快发霉变质了你再拿起来吃,你不闹肚子谁闹肚子。 所以,這只烧鹅两种情况都不存在,扔了又可惜,为了避免浪费,還是留给有需要的人吧。 次日,张小乙起床后依旧是去三清祖师面前刷脸,去真武大帝面前问安。 练一套通背拳,再练一手太极剑。趁着朝阳初升紫气东来修炼练气诀。自打三岁起,每天早上都是這点任务,雷打不动。 洗脸吃饭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以后,张小乙找出一块黑色方巾,在方巾裡面贴了一张镇魂符,带着黑色方巾来到徐凤莱面前。 “七姐,一会儿就委屈你进這裡头躲一会。我带你去考场,等到了贡院我再把你放进去,你自己找何飞熊报仇。” 徐凤莱点点头:“有劳小乙了。” “不過你别把他直接弄死,我教你個方法,你照我說的去做,我這個方法既能给你报仇,又可以让你平冤。” “什么方法?” “等到了贡院,你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计划好一切,张小乙套上一身八卦袍,把头发随意一拢,用玉簪固定。自从师父上天,他一直都是如此,早就不梳牛心发髻了。怎么方便怎么来。 张小乙拿起镇魂符,对着徐凤莱喊了一声收! 徐凤莱散碎的魂体瞬间被收进了灵符之内,随后吧灵符往黑色方巾裡么一裹,在這双重保险之下,就不怕太阳晒到她了。 乡试,也就是考举人,一般都在秋天开考,所以也叫秋闱。是古代封建社会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俗话說习得文武艺,货买帝王家!学子们十年寒窗,为的不就是這一天嘛。 只有当上举人,才正经算是走向了仕途。 所以,才会有“范进中举”這么一個看似荒诞的故事发生,举人和秀才,虽然都是读书人,虽然身份都比普通人要高,但秀才和举人之间,可還挎着一條鸿沟呢!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