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三场功名熬成鬼 作者:九幽河上 秋闱开考,贡院考场外可谓是人山人海。這裡聚集了杭州府三個县的不少秀才,以及部分秀才的家眷。 他们有的胸有成竹,站在贡院门口指点江山。有的忧心忡忡,满脸紧张。 站在這裡你会看到,那些指点江山信心满满的一個個都是锦衣袍带。而那些忧心忡忡生怕不第的则是寒门秀才。 富家公子从小读最好的书,請最好的夫子,用最好的笔墨,他们生来就比穷人家的孩子跑的远。 而寒门学子,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十年寒窗只为今朝。 富家子弟考不中還可以回家继承家业,而寒门学子考不中,呵! 就在人群中最显眼的地方,李金榜一身白衣如雪,手持折扇。杨莲儿挽住他的臂弯,小两口低声笑语。 张小乙一身道袍,十分突兀的闯进人群。 “金榜!” 离得老远,张小乙便给李金榜挥手,這裡面他也就认识李金榜了。 “诶,那是小乙。”李金榜指着张小乙的身影对身边的杨莲儿說道。 “嘿,這裡!”李金榜对张小乙招手。 等张小乙好不容易挤进人群,李金榜惊喜道:“你怎么来了?” 张小乙拍了他一下,笑道:“這么重要的事儿我必须過来给你摇旗助威啊。” “好兄弟!”两個人撞了一下拳头。 “嫂子,几天不见又白了啊。”张小乙开玩笑道。 杨莲儿被夸的很高兴,扭动着身姿笑道:“哪有,不還是那样。” “对了,老爷子老太太怎么沒来呢?”张小乙左右张望,科举這么重要的时刻,父母沒来有点奇怪啊。 李金榜叹了口气:“唉,我娘早上给算過了,說我們得巳时二刻出发,說巳时二刻从家走准能中。 我沒听她的,丑时四刻就从家過来等着了,要是听我娘的该晚了個屁的了。” “啊?”张小乙很诧异,老太太现在都這么严重了嗎? 之前李金榜說他娘看易经已经看魔怔了,這哪是简单的魔怔啊,這是已经走火入魔了呀! 杨莲儿也很无奈,接着李金榜的话继续說道:“我和金榜怕误了,所以从后门悄悄溜出来了,公公也想過来,可惜婆婆看得紧,沒办法。” 杨莲儿耸了耸肩,看来她也被老太太荼毒至深。 “沒事儿,等一会儿老太太来了我劝劝她,老這样哪行去,封建迷信要不得。” 李金榜和杨莲儿用鄙视的眼神看着张小乙的這身道袍,你确定是迷信? 几個人又聊了一会儿,贡院门口的锣声响起,李金榜和杨莲儿道别。从下人手裡接過食盒,随着大部队进入考场。 李金榜三步一回头的往裡走,张小乙和杨莲儿站在一起挥手道别。 看着好兄弟和妻子站在一起的画面,李金榜忽然有一种想罢考的想法。 妈的,今年這一考可是九天,九天不在家我头顶的帽子会不会变色? 不過此时想回头也已经来不及了,他已经迈入贡院,除极特殊情况不得返回。 什么样的情况算特殊呢,就比如刚刚被赶出去的那几人,那是身上带着小抄的。 科举啊,可是让所有人一飞冲天的好机会。可以让你从茅屋一所变成锦衣玉食,所以每年都有一些人選擇铤而走险。 三场功名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 诱惑多大,作弊就有多大。 小到像這种私藏小抄的,大到花钱收买考官的。中国人作弊的手段层出不穷,总有一款是你想不到的。 不過任你作弊的手段再高,像温庭筠這样的作弊之神又有几人? 历朝历代对于科举作弊都有严厉的惩罚手段,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作弊,只要查出来轻者杀头,重者抄家灭族。 這不,那几個被检查出来夹带小抄的秀才,当时拉出来在贡院门口就给咔嚓了。 沒有什么秋后算账,抓住当场斩立决。一是說明国家重视人才,二来也是为了警示其他考生,别跟我玩裡格楞。 等考生都进去了,贡院大门紧闭。贡院裡面竖起三面大旗,分别为红蓝黑三种颜色。 第一面红旗子,邀請天地神灵,人神共鉴,满天神佛都看好了我們要为国求贤了。 第二面是蓝旗子,所有考生列祖列宗的鬼魂可以到现场来,来看一看你儿子或者孙子有出息了。 第三面旗子是黑色的,意思是奉王旨意,各家冤魂债主,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人们老說贡院闹鬼,为什么会闹鬼,一個有国运镇压的贡院裡,鬼魂是怎么进去的呢? 就是這么进去的,黑旗一起,满天冤魂齐飞。国家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甄别一下這些考生,把裡面德行又亏的害群之马扼杀在摇篮裡,省的以后祸乱国家。 张小乙见黑旗高挂,点点头,心說是时候了! 他把黑色方巾打开,伸手抓了一把,用力往裡一扔。徐凤莱的灵魂瞬间被黑旗吸引,噼裡啪啦的散落在贡院之内。 张小乙看着别的冤魂厉鬼不是飘就是走,只有徐七姐,是被他攘进去的。 灵魂散落一地,慢慢爬吧,什么时候爬到何飞熊那屋就看她的速度快慢了。 不過想来秋闱一共九天呢,九天裡估计应该够了吧。 “你干嘛呢?”杨莲儿见张小乙又轮胳膊又蹦高的,好奇的问一句。 张小乙尴尬的笑了笑:“呃,這是一种特殊的祈福方式,我這是在为李金榜送去祝福。” 为李金榜减少一名竞争对手,也算是对他有帮助吧。 待考生全部进去,杨莲儿对张小乙道:“一会儿去府上坐会儿?老太太可是想你想的紧呐。” “必须的去啊。”张小乙点点头,再不去老太太真走火入魔了怎么办? 杨莲儿坐上府裡的马车,张小乙在后面跟着。路過点心铺還顺道买了点点心,怎么也不能空着手去啊。 等他们一行人快到李家的时候,对面一架马车迎面驶来。 两架马车走了一個对脸,从对面车上走下来一对中年夫妻,正是李金榜的父母。 怎么中年夫妻张小乙他们总說人家是老太太呢? 封建社会就是這样,男人四十就得留胡子。女性過了三十五就往六十岁上打扮了。 而且张小乙和李金榜他们都属于小辈,老爷子老太太也是一种尊称。 李金榜的父亲李文芳长得十分精壮,一身员外敞,头戴员外巾,三绺胡须一丝不苟,很精神。 李金榜的母亲叫张白燕,和张小乙同姓。一身宝蓝缎子服,头发梳成贵妇装。 他们俩一见到回府的马车就觉得大事不好,当时就傻眼了,张小乙還笑着打招呼呢。 “干爹,干娘,你们這是要出去啊?” 面对张小乙的调侃,老太太眼睛瞪得提溜圆,扭身指着李文芳怒骂道:“都怪你個老东西,在家磨磨蹭蹭的。你看看,儿子科举都沒赶上!” 李文芳:“……” 呀呵? 那我還真是对不起喽!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