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種大蒜教案_小班種植種大蒜教案

作者: 三沅
相關熱詞搜索:

  活動意圖:

  小班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樂意接觸有一定生活經驗的事物。因此開展了本次活動。選取了生活中常見的大蒜作爲活動的載體,貼近幼兒生活。激發幼兒對科學種植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的感知能力和觀察能力,培養幼兒參與生活實踐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適應年齡:3-4歲

  活動目標:

  1.認識大蒜的形狀、構造。

  2.用“按”的方法種大蒜。

  活動準備:

  大蒜若干,廢舊杯子、小杯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大蒜

  出示大蒜,認識大蒜的外形。

  你認識它嗎?

  大蒜是扁扁的球形的,中間有一個尖尖的小柱子,摸起來還有一個一個的小槽,這樣的大蒜我們叫它大蒜頭。

  大蒜頭把“衣服”脫掉,它會變成什麼樣?

  二、認識蒜瓣

  1.分解大蒜頭成爲蒜瓣。

  大蒜頭有好幾個小寶寶,我們把小寶寶請出來。

  用形象的語言引導幼兒瞭解分解的方法。(弟兄五六個,圍着圓柱坐,大家一分手,衣服都扯破。)

  2.認識把蒜瓣剝皮。

  蒜寶寶也有“衣服”,我們給蒜寶寶脫“衣服”。

  邊剝邊用兒歌告訴幼兒剝的方法。

  3.觀察蒜瓣。

  近距離觀察、觸摸。

  三、操作

  用“按”的方法種大蒜。

  小朋友們知道嗎?大蒜寶寶也是有小寶寶的,但是它必須到一個新家裏才能生出來,我們來送它到新家好嗎?

  1.示範把蒜瓣按到土裏種大蒜。

  大蒜寶寶的小腳朝下,尖尖的頭朝上,小手按一下,按到土裏去。

  2.用“按”的方法種大蒜。

  幼兒試一試把大蒜寶寶送到新家裏去吧。

  給幼兒提供事先準備好的蒜瓣、裝好土的紙杯,並且指導幼兒親手種植大蒜,最後給大蒜澆一點水。

  四、交流

  讓幼兒再次觀察大蒜頭、蒜瓣,可以摸一摸、聞一聞,互相觀察自己種的大蒜,提高幼兒的感官經驗。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和大蒜寶寶交朋友。

  五、擴展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種大蒜。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從認識大蒜頭、認識蒜瓣到用幼兒能力範圍內的“按”的方法種大蒜,始終讓幼兒以高漲的熱情參與活動,進行探究與操作,並且能用簡單但清晰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看法。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喜歡和老師互動,因此,引導幼兒模仿老師用“按”的方法種植自己的大蒜,進一步提升了幼兒的認知經驗,同時也增長了幼兒的種植能力,提高了手指的靈活性。給幼兒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讓幼兒調動多感官參與活動,在自己種大蒜的真實體驗中,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也真正地做到了讓幼兒在做中學、在玩中學。

  不足之處:

  對個別幼兒的指導不夠,對於有困難的幼兒沒有給予及時的幫助等

  活動目標:

  1、練習聽信號走跑交替,鍛鍊動作的靈敏性和合作意識。

  2、樂意參與活動,知道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

  活動預備:

  音樂磁帶:《我是小小交通警》《往遠足》,呼啦圈每人一個。紅綠燈標誌。

  大班種植樂活動反思

  大班種植活動:給黃瓜苗澆水

  活動目標:

  1、給黃瓜苗澆水,觀察黃瓜的變化。

  2、積累照料黃瓜的經驗。

  準備

  澆水用的小桶、小茶杯等若干。

  過程

  1.帶領幼兒去黃瓜地

  .猜想黃瓜的長勢

  教師:“你們猜猜黃瓜種子有沒有發芽呢?”

  “如果發芽了,小苗苗會使什麼樣子的呢?”(幼兒猜想)

  3.幼兒觀察黃瓜的變化,並進行澆水

  教師:“有些黃瓜種子已經發芽了,可是你們有沒有發覺黃瓜有點口渴了?我們來給它們澆澆水吧。”

  4.教師示範如何澆水。

  教師:“要往黃瓜苗苗根部澆水,要不然黃瓜會被水衝死的。”

  教師給每組幼兒劃一個區域,準備好水,開始澆水。

  5.幼兒收拾整理澆水用具,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蔬菜種植活動,體驗勞動的快樂。

  2.萌發照顧、觀察蔬菜生長過程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種植物:蔬菜種子、小青菜等(最好是幼兒認識的種植物,另外種子的種類有埋在土中的,有外露的種植物)

  2.種植的工具:小鏟子、澆水壺等

  3.幼兒事先已穿好反穿衣、幼兒自制的標記

  4.版面:展示種植植物的主要過程的圖片(現場將圖片貼上去)

  5.有關勞動光榮的輕鬆愉快的音樂

  活動流程:情境導入――體驗種植――討論交流――活動延伸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師:這個星期六,我們玩的開心不開心?讓我們一起來把開心的事告訴客人老師。

  1.觀看錄象說明:錄象內容爲幼兒春遊去蔬菜基地參觀的內容

  2.討論交流:

  (1)小朋友手裏的這些蔬菜是從哪裏來的?

  (2)引導幼兒觀看農民的勞動,聽農民介紹,知道蔬菜種植的幾個重要環節:挖坑――播種――填土――澆水說明:在版面上進行展示,爲後面幼兒的自主種植提供支持

  (3)師要簡單小結:農民真了不起,種出了許多營養豐富的蔬菜,勞動真光榮。

  (評析:已有的春遊時的種植經驗爲這次種植蔬菜的“遷移應用”作了很好的鋪墊。所以幼兒在討論時,氣氛活躍,能較快得出結論。這裏突出以幼兒爲主,教師爲輔,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熱情。)

  二.體驗種植

  1.出示各種種植物以及種植的工具,引發幼兒種植興趣。

  說明:以師生互動的形式對種植物以及種植工具簡單介紹一下

  2.幼兒自主種植蔬菜,教師觀察指導。

  觀察要點:幼兒種植過程中的情緒體驗、幼兒之間互動交流的情況說明:引導種好的幼兒將自己製作的標記插入土中,以示辨認(評析:這部分是重點和難點。在實施過程中幼兒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識,能明確活動的目標,在種植過程中也逐步培養了幼兒協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遇到矛盾時,幼兒思維活躍,能從多種角度進行思考,運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體現出了思維的創新性,同時幼兒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由於種植過程的每個環節都較簡單,在前期幼兒也具備了一定的經驗,因此,教師沒有干涉他們種植過程中產生問題碰撞後的最終解決結果。)

  三、討論交流1.你們是怎樣完成任務的?(遇到什麼問題,怎樣解決的?)說明:結合現場錄象內容――要捕捉到幼兒活動中的亮點,如合作、協商、邊學邊做等2.我們已經完成了種蔬菜的任務,真了不起。可是剛纔農民伯伯說的,蔬菜種下去後,還要細心的照顧它纔會長大。那我們應該怎麼照顧它們呢?說明:可以適當準備一些相關的圖片,繼續貼在版面上,幫助幼兒在活動後學習如何照顧蔬菜(評析:這一環節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的實踐活動、行爲過程比較連貫完整地表達出來,能力強的幼兒能對自己的合作情況作出簡單評價,從中發現問題,共同制定解決問題的策略。)

  四、活動延伸爲幼兒提供觀察記錄本,引導幼兒關注蔬菜的生長變化,萌發照顧、觀察蔬菜生長過程的興趣。

  (評析:這一環節主要是從幼兒的好奇心出發,以他們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爲“引子”,充分調動幼兒繼續探索慾望,使幼兒圍繞進行尋根究底的探索,在自身的探索活動中,接受科學知識,豐富幼兒的種植經驗,使幼兒思維、認知和科學興趣等方面都能得到發展。)活動反思:種植活動是一項極爲有趣的探索活動,不受時間的限制,且能就地取材,走出“條件差,沒有材料進行科學活動”的困境,非常適於幼兒園,也得利於改變單一的、封閉式的課堂教育形式。

  在組織教育活動時,我主要採用了層層遞近的方式,當孩子在春遊活動時對種植活動有了一定的體驗之後,我再進行推動,給予孩子一定的的空間和機會,讓幼兒在探索體驗過程中再來發現問題,尋找教育的機智,幫助幼兒獲得一定的經驗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看似是一個活動,但它確實是與其他領域的內容相聯繫的比如:幼兒的認知、情感、科學等領域都在活動中有所滲透。

  本次活動後,幼兒生成了幾個熱點:如:幼兒A:一澆水,菜苗就倒了,後來我們重新種了,把坑挖得又大又深。(菜苗種的太淺)幼兒B:我們種的菜苗讓某某踩壞了,我們讓他小心一點。(菜苗護理時的注意點)幼兒C:我和XX小朋友產生了爭執,我說:應該把根埋進土裏,他說我種反了。

  (蘿蔔的種植方法),因此,在問題下,我們將生成一些後續活動,比如,如何讓幼兒自己照顧觀察種植角;品嚐親手種植的蔬菜等等。

  整個活動,前後歷經一個月,我們得到了有豐富種植經驗的老農指導和家長的配合,我們深深體會到作爲一名幼兒教師,特別是一名農村幼兒教師,更加需要不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技能,才能更好地引導幼兒去觀察、探索大自然,感受農村的美。

  種大蒜

  [活動目標]

  ⊙學習正確種植大蒜的方法,樂意參與種植活動,激發幼兒連續觀察的興趣。

  [活動準備]

  ⊙請家長協助幼兒共同收集種植用的小器具。

  ⊙帶領幼兒參觀園內種植園地,瞭解種植的過程。

  ⊙初步認識大蒜頭的外形特徵。

  ⊙小動物標籤一套,鬆軟泥土,鏟子,水桶若干,大蒜頭。

  [活動過程]

  1.引起幼兒種植的興趣。

  出示大蒜頭,大蒜頭會變,你知道它能變成什麼樣子嗎?大蒜頭變出的蒜葉子做菜,又香又好喫,還能殺菌。那我們一起來種一種,讓它變出更好的蒜葉來。

  2.示範種大蒜的方法。

  老師示範:將大蒜頭一一掰開,拿出小器具,貼上自己的動物標籤,盛上泥土,手捏住大蒜,將尖頭朝上,按進土裏,最後澆上一點水,放在能照到太陽的地方。

  3.幼兒自己動手種植大蒜。

  幼兒種植,老師給予幫助與指導。

  4.激發幼兒連續觀察的興趣。

  出示操作材料《大蒜生長記錄》。大蒜慢慢會變,它們怎麼變的,我們隔幾天,就將觀察到的大蒜的變化情況畫在空格上,比一比,誰的大蒜長得又快又好。(教師利用早晨入園、中午散步或離園前的時間,引導幼兒進行連續的觀察與照料,隔1——2天澆一次水並記錄生長情況。)

  活動名稱:種植蔬菜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種植青菜活動,願意親近大自然。

  2.初步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及動手能力。

  3.萌發照顧管理青菜生長的興趣。

  設計思路:

  近階段我們正在開展“好喫的食物”的主題活動,雖然剛開展不久,但是孩子們卻表現出異常的興奮和快樂,他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從多渠道收集了各種關於蔬菜的資料和圖片,並共同進行佈置,使環境與孩子之間產生了積極的互動。當孩子們對各種各樣的蔬菜有了良好的感性認識以後,孩子們的問題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什麼:“我們喫的菜是從哪兒買來的?”“蔬菜的家在哪兒?”“蔬菜是長在樹上的還是長在地上的?”“農民伯伯是怎麼種出來的?”“蔬菜是怎麼到農貿市場去的?”“人們是怎麼買菜和賣菜的?”等等

  活動前期,在我們開展了“籃子裏的蔬菜”“去菜場”“好看的蔬菜”“蔬菜大聚會”“去參觀果蔬基地”等活動後,孩子們更是對與蔬菜相關的事物非常的關注,蔬菜的生長祕密就是最近孩子關注的熱點之一。孩子們通過前期的活動,已經對各種蔬菜積累了初淺的經驗,孩子們正積極的渴望感知和發現蔬菜的生長祕密。爲了滿足孩子們的進一步需求,提升他們的生活經驗,我及時的抓住了孩子最感興趣的熱點——親自種一種、管理蔬菜,組織和設計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通過情景和資料的再現,幫助幼兒將零碎、片面的經驗進行整理、歸納和提升。同時在種植的活動中將獲得的經驗遷移,旨在讓幼兒通過此次活動,觀察瞭解青菜的生長及變化,獲得相應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體驗其中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回憶再現已有經驗

  師:這個星期六,我們玩的開心不開心,爲什麼?我們一起告訴老師吧。

  1.組織幼兒觀看錄象

  說明:錄象內容爲幼兒上次去蔬菜基地去參觀的內容

  2.結合參觀進行討論:

  (2)這些的手裏的這些蔬菜是從哪裏來?

  (3)引導幼兒觀看農民的勞動,聽農民,知道蔬菜生長的幾個重要方面:

  挖坑——播種——填土——澆水——除草

  二.種植體驗

  1.出示各種種子,引發幼兒種植興趣

  2.按小組進行討論:如何種植?協商如何分工?

  幼兒:先挖坑,接着放苗,再填土,最後澆水。

  3.幼兒合作種植菜秧,教師協助指導。

  4.種植後的討論(結合現場錄象內容)

  (1)你們是怎樣完成任務的?

  (2)教師提問:遇到什麼問題,怎樣解決的?

  (3)我們應該怎樣來照顧菜寶寶?

  三.活動延伸:

  繼續關注種子的生長,萌發探索植物生長的興趣。

  (可以利用休息時間和爸爸媽媽一起進行管理和記錄)

  課程鄉土活動登錄

  活動名稱種蠶豆主題秋天的畫報

  活動背景上週我們開展了一次穀物拼貼,幼兒對蠶豆很感興趣,正好在拼貼之後也有剩餘的,於是我們開展了種蠶豆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蠶豆,知道蠶豆的名稱,初步懂得蠶豆的種植季節以及生長過程。

  2、初步學會種植管理蠶豆的方法,萌發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環境和材料鏟子蠶豆泥土盒子噴壺

  活動過程

  1、幼兒通過,學習選種。

  (1)請幼兒仔細看一看,說一說,在發芽實驗中,哪些蠶豆種子發了牙?

  (2)幼兒把顆粒飽滿的種子挑選出來。

  2、師幼共同整理園地,讓幼兒知道一些整地的粗淺,認識一些農具,提高幼兒的種植興趣。

  (1)提問:這塊地現在能種嗎?爲什麼?我們先要幹什麼?用哪些工具?

  (2)幼兒觀看教師整地,並認識一些農具?

  3、幼兒學習種植蠶豆的技巧。

  (1)提問:地整好了,該怎樣下種呢?爲什麼?

  (2)幼兒觀看教師種豆。

  (3)幼兒自己種植,教師觀察指導。

  4、學習管理蠶豆的方法,愛護蠶豆。

  活動反思

  由於幼兒對蠶豆有了一定的認識,因此在活動開始的時候幼兒很興奮,但是對於如何種植蠶豆幼兒知道的很少,而教師在講述的時候幼兒也不能理解,因此在示範種植的時候幼兒特別想自己也試試,輪到自己種植的時候有的幼兒會搶。

  種植活動:我給蘿蔔把水澆

  設計意圖:

  開學初孩子們在種植園種了蘿蔔,每天早上來園都興致勃勃的去看蘿蔔寶寶的長勢。可是有好幾天都是雨天,孩子們沒有辦法去種植園。這不,這幾天天剛晴,他們就迫不及待的拿着澆水工具和除草工具去了種植園給蘿蔔寶寶們除草、澆水了!

  活動目標:

  1、會正確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鏟子、噴壺等。

  2、學會照料蘿蔔的簡單方法。

  活動準備:

  鏟子、噴壺等工具。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蘿蔔寶寶的長勢:

  “我們種的蘿蔔寶寶是什麼樣子的?現在它們長出了什麼?”

  2、師幼共同整理園地

  “現在蘿蔔寶寶們的周圍都長出了草了,有的蘿蔔寶寶渴的連土都裂縫了,該用什麼工具來幫幫它們呢?”

  觀看並認識鏟子、水壺等工具。

  3、教師觀察指導,幼兒給蘿蔔寶寶澆水、除草。

  提醒幼兒操作時注意正確使用鏟子,注意安全。

  小結:我們要經常到地裏關心蘿蔔寶寶,看看它們什麼時候要喝水,什麼時候要除草,是怎樣長大的。

  4、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蘿蔔寶寶的生長狀況。

  反思:

  今天我們來到種植園地給蘿蔔苗苗澆水,當看到蘿蔔苗苗又長高了時,孩子們都興奮的跳了起來。

  在這短短的時間裏我領悟了一個道理:不管是什麼樣的活動,我們都要爲孩子們創設自主參與、自由觀察與實踐的機會與條件,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領悟到勞動果實的來之不易,感悟到如果缺乏了責任心,做事半途而廢,就不可能有收穫,更體會不到收穫帶來的喜悅

  活動一

  活動內容:挖紅薯

  活動準備:

  1、事先聯繫好實驗基地。

  2、各種挖紅薯的工具、小籃子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各種農具挖出紅薯,體驗田間勞動的辛苦與快樂。

  2、感受與同伴共同合作的快樂。

  活動過程:

  1、共同討論挖紅薯時應注意些什麼?

  瞭解一些農具的用法、名稱等

  2、大小自由結伴拿好小籃子來到紅薯地裏挖紅薯。

  (1)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利用各種農具挖紅薯,比比哪種農具最好挖。

  (2)鼓勵幼兒互相合作挖出紅薯。

  (3)引導幼兒比較新挖出的紅薯與剛纔挖出的哪隻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豐收的喜悅和勞動的辛苦,懂得勞動果實來之不易要珍惜的道理。

  2、培養幼兒進行力所能及的勞動能力。

  3、幫助幼兒進行田間勞動,掌握一些簡單的勞動技能

  活動準備

  1、聯繫好勞動園地的有關事宜。

  2、爲幼兒準備適宜的工具,備足開水及衛生保健用品。

  活動過程

  一、出發前向幼兒講明活動目的及注意事項,使幼兒明白要遵守秩序,注意安全,在旅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觀賞秋季景色,認識一些蔬菜、果實,感受田野豐收的美景。

  二、來到勞動園地後,引導幼兒主動問候他人,向農民伯伯學習使用勞動工具的簡單技能及農作物的採摘方法,如:拔蘿蔔、挖紅薯、拾花生等。組織幼兒在教師和農民伯伯的幫助下采收勞動,注意提醒幼兒安全使用工具,不破壞農作物。

  三、回園後和幼兒交流體會,說說勞動的辛苦,明白珍惜勞動果實的道理。

  四、師幼一起動手將採摘的農作物進行清潔

  注:查看本文詳細信息,請登錄安徽人事資料網站內搜索:大班種植樂活動反思

  看了該文章的人還看了:

  大班畢業活動反思

  畢業典禮在祝福聲中圓滿落下帷幕。通過這次活動,使孩子們對在園生活的回顧和總結,也包含了老師和家長對他們殷切的期望和衷心的祝福。爲了能更好的開展這次的活

  尺子的測量活動反思

  在長度單位的教學中我注重讓學生進行估計、交流、測量等活動,讓學生通過直觀---表象---抽象的思維過程認識長度單位。

  在引入毫米時,我安排學生用尺子測量數學

  中班體育紙球活動反思

  中班體育活動《好玩紙球》教案執教人:楊清梅設計意圖:《綱要》裏指出重視和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而在冷的冬天幼兒小手都不願意

  難

  0回答6小時前

  30列舉幾種旅遊供求矛盾,並站在供給方的角度思考解決方法難

  0回答6小時前

  1)生育過程:大蒜田間栽培是用種蒜,屬無性繁殖。一般可將大蒜的生長過程劃分爲萌芽期、幼苗期、鱗芽花芽分化期、蒜薹伸長期、鱗莖膨大期及休眠等6個時期。

  大蒜生育過程長短,因播種期不同有很大差異。春播大蒜生育期短,90~100天,而秋播大蒜生育期長達220~240天。大蒜的萌芽期從解除休眠下地播種至初生葉展開,一般約需10~15天。幼苗期由初生葉展開到生長至不再分化葉片爲止,秋播大蒜爲5~6個月,春播蒜僅25天左右。花芽及鱗芽分化期是由花芽、鱗芽分化開始到分化結束,生產上稱爲“分瓣期”,一般需10~15天。蒜薹伸長期是指蒜薹開始伸長致蒜薹甩尾採收的一段時間,此期是鱗芽的膨大前期,持續時間約30天。鱗芽膨大期是從鱗芽分化結束至鱗莖(蒜頭)收穫,此期持續需50~65天,其中前30天與蒜薹伸長期相重疊。大蒜鱗莖成熟,即蒜頭採收後即進入休眠期,一般約需60天左右。休眠期的長短與品種有關,一般早熟品種的休眠期約65~75天,而晚熟品種休眠期僅35~45天。

  (2)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大蒜在不同的生育過程中,對所需外界環境條件各不相同。

  ①溫度

  大蒜喜好冷涼的環境條件,其生長適宜溫度爲12~25℃。蒜瓣萌芽的最低溫度爲3~5℃,12℃以上發芽迅速加快,20℃左右爲發芽最適溫度。幼苗生長的適溫爲14~20℃,幼苗具有4~5葉時,能耐~16℃以上的低溫,蒜薹伸長期的適宜溫度爲15~20℃,鱗莖膨大期適溫爲20~25℃,如果溫度過高,鱗莖停止生長,轉入休眠狀態。

  大蒜也屬綠體春化型。一般蒜萌動到幼苗期,如遇0~4℃的低溫,經過30~40天即通過春化階段。

  ②光照

  大蒜爲長日照植物,在12小時以上的日照和15~20℃的溫度下,莖盤上的頂芽即轉向花芽分化迅速抽苔。

  蒜薹的發育,除受溫度、光照影響外,還與營養條件有關。如種瓣太小,土壤瘠薄,播種過晚,密度過大,肥水不足等,都有可能形成無苔蒜或獨頭蒜。另外大蒜頭的形成要求長日照。一般品種在短日照下,只分化新葉而不能形成鱗莖。但亦有早熟的品種對光週期要求不太嚴格。

  ③水分

  大蒜葉片屬耐旱生態型,但根系入土淺,吸收水分能力弱,所以在營養生長前期,應保持土壤溼潤,防止土壤過幹。特別是在花莖伸長和鱗莖膨大期,應保持土壤溼潤,防止土壤過幹。特別是在花莖伸長和鱗莖膨大期,需要較多的水分,要求土壤經常保持溼潤狀態。到鱗莖發育後期,應控制澆水,降低土壤溼度,以促進鱗莖成熟和提高耐藏性,以免因高溼、高溫、缺氧引起爛脖(假莖基部)散瓣,蒜皮變黑,從而降低品質。

  ④土壤營養

  大蒜對土壤種類要求不嚴格,但根系弱小,以富含腐殖質而肥沃的壤土最好。疏鬆通氣,保水排水性能強的土壤,適於鱗莖生長髮育,使蒜頭大而整齊,品質好、產量高。砂質土栽培大蒜辣味濃,質地鬆,不耐貯藏。適宜的土壤酸鹼度爲pH6~7,過酸根端變粗,停止延長生長,過鹼則種瓣易爛,小頭和獨瓣蒜增多,降低產量。

  大蒜喜氮、磷、鉀全效性有機肥料。增施腐殖肥料,可提高大蒜產量。一般每667m2施肥量,氮8.6kg,磷7.4kg,鉀8.6kg。幼苗初期,主要*種瓣內貯藏的養分,對土壤中的三要素吸收量很少。

  到了花期伸長期和鱗莖膨大中期,根莖葉生長繁茂,同化和吸收機能進入盛期,總的吸收量逐漸達到最高值。到鱗莖膨大後期,植株趨向成熟,莖葉逐漸乾枯,根系老化,對土壤營養吸收能力則相對減弱。在鱗莖膨大期應適量追施氮肥,過多則易導致鱗莖散裂。如果土壤中含硫較多,可以增加鱗莖中硫化丙烯的含量,辣味增強。

  3.主要栽培

  (1)播種期

  適時播種是獲得蒜薹和蒜頭雙豐收的重要措施之一。栽培季節的確定,要根據大蒜不同的品種,在不同的生育階段對生長環境條件的要求以及各地區的氣候條件來確定。

  我國出口大蒜產區均爲秋播。秋季播種大蒜,幼苗有較長的生長期。與春播大蒜相比,蒜頭和蒜薹產量都較高。因此,凡是幼苗能露地安全越冬的地區和品種,都應進行秋播。在秋播地區,適宜播種的日均溫度爲20~22℃。越冬前幼苗長出3葉以上,一般5~6片真葉爲宜。一般華北地區的播種期在9月中下旬,南方地區在9月上中旬播種,東北、西北、高寒地區可行春播。秋播不可過早,否則植株易衰老,蒜頭開始肥大後不久,植株枯黃,產量下降:亦不可過遲,否則蒜苗生長期短,影響蒜頭產量。春播大蒜應儘量提早,只要土壤表層解凍,可以操作,即應播種。

  (2)土壤選擇與栽培制度

  ①土壤選擇

  大蒜雖然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除了鹽鹼沙荒地外,都能生長。但是由於大蒜根系淺,吸收能力弱,因此,對土壤也有一定要求,才能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大蒜適宜種植的土壤是有機質含量富足、肥沃而質地疏鬆的沙質壤土。沙土保肥保水力弱,生產的蒜頭小,但辣味強。粘重土壤生長的蒜頭小而成尖型。由於大蒜對土壤水分要求較嚴格,既怕土壤乾旱又怕水澇漬害,因此,選擇的地塊要具備灌溉和排水的條件。

  ②栽培制度

  大蒜忌連作,也忌與其他蔥屬植物重茬。否則,根系發育不良,易爛根,引起植株生長勢衰弱,或者幼苗出土後,葉逐漸乾枯,或易患病害,降低產量和品質。大蒜對前茬作物的選擇不太嚴格。秋播大蒜,以豆類、瓜類、茄果類、馬鈴薯、玉米和水稻等茬口較好。大蒜的施肥量大,吸肥量少,土壤殘留肥較多,而且根系分泌有殺菌素,可以防止後作的各種病害,是後作的良好前茬。

  大蒜頭除了作蔬菜之外,也是一種良藥。一瓣大蒜放在口中一嚼,就能消滅口腔中的病菌。大蒜還可以防治病蟲害,將大蒜頭搗爛加水,將這些水液噴灑在棉花上可以殺死棉蚜,而且效果很好。

  原來,在大蒜頭中含有一種植物抑菌劑——大蒜素,它殺菌的能力幾乎是青黴素的100倍!那些害人的葡萄珠菌、鏈球菌、傷寒、痢疾桿菌遇到1/80000的大蒜素就再也施展不出它的魔力。把大蒜搗爛,榨出汁水來,只消三分鐘,就能把培養的細菌全部消滅。

  另外,大蒜還能降低膽固醉,保持冠狀動脈的暢通,抵禦癌症。

  現代研究證實大蒜的醫療活性成分主要是:含硫有機化合物、活性酶、硒化合物、肽類。其中含硫有機化合物在活性酶的作用下代謝產生的大蒜辣素是大蒜防病治病的主要成分。瞭解大蒜的藥用成分和大蒜藥效成分的生成過程對於我們食用大蒜和選用天然大蒜製劑是非常有用的。

  新鮮大蒜本身是不含大蒜辣素的,但大蒜的細胞質裏含有一種名爲蒜氨酸的含硫有機化合物,細胞壁裏含有一種蒜酶,當新鮮大蒜細胞破裂後,蒜氨酸在蒜酶的作用下,產生大蒜辣素、阿霍烯等一系列含硫代謝產物。其中大蒜辣素就是產生蒜辣味的成分,有較強的辛辣刺激味。科學研究證實:大蒜辣素有很強的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調節血脂、降低膽固醇、抗凝血、抑制腫瘤細胞、降血糖、保肝、防癌的作用。

  科學研究還證實:大蒜是一種富含硒的食物,大蒜裏的含硒化合物可以用於防癌、抗癌;大蒜裏還含有多種活性酶,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能特異性催化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歧化分解,具有抗衰老的功能。大蒜中還含有多種肽類物質,是一類抗腫瘤的活性成分。

  通過這些大量的研究,大蒜神祕的防病治病的功效機理,就這樣逐漸被揭示。

  人們喜愛大蒜和天然大蒜製劑的熱潮席捲全球。在英國大蒜製劑每年的銷售量在一億片左右;美國每年消費價值一億美元以上的大蒜製劑;在德國藥物銷售量最大的就是大蒜製劑。據美國南佛羅里達州大學網站上公佈的信息,1998-1999年大蒜製劑在全美保健藥品銷售榜上排列在人蔘、銀杏葉製劑等10個品種中的第一位。

  19世紀巴期德首先發現大蒜的抗菌活性。我國學者50年代開始,研究證實大蒜對多種致病細菌(葡萄球菌、鏈球菌、腦膜炎球菌、大腸矸菌、傷寒和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結核桿菌、百日咳桿菌、霍亂弧菌等)有抑制和殺滅作用。因此,大蒜被譽爲天然廣譜植物抗菌藥。即使現在有了青、鏈、氯、金黴素等各種作用強大的抗菌素。但是大蒜不產生抗藥性、與黃連素或磺胺類藥物無交叉感染,因此仍有其獨特地臨牀應用價值。

  大蒜的抗真菌作用更爲突出和重要,幾乎無任何毒副作用。新疆藥品檢驗所研究證實:凍幹蒜粉片對白色念珠菌有肯定的抑制作用,對新型隱球菌的最小殺菌濃度優於制黴菌素;對新型隱球菌感染皮膚有明顯治療作用。北京-患白血病兒童合併黴菌性肺炎。當使用其它藥物均無效時,凍幹蒜片不僅治癒黴菌感染,其體質和血液病都有好轉。上海-老年糖尿病人腳趾黴菌感染,使用多種藥物經年不愈,向新疆醫保公司索要凍幹蒜片口服痊癒。

  陸軍155醫院採用大蒜素治療白血病合併口腔炎取得良好的療效。

  大蒜製劑的抗病毒作用也十分重要。1:25大蒜稀釋液能完全抑制鉅細胞病毒(Ad169毒株)生長,並且對正常細胞的生長無明顯影響;0.015mg/ml大蒜烯可殺滅皰疹單病毒。實驗顯示:大蒜成份抗病毒作用的順序分別爲大蒜?大蒜辣素烯丙基甲基硫代亞磺酸酯。凍幹蒜粉片在腸內可完全釋放出這些成分。

  準備好大蒜頭,個頭大一點小一點都沒有關係。從超市菜場都可以買到,關鍵只要表皮完整沒有爛掉受傷就好了。水泡一下也可以,不泡也行。

  掰開成一個瓣一個瓣。

  準備好花盆,噴溼土壤,但是不要澆水澆到泥巴狀,用鏟子或者其他的東西弄出小洞或者小坑,蒜頭尖朝上放置好。穩固一點,以免澆水的時候衝跑了。

  氣溫適宜的時候,一週左右就會抽出小芽來。這個時候經常曬太陽,不至於徒長的又細又弱。

  小苗長到一定程度的話,可以適當的施肥,建議是水肥啊,雞糞肥,牛糞等等都可以,密了的話需要間苗。

  到了冬天的時候就算下雪也不用擔心,如果是放在露天陽臺的話,它們很耐寒。如果實在怕它們凍着,可以蓋上一層薄膜。

  隨着春天氣溫漸漸升高,它們越長越好,就可以掐下蒜苗來吃了。

  喫的時候注意不要連根拔起,蒜苗摘的喫掉了,其實下面還可以再長出一到兩次的苗可以喫的,再過一段時間,下面會長出白白胖胖的大蒜來。可以當作料或者留着下次播種用。

  弄點土把大蒜埋裏澆點水自己就可以研究它是怎麼長的了

  大蒜屬蔥蒜類蔬菜,耐寒性強,生長適溫12-25℃,長日照作物。適宜排灌水方便、肥沃、富含有機質的微鹼性土壤種植。

  品種選擇:目前適宜麒麟區種植的主要品種有四川紅七星(一代、二代)、軟葉蒜、一級早、二級早、本地紫皮蒜等。

  播種時間:壩子區域一般早蒜苗、紅七星(一代、二代)種植時間在白露節令(9月上旬)。二級早最佳播種期在秋分節令(9月中下旬)前後。遲蒜播期以秋分至寒露爲宜(即9月23-10月8日)。高海拔地區可提前一個節令種植。

  種子處理:播種前,先將蒜瓣選擇和分級,除去病蟲害侵染的蒜瓣,按大、小分開,分級播種。

  整地作墒,合理密植:整地作墒時要求上細下粗,墒面寬3-4米。播種不宜過深,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溼潤,促進提早出苗。紅七星畝用種量需100-120公斤,其它品種蒜瓣小,畝用種量只需60―75公斤,每畝密度在3萬―4萬株,行距15―18釐米,株距8―10釐米,早熟品種偏密,晚熟品種偏稀。

  大蒜屬蔥蒜類蔬菜,耐寒性強,生長適溫12-25℃,長日照作物。適宜排灌水方便、肥沃、富含有機質的微鹼性土壤種植。種植大蒜主要把握好以下環節:

  (一)品種選擇

  目前適宜麒麟區種植的主要品種有四川紅七星(一代、二代)、軟葉蒜、一級早、二級早、本地紫皮蒜等。

  (二)播種時間

  壩子區域一般早蒜苗、紅七星(一代、二代)種植時間在白露節令(9月上旬)。二級早最佳播種期在秋分節令(9月中下旬)前後。遲蒜播期以秋分至寒露爲宜(即9月23-10月8日)。高海拔地區可提前一個節令種植。

  (三)種子處理

  播種前,先將蒜瓣選擇和分級,除去病蟲害侵染的蒜瓣,按大、小分開,分級播種。

  (四)整地作墒,合理密植

  整地作墒時要求上細下粗,墒面寬3-4米。播種不宜過深,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溼潤,促進提早出苗。紅七星畝用種量需100-120公斤,其它品種蒜瓣小,畝用種量只需60―75公斤,每畝密度在3萬―4萬株,行距15―18釐米,株距8―10釐米,早熟品種偏密,晚熟品種偏稀。

  (五)田間管理

  1、除草鬆土:大蒜出苗後如果土壤板結、雜草叢生,應結合除草進行中耕,當苗高10-13釐米,有2-3片葉時進行第一次中耕,苗高26-33釐米有5-6片葉時進行第二次淺中耕。蒜地除草比較費工,爲了提高功效應推廣化學除草,化學藥劑除草是:在大蒜栽後3天施藥,用果爾、殺草丹進行噴施防草,出苗後應中耕1―2次防止土壤板結、雜草叢生。若苗期雜草較多,可針對不同種類的雜草選用不同除草劑防除一次。

  2、灌水:大蒜播種後如果土壤潮潤一般不需灌水即可出苗,土壤乾燥時應灌一次齊苗水。在幼苗期一般應少灌水、多中耕,適當控制水分,防止徒長和“退母”過早。在抽苔和鱗莖肥大期要增加灌水,避免受旱,保持土壤溼潤。灌水應以溝灌爲主,水不淹過墒面,土潮即撤,避免大水漫灌,蒜頭採收前5~7天應停止灌水,否則容易產生散瓣蒜。

  3、施肥:大蒜生長期長,需肥量大,但根系淺,吸肥能力弱,所以應施足底肥,分期追肥,不斷滿足大蒜生長髮育的需要。大蒜施肥應以有機肥爲主,佔總用肥量的70%,氮、磷、鉀比例1:0.8:1爲宜,畝用純氮12.5公斤左右,注意補充含鈣肥料,增施硼肥,施肥上可使用“一道清”或重底早追方法。一般底肥畝用30公斤複合肥(15:15:15)加豬糞50―80擔,退母期(出苗後5葉左右)追一次提苗肥,畝用尿素30公斤或35公斤碳銨,圓腳期(8片葉後),可每畝施20公斤尿素或30公斤碳銨。

  4、病蟲害防病:大蒜生長期間,特別是12月份以後,寒潮出現較多、低寒寡照、高溼度易導致大蒜病蟲害發生。病害主要有鏽病、葉枯病、疫病。防治藥劑:粉鏽寧、百菌清、敵菌特、速克靈,可以在發病初期或發病期間施藥;蟲害有蔥薊馬,可用敵百蟲進行撲殺。立春以後,隨着氣溫的上升,日照增長,大蒜進入快速生長階段,此時需肥水最多,應注意看苗補肥、適時灌水,同時降低田間溫度,以滿足大蒜生長需要。

  多施肥,適當澆灌,預防病蟲害。

  1、整地施肥

  2、播種育苗

  3、田間管理

  4、病蟲害防治

  1、大蒜一般用蒜頭種出來,當然也可以用種子,不過很少見。

  在集貿市場或者超市裏買到大蒜坨,要表皮完好沒有破損和腐爛的蒜坨喲,爛掉的蒜頭可是不會發芽或者長不好的。不要剝皮的,要帶皮的喲!

  2、把大蒜坨掰開,搓碎,讓它們成爲一個一個的獨立的蒜頭。當然市場上也有賣搓碎後的大蒜,價格便宜一些,如果質量不是太差也可以選擇這種,性價比較高。

  注意:大蒜的外衣不要弄掉了,這層皮可以保證蒜頭在土裏不會腐爛。

  3、大蒜可以直播的,將蒜們直接頭向上放入土裏,蓋上土就OK,大蒜這東西很好活,你想怎麼種就怎麼種,土壤不要太乾或者太潮溼。講究一點,把蒜排成行。

  4、也可以種在育苗盤裏面。

  不管是直播還是育苗盤種,還是你隨便種在花盆或者陽臺上,注意選擇大的蒜頭,小蒜頭就留着做菜吧,因爲大蒜頭出大蒜,小蒜頭出小蒜。

  5、如果想在五月份喫蒜苗,三月份可以將長大的蒜進行移栽。澆足水肥糞肥。

  大蒜播種要適時。栽種時間在白露末秋分初(9月底10月初),氣溫17℃左右。播種前要曬蒜瓣1~2d。

  大蒜栽培要點

  大蒜屬蔥蒜類蔬菜,耐寒性強,生長適溫12-25℃,長日照作物。適宜排灌水方便、肥沃、富含有機質的微鹼性土壤。種植大蒜主要把握好以下環節:

  (一)品種選擇

  目前適宜麒麟區種植的主要品種有四川紅七星(一代、二代)、軟葉蒜、一級早、二級早、本地紫皮蒜等。

  (二)播種時間

  壩子區域一般早蒜苗、紅七星(一代、二代)種植時間在白露節令(9月上旬)。二級早最佳播種期在秋分節令(9月中下旬)前後。遲蒜播期以秋分至寒露爲宜(即9月23-10月8日)。高海拔地區可提前一個節令種植。

  (三)種子處理

  播種前,先將蒜瓣選擇和分級,除去病蟲害侵染的蒜瓣,按大、小分開,分級播種。

  (四)整地作墒,合理密植

  整地作墒時要求上細下粗,墒面寬3-4米。播種不宜過深,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溼潤,促進提早出苗。紅七星畝用種量需100-120公斤,其它品種蒜瓣小,畝用種量只需60―75公斤,每畝密度在3萬―4萬株,行距15―18釐米,株距8―10釐米,早熟品種偏密,晚熟品種偏稀。

  (五)田間望採納,謝!

  1、除草鬆土:大蒜出苗後如果土壤板結、雜草叢生,應結合除草進行中耕,當苗高10-13釐米,有2-3片葉時進行第一次中耕,苗高26-33釐米有5-6片葉時進行第二次淺中耕。蒜地除草比較費工,爲了提高功效應推廣化學除草,化學藥劑除草是:在大蒜栽後3天施藥,用果爾、殺草丹進行噴施防草,出苗後應中耕1―2次防止土壤板結、雜草叢生。若苗期雜草較多,可針對不同種類的雜草選用不同除草劑防除一次。

  2、灌水:大蒜播種後如果土壤潮潤一般不需灌水即可出苗,土壤乾燥時應灌一次齊苗水。在幼苗期一般應少灌水、多中耕,適當控制水分,防止徒長和“退母”過早。在抽苔和鱗莖肥大期要增加灌水,避免受旱,保持土壤溼潤。灌水應以溝灌爲主,水不淹過墒面,土潮即撤,避免大水漫灌,蒜頭採收前5~7天應停止灌水,否則容易產生散瓣蒜。

  3、施肥:大蒜生長期長,需肥量大,但根系淺,吸肥能力弱,所以應施足底肥,分期追肥,不斷滿足大蒜生長髮育的需要。大蒜施肥應以有機肥爲主,佔總用肥量的70%,氮、磷、鉀比例1:0.8:1爲宜,畝用純氮12.5公斤左右,注意補充含鈣肥料,增施硼肥,施肥上可使用“一道清”或重底早追。一般底肥畝用30公斤複合肥(15:15:15)加豬糞50―80擔,退母期(出苗後5葉左右)追一次提苗肥,畝用尿素30公斤或35公斤碳銨,圓腳期(8片葉後),可每畝施20公斤尿素或30公斤碳銨。

  4、病蟲害防病:大蒜生長期間,特別是12月份以後,寒潮出現較多、低寒寡照、高溼度易導致大蒜病蟲害發生。病害主要有鏽病、葉枯病、疫病。防治藥劑:粉鏽寧、百菌清、敵菌特、速克靈,可以在發病初期或發病期間施藥;蟲害有蔥薊馬,可用敵百蟲進行撲殺。立春以後,隨着氣溫的上升,日照增長,大蒜進入快速生長階段,此時需肥水最多,應注意看苗補肥、適時灌水,同時降低田間溫度,以滿足大蒜生長需要。

  步驟

  準備好大蒜頭,個頭大一點小一點都沒有關係。從超市菜場都可以買到,關鍵只要表皮完整沒有爛掉受傷就好了。水泡一下也可以,不泡也行。

  在家裏怎樣種大蒜,超容易(圖解)

  掰開成一個瓣一個瓣,有些做事非常認真仔細的朋友會把上面的表皮撕掉再播種,其實大可不必那麼費力,雖然那樣也可以發芽長大。

  在家裏怎樣種大蒜,超容易(圖解)

  準備好花盆,噴溼土壤,但是不要澆水澆到泥巴狀,用鏟子或者其他的東西弄出小洞或者小坑,蒜頭尖朝上放置好。穩固一點,以免澆水的時候衝跑了。

  在家裏怎樣種大蒜,超容易(圖解)

  氣溫適宜的時候,一週左右就會抽出小芽來。這個時候經常曬太陽,不至於徒長的又細又弱。

  在家裏怎樣種大蒜,超容易(圖解)

  小苗長到一定程度的話,可以適當的施肥,建議是水肥啊,雞糞肥,牛糞等等都可以,密了的話需要間苗。

  在家裏怎樣種大蒜,超容易(圖解)

  到了冬天的時候就算下雪也不用擔心,如果是放在露天陽臺的話,它們很耐寒。如果實在怕它們凍着,可以蓋上一層薄膜。

  在家裏怎樣種大蒜,超容易(圖解)

  其實它們長起來非常快的。比想象中要更好種更好養的。隨着春天氣溫漸漸升高,它們越長越好,就可以掐下蒜苗來吃了。

  在家裏怎樣種大蒜,超容易(圖解)

  喫的時候注意不要連根拔起,蒜苗摘的喫掉了,其實下面還可以再長出一到兩次的苗可以喫的,我試過。另外再過一段時間,下面會長出白白胖胖的大蒜來。可以當作料或者留着下次播種用哦。

  1、整地施肥,應選擇向陽、背風、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強的肥沃田塊,清除前茬作物殘留物,及時耕翻曬垡,澆足底水,施足基肥(畝施優質有機肥5000~8000千克,20~30千克磷、鉀肥),播種前畦面保持平整、鬆軟。

  2、播種育苗,應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播種前應用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種子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一般播種適宜深度爲3~4釐米。播種後澆透水,爲防止乾旱,同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溫保墒,防治土壤結板,提高出苗率。

  3、田間管理,根據大蒜生長需求及時的澆水追肥,中耕除草,在生長期及時噴施壯莖靈,同時還應在孕薹期噴施地果壯蒂靈使地下果營養運輸導管變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增強植株抗病力,提高大蒜產量。

  4、病蟲害防治,大蒜生長期易發生葉枯病、幹腐病、灰黴病、病毒病等病害,根據植保要求應及時噴施針對性藥劑(如20%病毒剋星、40%懸浮劑、50%多福可溼性粉劑)針對藥劑進行滅殺,同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藥效。

  把那個大蒜子埋在土裏就好了,然後澆點肥料

  先鬆土在把蒜頭種進土裏適當澆水

  挖坑,埋

  種植大蒜

  前期栽種

  【整地】耕翻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要細耕、耙平、耙實,沒有明顯坷垃,達到“齊、鬆、碎、淨”。根據水源確定畦的長短,可打長80~100m,寬4.2~4.4m的畦;也可打長40~50m、寬4.2~4.4m的畦。

  【選種】人工扒皮掰瓣,去掉大蒜的托盤和莖盤,按大、中、小和蒜心進行分級,小蒜瓣根據具體情況處理選種要求是純白無紅筋、無傷痕、無糖化、無光皮。原則要求每粒重量5g左右。種子大小是獲得高產的關鍵。

  【適時播種】大蒜播種要適時。栽種時間在白露末秋分初(9月底10月初),氣溫17℃左右。播種前要曬蒜瓣1~2d。

  【合理密植】一般行距20cm,株距16~17cm,每667平方米2萬株左右。方法是用耙或開溝器開溝,溝深5cm左右,栽後蒜上方蓋土1cm左右,栽種時要記得澆水。

  田間管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