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作者:未知
抉擇

  穆桂英被安置在一個寬敞的房間裏。這裏視野開闊,可以俯瞰整個山谷。她站在窗前,憑欄遠眺,讓自己激盪不安的心情漸漸平復下來。她相信老者所說的話是真的,自己是一個命運坎坷的古老家族的後裔,還是皇位的繼承人。這就可以解釋父親對家世的諱莫如深和自己那個糾纏多年的奇怪夢境,那是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是潛藏在自己血液中的影像,自己流的是慕容家族的血、龍族的血。

  在穆桂英的面前擺放着一本《晉書》,書中記載了慕容家族鼎盛時期的一批英雄人物。慕容家族在北中國先後建立了若干個燕國,命運大起大落。那段風起雲涌的歷史和那些傳奇人物令幾百年後的人也爲之神往。

  穆桂英輕撫着書頁,想象着自己的祖先在大地上縱橫馳騁的身影和他們輝煌的文治武功。承擔起復興燕國的神聖使命,續寫這個家族的傳奇,成爲武則天那樣的一代女皇,這對豪氣蓋天、一直想做女中大丈夫的穆桂英不會沒有誘惑力。她感覺自己站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上,何去何從,自己的選擇將完全改變今後的人生軌跡,包括一雙兒女和整個楊家的命運,還有更多的人會因自己的選擇而受到影響,例如慕容家族的人。一旦舉起復興燕國的大旗,天下的格局也將因此而改變,直接影響的就是宋夏戰爭的走向。

  這條路充滿了未知因素,令人神往,但也潛藏着巨大的風險,前途未卜。爲了成就自己的功業,要把一雙兒女、楊家的人、慕容家族的人甚至更多的人都送上一條在驚濤駭浪中顛簸的船。這樣做究竟是對還是錯呢?自從嫁給楊宗保,成爲楊家的一員,穆桂英就承擔起了這個家族的使命,爲保衛大宋的邊疆浴血奮戰。現在,自己究竟該忠於哪個家族,承擔哪一個家族的使命?關乎前途和命運的選擇是令人痛苦的,就連經歷過無數風浪的穆桂英也舉棋不定。

  天亮了,穆桂英揉了揉發脹的眼睛,走出了自己的房間。早晨的空氣格外清新,山坡上飄浮着淡淡的霧氣,草木的葉子上還掛着晶瑩的露珠。早起的人們荷着農具,牽着耕牛,走向在山間開墾出來的田地。一些農舍的上方飄起了嫋嫋的炊煙,辛勤的農婦在點火煮飯。

  面對這幅鄉村水墨畫,穆桂英感受到了內心久違的寧靜。一個問題出現在她的腦海裏:自己以一介女流領兵征戰,過了這麼多年金戈鐵馬的生活,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究竟是爲了什麼?爲了個人的雄心?爲了楊家的榮耀?還是爲了趙家王朝?都是,又都不是!它們是原因之一,但不是那個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

  一個農夫迎面走來,穆桂英連忙爲他讓路,農夫還不認得穆桂英,只是和藹地向這個陌生人點頭微笑。穆桂英心中的問題忽然有了明確的答案:“是爲這些爲了一日三餐辛勤勞作的人,爲了天下太平,爲了更多的人可以過上幸福、安寧的日子!如果慕容家族的後裔揭竿而起,這天下豈不是更亂?自己做了皇帝,連累的是楊家,誰來保衛大宋的邊疆,抵抗西夏虎狼之師的侵略?那樣的話,要有多少家園毀於戰火,多少人死於非命?”穆桂英覺得自己的心胸從來沒有如此開闊,頭腦從來沒有如此清醒,信念從來沒有如此堅定。

  心中有了答案,穆桂英不想再耽擱時間,她邁着矯健有力的步伐走向那座高大的建築。一邊走,她一邊想着該如何說服那位年邁的老族長。老人一般比較頑固,況且復國對於這個家族來說是幾十代人的夙願,他們爲此不知付出了多少鮮血和生命。穆桂英可以想象,要改變族長和族人的想法有多麼困難。

  當穆桂英走到門口的時候,老族長和族中的一些長老以及青壯年中的精英分子已經在那裏等候。看到穆桂英走過來,大家連忙拜倒,穆桂英緊趕幾步,將族長攙扶了起來,“能否與您單獨說幾句話?”

  “請陛下隨我到內室。”

  進到內室,穆桂英將自己的想法開誠佈公地告訴了老族長。說完,她等待着老族長的強烈反對或者苦苦哀求。但穆桂英已經打定了主意,除非他們訴諸武力,否則自己絕不會留下當這個從天而降的皇帝。相信他們不會這麼做的。但出乎穆桂英意料的是,老族長沉默了一會兒,平靜地回答說:“全憑陛下做主,不管陛下是否願意復國,我們會追隨您鞍前馬後。”

  穆桂英有些不太相信地看着老族長。老族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解釋說:“幾百年來,復國是我們人生的目標,也是壓在我們肩頭的一副重擔。我們爲它狂熱,不惜犧牲生命,也被它壓得喘不過氣來,欲罷不能。人就是這麼矛盾啊!流傳了幾百年的祖訓,誰敢違背呢?但您不同,您是祖訓中指明的真命天子,持有雙龍玉佩的人。您做的決定,大家會尊重的。相信除了個別人,族中大多數人都不會有意見,對於我的家族來說,這也是一種解脫,是您解開了施加在我們身上的咒語。

  “要知道,從慕容家族的祖先草創燕國的基業開始,到現在已經七百年了。要復興已經消失了幾百年的燕國,談何容易?慕容家族的後裔越來越少,大多數人都不知所終,或者融入了漢人、羌人、契丹人當中,復國的基礎在哪裏?漢人會幫助我們復興一個不知爲何物的燕國嗎?我們不忘復國的祖訓,也是知其不可爲而爲之,在絕望中等待渺茫的希望啊!”

  穆桂英感慨地說:“沒想到老族長如此開明,真是我們慕容家族的人和天下蒼生之福!我還不知道該如何稱呼老族長呢?”

  “老夫慕容龍城,父親爲讓我銘記復國之志,便以故都的名字爲我命名。實不相瞞,老夫年輕的時候對復國也是滿腔熱情。但隨着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想法逐漸改變,越來越覺得復國既無可能,也無必要。但身爲族長,又怎麼能帶頭違背祖訓呢?族中與我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所以,近些年我們沒有采取大規模的復國行動,把精力放在了保衛家園和尋找雙龍玉佩主人上面。訓練兵馬一方面是爲了將來玉佩主人一旦出現,起兵復國;另一方面也是爲了保衛自己的家園。”

  穆桂英點頭道:“既然大家想法一致,就再好不過,還請族長召集族人,說明我的意思。”

  鐘聲在山野間迴盪,慕容家族的成員聽到鐘聲,全部聚集到大廳內,聆聽族長宣佈玉佩主人的決定。果然,慕容龍城說明了穆桂英的意思後,並未如她起初擔心的那樣掀起軒然大波,儘管有些人在交頭接耳,但沒人公開反對。

  慕容龍城轉向穆桂英,道:“雖然不能追隨穆元帥復興燕國,但我們仍然會爲元帥助一臂之力。這些年,我們精心訓練了一支龍騎兵,潛伏在附近幾座山寨中,已經有上千人。這本是我們復國的家底,現在可以聽由穆元帥調遣,用來保衛大宋邊疆。這支龍騎兵是人馬披甲的重騎兵,能用來對抗夏國的鐵鷂子,相信戰鬥力不會比鐵鷂子遜色。”

  穆桂英喜出望外,連聲致謝。慕容龍城又叫過兩個人來,其中一人就是在好水關和葫蘆谷出手相助,將穆桂英一行帶到這裏的中年人,另一個是十幾歲的少年。慕容龍城引薦道:“這是犬子慕容忠和孫子慕容興,我讓他們帶領龍騎兵,追隨穆元帥。老夫年邁,不能鞍前馬後侍奉元帥了。”慕容忠拱手致意,慕容興卻低頭不語。

  慕容龍城見慕容興這種表現,有些不安,但當着穆桂英的面也不好多說什麼。他低聲對穆桂英說道:“元帥,我還有一事相告,請回內室說話。”

  慕容秋水

  在內室中,慕容龍城面帶羞愧之色,揉搓着雙手,似乎有什麼難以啓齒的事情。穆桂英問道:“前輩,有什麼事情請直言相告,不必隱諱。”

  慕容龍城這才放下負擔,道:“穆元帥可知道李元昊的皇后沒藏秋水。”

  穆桂英點點頭,“此前就是她帶兵與我軍交戰。在葫蘆谷中,我和她有一面之緣,是個厲害角色。”

  “穆元帥有所不知,好水關投毒、延州城下襬方圓大陣,都是她的手筆。夏國現在兵強馬壯,敢於進犯大宋,與她倡議的軍事改革有直接的關係。”

  “此女心狠手辣,深諳兵法,謀略過人,李元昊有她相助,真是如虎添翼,是我大宋的勁敵啊!”

  聽穆桂英這樣一說,慕容龍城更加慚愧,低聲道:“實際上,她是我的關門弟子,本名慕容秋水。在她很小的時候,我看此女天資聰穎,而且有膽有識,就悉心培養,後來把她送到了夏國做臥底。她憑自己的美貌和手段,先是嫁給大夏國第一猛將野利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