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 46 章

作者:丸子炒飯
宇文冕大約也未料到皇帝有一日會這樣促狹,但留在這裏,皇后和他,以及或許收到了信馬上要過來迎駕的隨國公都很尷尬,應了一聲是,與兩位女官一同往遠處去。

  他難得這樣用脊背對着皇帝,但心裏卻不覺想到聖上似乎去見楊娘子的時候都會刻意避免與他一起。

  最初倒也沒品出些什麼,但這竟然能算是皇帝對他的體貼了。

  楊徽音這纔想起來好像婢僕們都在尋她的愛寵,連忙掙脫:“郎君,家裏的奴婢要撞見的……”

  “怕什麼,這是阿冕和曲蓮他們要做的事,”聖上卻仍環住她不肯放鬆,笑吟吟道:“當着女官和朕的隨從面都敢輕薄,可見瑟瑟的膽子愈發大起來了。”

  “那怎麼能一樣,我以爲都是宮裏有品階的人,誰會亂說,”楊徽音聞言倒是不大掙扎,卻有一種和男人私相授受,偷||情偷到自己家後花園的羞窘:“我哪裏有這麼大的膽子,不過是……”

  她感受得到身前胸||膛的震顫,就不肯說話了。

  “不過是什麼?”聖上嚇唬她道:“要叫瑟瑟這樣說,便叫阿冕和隨國公他們過來,他們便是瞧見什麼,也不敢到外面去宣揚。”

  皇帝上門,本意確實有收斂一些,在隨國公面前顯示出一點做女婿的有禮,但他懷裏的女郎卻一上來便這樣情熱,教他反而有些無所適從。

  但她這樣無法剋制的洶涌愛意,也讓人很有些意料之外的驚喜。

  從前他總是將她攥得太緊了些,不曾體會到這種小別勝新婚的樂趣。

  “不過就是我太喜歡聖人了麼,”她側過頭去,看旁邊的怪石,生氣道:“我在郎君身邊才能放鬆,可聖人一點也不喜歡我,還要取笑我。”

  “瑟瑟,朕沒有取笑你,只是想聽你再說一次,”聖上俯低去親了親她的額頭,低聲道:“朕心裏同樣念着你,一點也不比你思念朕少。”

  他的熱切雖然少,也更能節制自己,但不可剋制的綿綿情思,卻令人輾轉反側,不能成眠:“原本想着你在家中待不了多少時日,不想打擾瑟瑟在家中作女的日子,但最後還是捨不得不來。”

  若是不想她,當然也就不會出現在這裏了,可他心裏藏着她,沒有一時一刻不想她,今日去空空蕩蕩的文華殿尋見了他們曾經讀過的書籍,便再也無法剋制想來見一見她的衝動。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楊徽音得到了自己想聽的答案,仰頭在他脣上輕啄:“聖人和我有二十個秋不見了。”

  聖上爲了方便她的汲取稍微低頭,加深了兩人之間的親暱,卻在分開時嘆了一口氣:“朕有時候很擔心,等不起第二個二十秋。”

  楊徽音卻有些誤解,滿足地依賴着他:“除卻我回家服喪,從未與郎君分離過這樣久長。”

  聖上忙起來或者又逢學堂放假,她平常最多和皇帝分離三四日,即便是有半月未見,卻也知道他在哪、又在做些什麼,她很懂事,雖然想他,但見不見倒也沒那麼着急。

  但現在她住在楊府裏,是不允許她去主動見皇帝的,這種被禮制束縛的滋味,叫她愈發迫切地想要見到他,儘管也不剩餘幾日了。

  “家裏的人待你好不好,”聖上察覺到她不可思議的熱情,自然也會像所有情郎般覺得被滿足,但更敏銳察覺到她過分的依戀或許有些緣故:“是喫住不習慣,還是別的什麼?”

  他對自己這位未來岳丈沒什麼特別的感情,只是看在他將瑟瑟生下來客氣一些,但在女兒的面前詢問她父親的不是,聖上以爲這樣的事情還是少做爲好。

  “有聖人在,也沒什麼人敢待我不好呀,”她閉眼靠在聖上的懷中,“反倒是聖人,像是變戲法一樣出現在我面前,簡直就是晴天炸雷,把人都嚇壞了,我現在都懷疑是做夢一樣,我想再睡一會兒,不想醒來。”

  她如此柔媚,但聖上總覺得有些不對,“朕要娶你,你家裏人沒說些什麼?”

  楊徽音靠在他懷中,正是想逃避這些,卻被他驚醒了好夢,那盈盈秋波一瞥,似含嗔怨:“哎呀,聖人怎麼這樣會掃人的興致?”

  聖上含笑,央求她道:“瑟瑟,好歹朕也是要做你家的女婿,難道不要知道妻家人的評議?”

  “其實也不算說了些什麼吧,無非就是要我婚後儘快爲郎君誕育皇子,省得受人欺負,有身孕後聖人納妃納妾也不要嫉妒,好好管理陛下的六宮。”

  她哀怨道:“這就是聖人想聽的麼?”

  然而她又想起來阿爺對聖上身世的懷疑,忍不住緊緊擁住他:“我知道郎君不會,可聖人教我抱一會兒再去見阿爺他們,我不想說了。”

  她不是沒有好奇過,但其實那真相如何很要緊嗎,天底下想做皇帝的人總不會少,她嫁給聖上,也不是因爲想喝只有真龍天子纔有效的血。

  是與不是,對於聖上和太后而言,都是一段很傷心的往事,她去做人家的媳婦,也該悉心維護好他們纔對。

  聖上對隨國公府這些教育女兒的話並不感到意外,他笑道:“瑟瑟有了身孕,朕也會陪着你。”

  她“嗯”了一聲,忽然想起長姐的傷心事:“我看書上說,孕中也不是不可以伺候夫君呀,有時候反而還更得趣些,郎君別去找別人。”

  “這不是祕戲圖罷?”聖上似乎很被她的言談震驚,但想了想,那份出於正經的羞赧便消失了,他耐心道:“瑟瑟連朕輕薄你稍微手重些都會覺得輕微不適,孕中胞宮更脆弱,哪裏還能應付朕?”

  她很不高興聖上沒有覺察到她的意思,悶悶道:“可我有時候又覺得聖人那樣壞,教我很喜歡,我不想一年都沒有。”

  聖上竟也有被她說住的時候,只含糊道:“這樣的事情,等有孕了再說也不遲。”楊徽音倒也不一定非要他應下些什麼,只是被人說過,總覺得有些不安,需要尋求傾訴的途徑,她靠了一會兒,忽然又笑了:“郎君,咱們這樣可好像後花園贈金的故事,你是怎麼進來的呀?”

  她想起來接下去的步驟,便該在花樹底下解衣了,又打岔過去:“是不是偷偷溜進來的,要是聖上知會了他,阿爺非得打開正門迎接呢。”

  聖上點點頭,一本正經,卻更逗人發笑:“朕翻牆進來偷香竊玉的,小姐願意讓朕採花嗎?”

  “油嘴滑舌,哪個信你。”楊徽音忍俊不禁,他定然是騎馬到這裏來的,雖然不知道內侍監想了什麼法子讓聖人悄悄進來,但這話要是叫阿爺知道得嚇死:“聖人也來問我要金銀拿去花嗎?”

  聖上搖了搖頭:“但可以叫人送一些金銀花的茶。”

  女婿到她的孃家來這樣久,連一口水都沒喝上,楊徽音拽了拽他的衣袖,莞爾道:“我姐夫們到府可沒有聖上這樣的待遇,還要東要西起來,渴着你好了。”

  她遠遠見了宇文冕,想起宇文意知說起他愛慕朝陽長公主的事情:“我在府裏待着,也沒有誰來看我,要是意知過來,我一定要和她說,叫她哥哥少這樣嘴拙,女郎哪有喜歡這樣的,何況是在宮中聽多了奉承的殿下?”

  最開始她很好奇宇文冕是怎麼跟隨皇帝這樣久,聖上還不厭煩的,後來想一想,他們或許有些共同之處,只是聖上更善於表達自己的溫柔多些,願意聽一聽她的意見,也會生氣喫醋,但宇文家的這位郎君,從始至終都甘心處於不遠不近的位置。

  也不是誰都是生長在蜜罐子裏,卻偏愛聽郎君冷言冷語以爲真性情的。

  “雖說阿冕這樣的性子,可朝陽也不是不明白他的情意,她雖然被上皇嬌縱,卻是個很有主見的姑娘,朕也不能用強叫她下嫁。”

  聖上搖搖頭,有得必有失,上皇與太后看中宇文冕,正是因爲他從小到大一直愛慕,初心從未更改,但是這樣的性子,也難改沉默寡言的脾氣,他笑道:“上皇現下還捨不得敦促這中意的女婿,可見也是想一直留着女兒。”

  “所以陛下就要叫人隨在自己身邊,瞧聖人如何在岳丈眼皮底下私會他的女兒?”她忍不住親了親他的頰側,而後又用絹帕拭去那上面的紅:“不過教長公主和我一樣先開口,這可有點難。”

  聖上握住她的手,失笑道:“本來確實是私會,現在卻是光明正大來氣他了。”

  他們二人攜手說笑而來,候在遠處的隨國公和宇文冕,面面相覷,也是免不了尷尬。

  何有爲還是去知會了隨國公的,只是他先匆忙去雲慕閣,也沒見到聖上。

  他們幾家的關係似乎逐漸混亂起來,最開始的時候,上皇其實也很屬意老隨國公幼子的,這個身份,名門功勳之後,又不能繼承家業,但文采也還是有的,很符合皇帝對女婿的考量。

  只是宇文大都督也是相從上皇於微時,後來因爲支持今上與老隨國公關係日漸不睦,而他們這幾個平輩之間,上皇也一直在挑挑揀揀。

  然而後來父親去世三年滿,弟弟自知無望尚主,便與另外的女子結親,而他的長女嫁給了宇文大都督的侄子,聖上現在又要娶他的女兒,他們兩個之間就隔輩了。

  但宇文冕所思卻是旁事,宇文意知在外面養了郎君,還涉嫌情殺,貌似與楊氏聯姻的堂兄也牽涉其中,雖說她也不知道對方在家鄉還有妻室,但差點把耶耶氣得半死,聖上礙於皇后的名聲和對宇文家的恩寵,最後還是將事情壓下,等冊後旨意下來後處理。

  他要不是入宮替妹妹陳情,也見不到聖上和皇后這樣當衆恩愛。

  楊文遠見聖上與女兒過來,情狀親密至極,日光照耀之下,頰側疑似有一點不正常的紅,心裏再怎麼作想,也不敢把難看兩個字擺在臉上,恭敬請安。

  “聖人光臨寒舍,怎麼不讓人知會臣下,臣失禮如此,實在是不該,”楊文遠瞥了幾眼女兒,心裏又有些不是滋味,別說是後苑私會,在宮裏聖上大抵已經受用過了,便是親幾下,他也不好指責了:“臣是爲七娘子安排了婢女跟隨的,回去定當責罰。”

  楊徽音卻不喜歡這樣,她莞爾一笑:“耶耶,是貓跑走了,我叫她們走開去抓的,還是算了。”

  楊文遠瞥了一眼女官懷裏抱着的貓,那貓生得便貴氣且乖巧,安安分分地待在人懷裏,下意識覺得女兒是在說謊,只是沒話來反駁,只能應承。

  “朕到楊卿家裏,不會太過打擾罷?”美人在側,聖上的心情看起來頗佳,“正巧這兩日說起祭廟告祖,朕先出來,往太廟瞧一瞧。”

  無論對於皇帝還是臣子,開宗廟總是重要的事情,歷代君主有皇子,有親近的兄弟,但皇帝雖然沒有,叫宗正卿去代天子巡視灑掃情況就可以了,何必天子不避酷熱辛勞,皇帝這個藉口,不過是來騙鬼。

  ——當然是爲了來看一看皇后,卻又不欲張揚。

  但他能說什麼,蕭氏自從獲得無上權力起,君主一代代傳下來,已經逐漸亂了章法,不知道歷代先君看到皇帝的時候,會不會氣得從陵寢裏爬起來,把太上皇打一頓的念頭。

  然而先君們爬不起來,據阿爺在世時說,連中宗也已經化作了骷髏粉末,太上皇弒父後,禮法不能對皇權稍加牽制,實在令人覺得可悲。

  他收起咬牙的神情,很恭謙道:“聖人重視,是臣,也是七娘的榮幸。”

  楊徽音開口向婢僕要茶,“聖人來了這樣久,就算煮一爐費事,可過了這樣久,沏一杯清茶送來也不知道。”

  楊文遠也是等皇帝進來之後才曉得,匆忙見駕,他聽聞女兒這話幾乎鬱卒——合着她也曉得與皇帝獨處良久!

  隨國公沒有帶妻妾子孫都來拜見,自然是想爲皇帝遮掩,聖上讚許他的識趣,溫聲道:“這些日子煩勞楊卿,不知伯禱怎麼樣了,教人帶來,朕看一看。”

  楊徽音纔不要,她有些生氣:“聖人,還是算了,伯禱讀書能叫人氣死,他總愛舞刀弄槍。”

  少女的心事總是一團猜不透的謎,姊姊對弟弟的評語多有惡言,她先說了,可又容不得旁人這樣說,但聖上瞧來卻未必如此。

  “男孩子舞刀弄槍也沒什麼不好,倒繼承你阿翁遺志,”聖上不避諱老隨國公,溫和道:“不過現在還是要讀書,楊卿替他請個名家指點,說不定將來投身行伍,會有作爲。”

  這就是愛屋及烏,連帶舊日仇讎也能冰釋前嫌,楊文遠本來是重文的,聖上這樣說亦不敢忽視,隨在皇帝身後,聽憑女兒與聖上說話。

  “這幾日或許會有人過來問皇后一些事,不過倒也不要緊。”

  根據現在的證據,那案情裏的男子似乎與宮禁裏的貴人並無干係,甚至未曾見過,皇帝放下心來,爲顯公正,從這起也就不再過多插手,等立後的旨意下來,權教大理寺來走一走流程,暗示一番楊家也就夠了。

  “朕身爲瑟瑟的夫君,不好問詢,太后近來很想見一見七娘,到時候七娘分說清明便可入宮侍奉太后。”

  “娘娘要見我?”楊徽音平日在宮裏也很難見到自己這位未來婆母,對上皇帝的眼睛,隨即意識到是聖上的藉口,面色嫣紅,“能受娘娘的教誨,是臣女的福氣。”

  楊文遠見不得這兩人在他面前虛僞客氣,皇帝說的隱晦,府上來人問話大概不像是婚書上要說的那些,但是皇帝又與女兒極爲親密,顯然就算是些別的問題也不會不好,甚至婚前便要入宮。

  ……

  皇帝大婚,鄭太后近來也要制新衣,她瞧過宗正寺、光祿寺以及宮中尚功局的摺子,與上皇商議了一番,覺得確實很妥當。

  南平長公主親自跪着替太后量體,也不顧自己的衣服染塵。

  中宗的骨肉如今只剩下伶仃幾個,但當年卻很繁盛,天家恩薄,中宗對皇子尚且不過爾爾,待公主情分更淺。

  她生母藺氏是跟隨中宗最早的嬪妃,又誕育皇子,是以位至四妃,然而因爲謀逆和兒子一道被賜死,只剩下她無人依傍。

  鄭太后入宮以後,中宗視六宮幾如塵土,對於旁人恩寵漸薄,最終專房,她所能做的便是依附鄭太后,從來都是對待中宮嫡母一般,一口一個“娘娘”,中宗才高看一眼,嫁她與崔氏。

  即便是如今,昔年繼母做了她皇嫂,她也從來不覺得難堪,在奉承人上從不吝嗇,“娘娘這身段我瞧了都羨慕,腰肢如柳,和從前做禕衣的尺寸相比竟然沒怎麼變過,我平日裏也沒少保養,就不見這樣好。”

  “她才生養過兩個孩子,這幾日又是頓頓少喫,溫泉裏還要鳧水,自然身段姣好。”

  太上皇並不厭煩自己這個勢利眼的妹妹偶爾進宮探望,他在奉承妻子上口才不大好,未必符合太后的挑剔,正需要有這麼一兩個女子討好她,他在一旁聽着比臣子諂媚自己還要舒心,只要能叫太后高興,打一打秋風也沒什麼問題。但凡事過猶不及,他終究也還是個剛直的男子,近來又很有怨氣:“南平若是能做到像你皇嫂那樣,皇帝大婚,她也跟着忙亂,自然就清瘦下來了。”

  “好了好了,兒子三十餘歲才成婚,倒惹出你許多嘮叨的話,”鄭太后莞爾,卻又因爲他對外人說出這些而羞惱:“你們男子不相干,頭一回給人做婆母,我總要見一見兒媳的,重視一些也沒什麼。”

  “平日侍奉朕都不見這樣上心,朕也不喜歡叫你這樣瘦,豐潤些纔好,”太上皇很喜歡太后精心打扮,但卻不喜歡她因爲兒媳這樣節食,叫原本纖細的腰肢更加婀娜:“近來不是換了新的庖廚麼,叫他做一點小食,端給娘娘嚐嚐。”

  “陛下這樣的脾氣總是不改,虧我和你做二十餘年夫妻,”鄭太后啐了他一口,“皇后柔順有禮,又是新婦,入宮以後,不許這樣不給我面子。”

  夫妻拌嘴,南平卻是個尷尬外人,上皇不喜歡她,只將她當作空氣一般與太后調笑,她早已經習慣了。

  她叫上皇三哥,也和皇帝是平輩,這裏面她是插不上話的,但小姑說起所謂的弟妹,就很有一番言論。

  “皇后出身和樣貌都沒得挑,聖上也愛重,樣樣留心仔細,我家羨魚這些時日還在忙着錄宗牒和迎立,還要往紫宸殿走一遭,每日都得晚上纔回來。”

  南平長公主笑道:“不過我近來卻聽聞她許多趣事,聖人下詔之前,聽聞楊家和大理寺卿走動頗密,她還爲平康里幫閒的浪蕩世家子求官助力,結果惹得平康女子忿忿,與幾位貴女爭風喫醋,殺了這人。”

  鄭太后面上的歡喜瞬間淡了一些,“你是怎麼知道的,羨魚去逛平康里了?”

  “羨魚自然不會去那種地方,”南平長公主忙辯解道:“是前些時日,他說起吏部新選官員裏,有這麼一位忽然身故,竟在平康里被客人發現,聖人下令封鎖消息,我才聽到的。”

  “叫這樣的人入朝廷那還了得,還是死了乾淨,”太上皇坐在一側,安撫面色稍見難看的鄭太后,他見慣人命,真相與否沒什麼,只怕影響了她的好心情,“不過即便是皇后隨口替人要個官,她也當有這樣的權力,要是有缺漏,御史臺哪裏會不管。”

  鄭太后不快只是片刻,立刻恢復了平靜神色:“羨魚不是大理寺卿,你也不是陳郡謝家婦,殺人自有律法來管,皇帝也有他的考量,連大理寺還未出論斷,你養出來的兒子倒是敢嚼舌皇后。”

  陳郡謝氏從前興盛時是有幾分愛挑戰君主權威的,連續幾代幾乎成爲家風,與清河崔氏的作派略有相似。

  南平被微微一刺,見鄭太后並未有深談的興致,怕她惡了自己,量過衣裳便尋了個藉口出宮,然而剛出長信宮的門,卻見到了聖上。

  她笑吟吟地迎上去:“聖上萬安,今日可是前朝得閒,來向太后問安的?”

  南平出嫁前偶爾來侍奉太后,陪當年尚在幼年的皇帝玩耍,亦是極爲耐心,幾乎如他傅母,後來又因爲夫家的庇護逃脫上皇的殺戮,苟活至今。聖上近親甚少,對這個身世坎坷的皇姐也不如旁的兄弟姐妹那樣陌生,態度也算不錯,做了東宮後也幫扶了她許多。

  然而近幾年,可能是太后不在宮中、她沒辦法相見的緣故,她總覺得聖上繼位之後,待她愈發淡了。

  她一如既往地恭敬有禮,但聖上的目光在她身上轉了一回,卻淡淡一笑:“皇姐,阿孃喜靜,最近宮中本就忙亂,你若有空,多去金光寺禮佛,還是少入宮些爲宜。”

  這似乎是有嫌棄她頻頻入宮礙眼的意思。

  南平的心瞬間高高提起,但她前腳才離開長信宮,就算說了幾句皇后的不好,話也不至於這樣快,傳到皇帝耳中去。

  她這些年好日子過久了,是有些忘乎所以,往金光寺多走動了幾次,但也不至於就叫皇帝這樣發現了……

  “聖上說的是,”她勉強鎮定,莞爾一笑:“這些日子爲娘娘抄了幾部血經,很是靜心。”

  何有爲覷了一眼,爲太后祈福,能做到這個份上,只怕是聖上也達不到,至於頗得寵愛的朝陽長公主,就更做不到了。

  聖上對太后一貫也是很孝順的,卻未見什麼讚賞表示,似乎繼承了中宗對於親情的冷硬,頷首請她離開,並不見像是對待楊娘子那樣,目光裏都帶了溫柔與愛憐。

  南平長公主不安了一陣,但最終也平復下來,歸家去了,她近來也有隱祕的事情要忙,從人牙子手裏花重金買了幾個身家清白的美貌孤女,預備撮合成一段親。

  然而剛至宵禁,她散了頭髮正在燈下數地契與賣||身契,就聽見婢女來報,有個老樵夫咚咚敲公主府的側門,侍衛斥罵也不肯走,持公主娘子信物,說是有急事求見。

  她匆匆穿了衣裳,連頭髮還沒梳成髻就到正廳來,卻見那所謂求見之人滿身塵灰,面色驚慌至極:“娘子,他們……方纔有禁衛至金光寺,將小殿下帶走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