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不辨仙源何處尋 ()

作者:司馬易
第七節

  “哦,師父原來是醫生,怪不得爲我們療傷,這麼厲害!”劉斌讚道。

  “都是一些土方土法,入不得眼的,剛聽說這兩位年輕人還是中醫學的大學生,恐怕比我懂得多吧。”師父謙虛道。

  “哪裏哪裏,我們只是學些書本知識,還未實踐過,連藥材在自然環境中長什麼樣子都沒有見過!本來傳統中醫的精髓就在經驗積累的驗方,所以我們離師父還差得很遠呢!”聽了師父的話,雲飛連忙說道。

  “這畫上的人是師父的師父嗎?”劉斌看着發黃的古畫好奇地問。

  “哦,不是,這是我師父傳下的古畫,據說是師父的祖師爺手繪。畫得是我們中華始祖伏羲王,是我們有古籍記載中最早的‘王’。伏羲王統一華夏,創造了八卦,還是中藥鼻祖,堪稱神人啊!”

  “哦,這就是我們的老祖宗啊!”劉斌聽了,肅然起敬。

  “連這八卦都是他老人家發明的?”劉斌又問。

  “是啊,我們現在所知的易經八卦,福澤華夏數千年,就是伏羲王通過觀物取象悟得的,也正因爲如此,伏羲被尊爲‘易歷三聖’之首以及中華的‘三皇之首’。”師父仰視着伏羲的畫像,崇敬之意溢於言表。

  “哦,那伏羲王當時發明這個八卦的目的是什麼呢?”劉斌參加了培訓班,還是學到了些入門知識,只不過當時把這些知識一股腦裝進腦袋,一時還沒能將思路整理清晰。

  “八卦,就是八個卦象。我們所說‘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說,宇宙萬物從混沌一片到化生陰陽二氣,都是自然萬物運化的演變,伏羲王通過觀察這些變化規律,悟得八卦,而這八卦也就代表了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八種現象,也就是‘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坎卦代表水’、‘離卦代表火’、‘兌卦代表澤’、‘巽卦代表風’、‘震卦代表雷’、‘艮卦代表山’。”師父解釋道。

  “那伏羲是怎麼運用這些卦呢?”劉斌還是不解。

  “伏羲當時具體是怎麼用卦的,由於距今時間太過久遠,已無從考證。但史料記載他能通過八卦提前預知氣候與吉凶,這也是當時部族推崇他爲王的主要原因。因爲在上古洪荒時代,人類的力量在自然面前顯得太過渺小,災禍隨時可能降臨,伏羲能事先預知而指導人們趨吉避害,因而被尊爲神人和部族之王。”

  “那就是失傳啦......”劉斌遺憾地低聲說道。

  “也不全然,伏羲創八卦後,每個時期都有‘聖人’出現,推動易經的發展,比如周文王、孔子、京房、邵雍、程顥、朱熹等等,在易理與術數等方面都做出重要的貢獻,這真可謂天意!”師父在念及這些前輩人名時,面對畫像,手微作揖,恭敬虔誠。

  沒想到在這深山之中,還有師父這樣懂易經的高人,劉斌和雲飛聽了這些,心中很是喫驚,總覺得還在夢境中一般。

  “那我們現在還是可以應用八卦的吧?”這是劉斌最感興趣的內容。

  “當然可以,你想怎麼用?”老者雙眼炯炯有神,直視劉斌的眼睛。

  “嗯,我想想,明天我們準備下山回去,今天天氣挺好,不知明天會怎樣?”劉斌問。

  正在這時,善非手上找了根小巧的竹棍,正在門口的臺階邊用刀修整,發出“篤篤”的聲音。師父見了,微笑着說“善非,過來一下。”

  待善非進到屋裏,師父說:“善非,剛纔這位劉斌大哥想知道明日這裏天氣如何,你來幫他看看吧!”

  “好!”善非答得乾脆,走到屋內擺放着的一個銅器旁邊。

  劉斌和雲飛也好奇地走過去看。

  這是一套做工精緻的銅器,初看像是一套銅質的蒸鍋重疊在一起,銅器表面銅鏽斑斑,看得出年代久遠,最上面的幾個銅壺中盛滿了水,最下面的銅壺裏面似乎有個浮標,箭頭指向壺壁上的一些刻度,再湊近仔細辨認,刻度上刻得是子、醜、寅、卯一些字,字與字之間,還有細分的細線。

  “這是我們計時用的銅漏壺,我師父當年也用過。古人把一天分爲十二個時辰,對應十二個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天十二個時辰又分爲一百刻,我們所說的‘時刻’就是這樣來的。這個計時銅漏上面是幾個漏壺,每個漏壺都有小孔,讓水流可以緩緩流下,下面受水壺中的水面慢慢上升,推動銅箭指向時刻刻度。”師父見劉斌二人好奇,給他們介紹。

  “哇,真是聞所未聞啊,好精巧的計時裝置!”雲飛由衷地讚歎道。

  “現在是酉時二刻”,善非自語道,然後開始思考。師父看着他,微微點了下頭。

  “《渙》之《水》卦,明日恐有大雨,幾位不要急着下山啊!”善非說。

  “嗯,大雨滂沱,恐有山洪之險!”師父讚許地看着善非,點點頭。

  “今天豔陽高照,明天天氣變化會這麼大嗎?”劉斌有些不解。

  “這麼神奇!是怎麼看出來的呢?”雲飛感興趣地接着問。

  “《渙》卦是由上下兩卦組成,上卦是巽卦,代表風,下卦是坎卦,代表水,風雨交加之象,變出來的變卦呢,是《水》卦,上下均是坎卦,水旺之象,所以斷有大雨。”善非解釋道。

  “哦,這樣啊!”劉斌兩人聽了,也覺得有道理,直點頭。

  “當然,還要綜合卦辭經文與日月之數來判斷,另外,斷卦時的感覺也很重要。”師父補充一句。

  “如果明日真是如此,那我們可是無處可去了。能否請師父教我們一些易經實用的方法?”雲飛對師父越來越崇拜,覺着是遇到了世外高人,心想一定要抓住機會學點易經的精要妙法。

  劉斌也有此意,他簡要地向師父說了幾人參加易學入門培訓班的事。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