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赈灾人选
包袱虽然大,但其实裡面的东西大多是被褥之类,到最后,夏清语连那打包的丝缎床单都给当了,加上乱七八糟一些首饰什么的,共当了八百两的银子,为了省事,于是又兑成了一些碎银子和几张银票揣在身上,如此一来,這身上可就轻便多了。
出了当铺,又走了一個多时辰,才看到东城门,夏清语站在城门口,和白蔻白薇四下裡看了看,感叹道:“多看看吧,你们是在這裡长大的,此一去,有生之年還不知道有沒有重回這裡的可能,看一眼就少一眼啊。”
“奶奶說什么话呢?”白蔻苦笑,心想什么叫看一眼就少一眼,這也太不吉利了吧?
白薇也在旁边帮腔道:“就是,怎么知道咱们就不能再回来?也许将来奶奶的医术震惊天下,咱们就不能回京城开個大医馆?那时候也就算是衣锦還乡了,岂不好?”
“唔,估摸着够呛。寿宁侯府不可能从京城搬走吧?只要他们在京城,我应该就不会再回来,不然的话,就算我不找他们麻烦,只怕他府裡那些人未必肯放過咱们呢。”
夏清语摸了摸下巴,抬头看看太阳,已经是晌午时分,再看城门外,好几個卖包子馒头羊肉汤的摊子,于是她摸摸肚子,呵呵笑道:“今天早上就吃了两盘点心,這会儿真是饿得前心贴后梁了,走,咱们买几個包子吃去。”
城门处人来人往,而這晌午时分是饭点儿,因此几個摊子上食客爆满。夏清语和白蔻白薇着急赶路,也就沒有等空出来的桌子。在那卖包子的摊子上买了二十一個热气腾腾的大肉包子,用三個纸袋装了,三人一人手裡捧着一個,边走边凉着,很快就离开了城门。
“姑娘,咱们不会……就要坐在這裡吃吧?”
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白蔻白薇看着面前人来人往的大道,脸上全是尴尬的表情,她们从前所受的教育裡,在街道上当众吃东西那是决不允许的,可现在,很显然她们的主子就要這样干。
“嗯?有什么問題嗎?這包子再不吃就凉了。”夏清语咬了一口包子,又软又厚的面团裡夹着鲜肉汤馅儿,刚嚼了一口,那鲜香滋味儿便在嘴裡爆炸开来。只吃得她恨不能把舌头都给吞下去,暗道這包包子的师父手艺真好,难怪那一大锅的包子一会儿就被抢光了呢。更何况古代這可是纯天然无污染的食材啊,啧啧啧原来猪肉是可以這样鲜香的,我在现代时候,那县医院也沒啥污染,养的猪也不吃泔水,味道也沒办法和這個比啊。
“奶奶,這是大道啊,咱们……咱们三個女儿家,就……就在這裡大口吃包子,這……让人看着也太不像话了吧?”白蔻的话将夏清语的神智从对美食的感动中拉回来,她四处看了看,果然就见官道上经過的一群人正拿好奇中带点鄙视的眼神看她们。
叹了口气,夏清语再次意识到自己是在古代,不是在那個开放自由,身边到处都是女汉子的现代。這样的举动在古代来說,就是沒教养的体现。
看看左右两個丫头一脸为难的神情,夏清语想了想,然后,她把身子转了過去。
白蔻白薇:……
夏清语:“過来,把身子转過来。”待两個丫头照办后,她以身作则的咬了一口大包子,再次为那鲜香的汤汁肉馅和软糯面团的口感而满足的深吸了一口气,咽下去后对两個丫头道:“现在我們看不到那些人,那些人也看不到咱们,来,面朝农田,大口吃吧。”
白蔻白薇:……
“怎么?還不吃?不会吧?掩耳盗铃大法竟然也不行?”夏清语看着白蔻白薇,语重心长道:“你们已经不是京城侯府裡的丫头,我也不是侯府裡的少奶奶,咱们三個从此之后就是萍踪浪迹的自由人。這大道上谁认识谁啊?擦肩而過之后,可能就再无相见之期,你们怕什么?快吃,往后餐风露宿的日子還有的是,要是连這点儿心理障碍都跨不過去,那你们趁早回侯府去吧。”
或许是最后一句话触动了两個丫头,抑或是看见主子手裡那两口就去了一半的包子。白蔻白薇终于鼓起勇气,在包子上小小的咬了一口。
所谓万事开头难。這第一口咬下去之后,第二口咬的就顺畅多了,然后是第三口第四口……主仆三人便在這路边,背对着大路,面朝那一大片无垠农田,干脆利落的每人解决了三個鲜肉包子。
“不行了,奴婢真吃不下了,再吃就要吐了。”被主子威逼“要多吃一些,不然会沒力气赶路”的两個丫头连连摇手,其战斗力之渣让夏清语不住摇头。不過她也沒再說什么,从怀中掏出條白巾擦了擦手,然后站起身道:“好吧,吃饱了咱们就继续赶路,向着江南,出发。”
“各位爱卿都听了奏报,目前這還只是舟山,海宁等地遭灾,随着時間推移,若江南暴雨不停,受灾之地会越来越多。赈灾已是当务之急,户部要尽快调动银两粮食,以作赈灾之用……”
年轻天子在御座上针对這一次有些奇异的江南初春洪灾做着各项安排,最后目光在书房内站着的十几位臣子脸上一一掠過,沉声道:“赈灾放粮的钦差人选,各位爱卿可是有什么好建议?”
十几位臣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斟酌着推薦谁去做這個赈灾钦差合适。江南可不同于其它地方,這人选一定要慎之又慎才行。
结果還沒等他们琢磨出什么呢,就听皇帝又开口道:“既然爱卿们沒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可以推举,那云逍啊,朕看就由你来跑這一趟吧。”
云逍,這样正式的场合,只从皇帝這称呼上,便可知道此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了。一時間,十几位臣子心中一片腹诽声此起彼伏:皇上我們不是沒人选啊,您就给了我們一弹指的工夫,我們脑子沒這么快啊。您其实心中早就有定论了是吧是吧?那以后這种事儿就不用为了彰显您的从善如流而耍我們玩儿了,您直說就得了呗。我們都老了,揣摩圣意跟不太上啊。
与此同时,十几道目光也都集中到了陆云逍的身上:寿宁侯府世子,皇贵妃同胞亲弟,为人沉稳睿智心狠手辣。這本来沒什么,能把官儿做到這個份上,有几個不是沉稳睿智心狠手辣的?但問題就是:他妈的這位年仅弱冠的小侯爷還是個文武双全的主儿。最气人的,他還一点儿都不懂谦虚,当初文科举中了探花之后,又跑去武科举那裡凑热闹,還被他夺了状元,你說這都不给人留活路的,上哪儿說理去?
也正因为有如此骄人的“成绩”,所以皇帝大笔一挥那都不带犹豫的,直接就把這個他欣赏的小舅子给安排了一個翰林侍读的职位后,又给了对方一個二等将军的头衔。如今三年下来,皇贵妃育有二子,在**中可谓是大权独揽风光无限,毕竟皇帝有七個公主,可只有俩儿子,全是她生的,能不风光嗎?之所以到现在沒当上皇后,只是因为皇后体弱,性格又温柔慈和,在**中并不理事,对皇贵妃的地位造不成一点儿威胁。另外,据說早年這皇贵妃就是在皇后殿中做女官,因此后妃感情相当和睦,不然的话,只怕皇贵妃早已将皇后取而代之了。
而随着皇贵妃的水涨船高,這陆云逍在政绩上也丝毫不输乃姐,原本他只是一個小小的从五品翰林侍读兼着個从二品的二等将军闲职,可這两年皇上出巡的有点儿多,每次都把他带在身边,愣是让他這個翰林侍读二等将军有了不少事儿做,而陆云逍从中也得到了许多的“锻炼”机会,那官职跟坐了大鹏鸟似得,真可谓是扶摇直上,不到三年,就已经成了正三品的太常寺卿。朝中官员们就奇怪了:你說這好事儿怎么就都落到陆家了呢?
所以這一次,皇帝直接点名让陆云逍去江南赈灾,大臣们心裡就清楚了:得,這回来之后,太常寺恐怕就装不下這位主儿了,唔,六部之中都有什么肥缺呢?户部侍郎快七十了,是该乞骸骨的年纪了吧?就算商大人确实老当益壮,不過他向来识趣儿,皇上要他倒位子,他也不敢不倒啊。工部尚书的年纪也不小了,但总不能這么年轻一個娃娃,就直接做一部尚书吧?這可太离谱了。
大臣们心裡拨拉着小算盘,這裡陆云逍也是吃了一惊,他原本還奇怪,心想江南洪灾虽然紧要,但和自己這個太常寺卿关系似乎不大,皇上紧急召见自己做什么呢?此时一听,原来皇上是把赈灾钦差的主意打到自己头上了。
今天就要上分類强推榜了,不知道成绩会不会好一点,总之,几下打滚儿求推薦票和收藏,嗷嗷嗷!(喂!你不是驴啊,這样打滚儿求票神马的,真的好嗎?)(未完待续)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