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六章 搅动八方尚未显

作者:未知
“白马非马的公孙龙?” 听到来人身份,陈错面露意外之色。他实际上早就发现了這一大一少,也察觉到两人身上散发着奇异波动,与寻常的肉身凡胎不同,但他着实沒有想到,来的会是這位名家宗师。 不過,算算時間,就在今年,這位名家之人便该隐沒于歷史了,而且看对方的年龄,也和歷史上同时期的人物有着出入。 陈错转念一想,自己這次回朔而来,本就不同寻常,因自身而起涟漪,最终产生蝴蝶效应,也不算什么不可能的事。况且对方既然肯来拜访,不是冒名顶替,终究是好事,自家的兴衰学說,正需要有這等天下闻名之人来添一把火。 果然,這公孙龙拜访之事,很快就被有心人察觉——那些士人虽被陈错劝走,离开了庄园,但许多人心裡還存着念想,到底不愿走远,或者亲自守在外面,或者就派人在外面蹲守。本意是想着,万一有個什么动静,自己能第一時間知晓,如果又碰上今日這般,那陈先生在裡面宣讲一些知识、学问,更能第一時間抵达,占据先机。 却沒有想到,還沒等到第二天,就遇到了一條大鱼! 很快,名家大家拜访那位陈先生的消息就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整個成皋! 随之,就有更多的人动了心思,一封封信被寄了出去。 “成皋的陈先生?”看着手上的信件,楚国的春申君黄歇眉头微微一皱,随意看了几眼之后,摇了摇头,“此人虽說到了吾等五国联军的退去,却也有投机取巧的嫌疑。但他能看出五国不和,尤其是魏王猜忌魏无忌,确实有些本事,請過来做個门客,倒也可以,偏偏此人還牵扯什么兴衰学說,就有些犯忌讳了。” 思来想去,他還是觉得人才难得,于是最后還是派出一人前往成皋,看能否将那位“陈先生”招揽過来,却并无迫切之心。 “当务之急,還是這五国退兵后的善后之事!此番秦军虽败,但并未伤筋动骨,且秦人睚眦必报、凶残成性,必不会善罢甘休!若不能维持五国合纵,以秦人性子,必会卷土重来!到时我楚国首当其冲,或许還要被秦蚕食!” 一念至此,春申君越发担忧,已然将那位“陈先生”抛之脑后,全部心神都投入到了对天下局势变化的担忧中,待得最后,他還是修书三封,又找了心腹门客二人過来。 “你分别将书信送往赵国、魏国、韩国……” . . “成皋陈君?” 赵国,北雁门,沙场之中,体格健硕的赵将李牧,看着手上這封侄子差人送来的书信,眯起眼睛。 “兴衰之道?” 旋即,他摇了摇头。 “虽看着有几分道理,但這纸上所谈,终究是空的,退不了匈奴,更破不了秦兵!而且此人既是出现在三川郡,十有八九又是纵横之徒,想要左右逢源罢了。” 边上,他的一名门客却道:“主君,朝中既然想要调您归去,以相国之位出使秦国,到时也要经過三川之地,不妨就见一见此人,若有才干,也可招揽,若是言過其实,其实可以将之荐于秦相吕不韦。” 這边话音落下,又有一名门客笑道:“此计甚善,那吕氏以商贾起家,但当上秦相后,却也有几分气魄,招揽各国能人,這天下能人,你我也知,十有九废,多为累赘。那成皋陈君若有能力,自是为主君所用,如果是個夸夸其谈之辈,倒不如送与秦国,正好看看,能否让這秦祀由兴转衰!” 二人一开口,便引得其他诸多门客、臣属的兴趣,议论纷纷。 最后,還是李牧打断了几人。 “這位陈君的事,不算多么要紧,也无需为他多耗精力,真到了三川,有机会可以与他一叙,如果错過了,那也沒什么,关键還是出使秦国一事!秦与吾等五国之战,其实沒有动摇根基,如今五国联军既退,三川早晚還要落到秦国手中,因此此番大王让我出使秦国,就有探查虚实的意思,沿途的山川机要都要一一登记造册,相关的细作、谍报之人,都要准备妥当。” “主君說的是……” . . “成皋陈君?兴衰之說?有点意思。” 齐国临淄,公子桓的府上,這位齐公子看着门客送上来的书信,很是感兴趣,就详细问起缘故。 那门客道:“我曾与李斯、定武等人,同在荀师门下听讲,只是资质不如他们,未能学有所成,不過与荀师门下诸君关系亲密,时常有书信往来。荀师与诸位大贤多在咱们齐国,所以定武等人时常来信询问咱们齐国如今盛行的学问,但偶尔也会将西边有名贤者的学說记述下来,传于吾等。” 公子桓笑道:“這么說来,這個成皋陈君還是有些本事的?他既为陈氏,或许還是我等本家,如果有本事,不如召来,也在临淄讲学传徒,一来可彰显我田氏之能,二来,也算是收拢人心,這件事,就交由你去办了。” 那门客低头领命,而后犹豫了一下,才道:“除此之外,這信中谈及的五国与秦之事……” “有那五国在前面挡着,咱们齐国自是享受安宁,无需多想。”公子桓摆摆手,“若咱们贸然插手,引得局势失去了平衡,才是取祸之道。更何况,当年五国联军伐齐才過去多久?咱们理他们作甚?你只管去将這位陈君领過来,其他的事,莫要多管。” 暗自叹了口气,那门客便就退下。 与此同时,如春申君、李牧、公子桓這般得了消息的,還有许多。不過,成皋一城的局面,到底還只是天下一隅,并不能带来太多影响,眼下的主轴,依旧還是五国与秦的博弈。所以,尽管许多信件中把那位“陈先生”描绘的很是高深莫测,但得了信件的一個個大族之长、公卿士大夫依旧沒有放在心上,依旧把重心放在天下局势上。 当然,這也是因为三川郡本就是战乱之地,几家兵马来回拉扯,众多黔首沦为流民,就算是贵族、士族,亦反复经历波折,今日秦国打来,亲近韩国、魏国的族群匆忙离去,明日秦军退去,投靠了秦国的族群也随之离开。久而久之,此处的大族精华所剩无几,留下来的多是旁支与小辈,放在当地也算有些气候,但拿到台面上,就显得人微言轻了。所以,尽管他们十分推崇,可消息落到各方,先就打了個折扣。 . . “到现在,都沒有哪家王室、诸侯郑重其事的過来拜见這位陈君,最多只有小族之人前来拜访,而且還不是族中长者……” 走出陈氏庄园,公孙龙摇了摇头,低声叹息着。 他在陈氏庄园中停驻了半個月,与那位陈君论道交谈,虽有分歧,却也佩服其人的学识、眼界,再看最近的局面,心裡倒是有些替那位陈君不值。 “兵荒马乱的,一时半会,那些大人物怕是顾不上。”他的那位弟子徐瑾倒是看得开,“不過,陈先生学究天人,通古博今,声名鹊起不過早晚之事,老师何必为他烦恼?昨日,你与他辩论的时候,可還气的面红耳赤呢。” 公孙龙摇摇头,笑道:“一码归一码,岂能混为一谈?不過,你說的也对,此人名望兴起,也就是這两年之事,兴衰……兴衰……倒要看看,他自己如何演绎這兴衰之事!”說着,却是迈步前行。 徐瑾紧随其后,却道:“师父,咱们接下来去哪裡?還如原本计划的那般,去秦国游历嗎?” “自然要去的。”公孙龙点头笑道:“按着陈氏的推演,那秦国将会浑圆一统,兴盛至极,而后盛极而衰,开创华夏新篇章。而按着他的兴衰之說,這兴衰变化的脉络,此时便藏在秦国之中,我倒要去看看,他說的到底是真是假,日后再见,才好与他真正分個高下!” 這般說着,师徒二人再次踏上了旅途,途中倒也有些士人沿途邀請,却都被回绝。待得师徒二人离去之后,這成皋与周边几座城池的人心、注意力,便渐渐转移到了那陈氏庄园之上。 也就在這個时候,曾经远去的秦国官吏,再次归来,重新掌管了這座城池。 . . 澹澹的光辉从四面八方汇聚過来,融入了陈错的泥丸宫中,渐渐勾勒出一片模湖轮廓,如雾如云,聚散不定。 “名号虽然传出去了,也主要是在上层贵族之间流传,到底不涉及到兴衰之說,所以這些聚集過来的模湖愿念,并无指向,近似于香火。” 庄园之内,告别了公孙龙师徒的陈错,正坐于静室,感受着自身变化。 但正当他想要深入参悟之际,门外却有脚步声响起,跟着新近收拢的仆役之声,从门外传了进来—— “启禀主上,秦国来的王郡守前来拜见!”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