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书商 作者:元宝 卷三异能古董 卷三异能古董 乔迁的心思张二宝也是明白的,刚才乔迁看這個茶壶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喜歡。当时张二宝心中打的就是张百顺的茶叶,因此就起了用茶壶换茶叶的心思了。 這样的情况下是双利的局面。当然主要還是张二宝這個家伙太喜歡喝茶了。要不也不会有這样的提议出来了。 乔迁倒是非常愿意,但是乔迁更知道农村的一些风俗,這個茶壶到底是什么人的,他心中沒有一個注意,当下非常为难地說:“這個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這個茶壶好像是公家的吧,要是我用這半斤茶叶给你换走的话,到时候张老先生和你们村子裡的那個队长会不会有意见啊,我是来你们村子裡面买东西的,不是来你们村子裡面找麻烦的。” 在农村,公家的东西就算是烂到仓库裡,也是公家的东西,要是個人拿去用的话,那好似会受到大家的声讨的。這才农村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乔迁是不愿意惹這個麻烦的。 张二宝哈哈大笑說:“原来你是在担心這個啊,這個是放心好了。這個茶壶本来是公家的,当时从部队带来的时候就一直当在大队部裡。但是有一次我們村子裡面分山货的时候,少了那么二十多斤,因此我這個村长就做了一個榜样,沒有要山货,剩下的让大家给分去了。 老书记见我這样,不愿意让我吃亏,加上我也是非常喜歡喝茶的。這样就把這個茶壶送给了我。 现在虽然還是放到大队部裡,但是也是因为我用着方便。实际上這個铜壶已经是我的了,用来交换一点問題都沒有。你就放心好了。” 既然张二宝把话都给說到這個份上了。乔迁也就沒有拒绝地理由了,实际上乔迁還是非常喜歡這样的茶壶地,至少,要是在冬天的时候。在房产工艺裡面放上這样一把茶壶烧茶水地话,那是相当的有派头的。 京城的大碗茶。必须用這样地大茶壶来烧。這样才是地道的。要不总是喝不出来那种滋味来。 因此乔迁点点头說:“那好,既然张村长這样說了,那我就沒有什么好說地了。這半斤茶叶是你地了。” 张二宝乐滋滋的接過茶叶,乔迁则把铜壶给提走了。 虽然张百顺对张二宝這样的做法很不高兴,但是由于那铜壶确实是张二宝個人所有的。而且乔迁也是自愿的交换,因此,就算张百顺心中有不高兴的地方,但是却不能讲出来。毕竟问了那么多古董商人。只有乔迁一個掏钱了。 乔迁的這個举动在张百顺看来,那就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了。至少以后张庄地娃娃们上学地时候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了。這也是了了张百顺一幢心事了。 回到方寸工艺品店。已经是下午三点多地時間了,乔迁到了以后立刻就把剩下的钱给了张二宝。 虽然张百顺的年纪最大,辈分也是最高的,但是张二宝作为一個村长,他也是代表公家人的,因此公家的东西出售以后,钱是一定要张二宝拿着的。 不提张庄的一行人开开心心的去吃饭去了,乔迁让潘大头三個人把瓷器和书籍给弄到商店裡面以后,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看到這個大铜壶以后潘大头非常的高兴,笑呵呵地說:“這玩意在现在可是少见啊,尤其是本身就是清朝的时候的铜壶,现在流传下来的就更少了,前门那個地方估计都沒有這样的茶壶了。” 前门大碗茶這是一個风俗,不過是一個已经慢慢被遗忘的风俗了。现在的人,除了那些老人,喜歡去喝茶的越来越少。前门那裡也是改造過了,因此再也难找见那原汁原味的景象了。 经济的发展,必定是有些东西要被遗忘在歷史的角落裡的,但是对于潘大头這样年纪的人来說,前门大碗茶依然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回忆。他看到以后当然是兴奋的很。乔迁点点头說:“這玩意是我用半斤茶叶换的,虽然值钱,但是有意义,因此就换了過来,买這些瓷器的时候能有這样顺带的收获,還是很出乎我的意料的。” 這個铜壶从任何角度上来讲都不算是一個有名气的古董,不過是京味比较浓郁而已,這個就够了。 但是潘大头看了看那些瓷器,提出来自己的意见了:“老板,這就是你下去弄到的货色嗎?很一般嘛?张庄那個地方我去過,這些瓷器据說已经有十多個同行都看到過了,但是沒有一個给出来一個比较不错的价格来,你倒好,一下给了对方两万,這下我們算赔了。” 乔迁哈哈大笑說:“赔了,你扫听一下去,四九城的你问问,我什么时候做過亏本的买卖啊。這些瓷器不是好瓷器,根本就卖不出高价個去,這個我是清楚的,但是那是现在。 等到下個世纪,其实這些瓷器還是非常不错的一個投资领域。尤其是這十三件瓷器都是大型的瓷器。因此,虽然做工并不是非常的精美,但是并不是說一点都沒有价值的,只是需要像投资股票一样,不能看眼前的這点利益,要把目光放的长远一点,這样才能够真正的取得更大的价值。” 到了下個世纪?這叫什么观点,三個人中只有冬瓜這個直肠子沒有听懂乔迁讲的话是什么意思,這個家伙正有事沒事的倒腾他的收音机。至于潘大头和黑皮两個人就有点犯晕了。 下個世纪好像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了。 潘大头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說:“等会,老板你把话给說清楚,這些东西到下個世纪真的值钱嗎?” 他可是重来沒有听說過這個观点。黑皮也是被這句话给弄的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虽然在古董界,压货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压到下個世纪,好像還真沒有人做到這一点,就是方寸工艺品店压的那些邮票等什么东西,到现在也是开始陆续出售了。 而且乔迁還說過,最多這玩意到1999年,要不邮票市场一定会像泡沫到了临界点一样几乎在瞬间崩塌。潘大头怎么都不会想明白,为什么乔迁会知道這一点,這太邪门了。 乔迁点点头說:“這是事情大家一点都沒有注意到,但是只要好似你用心的去想一想,就知道這個事情是肯定的,因为现在古董市场上炒作的就是明代和明代以前的瓷器,清代的瓷器的价格整体上還是比较平稳的。因此等到下個世纪,明代和明代以前的那些瓷器的卖点都给炒作完成了以后,這下就会轮到到清代的瓷器了。 而且,清代這样大的瓷器保留到现在的并不是非常的多,因此,這十三個瓷器你们要好好的保存到我們的仓库裡面去。总是有赚钱的时候的。做古董這一行,就是要掌握一個提前量嘛.” 乔迁的這话,有点忽悠人,這個解释是一個非常模糊的解释,根本就沒有回答的了潘大头的疑问,但是乔迁显然并不打算继续在這個問題上纠缠下去。 這個时候乔迁打开瓷器說:“我其实要的并不是說一定要這些瓷器的,我的目的其实就是這些书籍,要是张老先生不說他们那裡有這样的手稿的话,我想我也未必去张庄。” 要是在以前乔迁可能去,但是现在他忙的跟三孙子一般,当然沒有心思了,不過有清朝的手稿就例外了。這些都是线索,乔迁是不愿意放過任何的一点线索的。潘大头和黑皮两個人知道自己老板的本事,想都不想就拿起来看。 程伟元的?潘大头也是行家裡手了,這两天他对红楼梦做的功课也不少了。当然对程伟元是比较了解的。看到這些手稿上面居然是有程伟元的印章,不免让他有点意外。 潘大头一边翻阅一边說:“居然是程伟元那家伙的东西,這個家伙可是当时有名的一個大书商啊。這些手稿应该是他那個是组稿用的吧?” 不要以为古代出版图书就不组稿了,其实古代出版图书的时候比现象组稿的规矩更多。 挑选的门槛也是更高的,一百個读书人裡面,能够有幸被出版的也许可能只有一個人而已。因为古代出版图书,那是非常的费时费力的,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承受的起的。 正是因为古代的图书出版成本太高,所以,他们在挑选出版內容的时候也是相当的谨慎的。乔迁手中的這些手稿,也只有少数的精品可以有幸被出版。 其他书友正在读 新書日點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