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纱窗纸透
今日一早,樊宁在击鼓鸣冤后,被县丞命人暂且收押在了此处,此时她正靠在小刺突楞楞的木栅栏上,望着小小的窗口发怔,神情却不似旁的囚徒那般,呆滞绝望或愤恨不平,而是充满了迷蒙,脸上還挂着两团红晕,可爱又可疑。
现下想起李媛嫒的话,仍觉得不可思议,薛讷他……当真喜歡了自己多年嗎?她怎的一点感觉也沒有,难道是习惯了他的好,所以才這般后知后觉嗎?樊宁素日裡明透的头脑此时一团浆糊,什么也想不真切,好似周围的一切景致都是虚幻,唯有咚咚的心跳声敲击着心口,是那般的真实。
细细算来,他们相识也有十二载了,這些年的时光犹如弹指一挥,与他初相见好似還是昨天的事,彼时他很瘦,秀气的小脸儿像個小姑娘,個子也不算高,真的很难想到,他会长成這样挺拔绝伦的少年,更难想到的,则是他竟喜歡了自己许多年。
這许多年究竟是多久?樊宁想不真切,只记得打从记事起,他看着她的眼神便是那般温柔。想到這裡,樊宁的小脸儿上难得流露出几分女儿家的羞赧,但是很快的,她的笑容戛然而止,眼底的困惑更浓:若他的心上人真的是自己,那么破案后,他要带她去见的又是谁呢?
樊宁回過了几分神,浅浅地叹了口气,头脑终于不再满是混沌,她捡起茅草,在土渣地面上随手画了個平安符出来。
就在這时,牢门处传来几声响动,樊宁微微侧過身,逆着光只见一身浅碧官袍的薛讷带着那陈主簿推开铁质大门,阔步走了进来。及至近前,两人四目相对,一個是担心自责,另一個则是羞赧不安,皆怕眼神暴露太多情绪,不约而同地偏過了头去。
他们有所不知的是,那陈主簿根本未曾留意到他们小小的异样,而是在心裡犯嘀咕。虽然他早已看過了通缉令,却還是沒想到,這红衣夜叉竟然這么美,若是夜叉恶鬼都這么漂亮,谁還会怕夜半更深呢?
“陈主簿,本官问话,你记录一下。”
被薛讷一叫,陈主簿才转過神来,打开问案簿,两手不听使唤差点将毛笔掉落在地。
薛讷见他终于准备好了,开口问道:“牢中何人,报上姓名,今年庚岁,家住何处?”
见那陈主簿一直盯着自己,樊宁生怕他听出自己的声音与那“宁淳恭”相似,将嗓子捏得尖尖的,慢慢回道:“樊宁,十六又半,家住京畿道蓝田县终南山观星观。”
“你应当知晓,先前你可是朝廷的通缉对象,来此鸣冤,所为何事?”薛讷大大小小也审了不少案子,但面对自己心尖上的女子,心裡的感受到底截然不同。
她会自首,皆是为了他,想要不将他拖下水,唯有這一招而已。但如是作为的风险有多大,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方才肥主事已经与他进行了一轮抢人,得亏樊宁聪明,在蓝田县自首,否则他便无法以案发地主官的身份将她扣下,但刑部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唯有早日破案方能将她救赎。
樊宁边忖度边回答,似是在回忆追溯:“那日我奉师父李淳风之命,去弘文馆别院取《推背图》抄本。本是约定好前一日去取的,可那侍卫长說抄书的老头风寒病了,让我翌日再去。于是翌日傍晚,我按照约定第二次去了别院。我到的时候,法门寺那起子大和尚才走,我与那守卫合符后,进了别院大门,那守卫长便說带我去取书。他走在前,我走在后,谁知才进藏书阁,我就闻到了一股焦糊味,我就赶忙上至二楼,见那侍卫长正将《推背图》收入囊中,我便拔剑与他相搏,此时火势越来越大,他趁着浓烟跳窗而逃,這时三楼的大鼎忽然掉落下来,将地板砸穿,整個藏书阁摇摇欲坠,我也拼尽全力跳窗离开,策马去追他……”
“主官,那侍卫长是死在阁楼裡的”,陈主簿在旁提点道,“怎会跳窗跑了呢?”
“诸事尚无定论,切莫轻易下结论”,薛讷如是說着,又问樊宁道,“本官有一疑惑,虽然火势很大,但尚未蔓延至三楼,三楼的巨鼎本不当在此时落穿二楼,以你当时的方位,你觉得那鼎可是冲着你去的?”
這個問題薛讷先前沒问過,樊宁回想了好一阵,方回道:“应当不是,虽說它差点砸伤我,但彼时我与那侍卫长火拼,皆在移动之中,算不好那么准的。”
“那些法门寺的和尚遇害了,死在辋川的一片枫林裡,你可知道嗎?”
樊宁忙摇头道:“不知……我与他们不過是打了個照面,其余的事都不大清楚。”
“你从别院逃离后为何不报官,一直藏身在何处?”
“我先是追着那侍卫长,但他骑术很好,山裡岔路又多,很快我就跟丢了。我转而想去附近的武侯铺,却见武侯倾巢而出,嘴裡說着要缉拿法办我……我大略一想,发觉自己是中了旁人的圈套,烧毁别院偷盗书籍的罪名只怕已经安在我头上了,我心裡很害怕,就躲了起来。”
“躲在何处,为何此时来投案?”
這個問題十分关键,陈主簿皆会记录在册,关系到其后薛讷为樊宁伸冤的合理之处。但投案之事出得紧急,他两人還未来得及对過說词,幸而樊宁极其聪慧,对答如流道:“躲在鬼市后面的深林裡,那是我的好友遁地鼠的家。前两日刑部去人将鬼市端了,我那些好友都逃了,我无处可去,也不想牵连更多的人,就决定過了正月十五,衙门重新开放时前来投案鸣冤……”
薛讷蹙眉点点头,对身侧的陈主簿道:“记完便先下去吧,本官還有些疑惑要问,怕人多嫌犯有顾忌。”
陈主簿不知這两人有旧,只想着主官偶时会私下威逼利诱嫌犯,使得他们速速交待,便拱手退了出去。
薛讷立着耳朵,待确定陈主簿走远了,方蹲下身来,隔着木栅望着樊宁,自责又心疼:“你怎的也不与我說一声,想让我担心死嗎?”
明明是朝夕相处的人,忽然就有些不知当如何面对,樊宁颇为不自在,双眸浅垂,眼形极其好看,如初放桃瓣,配上不着铅墨亦如远山的眉黛,說不出得妩媚生姿:“哪裡来得及顾忌那么多,今日的情势,要么你蹲牢狱,要么我蹲牢狱,再不济就是两個一起蹲了。我在蓝田自首,你就可以在蓝田断案,总好過被捉去刑部受审。再者說……昨晚我问你时,你不是說已经发现了疑点嗎?”
昨晚薛讷直言不懂“一品诰命夫人”何意,樊宁窘迫不已,便岔话问了案情,薛讷說起方才看案卷和现场遗留的物件时,确实有所收获,樊宁便记在了心上。
见這丫头如是相信自己,薛讷笑得宠溺又无奈:“是有疑点,但‘行百裡者半九十’,這個案子错综复杂,线索极多真假难辨,我若十天二十天破不了案,你可要在這裡住好久,又冷又湿的,我怕你身子受不住。”
“我哪有那么娇气,這裡挺干净的,被褥也很舒服,你只管专心做你的事就好”,樊宁說着,起身往床榻上一坐,拍拍身下的被褥,好似真的极其满足。
浅浅的日光漏进牢房裡,薛讷清晰地看到有扬尘飞起,樊宁是很爱干净的,薛讷知道她一定不好受,心疼不已。但除了尽快破案,别无他法,他只能說道:“你莫急,莫怕,我一定会尽快查明真相,接你出去。”
“等从這裡出去,我有话想问你”,樊宁整张小脸儿都红彤彤的,是少女独有的红晕,“我是個直接的人,藏不住心事,你是知道的……我只想问,薛郎……会不会也有许多话要跟我說。”
薛讷本不明白樊宁在指什么,但看她小脸儿鲜妍红润,心竟忍不住怦然一跃,自己也红了脸,喃道:“我要說的话,恐怕比你想象中多上许多……”
薛讷不知自己是如何与樊宁道的别,整個人游魂似的飘出了监牢,狂喜与困惑同时将他的大脑占据,他待在背人处,思量着方才樊宁话语中的意思。
她怎会忽然与他說那样的话,很明显地别有所指,难道是李媛嫒与她說了什么嗎?若真如此,是否代表樊宁也心悦于他呢?
薛讷真想即刻策马去找李媛嫒问個清楚,但案情紧急,他只能暂且压抑住心思,准备再回案发现场看看。谁知才走到前堂,就见张顺站在那裡,满脸焦急:“薛郎怎的才回来,刑部太常伯李乾佑带着一個主事进了东宫,直接向殿下参你知法犯法包庇凶嫌,今日定要讨個說法,殿下让我来唤你,否则话都要被对方說尽了!”
薛讷随张顺快马加鞭赶回长安时,已至正午,两人皆已是饥肠辘辘,却顾不得进食,匆匆进了东宫。
李乾佑乃是朝中三品大员,李弘为表重视,特在正殿相见。薛讷匆匆赶来,对李弘大拜礼道:“臣薛慎言见過殿下。”
李弘示意薛讷起身,无奈笑道:“听闻今晨弘文馆别院嫌犯樊宁在蓝田投案,本宫甚为欣慰,但是刑部太常伯李卿来本宫這裡告状,参你不肯将嫌犯交与刑部,是在包庇疑犯,扰乱办案,你可有什么话說嗎?”
李弘知道薛讷不擅与人争辩,故而特命张顺前去唤他,好与他交待清楚,让他早做准备,谁知這么大半日下来,薛讷還是只說了一句:“臣冤枉……”
若非殿中有旁人,李弘真想好好揶揄他两下,但如此关键要紧的时候,他還這般,真是令李弘好气又无奈:“如何冤枉?你倒是說說。”
“我大唐律法有规定,十人以下殁,可在属地办案,弘文馆别院案共殁九人,嫌犯亦是在我蓝田投案,故而由臣来侦破,乃是合理合法,不知有何不妥……”
“胡言!单那法门寺的和尚就死了……死了几個来着?”李乾佑话接得快,反驳之语却沒准备好,问旁侧的高敏道。
薛讷這才发现,跟李乾佑来的主事竟然是高敏,只见他拱手一礼,上前两步道:“共七人,加上弘文馆别院事发时殁亡者一共一十六人,我刑部一早便介入了此案之中,此时接手乃情理之中,還請殿下明断。”
“当初案发时,臣去蓝田查案,刑部来的三位主事,便是常主事、肥主事与這位高敏高主事”,薛讷知道高敏与其他刑部主事不同,机敏勤谨,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即便不善說辞,为了樊宁的安危也需得拼尽全力,“彼时臣曾提出,若此案与弘文馆别院案有所关联,则樊宁便不可能是此案的凶嫌,因为那日搜山的武侯根本沒有给她作案的時間,故而臣认定,此案另有凶嫌。彼时臣以如此說法,报与刑部各位,最后是如何定案的,不知高主事是否還记得?”
這問題的答案对自己不利,高敏耸肩一笑,佯装不记得。
“太常伯与高主事或许不记得,但薛某记得十分清楚,刑部认为,這两個案子之间或许沒有直接关联。连法门寺的主持前来认领這几位大师的遗骸时,刑部亦是如此回答。既然是毫无关联的两個案子,为何要将殁亡的人数算在一起?”
“好”,那李乾佑显然是有两手准备,见此一番說不通,便换了另一番說辞,“不知太子殿下可有耳闻,薛御史幼时曾在那密局阁丞李淳风门下赎业,与嫌犯樊宁乃总角之好。眼下贼人已落網,臣恐怕薛御史会情难自持,为嫌犯开脱。故而臣提請将嫌犯送至我刑部大牢之中,由蓝田县协理。”
“不可”,薛讷分毫不让,据理力争,“眼下案子已有了眉目,只怕要经常提审嫌犯,若是每次都要跑到刑部去,实在太過耽搁時間。臣向殿下保证,必定能在本月底前结案……”
“本月底前?去岁的案子拖到了今年,本官早已无法向天皇天后与太子殿下交待,薛县令如是說,是想要本官的命嗎?本官今日便要将那嫌犯带走,請太子殿下秉承国法办事,還臣等一個公道!”
李乾佑强势,薛讷亦分毫不退,李弘沉沉一叹,還沒来得及想好如何从中斡旋,忽听那高敏笑着和稀泥道:“太常伯消消气……薛县令案子办了一半,定是不肯半道撒手的。不妨我們定個期限,方才薛县令也說了,案子已有了眉目,便已三日为期,殿下以为如何?”
“三日为期?這是何意?”李弘不解问道。
“殿下,臣提议,三日后,将嫌犯带往京兆尹府,由薛县令与我刑部官员当庭论辩,若是薛县令能当场破案便罢,如若不能,便将嫌犯交由我刑部论处,不知殿下以为何如?”
虽然案情有了几分眉目,但即便不眠不休,也很难在如是短時間内捋青思路。李弘虽然不会查案,却也明白這個道理,只觉得這般令薛讷太過为难,他垂着眼帘微蹙眉心,握着桌案上的玉如意,久久沒有回应。
“殿下,臣以为此法合情合理”,李乾佑接口,忽地跪地大拜,语带哽咽之意,似是受尽了委屈,“老臣官拜两朝,主理刑部多年,从未遇到過如此棘手之案,若再不破之,实在是辜负天皇天后与殿下的信任,求殿下怜悯成全!”
這老官竟开始倚老卖老,如是李弘再不答允,便会坐实了偏私薛讷之嫌,与今后愈加不利。薛讷明白李弘的为难,眸中难得有了冷冽决绝之意,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臣附议高主事的提议……”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