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請茶
自那日要楊邑傳話,很快北狄便傳了話來:他們會用十二分的重視來面見尊貴的公主。但令人不解的是他們定下的地方竟是平都胡肆,楊邑私下問平都戒嚴,於城中是否多有不妥?
沈宴如輕笑不答,倒是她身後的沈景恭恭敬敬認認真真道:“大人久居雁城不知,平都戒嚴多於主道,鬧市閒雜人多,複雜混亂,官軍只管不出亂子,倒是自由。反倒出城一定會記錄在案,到時反而不好解釋。”
楊邑點頭,順帶打量了一眼沈景,喫的好了,這小孩長的飛快。進府不過幾月,又長高了不少,人也規矩,心思也還縝密,倒是叫人刮目相看。
“你小子倒是明白!”楊邑笑着,使勁擼了一把少年的頭,也沒管人家願不願意。而沈景在聽旁人誇他這方面一向臉皮薄,強裝着一本正經無事發生。楊邑卻發現他耳朵泛着一層粉,本想開口調侃就聽沈宴如道:“行吧!裴羨要回來了,你先回去等我。”
楊邑起身告辭,看着沈宴如依舊蒼白的臉,最後還是皺眉道:“那藥還是停了吧,藥非良物,多食無益。”
“我記得你拿它給我時,說的是絕無害處。”沈宴如擡眼看他,神色似乎十分不解。而一旁站着的沈景瞳孔地震,一臉的不可置信,瞬間便眼眶通紅的看向沈宴如。
“到底是你自己的身子,那寒症現今不甚明顯。來日如何,誰也說不定?”楊邑閉了閉眼,不知想到了什麼,張口踟躕再三,最後還是長嘆了口氣:“到底心病難醫,與藥無關。”
“”沈宴如偏了偏頭,避開楊邑的目光,亦輕輕嘆了口氣:“我沒事,那藥也早就沒吃了。”
“沈景,你送楊大人出門吧!”沈宴如垂下眼簾,聲音溫和:“進府這麼多日也辛苦了,你親近楊大人,讓楊大人帶你去坊市逛逛可好?”
沈景心裏清楚殿下這是不想再說這件事了,於是沉默的點點頭,跟着楊邑出了門。
出院門的那一刻,沈景不由自主的回了頭,他看見沈宴如坐在椅子上還是之前的樣子。見他回頭,還向他露了個笑。院中景色已然泛綠,可看着殿下那笑,沈景只覺得如秋風蕭瑟,如冬日雨雪。
進王府許久了,沈景日日跟在沈宴如身邊。沈宴如信任他,他也漸漸知道殿下所圖謀之事大。他看着沈宴如見許多人,都掛着清淺的笑,像畫中的仙子。他不像小桃那般蠢,日日和靖王說殿下如何高興快樂,鬱悶了還要殿下開導。沈景知道他家殿下從沒真正高興過,他看的見沈宴如心裏的人在哭,可他無能爲力。
突然後腦勺一痛,沈景反射性擡頭,就看見楊邑欠欠的笑,一點也不像懸壺濟世的醫者,像是個南城大營的混子。混子挑了挑眉:“小孩低着頭想什麼呢?”
沈景皺了皺眉,幾不可查的噘了噘嘴透露不滿,依舊沉默。
四下無言,楊邑看了他幾秒,最後還是先開了口:“你不要覺得你家王妃”
“殿下。”
“?”楊邑沒反應過來倒黴孩子說啥,接着開口:“你家王妃”
“殿下!我家殿下!”倒黴孩子沒擡頭,從那發旋之中也看出了倔強與堅持。
“殿下?”楊邑真心實意無語:呵呵呵!也就你真心實意的叫這殿下。
但對着少年的清澈中帶着一絲絲天真爛漫的大黑眼珠,楊邑認命屈服:“你家殿下她就是那樣個人,居高位者性子內斂,心事多想得多,嬉笑不外露罷了!”
這下是滿眼震驚加一絲絲質疑的大黑眼珠了,似乎在說:你怎麼知道我在想什麼?還有真的嗎?
“不信你看看靖王、來往的官員大臣,還有陛下和那個小跟班裴朔,是不是都這樣。只有沒心沒肺的小傻子才每天哈哈哈呢。”
大概楊邑語氣太過肯定,加之看穿心中所想,以及聯想到了啃地瓜的小桃,大黑眼珠的主人先是懷疑而後滿眼肯定加一絲絲崇拜佩服。
楊邑忽然有種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的感覺,恍然間想起另一個心裏想的都放眼睛裏的人,連語氣都變得溫柔了許多:“真的,沒騙你。”
其實是假的,楊邑看着小少年如釋重負的露了笑,心裏卻好像壓上了一塊沉沉的石頭——宋宥嘴裏的小郡主天真爛漫活潑可愛,是平都裏開的最豔的芙蓉。她會喬裝打扮做男子與陸瑤出城賽馬,會因爲不能配劍而跑去研究暗器,犯了錯永遠第一時間吐舌頭撒嬌。她從前嬉笑於色,在長輩面前又乖巧知儀,沒人不喜歡她。
宋宥一直想着她,想着她那場本該盛大燦爛的及笄禮,想着禮畢該有多少人來提親,夢想娶走他家的明珠。宋宥說,他給沈宴如挑了好夫婿,他要打贏這場仗,回京送小妹出嫁。只不過一切都是竹籃打水,明珠蒙塵,將星戰死,沈宴如的出嫁荒唐的像個笑話,那個挑好的好夫婿成了除了宋宥再沒人知道祕密。
萬幸,裴羨對沈宴如很好,宋宥最後還是回了京。而那些做錯了事的人,也都會得到應有的懲罰,誰也逃不掉。
天道輪迴,誰也逃不了。
“大人,大人!”
楊邑偏頭,平日裏少年老成的小古板,眉眼彎彎:“大人,我請你喝茶。”
大概是小少年笑的實在有些傻氣,又或是耳垂那一小抹紅實在可愛,楊邑鬼使神差的答應了。
只不過天不遂人願,平都的茶價實在過分。楊邑倒是也沒說什麼,只是沈景自己不好意思,特地挑了一家絃樂絲竹繞樑起的高雅之地。楊邑瞟了一眼價格,覺得實在牙酸。看着小少年爲難那樣,楊邑直接把小崽子提溜到一家簡簡單單人聲鼎沸,八卦之音不絕的小茶館。
“小二,來壺最好的茶,配上糕點瓜子!”楊邑輕車熟路,還能順便朝沈景挑挑眉:“可不要糊弄我,今日有貴人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