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出场 作者:蒹葭浮沉 “大伯娘,二哥!”正当二人還在为那箱货争执纠结,满心惶恐时,米玉颜已经悄无声息走到了库房门口。 這一会儿,米玉颜已经从二人的交谈中,大概知道了,族裡不光欠了這些远处客商的货,還欠了近处香料供货商的香料银子,陈老爷就是来催货的,至于孟老爷,是香料供应商,如今族裡沒有银子付给人家,只能拿制好的香去抵货款。 当然,米玉颜也由此得出一個结论,米氏制香這块招牌,還沒倒下,這,就是万幸了! 大伯娘孟氏和二哥米全齐齐回头,便见米玉颜笑盈盈从门口慢慢走了进来,齐齐睁大了眼睛,愣在当场。 “怎的了,不過三年光景,大伯娘和二哥就把花娘给忘了?”米玉颜站到孟氏近前,撅着嘴笑,一幅小女儿家撒娇的做派。 大伯娘闭了闭眼,才伸出一只手,有些不敢置信地捏了捏米玉颜的手臂,便转头对米全道:“阿全,是花娘吧?這真是花娘?花娘回来了?” 米全被自家阿娘一连几问问得终于回過神来,直看着米玉颜连连点头:“是花娘,阿娘,你沒看错,就是高了,长大了!” 說完這句,米全才仿佛想起来什么,冲米玉颜问道:“花娘,你怎的回来了?” “瞧二哥這话說的,這是花娘的家,花娘怎么就不能回来了?”米玉颜依旧是一幅笑盈盈的模样,嘴上却是有些嗔怪的撒娇意味。 孟氏和米全齐齐发声:“你二哥不是……” “二哥不是這個意思,二哥就是,就是……”米全摸了摸后脑勺,脸都红了起来,却不知道怎么解释才好。 “别說你二哥,便是大伯娘,也觉得不敢想,惠娘說你在女医馆過得极好,我們,我們便……”孟氏知道儿子最笨,连忙帮着解释。 米玉颜拉了拉大伯娘的手:“花娘知道,就是跟二哥逗着玩呢,行了,花娘的事等回头再說,眼前咱们得先把前头的事支应過去,這会子,只怕大伯后背都快要冒汗了吧,那位陈老爷,可不好对付。” 孟氏這才真正回過神来,拍着额头道:“对对对,阿全,你把货藏哪儿了,快去拿出来。” “阿娘,不行的,這箱货给了陈老爷,咱们明年就别想再从孟老爷那裡赊到香料了,您别总說什么一笔写不出两個孟字,說到底,還不是您回娘家去求人,您忘了大舅母上回是怎么……” “你闭嘴!”米全一边往后躲一边說,根本不理孟氏的眼神暗示,這下她却终于忍不住了,大喝出声。 米玉颜心下一惊,族裡如今怎的竟艰难到了如此地步,连原料都要靠赊账了?不過现下她也顾不上问這些,只能先拉住孟氏:“大伯娘息怒,先听花娘說,花娘有法子叫陈老爷满意而归!” 孟氏虽然仍在暴怒之中,可她哪裡挣得脱米玉颜的牵掣,還沒来得及說话,倒是米全先问了出来:“花娘你說真的?” 米玉颜点了点头:“自然是真的,大伯娘,這位陈老爷是不是当年高价收了我制的那款香那位?” 孟氏蹙了蹙眉,见米玉颜說得郑重,便点了点头:“正是那一位,不過花娘,不是大伯娘信不過你,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从前留下的那些香引,都已经,已经沒有了……” 米玉颜笑着摇了摇头:“不妨事,花娘和您一起去见见這位陈老爷,到时候你只管安抚好大伯就行,余下的,都有我。” 孟氏一脸的为难,纠结了半晌才咬了咬牙道:“花娘,不是大伯娘不信你,只是,只是這次,确实是我們违约在先,签了三年的契约,却只发了一半的货都不到,陈老爷找上门,沒有直接砸了咱家招牌,就是人家通情达理了!” 闻听此言,米玉颜心头一滞,面上却丝毫不显,依旧是神态平和,拉着大伯娘就往外走:“无妨无妨,大伯娘信我便是,那位陈老爷,家大业大,不会与我們难为的。” 孟氏一脸的不信,却拗不過米玉颜坚持,大约也是对米玉颜心存期望,到底還是领着她进了店中待客的小花厅,大老远,米玉颜都能闻到那茶水都泡出了寡味儿。 进花厅之前,孟氏倒是光棍儿了起来,迅速把笑脸和惊喜挂到了脸上,门還沒进便先开口:“老爷老爷,你快看,是谁回来了?” 米怀安正如坐针毡,面对着老客户陈老爷,实在是拐着弯儿伏低做小好话都說尽了,只差沒把家中根本再无存货的内情說了出来,早就期盼着孟氏赶紧先把香端過来,能扛過這一回再想以后的事,哪知妻子来是来了,却在這個时候不着调地叫他看是谁回来了。 不過還沒等米怀安细想,孟氏已经满脸笑容地拉着米玉颜进了屋,看见陈老爷一脸玩味地看向她们,倒是又往后退了两步,行了一礼:“哎呀,我這乡下人沒個轻重,家裡有晚辈归家,惊喜過了头,倒是叫陈老爷见笑了。” 孟氏說着又转身拉了拉花娘:“花娘快给陈老爷见礼,陈老爷你還记得吧,就是以前买你那匣子紫樱的那位老爷。” 米玉颜心下对孟氏這個出场不禁喊了一声好,脸上却是挂着大方得体的笑容,从善如流地屈膝见礼:“陈老爷好,大伯父安好,花娘给二位請安了!” 米怀安這下才算是回過神来,不由自主站了起来,嘴唇都有些哆嗦了:“這是花娘,花娘回来了?三年光景,竟长了這么高,都成了大姑娘了。” “是,花娘回来了,多得大伯父挂念,花娘长大了!”米玉颜声音清脆,举止大方,這才让陈老爷从紫樱那两個字的震撼中回過神来,心下更是觉得,自己這回還来对了。 陈老爷大名陈焕章,家中生意在两浙路虽說不上顶顶大的,但是规模也不小,他就是靠着把南边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贩到西南,再从西南收珠宝、干货、成品制香,带回两浙路去售卖起家的。 陈家原本贩卖的,也都是些寻常货物,倒是前几年因为收了米家那一匣子紫樱线香,往南瓯女国,寻得了一條路子,打开了一條高端珠宝的进货渠道。 有了這個渠道,陈焕章這個原本在族裡并不受重视,甚至被放出来走商的老三,在族中地位瞬间提高,如今家中老太爷,已经开始认真栽培他,其中意味,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