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趙使入甕
魏國都城安邑的酒肆之中,一名身穿趙國服袍的中年人正獨自一人坐在案几之後。
從此人身前的杯盤狼藉,以及那不時吐出的悲嘆聲中,此人此刻的心情已然瞭然無遺。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趙國派遣到魏國求援的使者,趙讓。
原本抵達安邑的趙讓可謂是躊躇滿志,期待着魏國這個盟友能夠拉趙國一把。
可是他連魏王宮的大門都沒有能夠踏入一步,就接到了魏王魏罃身體不適的消息。
面見魏王魏罃不成,趙讓索性換了一家,攜帶重禮敲響了相國公孫頎府邸的大門。
可是這一次他依舊沒有能夠見到這位位高權重的魏國相國,反而吃了一個閉門羹。
接下來,趙讓又換了不止一家拜訪,可是竟然沒有一位魏國重臣願意見他。
到了這般田地,趙讓如何還能夠不知道魏國是擺明了不想出兵援助趙國。
魏國的態度令趙讓的心中充滿了不滿,要知道趙國與魏國之間可一直都是攻守相助的盟友。
這些年來魏國出兵的同時,趙國可也沒少發兵救援。
如何如今趙國戰事失利,正需要援助的時候,身爲盟友的魏國反而袖手旁觀呢?
儘管心中對於在魏國的冷遇有諸多的不滿,身爲趙國使者的趙讓卻也是無可奈何。
沒有完成太子、相國交託給他的使命,趙讓更是不可能就此回返趙國。
一時之間無計可施的趙讓,只能夠常常出沒於安邑的酒肆之中,靠着來自下各處的美酒一解心中的苦悶。
想到自己在安邑的這些日子裏遭受的又一次冷遇,趙讓心中苦悶之下再次將一爵美酒飲盡。
正要將手中飲盡的酒爵落在案几之上,趙讓的面前卻是響起了一道聲音。
“可是趙使當面?”
趙讓聽到有人呼喚自己,當即將目光看向了對方,“你是?”
“河西猗氏猗平見過趙使。”面對趙讓的詢問,站在前方的那名滿臉笑意的中年人自我介紹道。
“猗平,猗氏……”
暗自唸叨了幾遍之後,趙讓臉上才顯出了幾分恍然大悟的神情。
自己此時此刻所在的這家酒肆,不就是猗氏的產業嗎?
想到趙讓立刻從坐席之上站了起來,臉上的醉意也是消減了大半,向着猗平就是躬身一禮。
“不想是主人家到了,倒是趙讓失禮了。”
“坐,快請坐。”
招呼着對面猗平坐下的同時,趙讓隨意掃了一眼面前,這一看他臉上的神情立刻就顯出了幾分窘迫。
從跟隨在父親巨賈猗頓身旁,猗平早已經將察言觀色練得是爐火純青。
眼見着對面臉上的窘迫,再看看案几之上已經不多的美酒,立刻就明白了對方心中所想。
“啪啪啪……”
伴隨着猗平的拍擊聲,幾名容貌姣好的侍女將案几之上的狼藉全部撤下,不多久又一桌美酒佳餚就擺在了兩饒面前。
趙讓看着自己面前重新變得豐盛的菜餚,臉上立時顯出了幾分不好意思。
“倒是令主人家破費了。”
“讓兄的這是哪裏話?”猗平一邊安撫,一邊熟絡地招呼起了對方,“來,讓兄,讓我們滿飲此爵。”
“請。”
“請。”
作爲商賈子弟,猗平對於人情往來可謂是非常熟絡。
別看兩人今日只是初次相見,但幾爵美酒下肚就彷彿多年故友一般。
似乎是在安邑的這些日子以來受到了太多的委屈,趙讓藉助這股酒意直接將自己這些日子以來的經歷和盤托出。
而對面的猗平在聽完了趙讓的介紹之後,神情忽然凝重了幾分。
“我這裏倒是知道有一個人,或許他能夠勸動魏王。”
聽到猗平如此,趙讓立刻便是精神了起來。
“誰?”
“太子申。”
……
翌日,魏國,太子府。
“叩叩叩……”
帶有節奏的敲擊聲在太子府府門之外響起,很快便從裏面走出一名家臣模樣的中年人。
“不知閣下是?”
“趙國使者趙讓,求見太子。”
聽到是趙國使者求見,這名家臣絲毫不敢怠慢,當即轉身快步前去稟報去了。
這名家臣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太子魏申已經提前告知了他們,如果有趙國使者前來立刻稟報。
也就是在這名家臣離開之後不多久,一身赤色服袍的太子魏申就出現在了大門處。
“外臣見過太子。”
“申見過趙使。”
兩人之間一番見禮過後,太子魏申就引着趙讓來到了大廳之鄭
剛剛被招呼着坐下,趙國使者趙讓已經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話:“還請太子看在三晉同氣連枝的情分上,勸魏王儘快發兵救我趙國。”
“這……”
聽到趙讓的請求,魏申直接擺出了一副爲難的架勢。
“實在不瞞趙使,趙國是我魏國的盟友。雙方又同出於三晉,如今趙國有危難,我魏國自然不能袖手旁觀。”
“正是如此。”
就在趙讓聽到太子魏申的話語,心中正是激動之際,對面的話語卻是出現了一道大轉折。
“只可惜如今我魏國就算是有心也是無力啊。”
“想必趙使也知道,我魏國正在和南方的楚國展開激戰,精銳大軍還在楚國境內,實在是無法抽調出來。”
趙讓聽到魏申如此,原本放下的心再一次地提了起來。
“這可如何是好?”
如今的趙國剛剛在中山國手中遭遇了幾場慘敗,東方的齊國和燕國又趁機奪取了趙國的大片土地。
至少從現在的情勢來看,趙國已然沒有了獲勝的可能,如何體面地結束戰爭纔是趙國最想要的。
戰爭或許會在你需要的時候爆發,可並不會在你想要的時候結束。
可是如果沒有魏國這個強力盟友的幫助,屢屢受挫的趙國又如何能夠結束戰爭呢?
冷眼打量着坐在自己對面的趙國使者,魏申緩緩地提出了一個建議。
“雖然不能夠出兵,但是我願意勸父王爲趙國、中山、齊國還有燕國調解這場戰爭,不知趙使意下如何?”
沉默之間,思緒在趙讓的腦海之中流轉,很快便分析出了其中的關鍵。
魏國已然擺明了無法出兵,若是能夠利用魏國的霸主威嚴調解這場大戰,倒並不是一件壞事。
“既然如此,就有勞太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