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暗中監察心漸寧

作者:默默無聞的魚
一名暗衛悄無聲息地出現在諸葛志書房,單膝跪地,抱拳道:“先生。”

  諸葛志放下手中書卷,目光銳利如鷹隼:“如何?”

  暗衛低聲道:“蔡文姬每日除了研習經史,便是教導府中下人識字,並無異常舉動。與府中衆人相處融洽,尤其與劉夫人及兩位公子關係親近,常爲他們講述奇聞異事,宛如親人。”

  諸葛志眉頭微蹙,手指輕輕敲擊着桌面,發出沉悶的聲響。

  蔡文姬的才學和見識,他早有耳聞,如今親眼所見,更覺此女非同尋常。

  可越是如此,他心中疑慮便越重。

  曹操詭計多端,怎會輕易將如此人才送來襄陽?

  “繼續監視,切勿放鬆警惕。”諸葛志沉聲道。

  “諾!”暗衛領命而去,書房再次恢復了寧靜。

  幾日後,暗衛再次來報,蔡文姬不僅沒有可疑舉動,反而積極融入襄陽的生活,她教導城中孩童讀書寫字,爲百姓義診治病,深受百姓愛戴。

  諸葛志聽着暗衛的彙報,心中疑慮非但沒有消除,反而更加濃厚。

  他走到窗前,望着院中盛開的梅花,幽幽地嘆了口氣。

  難道是自己多慮了?

  “先生,”暗衛的聲音再次打破了書房的寂靜,“屬下今日見蔡文姬在府中撫琴,琴聲悽婉動人,聞者無不動容,就連一向嚴肅的關將軍也聽得入了神……”

  諸葛志猛地轉身,“琴聲?什麼曲子?”

  “屬下不知,但聽聞蔡文姬親口說,此曲名爲《胡笳十八拍》。”暗衛如實回答。

  諸葛志默然片刻,走到書架前,取下一卷竹簡,緩緩展開。

  竹簡上赫然寫着“胡笳十八拍”四個大字。

  他目光落在竹簡上,眼神漸漸變得深邃起來。

  “先生……”暗衛見諸葛志神情有異,試探性地喚了一聲。

  諸葛志卻像是沒有聽到一般,只是緊緊地盯着竹簡,口中喃喃自語:“《胡笳十八拍》……亂世悲歌,思鄉之情……蔡文姬……”

  他突然擡起頭,目光如炬地盯着暗衛,一字一句道:“明日,我要親自去見她!”

  諸葛志踏入蔡文姬的院子,一股淡淡的梅花香氣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冬日的陽光灑在院中,照得積雪晶瑩剔透,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蔡文姬正坐在廊下撫琴,一襲素衣,嫺靜優雅,彷彿與這冬日美景融爲一體。

  琴聲悠揚,如泣如訴,正是那首《胡笳十八拍》。

  諸葛志靜靜地站在院門口,聽着這曲悲涼的琴聲,心中五味雜陳。

  他想起暗衛的彙報,想起蔡文姬在襄陽的種種善舉,想起她與劉備家眷的親密無間。

  難道自己真的錯怪了她?

  一曲終了,蔡文姬放下手中的琴,擡頭看向諸葛志,微微一笑:“先生來了。”

  諸葛志走上前,拱手施禮:“先生琴藝高超,在下聽得如癡如醉。”

  蔡文姬淡淡一笑:“不過是抒發心中感慨罷了。”

  兩人相對而坐,寒暄幾句後,諸葛志狀似無意地問道:“先生爲何要來襄陽?”

  蔡文姬嘆了口氣,”她頓了頓,又道,“如今能在這亂世之中找到一處安身之所,已是萬幸。”

  諸葛志看着蔡文姬,心中最後一絲疑慮也煙消雲散。

  他從蔡文姬的眼中看到了真誠和無奈,也看到了她對和平的渴望。

  “先生大才,屈居於此,實乃可惜。”諸葛志由衷地說道。

  蔡文姬笑了笑,沒有說話。

  接下來的日子裏,諸葛志經常來蔡文姬的院子,兩人談論詩詞歌賦,探討經史子集,相處得十分融洽。

  諸葛志發現蔡文姬不僅才華橫溢,而且見識廣博,對時局的分析也頗爲獨到。

  他開始真正將蔡文姬當作朋友和老師,從她那裏學到了很多東西。

  一日,兩人正在討論曹操的用兵之道,蔡文姬突然說道:“曹公雖雄才大略,卻也有着常人難以理解的苦衷……”她停頓了一下,目光落在遠處,似乎陷入了沉思。

  諸葛志聽着蔡文姬的講述,眉頭微微皺起。

  夕陽透過窗櫺,將兩人的身影拉得很長,也給房間鍍上了一層暖黃色的光暈。

  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茶香,以及一絲若有若無的梅花香氣,交織成一種寧靜而深沉的氛圍。

  蔡文姬的聲音清亮而富有磁性,她講述着曹操早年間的經歷,從一個渴望建功立業的青年,到如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霸主,曹操的形象在蔡文姬的描述中逐漸豐滿起來,不再只是一個冷酷無情的梟雄。

  諸葛志從未聽過從這樣的角度去解讀曹操,他以往對曹操的認知,大多來自於戰場上的交鋒和敵我雙方的立場,那是帶着偏見的,帶着敵意的。

  而如今,蔡文姬所描繪的,是一個更爲立體、更具有人性的曹操。

  “曹公曾爲一言不合便怒斬身邊近臣,卻也曾爲了一個有才之人放下身段親自拜訪。”蔡文姬的聲音中帶着一絲複雜的情感,“他愛才如命,惜才如金,只要你有所長,他便願意不計前嫌地重用你。他手下奇人異士衆多,皆因他能識人善用。”

  諸葛志目光微凝,心頭震動。

  他想起曹操手下的謀士如雲,武將如雨,這些人在史書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今想來,曹操的成功,絕非偶然。

  曹操的所作所爲,在諸葛志心中開始變得複雜,不再是非黑即白的敵我關係。

  “世人皆道他殘暴不仁,卻少有人知他心中的無奈。”蔡文姬幽幽嘆息一聲,“他揹負了太多東西,也犧牲了太多東西。他或許錯了,但他並非一無是處。”

  諸葛志默然不語,他沒有經歷過蔡文姬所描述的曹操,但他能從蔡文姬的語氣中,感受到她對曹操的理解,以及那份複雜的情感。

  他開始反思自己對曹操的看法,也開始思考這場戰爭的意義。

  戰爭的本質是什麼?

  僅僅是爭奪地盤和權力嗎?

  難道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又減少生靈塗炭的慘劇?

  晚風吹拂,帶來了陣陣寒意,諸葛志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遠處燈火點點的襄陽城,思緒萬千。

  他想起學堂中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笑容,想起百姓們對和平的渴望,更想起戰場上那些血肉模糊的屍體,他的心頭如同被重錘擊中,沉重而窒息。

  他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一種能兼顧各方利益,又能減少傷亡的方法。

  他必須更加深入地瞭解曹操,瞭解這個被他視爲最大敵人的梟雄,才能找到克敵制勝的關鍵。

  他必須跳出原有的思維框架,才能找到新的方向。

  “先生,”諸葛志緩緩說道,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明日,我想隨你一同去城中走走。”

  蔡文姬擡起頭,”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