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北歸贈物離襄陽
她起身,緩步走到書案旁,小心翼翼地捧起一卷卷泛黃的書籍和一疊疊樂譜,這些都是她珍藏多年的心愛之物。
她輕輕撫摸着書頁上的紋路,彷彿在與過去的歲月對話。
“諸葛先生,”蔡文姬的聲音帶着一絲不捨,“文姬久居襄陽,叨擾多時,如今欲北歸故土。這些書籍與樂譜,是我多年來所珍藏,今日贈與先生,聊表寸心。”她將書籍樂譜整齊地放在桌案上,目光中充滿了誠懇與敬佩,“先生胸懷大志,定能將這亂世撥亂反正,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這些書籍或許對先生有所裨益,也算是文姬對先生的一份祝福。”
諸葛志起身,走到蔡文姬面前,看着她眼中真摯的情感,心中也涌起一股暖流。
他明白,這些書籍和樂譜對於蔡文姬來說,不僅僅是物品,更是情感的寄託和記憶的載體。
“蔡先生,”諸葛志雙手接過書籍,鄭重地說道,“文姬先生的厚愛,志銘感五內。志雖不才,但必不負先生所託。”
他轉身,從書架上取下幾個精緻的木匣,遞給蔡文姬,“這些是襄陽的特產,算不得珍貴,還望先生笑納。先生此去路途遙遠,還請多多保重。他日若有機會,還望能再次相見,共敘佳話。”他的語氣溫和而熱情,
蔡文姬接過木匣,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諸葛先生客氣了,文姬告辭。”她轉身,毫不拖泥帶水地走出了房間。
諸葛志目送蔡文姬的背影消失在門外,心中思緒萬千。
他回過頭,看向桌上蔡文姬贈與的書籍,手指輕輕撫過書頁,彷彿能感受到蔡文姬的氣息和情感。
他走到窗邊,望着遠處逐漸模糊的蔡文姬的身影,心中升起一種莫名的感覺。
“主公,”突然,門外傳來趙雲的聲音,帶着一絲遲疑,“是否即刻開始部署下一步的行動?”
諸葛志眼神一凝,他轉身看向門口,目光如炬,緩緩說道,“子龍,稍後我會通知你,先去……”
話音未落,他卻突然停了下來,目光鎖定在門口趙雲身後,神色變得複雜起來。
蔡文姬的離去,如一縷清風拂過,留下的卻是無盡的漣漪。
諸葛志凝視着桌上那一堆書籍樂譜,它們靜默無聲,卻彷彿在訴說着亂世中人性的複雜與無奈。
蔡文姬的才情與堅韌,她的淡泊與豁達,都在這亂世之中顯得格外珍貴。
諸葛志的心中,對這亂世,對人性,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亂世之中,有人追名逐利,有人隨波逐流,也有人堅守本心,不爲外物所動。
蔡文姬便是後者。
她對知識的熱愛,對音樂的執着,讓她在亂世中保持着內心的寧靜與高潔。
這亂世,如同一個巨大的熔爐,將人性百態盡數展現。
有人被熔鍊成鋼,有人化爲灰燼。
而諸葛志,他要在這熔爐之中,鍛造出一顆堅不可摧的心,守護心中那片淨土。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而深邃。
蔡文姬的來去,讓他更加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責任。
他要結束這亂世,讓百姓安居樂業,讓天下重歸太平。
“子龍,”諸葛志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傳令下去,召集衆將,議事廳議事。”
趙雲領命而去,諸葛志轉身回到書案前,鋪開地圖,開始籌劃下一步的戰略部署。
他知道,未來的道路充滿荊棘,戰爭的殘酷與複雜遠超想象。
但他心中沒有絲毫畏懼,有的只是熊熊燃燒的鬥志和必勝的信念。
他目光如炬,在地圖上圈點勾畫,每一個標記都代表着一次精心策劃的行動,每一次行動都可能改變整個戰局的走向。
他知道,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關係着蜀漢的命運,關係着天下百姓的福祉。
夜深了,諸葛志依然在燈下忙碌,他的身影被燭光拉得修長,映在牆上,彷彿一個巨人,揹負着整個天下的重量。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
“主公,緊急軍報!”門外傳來斥候略帶慌張的聲音。
諸葛志心中一凜,一種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
他快步走到門口,打開房門,接過斥候手中的軍報。
藉着昏暗的燈光,諸葛志快速瀏覽着軍報上的內容。
他的臉色逐漸變得凝重,眉頭緊鎖,手中的軍報被他捏得變形。
“曹操……”他口中輕輕吐出兩個字,聲音低沉得可怕,“他竟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