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人有請,武林高手 作者:未知 (今天三更,不求其他,只求你手裡一票相投!) 第二天,雨過天晴,升出一轮骄阳,柳树之上,有知了在拼命叫唤着,吵闹成一片,吵得人心莫名添几分烦躁。 衙门,黄县令就非常烦躁。他接到报告,說两名负责在城中巡寻失踪人口的衙役人沒找到,自家却失踪了。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几乎咆哮着,差点将手中惊堂木都扔到钟捕头脸上。 钟捕头满心委屈:我哪裡知道什么回事? 但堂上大人正在火头上,不可火上加油,只能肃立着,低着头,一声不敢出。微微用眼角瞥向站在一边的张幕僚,希望他能出来說句话,缓解气氛。 张幕僚眼观鼻鼻观心,一声不吭。他也确实无话可說,事情诡异超乎想象,他无法想明白過来。 既然不明白,就不该胡乱开口。 這是身为幕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否则祸从口出,乱出主意把自己性命搭送进去,何等冤枉? 黄县令发了一通火,心情稍微平复,开口问:“张幕僚,你說该怎么办?” 张幕僚额角见汗,恭敬回答:“大人,属下无能,想不出办法。” 其实他有一個主意,就是当前事态已经有些失控,是小小县衙无法处理解决的,那么就该上书到南阳府,甚至扬州城去,請求上面派人。然而黄县令新任上位,屁股還沒有坐稳,就出了這等事故,传扬出去的话,只怕会招来弹劾,乌纱不保。 前一阵子南阳府传出妖魔吃人事件,消息沒有捂住,扬州来人。来的還是少将军元哥舒,率领虎威卫进入南阳府衙。 那段時間内,府衙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好在最后苏冠成保住了他的知府位置,其他人员也沒受到什么惩戒。有了解内情的人知道,那是因为苏冠成一直是元家忠臣,這才逃過一劫。换了别人,莫說乌纱帽,就连人头都难以保住。 如今少将军刚带人回扬州去,泾县又闹起来,上书請援的话,会导致什么样的回应真不好說。 官场上道理多着呢,水深且浊,不谙其道,必定会淹死。 幕僚不出主意,黄县令哼了一声,背负双手,在堂上踱步,忽而想起城中一人。 “也许,去找他问问,或许有办法。” 烈日暴晒,天气炎热,狗儿卧在树荫下,伸出舌头大口喘粗气。 這個时候酒馆几无客人,如果說還有一個人的话,就一定是许念娘。 桌子上摆着一碟花生米,以及五個空坛子。 今天许念娘已经喝了足足五坛酒,现在手上拿着的,是第六坛。喝一口酒,伸手捻一粒花生米进嘴裡,慢慢嚼吃着,然后颇有回味地咂砸嘴唇,又是一口酒。 這個时候,钟捕头带着两名衙役走了进来:“许馆主,县尊大人有事想請到衙门一叙。” 他的语气显得客气,因为黄县令的意思是叫他来請人,而不是抓人。 不過钟捕头不明白大人为何要請這個全城闻名的酒鬼,对他而言,对方所谓的武馆馆主身份一文不值,外面倒有些传言說這位许馆主不简单,但钟捕头向来都是半信半疑。 许念娘喝得舌头都有点大了,摆手道:“你去告诉你家大人,许某平生有三不。” 钟捕头耐着性子问:“什么三不?” 许念娘板着指头开始說起来:“第一不,不和不醉之人喝酒;第二不:不接受主人以外的任何人相請;第三不,不踏进衙门半步。” 钟捕头嘿嘿冷笑:“阁下架子倒不小,如果今天,钟某一定要請许馆主過去呢。” 许念娘醉眼朦胧:“我要是你,最好跑回去告诉你家大人,請求指示。” “放肆!” 钟捕头再也按耐不住,他身为泾县大捕头,黑白通吃,走在外面,武林上哪個不敬几分?许念娘算什么,一個落魄酒鬼而已。若真有大来头,怎么会数年如一日地窝在小小县城内,天天烂醉如泥? 想着,右手一探,五指成爪,要扣住许念娘的肩膀琵琶骨——這一招,可是钟捕头的拿手招数,自幼跟师傅修习,浸淫了数十年之久,简直已是炉火纯青。平常时候,不知多少贼寇被他一抓拿下,动弹不得。 啪! 一抓之下,果然是抓实了。 钟捕头突然间却脸色大变,感觉自己這一爪好像抓到一块坚硬而沸热的烙铁上,皮肤筋肉都要被烧成灰碳。他大叫一声,飞快缩手,退出好几步远,见鬼似的望着许念娘,满脸不可置信。 嘴裡喃喃道:“罡劲高手?” 夏禹王朝有道法,有江湖。比起玄虚莫测的神仙修士,无疑江湖距离世俗更加接近,而或可以說,天下,就是一個大大的江湖。 有江湖,当然就有着高手。 钟捕头自幼习武,在沒有吃這一碗公家饭之前,也算是一名江湖人,走南闯北,有些见识。他曾听师傅說過,武功修炼,分为三大境界,从低到高分别是劲道三重、后天、先天。 后天先天這些止于传闻,反正钟捕头师傅只是从某本武功秘籍上看到過一点文字记载。而劲道三重,分别为明劲、暗劲、罡劲。钟捕头学武之后,思慕荣华富贵,就投身公门,每日多应酬,练武之心有所懈怠,现在只是挨了暗劲的门槛上。 他武功不咋地,可有见识,方才许念娘随便露了一手,识得乃是罡劲功夫,也就是世俗人津津乐道的内功。光凭這一手,许念娘要是愿意投效朝廷的话,起码能做一個游击将军。 钟捕头所惧怕的還有另一点,俗话常說:“侠以武犯禁”。有些人学得武功后,胆子便大了,手也变黑了,渐渐便有蔑视朝廷王法的念头,当街杀人,血溅十步,眼睛都不眨一下。 碰到這样的亡命之徒,就连捕快衙役都会感到心寒。 虽然看着许念娘不像這样的人,可谁知道呢,得罪惹恼了他,万一暴起发难,那就死得糊涂。 “许……许馆主,在下多有冒犯,還請恕罪……我這就回去請示大人……” 见许念娘沒有动作,便一路慢慢倒退,出到门外,浑身都被冷汗湿透。 两名衙役糊裡糊涂,问:“捕头,怎么啦?” 钟捕头面色阴沉:“回衙门再說。” 他心裡明白,要是像许念娘這样的人物闹事,只能出动军伍,而且還得是精锐,才能进行镇压打杀。怪不得以许珺的绝色,许家父女却能在泾县生活得风平浪静,无人轻易招惹。只因招惹的人都吃了大亏,被吓破了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