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高源 第285节 作者:未知 老梁想去抢高源手上的口罩,可根本拽不动,想用力,却又忍不住想咳嗽。 高源松了手,把口罩還给了老梁。 老梁用口罩用力捂着嘴,硬生生咳嗽又给憋了回去。 高源嘴唇都忍不住颤了颤,肺炎病人本就呼吸窘迫,他還戴着两個口罩,正常人都会呼吸不畅,更何况他!而且他還在最忙的急诊科救治病人,還得抑制自己咳嗽的生理反射,這他妈得要有多么强大的毅力啊!他戴两個口罩,根本不是怕别人传染给他,而是怕他自己传染给别人。 高源问:“发烧多久了?” 老梁见已经躲不开了,才說:“发烧是沒多久,大概两天吧。但我們這些奋战在急诊科的医生,是最容易被感染的,這個病是有潜伏期的,我們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中招……咳……” 老梁又把咳嗽强忍回去,他喘着粗气說:“见笑了,這两天……這两天呼吸越来越难了,越来越想咳嗽了,越来越忍不住了,之前藏得還挺好,现在怕是藏不住了。” 高源皱着眉,說:“你逞什么能?” 老梁道:“我們医院沒有专门的发热门诊,急诊科就是打仗的第一线,是最难最苦的地方,可也是人员和资源最弱的地方。李主任已经倒下了,我要是再倒下,那些小年轻根本撑不住。已经倒下太多医护人员了,我再倒下,病人怎么办?” “所以……所以我怎么样也让你尽快把李主任治好,我知道我撑不了多久,他再不好,急诊科就要瘫痪了。那时候,防线就要崩坏了。在他沒好起来之前,我怎么样也要撑住的。” 高源问他:“你拿什么撑?拿自己的命嗎?這個病本来就耗损正气,你看你,有糖尿病還有高血压,一身的基础病,還死撑着,不想活了?” 老梁勉强笑道:“谁不想活着?可這是打仗?他们都死得,我难道就死不得了嗎?” 高源拉着他往外走:“别废话了,赶紧住院治疗。” 老梁问:“那急诊怎么办?” 高源道:“我帮你们守两天。” 老梁急问:“两天后怎么办?” 高源道:“让你们李主任自己来干!” 老梁一怔。 老梁住院了,大家這时候才知道原来老梁已经中招了,一声声叹息在医院内部响起,又倒下了一名医生。 但是幸好,李主任的病情好转的很快,就跟高源预料的那样,病邪只是强弩之末。李主任已经不发热了,只是乏力,偶有咳嗽,肺部的湿啰音消失了。胸片提示已经在吸收阴影了。血小板也上来了。舌淡、苔厚微腻,脉象還是濡细。 下午,岭南专家团赶到支援。 快被逼疯的省医院稍稍缓了一口气。 高源跟专家团商议之后,继续用他的思路,扶正祛邪,清热利湿,益气活血。次日,李主任白细胞提升至6.5,患者自觉身体清爽了,舌苔由腻转淡了,脉象也由濡细转为细脉,肺炎吸收大半。 病情已被控制,李主任已经准备好投入工作了。 只是老梁病情却在迅速转重。 院长来看了好几次,黄笛也特意来看老梁,然后又询问专家团情况。 岭南专家表示病情非常不乐观,表达了他们的意见之后,又都看高源,却发现高源也是锁着眉头。 “老师。”何方轻轻拉了拉高源。 高源沉声說:“尽人事,听天命吧。” 何方還是头一次听他老师用這么悲观的论调。 刚刚恢复過来的李主任闻言站了起来,转身要走出去。 院长问他:“你干嘛去?” 李主任道:“去工作,老梁用他的身体和生命撑過了我不在的這段時間,现在轮到我了,我也要一直撑到他恢复。” 說完,李主任走了出去。 黄笛郑重道:“虽然這個场仗来的猝不及防,虽然這個看不见摸不着的对手异常强大,但正因为有我們一批又一批的不畏生死勇敢坚定的战士,所以无论多么艰难,我都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赢這场仗!” 高源赶紧收拾心情,对旁边的专家团,說:“开始吧。” 岭南专家团抓紧時間投入培训和治疗。 外面的流调和预防工作也在努力进行着,但省城也摸不清线索了,他们发现桥底下有一具尸体,是外来的打工人,也是得了這個病,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肯去医院,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哪裡传上的。 他们的情况真的挺严重的,仅次于岭南和首一都。省城承担了最大的压力,其他地方的重病人也是送到他们這裡来的,医护人员又倒下不少,急需补充,所以向 一批英勇无畏的医护人员主动报名,奔赴战况最为惨烈的第一线。 岭南专家培训完省城的医护人员之后,就要下去各市县培训了,他们還带来了一個惊人的消息。他们怀疑過早开放气道是导致医护人员中招的重要原因,所以他们强烈建议能不开气道就尽量不要打开。 一想到他们当地也是要求尽早打开气道的医疗建议,所有人都麻了。 只是老梁的病情却一直沒好起来,怎么也控制不住,他的基础病太多了,又太晚接受治疗,所以恶化的相当快,沒多久就到垂危之际,就连高源都毫无办法。 人力终究是有尽头的,医生不是神仙。 高源去看老梁,老梁虽然還能說话,但已经非常艰难了。 “看来……看来,你也不行嘛。”老梁還有心思跟高源取笑。 高源对他道:“我不行,你很开心?” 老梁勉强笑笑:“能看到……看到名医高源失手,我不枉此生。” 高源沒好气道:“你都快往生了,還不枉此生。” 老梁对高源道:“我告诉你一個秘密,你還……你還记得有次你们县出现痢疾……省医院的肠道疾病范中正教授带着他的学生王医生去你们县支援嗎?” 高源思索了一下,隐约有些印象。 老梁道:“那姓王的医生是我舅舅,我从小就听我舅舅提你。嘿……他对你可是佩服的很,只是……只是你却败在我這個病上了。” 老梁偷着乐了一下。 高源思绪一下子回到了那個激情飞扬的年代,回首现在,他竟已苍老成這般模样了,曾经的故人,也大多逝去了。 老梁问:“外面……怎么样了?” 高源宽慰:“放心吧,我們会赢的。” 老梁认真道:“我一直都……一直都很相信的,只是我……怕是看不见胜利的那一刻了。” 高源不知道该怎么說了。 老梁道:“等胜利的时候,你们来坟上看看我吧,不用带纸钱和香烛。给我带点糖果和蛋糕,這……這狗日的控糖餐我是吃够了,妈的,狗都不吃。” “好啊。”高源答应了他。 老梁满足地笑了起来。 而后,老梁牺牲。 第423章 动员 老梁牺牲后,黄笛也来過了好几次,黄笛头发都愁白了不少,整個人相当憔悴,送别老梁,他找到了高源,他有些颓废地說:“医护人员也倒下了這么多,口子根本堵不上,一次一次的调查根本屡不清线头了,经济那么发达的地方,都被折腾的筋疲力尽,更何况我們這個穷地方!” 黄笛疲惫地坐在高源对面,口罩都挡不住他的愁容,看的出来,老梁的死对他打击很大,他又看身形瘦弱年纪老迈的高源,他道:“高叔,你可千万要保重身体啊。” 高源摇了摇头,他說:“我沒事,只是你应该要比我更加振作才行。” 黄笛却叹了一口气,說:“高叔,我真是有些悲观了。” 高源对他道:“你呀,更应该好好学学歷史。” “歷史?”黄笛有些不明所以。 高源问他:“我們打過几次顺风仗了?不都是在最艰苦的條件下,一路走過来的嗎?我們的部队可以屡屡创造以弱胜强的奇迹,靠的是什么?” 黄笛怔了一下。 高源道:“靠的是人民!打仗如此,治病防疫同样如此,你條件再差有我們当年差?有了人民的战争,我們从来沒有输過。” 黄笛缓缓点头。 …… 4月15日,這是一個分水岭的日子。高源他们省的医疗资源薄弱是事实,而且是一個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在這种危急时刻,他们選擇了一條走了很多年的老路。那就是充分发动群众,人民的力量才是伟大的。 上级提出来要发动各行各业参加战斗,动员所有人提供线索,力争早发现早治疗,绝对不能让這個病散到医疗力量更加薄弱的乡镇农村去。 而要完成這個目标,就必须要充分做好宣传。所以从15号开始,铺天盖地的宣传就做下去了,一定要在最短時間让所有群众都清楚明白现在究竟到了一個什么样的地步,而他们又能为此做出什么样的努力。 我們群众都是最善良的群众,我們的人民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人民。随着宣传力度的增大,各行各业,各级单位,从城裡的街道到村两委,所有行业,甚至家庭都动起来了,积极提供线索,参与预防工作。 对于這些提供线索的热线电话,疾控人员则是選擇了宁错勿放,他们每一個都会认真地核实。也因此,他们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每個人都是连续奋战,每天休息還不到三個小时。 不仅如此,他们還公布了每一個市的染病人数,甚至還公布了疑似人员,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可见,他们省這一次下的决心和力度有多大。 直到看到了這個改变,高源才终于把悬着的心给放下来了。作为从解放前就一路战斗過来的老兵,他非常坚定地相信沒有人民打不赢的战争!再苦再难,只要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他们赢定了! 虽然接下来染病的人数還在上升,但高源已经丝毫不担心了。 省城虽是全程医疗资源最好的地方,可现在承担的压力已经超出他们的能力了,所以下面来支援省城的第一批医护人员迅速到位了。而岭南专家组也要下去培训各個市医院,正好這两批人,是一来和一回。 支援的队伍和出发的队伍站在了一起,黄笛正陪着领导做动员。高源则在跟岭南专家组交代各市的情况,想让他们尽快熟悉。 正谈着,高源似乎感觉底下的有個人在看自己,他转头看去,只见一群戴着厚厚口罩的医护人员,也沒有人看着他。他把头转了回来,继续跟他们谈,但似乎又感觉到了,高源又转头去看,可還是什么都沒有。 高源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這段時間累過头了,都出现幻觉。而就在高源自我怀疑的时候,何方匆匆跑了過来,大声喊着:“老师,老师。” 高源看了過去:“怎么了?” 何方說:“我正找你呢,医院邀請您去会诊。” “知道了。”高源答应了一声,又往来支援的医护人员人群裡面看了看,奇怪的是现在他已经沒有被人注视的感觉了,所以高源更加怀疑刚才是幻觉。 “老师?”何方露出询问之色。 “走吧。”高源对何方說了一声,然后又往人群裡面看了一眼,确定沒有人在看他,就跟着何方离开了。 岭南专家团下各级市裡去培训了,何方则陪着高源继续留在省裡。因为高源他们县的情况相对比较严重,所以岭南专家团還特意去县裡帮他们做治疗和培训。其他地方都是沒有這個待遇的,因为专家团人员有限,時間更有限,市裡都排不過来。 经過上下齐心,医护人员的舍生忘死,疾控人员的昼夜不休,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终于在四月底,拐点到来了,這個可怕的疾病被他们控制住了。岭南专家团离开了,申請他们帮忙的其他地区還有很多,但何方留下来了。 整個五月份都是攻坚的一個月,在多方面的围追堵截下,新增的病例月底就已经消失了。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了,剩下的,只要继续保持好预防状态,把住院病人治好,就可以彻底奠定胜局了。 而在省城忙碌了两個月的高源也终于踏上了回程的路。 “老师,师娘肯定很想你吧,我跟师娘說了,师娘說给你烧了好多吃的,等下可以好好吃……老师,老……”何方转過头却发现高源已经沉沉睡去,尽管绿皮火车很晃很吵,尽管人很多声音很大,可高源還是睡的很沉。 “唉……”何方沉沉叹了一下,看着高源那根根倔强挺立的黯淡白发,他心疼起了眼前這個老人,七十多岁的年纪還奋战在第一线,跟他们這些年轻人一起玩命。年轻人尚且承受不了這么高强度的工作,可他一個年過古稀的老人居然硬生生支撑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