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高源 第51节 作者:未知 “高源?”谭云一怔:“哦,难怪了。” 温慧追问:“你认识?” 谭云笑着說:“现在县裡的中医,還有谁不知道高源的。你们呀,真是运气太好了,遇上了這個牛人。要是换了别人啊,怕是早就出大事了。” 温家人都听呆了。 温慧则是看向了门外。 第65章 防疫方案 第二次再去讲课的时候,高源就受到了很好的礼遇,人家县医院的医生是到门口迎接的。 讲课前,高源又去看了一下病孩,那孩子還在住院,情况稳定多了,能自己吃饭,也能好好交流,并沒有变成痴呆。嘱咐继续服药观察之后,高源又去看那個中风老人。 其他医生都跟在高源后面,這架势就跟之前省医院的专家团下基层巡诊支援一样,這也把中风病人的儿子看的一愣一愣的,昨天這個大夫還跟在后面,现在怎么混到最前面去了? 病人儿子下意识就站起来,要跟高源握手:“高大夫,您好呀。” 连称呼都变了。 高源跟病人儿子握手,问:“老爷子今天怎么样了?” 病人儿子說:“好多了,昨天后来吃了您开的汤药,今天已经能坐起来吃饭了,也能跟我們說话了。” 高源点头上前,查看了一下病人的情况,发现的确恢复很快,嘱咐了一下,他也就出去了,病人儿子還跑到门口去送。 苗然跟在后面问:“高教员,這個中风病人怎么恢复這么快啊?” 高源說:“主要是病人底子比较好,而且抢救及时,這种急病来得快,只要及时救治,去的也很快。哦,对了,你们应该都发现了吧,治疗這两個病人,我都用了麝香。” 那群医生纷纷点头。 高源道:“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但贵有贵的道理。這個药有极好的振奋中枢,救大脑缺氧,解窒息,止痉挛的作用。少量使用,便有奇效,這两個病人能這么快恢复,麝香建功甚伟。” “之前省医院判断小孩大脑缺氧太久,說勉强救回来也会变成痴呆。我曾经治過這样的病例,只要及时使用麝香,就可以很有效地保护小儿智力的正常。你们可以在這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高源還给他们提出了研究方向。 县医院這些医生是亲眼看见麝香的奇效的,這会儿研究的兴致都很高。 乔正医生对高源道:“高教员,谢谢你的指导,這几天我們获益很多,也重新认识了中医。” 高源趁机提道:“不用客气,中西医各自有优势,相互合作,各自发挥出优势才是正道。接下来如果碰上一些棘手的病人,我很希望我們能一起合作治疗。” 乔正医生也沒想那么多,就马上答应道:“求之不得啊。” 众人皆友善地笑了。 苗然医生也对高源露出了微笑。 這边讲课结束,高源就准备回去了,出了医院,他就想去防疫站看看。 高源咚咚咚跑到防疫站却发现一個人都沒有,旁边一问才知道裡面這些人都被叫去卫生局开会了。 于是,高源又到卫生局。 刚到楼下,就听见楼上有人喊:“哎,高源大夫。” 高源抬头一眼:“王局长。” 王汉章对着高源招招手:“来,快上来,正好,来一起开個会。” “啊?”高源一怔,待得反应過来就赶紧上楼了。 进去会议室一看,高源才发现這裡面有不少熟人,医院的李院长,严桥老中医,李润玉大夫這些人都在,防疫站那几個“站长”都垂头丧气地坐在最末尾。 王汉章点了根烟,对高源說:“高大夫,搬個凳子坐到我旁边来。” “好。”高源去旁边寻了條凳子坐了過去。 一见高源過来了,严桥老中医和李润玉两個的脸瞬间臭的不行。 李院长反而对高源点了点头,毕竟高源在他们医院的口碑已经立的很好了。 王汉章把一包烟扔到高源面前,示意他自己动手。 高源客气地摆摆手。 王汉章深深吸了一口烟,用手指节敲桌面:“說啊,刚才不都是挺有理由的嗎?防疫站,防疫站,是让你们防疫疾病的,是让你们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政策的,结果整個抗击流感全過程,你们這些人呢,一個個都玩消失了?” 高源看看王汉章,又看那群低着头的“站长”们。 王汉章又道:“李院长,你是防疫站的负责人,你来给我解释清楚。” 李院长有些尴尬地說:“這不是流感的病人太多了,我們医院实在忙不過来,就让他们在医院帮忙救治病人了。” 王汉章气道:“组织上這么信任你,让你来管理防疫工作,你就是這么管的?” 李院长更尴尬了。 高源也不由露出些许苦笑,各县的防疫站基本上都是今年才成立的,站长一般是当地医院的院长或者副院长兼任的。 他们县裡的防疫站建设很差,就给了一间屋子一张桌子,连凳子都沒有,那五個工作人员都是站着的,所以才会被老百姓戏称为五個“站长”。 当地既不知道该怎么预防,又对预防工作很轻视,所以派過来的基本上都是闲人笨人,或者一些关系户。闲时這些人就是发呆聊天,稍微忙一点就给叫回医院帮忙了。 王汉章现在骂的就是這個事情,他又道:“你们别给我不当一回事!我告诉你们,這次治流感,咱们做的很不到位,各级卫生部门都挨批评了!你们作为县裡的医生大夫,卫协会的委员,防疫站的成员,也要受到批评!” 会议室裡面大家都低着头,也不搭茬,反正都是一起挨骂。 王汉章把烟头捻了捻,又放缓了语气:“当然了,跟旁边几個县相比,咱们在支援救治偏远乡镇方面,還是做的不错的,這一点得到了上面的肯定。” 众人皆抬头看向了高源。 王汉章也转头对高源道:“高大夫,你们确实做的很好,要是沒有你们啊,我們就只剩挨骂了。” 高源客气地說:“应该的,应该的。” 王汉章又对其他人道:“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们,你们忙不過来,人家怎么就能忙的過来?你们沒有力量去支援霍乡,人家怎么就有?” “一天到晚說团结中西医的工作难做,我特意让高大夫去给西医上课,怎么样,他做不好团结工作了嗎?我都看见了,高大夫走的时候,医生都一路送到大街上了。” “怎么就你们搞不好团结工作?怎么就你们沒有力量去支援?這還是态度問題啊,你们要真的想做,能做不好嗎?”王汉章从旁边拿出一沓信来,往前一扔:“你们看看,這些都是霍乡老百姓寄過来的表扬信,你们這些收到几封表扬信了?” 大家更尴尬了,头都不敢抬了。 王汉章摇摇头,恨铁不成钢地說:“向人家好好学学吧,要把积极的态度拿出来。我今天就把话给你们撂在這裡,不拿出一個合适的防疫方案,别怪我找你们算账!” 李润玉听得满心不爽,他们沒日沒夜忙活了那么久,還劈头盖脸挨顿骂,受表扬的却是他最讨厌的高源,他当时就不高兴地說:“既然高源大夫那么优秀,又是我們的榜样,那我觉得应该让高源大夫优先拿一個方案出来给我們讨论啊。” 王汉章眉头一立。 其他人纷纷附和,嚷嚷着让高源给方案。 王汉章這才微微一愕,他看向了高源,意识到自己刚才是不是立榜样立的太過了,让高源犯了众怒了? 高源却对着他微微颔首,示意无妨。 第66章 有备而来 虽然预防为主的口号喊了好几年,但落到实处,這么多年其实也只干好了防治性病和接种天花疫苗两件事,其他的预防工作,不說别人了,连王汉章自己脑子裡面也是一团浆糊。 他为什么一個劲儿地逼這些人呢,還不是他這個当领导的也不知道咋办嘛。上面领导逼他,他就只能逼 所以他现在看着高源,自己也是一愣一愣的,他心裡在想:“這個男人怎么辣么自信?” 李润玉還在把高源往高处抬:“我們县裡這些大夫啊,都得向高大夫学习,人家多有能耐,我們做不到的事情,他都能做到。說团结就团结,說支援就支援,能人所不能。這個预防工作,我們是做不好,但他肯定可以。” 严桥老中医也很讨厌高源,当即就追着抬高:“是啊,别看我严某活了七十多年,可這本事啊,却不及高源大夫的万一啊。做這個预防工作,我想破头皮也沒什么头绪,高大夫可不一样了,他是有本事的人,他肯定能做好。” 李院长看看這两人,又看看高源,想着现在县医院跟高源的关系還不错,他也就帮高源說了句话:“哎,不能這么說,对预防工作我們都很陌生,高源大夫也一样,他也不一定能做好的。” 李润玉却道:“话可不能這么說,我們做不好,那是我們工作态度不积极。高源大夫要是做不到,岂不也是态度不积极,不想为老百姓服务?” 李院长吃了個瘪,得,他不說话了。 “你们一唱一和沒完了?”王汉章听不下去了。 高源却道:“局长,既然他们這么想听我的意见,那我就稍微說两句,抛砖引玉,說一点我的浅见陋识,我想他们二位经验丰富的老大夫肯定能在我的基础上给出更好的方案。” 王汉章疑惑地看着高源。 高源又对他点点头。 王汉章這才道:“那……那你說說吧,大胆說,不要怕說错,我們都是防疫的新手,只有大胆說出想法,多讨论,才能在实践上少犯错。” 王汉章怕一会儿高源的建议被人挑刺,所以他帮高源垫了垫。 高源看了看众人。 李润玉和严桥对视一眼,两人也是轻蔑一笑,說到治病他们是相信高源有真本事的,說到防疫他会屁?不說高源了,全县的医生谁会這個,谁也沒学過,沒研究過啊! 他俩都不用刻意找茬。 高源道:“新中国在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上就确定了‘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面向工农兵’三大基本原则,预防为主一直是放在第一位的,可见其位置之重。” “但一直以来,我們做的是非常不到位的,也是很不重视的,所以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每次都是等到很严重了,才后知后觉应对。而我們的医疗资源又很匮乏,所以经常被打的灰头土脸。” “中医早就有‘上医治未病’的說法,预防为主的政策跟這個說法极为类似的,只不過它不仅仅只是治某一個人的未病,而是要预防所有人的未病。” 王汉章突然觉得高源還挺能說。 李润玉和严桥都悄悄扯了扯嘴角,高源嘚吧嘚半天,還是沒讲到戏肉上,就知道說套话空话。他们更加确定了,高源就是啥也不会。 “额……”說到這裡,高源突然卡顿了一下。 王汉章一怔,露出询问之色。 严桥差点沒笑出来。 李润玉索性不装了,他笑着问:“高源大夫,您這是忘词了,還是压根就不会呀?总不能是态度不积极,不想說吧?” 高源說:“不好意思,我最近记性不太好。” 严桥继续挤兑道:“我就說嘛,高大夫肯定是忘词了,人家怎么可能不会呢。” 王汉章脸色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