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未解之谜
1992年8月14日,澳星b1的第二次发射,成为休斯公司的卫星,在全球历次发射中,入轨精度最高的。
打破了入轨精度的世界纪录。
這個记录,原本是由梁天担任特装车司机的【亚洲一号】发射任务保持的。
【這是一次理想的失败和一次完美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在国际商业发射上领域的,又一高光时刻。
“梁老头儿,你管這叫至暗时刻?”方原感觉自己被总设计师给忽悠了。
“你個小娃娃,怎么這么沒有耐心?”
“我都蹲在這儿听你讲了一個小时了,還叫沒有耐心?”
“你蹲着干嘛,你找张椅子坐着听啊!”
方原看了看梁星火,他原本是有一张随时可以招呼過来的椅子的,奈何银河之舰设计的时候,并沒有想過会有第三個人。
倒不是說,偌大的星舰,就沒有其他可以坐的地方了。
但专门为他定制的椅子就那么一把,好巧不巧地被梁星火给坐了。
梁星火并不知道這样的情况。
因为闭着眼睛假寐,也不可能看到方原有些哀怨的眼神。
以前吧,他只是支配不了自己的脑组,现在倒好,连自己的椅子也支配不了了。
方原就這么蹲着。
倔强地沒有召唤自己的椅子。
开玩笑,椅子来了,椅子上的人也就来了。
這么一搞,整得他有多想要接近【火星洞幺】似的。
就算要接近,也不可能当着人曾祖父的面啊!
梁天已经完全进入到了回忆澳星b1发射的节奏裡面。
发射中止,是一個全新的名词。
這個名词之所以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达到“三赢”的结果。
如果這次发射失败了,保险公司需要启动赔偿手续,卫星公司需要重新对发射任务进行招标。
一系列的手续,都会非常麻烦。
麻烦在這裡,可以约等于時間。
而休斯公司最缺的就是時間。
他们制造的两颗澳星,是用来替代运营寿命即将到期的第一代澳大利亚国家通讯卫星的。
且不說一颗澳星本身的价值就达到了1.4亿美元。
如果一直发射不上去,在通讯方面造成的经济损失,只会比卫星本来的价值更大。
卫星保住了,对于委托方和卫星制造公司来說,就是一种劫后余生。
這也是为什么,原本签了那么苛刻的合约,最后上赶着要提前支付尾款,以支持第二次发射。
唯有发射中止,既不成功,也不失败,才是這颗卫星,能够最快被送上去的方法。
90年代,卫星发射失败是常有的事情。
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空中爆炸,箭毁星亡,得从卫星制造环节,重新开始。
中国航天人创造出了第三种可能。
当大部分人都還沉浸在发射失败的悲哀裡面的时候,休斯公司,却是看到了无尽的潜力。
那個时候,全世界航天人热议的,不是发射是怎么失败的,而是长二捆究竟是怎么做到在点火之后,又紧急关停的。
“对啊,梁老头儿,火箭是怎么停下来的?”方原不免有些好奇。
“我问了东哥。”梁天說,“他们一开始也不知道。”
“我們自己人都不知道嗎?”方原问。
“对,一开始不就說了,這是世界航天史上,从未出现過的情况了嗎?”
“然后东哥就去找原因了?”
“沒有。找原因那是后面的事情。”梁天出声提示:“小方原,你想想当时的情况。”
发射虽然中止了,但火箭已经完成了点火。
点火的那一刻,长二捆的六台发动机,喷射出来的,是接近2000°c高温的火焰。
火箭虽然沒有升空,却也不是完全沒有动。
肉眼都能看到有轻微的位移。
再想想這個时候的长二捆是什么状态。
整個一颗一個高达50米重达400吨,装满了航天燃料的巨型炸弹。
稍有不慎,别說是发射塔架了,整個发射场也会变成一片火海。
到时候损失的可就不仅仅只是摇摇欲坠的火箭和火箭携带的卫星。
地球航天发射史上,从来沒有出现過火箭已经点火,但既沒有升空也沒有爆炸的情况。
火箭在地面爆炸,可比在空中爆炸的结果,可怕得多。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人,自然也不确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這一秒沒有爆炸,不代表下一秒沒有。
发动机关停,還远沒有到危机解除的时候。
地面设备系统指挥员請示了戢志东,带着抢险队员,不带一丝犹豫地冲到了发射塔架下面。
這個时候,航天人心裡只有一個念头。
保住澳星,保住长二捆,保住卫星发射中心。
這個念头强烈到沒有人来得及思考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发射台的周围,是漫天的气浪,和滚滚的烟雾。
抢险人员飞奔到发射台边上,看都看不清,更沒有办法靠近。
为了避免被气浪冲走,抢险人员把手臂挽到了一起。
你靠着我,我推着你,就這么强行扑到了气浪裡面。
发射塔架经過高温的冲击,脚下的胶鞋都吱吱作响。
航天人就是在這样的情况下,去固定已经位移了十厘米的火箭,并且拔掉电源插头。
這個时候,只要稍微有点静电,或者信号干擾,火箭就有可能原地爆炸。
除此之外,火箭的体内,還有电爆管和引爆器一类的火工品。
這些东西如果不及时拿出来,也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引发爆炸。
抢险人员只有从40厘米见方的舱口爬进去,才能把這些火工品给取出来。
但光爬进去還不行。
火工品是放在火箭的中间儿不是舱口。
摇摇欲坠的火箭矗立在发射塔架,想要从裡面上去,就得搭工作梯。
事发突然,又史无前例。
现场根本沒有這样的预案。
工作梯、照明灯、防毒面具,什么都沒有。
但這些都阻挡不了航天人抢险的决心。
沒有防毒面具,只能用衣服和毛巾捂住口鼻。
沒有工作梯,一個一個直接踩着肩膀往上爬。
沒有照明灯,就靠平时的经验在黑暗裡摸索。
整整39個小时,在新闻直播之外,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航天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澳星b1、保住长二捆,更保住了整個发射场。
每一個参与抢险救灾的人,都是在保住之后,才反应過来,开始后怕。
事后调查,故障是出在了运载火箭助推器点火控制系统程序的配电器上。
在程序配电器的第四、第五导电触点之间,有一丝重量仅为0.15毫克的铝质多余物。
就這么一個“小不点”产生的电弧,接通了关机触点,使得火箭助推器在点火后关停。
由于推力不均,火箭脱离发射塔架的固定,還沒来得及起飞,就又直接往下掉,這個過程,造成了将近十厘米的错位。
十厘米相较于长二捆50米的高度,是非常小的位移。
可就是這么小的位移,也足以造成火箭重心不稳,直接倾倒爆炸。
命运之神在這個时候,眷顾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澳星b1的二号工位,是为了长二捆全新赶工的。
我們国家以前的火箭发射台面,都是完全平面的。
设计长二捆发射平台的时候,戢志东鬼使神差的在圆形平台的外围,画了几毫米厚的高棱。
“你知道嗎,小方原,那是一個几乎都沒有人注意到過的小细节。”梁天感叹道。
“我不知道啊,但听起来好像很关键的样子。”方原不明觉厉。
“确实是這样,事后去现场看,比火箭站的地方稍微高出来的那個边边,被磕出来一個很明显的印子。火箭很有可能就是因为這個不经意间的设计,才沒有转到外面去。”
四個脚已经移位了三個,最后這個如果沒有被挡住,就彻底失去了重心,火箭一倒下,整個发射场也一样是要被炸掉的。
“梁老头儿,你为什么知道得這么详细,难不成這個设计也和你有关?”
“我后来有给东哥打過电话,他說是因为我這個飙车爱好者,一天到晚地拉着他看九十年代的赛车尾翼,才让他在设计的时候,有了這么鬼使神差的细节。”
“這哪裡是鬼使神差啊。這分明是梁使天差啊。”
“东哥說,当时就是为了美观,并沒有想過会有什么用,再怎么样总结经验,也沒有這样的预案。东哥一直都說我是福星,但我觉得应该是沒有什么关系。”
“如果【亚洲一号】的成功发射和你有关,【澳星b1】的成功中止也和伱有关,那你确实也算得上是福星了。”
“如果我真是福星,如果我一直守在发射中心,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至暗时刻了。”梁天很是懊恼。
方原不太会安慰人,打击起来倒是有点精准:“你要一直是個特装车司机,不不搞什么火星移民,我倒是大概率,会拥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歷史是不容假设的,就像我們沒办法预见未来。”梁天从懊恼的情绪裡面出来,“航天人需要的不是福星,而是精准的质量把控。3月22日,也因此成了我們国家的航天质量日。”
澳星b1第二次发射成功之后,我們国家在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就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订单纷至沓来。
但這個過程持续的時間很短。
中国航天中标的是两颗澳星的在轨交付。
澳星b1发完了,還有澳星b2在等着。
澳星b2发射的戏剧化程度,并不比澳星b1小。
澳星b2的发射時間,是1992年12月21日19点20分。
戢志东执行了全套发射口令。
倒计时。
点火。
火箭升空。
到达预定高度。
一切都很完美。
按照歷史经验,火箭发射到了這個情况,铁定会进入预定轨道。
休斯公司的代表,确定了他们自己的监控数据之后,认为火箭已经发射成功。
于1992年12月21日19点50分,签署了发射成功的確認书。
到了這個时候,发射中心的任务就算执行完了。
戢志东却沒有办法在這個时候就开始庆祝。
就在火箭发射升空的第47秒,他清楚地看到,火箭顶上,出现了一個黄色的火球。
這個火球来得蹊跷,是以前从来都沒有出现過的情况。
時間就這样又過去了四個小时又十分,1992年12月22日0点,休斯公司紧急联系发射中心。
他们一直沒有实现和澳星b2取得联系,怀疑卫星发射失败。
同一時間,冕宁县的泽远乡发来汇报,境内出现已经烧毁的,小汽车大小的不明坠落物体。
“东哥收到這個消息,恨不得带着中方人员,立刻出现在疑似卫星残骸的现场。”
“要去就去呗,干嘛還要恨不得?這都不像澳星b1那個时候,有随时爆炸的危险。”
“小方原,你忘啦,先前說澳星合约裡面的第二條,是不给我們提供關於澳星卫星的任何的技术材料。”
方原不解:“這都已经烧毁了,還要技术封锁呢?”
“是的,根据合同,我們沒有沒有权利,单方面检查疑似卫星残骸。一直等到23号,才在他们赶過来的技术人员的监控下,对残骸进行检查,確認了就是澳星b2。”
外方技术员将关键零件装入箱子封存,箱子装满了就把一些小的零件,装到了自己的夹克裡面,保证卫星技术不泄露。
“所以,虽然都签署了成功確認书,但澳星b2的发射最终還是失败了,对嗎?”方原问梁天。
“是的。”梁天回答。
“那這算是我們的责任,需要赔偿对嗎?”
“不,這個责任,一直到现在都沒有定论。我們认为,是发射47秒时,澳星自带的燃料箱发生爆炸。但我們沒有机会检查残骸,事发的原因,也就成了航天史上的未解之谜。”
“還能這样……”方原有点不知道要說什么。
“是的,這次和b1那次不一样。”梁天解释道,“如果认定是卫星爆炸,就和我們沒有关系。如果认定是火箭发射的問題,我們不仅要重新发射,還必须赔偿卫星的损失。”
“那既然是确定不了责任的未解之谜,最后要怎么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