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29章 被踢出局

作者:飘荡墨尔本
關於澳星b2发射事故的责任认定,双方的争论是非常激烈的。

  根据我們国家的专家的判断,火箭发射后的第48秒,被【长二捆】托举在顶部的卫星自带燃料箱,发生了突然爆炸。

  這個爆炸,将火箭前部的整流罩给炸开了,卫星也从這個位置脱落。

  【长二捆】在卫星爆炸产生震动、运载重量突然减轻的情况下,自动调整姿态,仍然按照原定程序正常飞行,“成功”将【澳星b2】爆炸后的剩余部分,送入了预定轨道……

  這样,责任就在外方。

  外方的专家则是认为,【长二捆】在火箭或整流罩的设计、制造和装配上存在故障的缺陷。

  這样责任就在卫星制造方。

  想要得到一個双方都认可的答案,就必须允许对卫星残骸进行检查。

  但這個检查又只能是单方面的。

  這一来二去的,事故责任认定,就从1992年的12月22日,一直到1993年的8月14日發佈,足足花了235天,才有了澳星b2卫星发射任务故障调查的联合聲明。

  這份联合聲明总结来說,有两個结论:

  第一,双方都认为,火箭沒有問題——在设计、制造和装配上都沒有导致澳星b2发射失败的缺陷。

  第二,双方都认为,卫星沒有問題——在设计和制造上都沒有导致澳星b2发射失败的缺陷。

  “你也沒有問題,我也沒有問題。那么,問題来了,究竟是谁的责任?”

  方原觉得這個所谓的联合聲明,和之前的合约一样,有些儿戏。

  “這個問題要是能直接给出答案的话,就不会是未解之谜了。這個联合聲明算是双方都能接受,最主要的作用,是给国际商业保险公司看的。”

  “为什么?”方原不解,“保险公司有這么重要嗎?”

  “每一次国际商业发射,都一定是要有保险的。商业行为,需要把损失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梁天解释。

  方原又问:“那后来呢?和澳星b1一样,澳星b2也进行了第二次发射,对嗎?”

  “沒有。澳星b1能够第二次发射,是因为我們通過39個小时的抢险,保住了那颗卫星,一直到第二天天快亮的时候,发动机喷管還在不紧不慢地喷撒着的火焰……”

  梁天收起回忆,回答方原的問題:“澳星b2都爆炸了,我們连抢险机会都沒有。”

  “那這样的话,根据那份联合聲明,就是双方各自承担责任,我們再造火箭发射,休斯公司再造卫星,是吧?”

  “对头。我就說你小娃娃聪明。休斯公司后来造了一颗澳星b3,過了一年多,1994年8月28日我們成功地把澳星b3送入了预定轨道,完成了澳星的全部合同。”

  “为什么要一年多這么久?之前澳星b1两次发射,不是间隔了五個月嗎?”方原不解,“是因为造卫星要一年多?”

  “不是的,他们造卫星和我們火箭都已经熟门熟路了,用不了這么长的時間,問題出在要解决爆炸的原因。”

  休斯公司找中国发射卫星,但又对卫星的技术严防死守。

  這么一来,卫星是什么样的,对于发射方来說,就和瞎子一样。

  我們国家在做澳星发射试验的时候,携带的是同等质量的铁疙瘩。

  但铁疙瘩和卫星,肯定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澳星b1,沒有发生爆炸,算是幸运。

  澳星b2爆炸之后的好几次发射试验,卫星都发生了爆炸。

  究其根本,是卫星技术和活接技术的协调不完整。

  這么一来,就需要在背靠背的情况下,分别加强卫星和整流罩的设计。

  這一来二去的,時間就這么過去了。

  “拖了這么久,是不是就很不愉快?再也沒有后续的合作,直接进入到至暗时刻了?”方原进行了合理的推测。

  “恰恰相反。”梁天說,“休斯公司对两颗澳星的在轨交付是非常满意的,转头就和我們签了【亚太二号】卫星发射的合同。”

  “那這不是很奇怪嗎?”

  “不奇怪。一来呢,我們便宜。二来呢,我們确实把卫星送了上去,還是特别高精度的。”

  “就为了创造一個又一個入轨精度世界纪录?”方原不太理解。

  “不是的,小方原,這個入轨精度還是非常重要的。”

  “哪儿重要了,梁老头儿?”

  “卫星是一定要进入既定轨道运行的。如果发射上去,离既定轨道很远,就要通過卫星自身携带的能源,进行一次次地姿态调整,一步步地回到既定轨道。卫星自带的能源是相当宝贵的。严重影响卫星的使用寿命。”

  梁天接着解释:“有的卫星虽然被发射上去了,但是入轨精度太低,就会消耗大量的能源,這样一来,使用寿命就可能是设计寿命的一半,甚至更短。精度一高,使用寿命就有可能超過设计寿命。”

  “原来是這样。”方原道:“那這個精度,确实還挺值钱的。你這么一說的话,休斯公司還愿意继续合作【亚太二号】就可以理解了。”

  “可惜啊。”梁天叹了一口气:“1995年1月26日,【亚太二号】刚一升空,就发生了爆炸,星箭俱毁。”

  “梁老头儿,這就是你說的至暗时刻嗎?”

  “還不是……【亚太二号】虽然星箭俱毁,但沒有造成人员伤亡。這在当时的国际商业卫星发射环境裡面,也不算特别不能接受的。甚至可以說是经常发生的。”

  “所以,休斯公司也還是愿意继续合作的,对吧?”方原问。

  “沒错。反正有国际商业保险嘛。次次都买,這次就进入到了正常的赔付程序。商业发射,一切都按商业规则来。”

  沒等方原再问,梁天就又陷入了回忆:“我說的至暗时刻,是那之后的1996年2月15日,国际通信卫星708星的发射,也叫2.15事故。”

  “也是一個直接用日期来命名事故啊?”

  方原一听就能明白這個事故的严重性,和他爸爸妈妈出事的2.22事故相比,只少了一個纪念日。

  人类太空灾难纪念日的诞生,也有当时出事的人,都是人类顶级科学家這方面的原因。

  “对,2.15事故虽然不是人类太空史上最大的灾难,也是能够排的上号的。国内报的死亡数据是6死57伤,国外报的有几百,后续的各种传闻裡面,甚至有上千的……”

  “传得這么夸张?”

  “对啊,可见当时的影响有多么恶劣。”

  1996年2月15日,是大年二十七,還有四天就要過年。

  這是我国全新研制的【长征三号乙】火箭的首秀。

  搭载的是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委托发射的【国际通信708卫星】。

  【长三乙】是我們国家的功勋火箭。

  【长三乙】能够将5吨左右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相比于【长征五号】也就是后来被亲切地称为【胖五】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轨道14吨,和地月轨道8吨,【长三乙】的运载能力有些不够看。

  但【胖五】连发射场都是在海边新建的,和【长三乙】不是一個时代的。

  在【胖五】之前,有长达二十年的時間,一直到2016年,【长三乙】都還是我們国家现役火箭裡面运载能力最大的。

  時間回溯二十年,不难想象,当时的航天人对【长征三号乙】的首发有多大的信心。

  首飞就发射一颗国际卫星。

  這還不算完,直接启动全世界公开转播。

  一款新型火箭的首飞就這么大张旗鼓的,虽然后有来着,但绝对史无前例。

  卫星基地也是一派祥和,大家见面打招呼都是一句:【打完這颗,就可以回家過年了】。

  “梁老头儿,刚刚经历過【亚太二号】的空中爆炸,航天人难道就沒有想過【长三乙】的首飞会失败嗎?”奇迹宝宝又开始化身好奇宝宝了。

  “当然是想過的。”梁天說,“但回過头来,既然是首飞,升空之后爆炸,也不在不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也对,這毕竟也不是第一次直播了。心理承受能力都已经给练出来了。”

  方原說的沒有错。

  观看卫星发射直播的观众们,内心也早就变得比澳星b1和b2的那個时候,要更加坚强一些。

  1996年2月15日,凌晨3点01分。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号发射台。

  【10,9,8,7,6,5,4,3,2,1,0,点火!】

  点火顺利,升空正常。

  航天人松了一口气。

  這個时候,已经不太可能再发生比【亚太二号】星舰俱毁更大的灾难。

  但這口气,只松了短暂的两秒。

  【长三乙】首发的第三秒,轨迹就直接来了一個乾坤大大挪移,从竖着往上,变成了横着出去。

  這個时候,火箭才刚刚起步,飞行的高度還很低。

  倾斜角度越来越大,导致火箭开始横飞。

  此时的火箭,燃料箱几乎都還是满的。

  【长三乙】化身一颗巨大的导弹,从基地飞了出去。

  短短的22秒,火箭坠毁在了离基地1.8公裡以外的山头,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

  整個发射场随即断电。

  在寂静而又黑暗的指挥室裡,每個人的脑海裡,都只剩下断电前的那個爆炸的画面。

  守在电视机前的梁天,也是目瞪口呆,良久才說出了只有两個字,又不断重复的一句话:【完了,完了完了,完了完了完了……】

  【长三乙】失控爆炸的地点,是基地航天工程技术人员临时住宿的协作楼和宾馆附近。

  蘑菇云带起的滔天气浪,瞬间就冲垮了钢筋水泥的建筑。

  這次发射带走了6位沒有在发射前进入地下掩体的科研人员,并造成57人受伤。

  如果不是刚好有一個山头挡住了火箭的去路,這颗【导弹】将径直飞向這次发射任务的指挥部……

  全国人民第一次在直播中看到卫星发射失败,是澳星b1发射中止的那一次。

  虽然,也有不解和愤怒,但因为最后的结果是好的,航天人收到更多的,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安慰电报和信件。

  這一次的情况,则是完全不同。

  這是直接把山给炸了,把人给炸死了。

  哪怕伤亡人数沒有后来传的那么夸张,但這個情况,直接把当地的民众给吓了個够呛。

  那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個场景。

  如果卫星发射都是這么個轨迹,他们安居乐业的地方,岂不是随时都有可能被夷为平地?

  一本记录当时情况的报告文学,曾经有過几個细节的描写。

  一位从bj過来参加发射的专家要回去,工作人员去火车站给专家买软卧的票。

  在身份证和介绍信一应俱全的情况下,被售票员直接从窗口给扔了出来。

  【你们這些人,把中国脸都丢尽了,還想坐软卧……】

  事发一周之后,一個卫星发射基地的高工在去镇上买鸡蛋。

  卖鸡蛋的人看清是基地来的,直接不让過秤。

  前面谁买都可以,就到了高工這儿就不行。

  【你们在這裡几十年,拿着高薪高奖金,连西瓜大的卫星都打不上去,還有脸……】

  全国人民的愤怒都是实打实的。

  但航天人需要为這次失败付出的代价,可不仅仅是全国人民的愤怒。

  国际商业保险公司开始拒绝给中国的国际商业发射提供保险。

  這個时候,中国航天人還是憋着一股劲的。

  1996年8月18日,【中星七号】在同一個发射基地点火升空。

  這是一颗静地轨道通信卫星,制造商還是休斯公司。

  因为最终用户是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即便沒有国际商业保险公司愿意承保,也還有中保财险。

  這次升空是顺利的,但三级发动机的二次点火发生故障,沒能把卫星送入到预定轨道。

  半年之内的两次失败,让【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几乎成了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失败】代名词。

  沒有国际保险公司愿意为中国的商业火箭发射提供保险,就意味着沒有国外公司会找中国来发射卫星。

  休斯公司停止了与中国长达六年的国际合作,多家已经和【长征系列】火箭签订合同的公司,也纷纷取消订单。

  這是一個恶性的循环,也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刚刚起步的中国国际商业航天发射,面临直接被踢出局的至暗时刻。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