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天赐乐园破二楼 冷屋凉床是我家
白白厚厚的冬雪遮盖着早已荒芜的院落,露出雪面的干枯的蒿草被西北风吹得沙沙作响。住着庄太公司劳务工人的破旧的二层独楼,满身沧桑地座落在那远离人家的、空旷的院落北边。院子裡沒有任何生物活动的迹象,一條杂乱无章的印着工人们脚印的小道直通向破二楼。
這就是我們的房间,一個冷冰冰的屋子。屋子裡除了两张空着的旧铁床,沒有任何设施。不過,墙上的电源插座已经足够我們享用的了。我們只需要一個能够遮风避雨、能够把生米做成熟饭的條件足矣。
虽然這裡酷似渺无人烟,对我們来說却是天赐乐园。因为我們既不需要交房租,又不会有警察来打扰,真是再好不過了。工人们說:“警察从不来查护照,因为他们知道,住在這裡的人护照压在警察局哩。”
乌兰乌德的冬天,寒风凛凛的西伯利亚气候,我們住在那间冷屋子裡,真正领教了什么叫艰苦奋斗。
每天晚上,我們做好了饭要赶紧吃,恐怕凉了,我一改细嚼慢咽的习惯,开始狼吞虎咽起来。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趁着浑身热乎乎的时候,我們就穿着棉袄棉裤往被窝裡钻。哪有什么被子啊,当时我們正给一家公司代卖兔皮大衣,于是我們就铺大衣盖大衣,一件不行来两件。屋裡虽然凉,我們的体温是热的,我們的心更是热的。我們从裡往外散发的热,再冷的屋子也冻不透。我們头上戴着帽子,身上多穿多盖,我們穿得硬邦邦,盖得沉甸甸。天亮醒来,发现帽子上竟然上了一层白霜。
我想起了家裡的热炕头,想起了睡在热炕头上的老人和孩子。我又想起了抗战时代的忆苦思甜。那时讲不忘過去苦,方知今日甜。直到现在,我才对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家时,我每天睡在热炕头上,感觉很平常。今天我知道:热炕头哇热炕头,你才是人生幸福生活的温床。那时還說沒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這话說得太深刻了!今天我吃苦受冻,明天我回家盖新房子睡热炕头,那时我会感到生活的甜蜜。而如果自己沒有付出,沒为生活吃過苦,即使有更好的生活條件,也会觉得很平常,甚至认为是自己应该应分的享受。這种置身其中的幸福,会使人沒有感觉而生在福中不知福,更谈不上去珍惜。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所以說,我国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是非常正确的。這不仅是建设祖国的方针,也是造就人的方针。只有懂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人,才是我們国家最需要的人。只有去体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生活,才知道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从而去缅怀那些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牺牲的先烈们。幸福的人哪,永远不要忘记他们!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破二楼的一层空着,二层住着十几個来自农村的劳务工人。他们在乌兰乌德钢厂干着又脏又累的活儿,他们說,還不如建塑料温棚好呢。
建塑料温棚,這是庄太经理第一次考察乌兰乌德时定的项目,并迅速实施。建棚工程进度非常快,正在庄太经理高兴之际,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温棚突然全部倒塌。庄太公司认为這是人为的破坏,而当地法律部门的技术鉴定结果是:纯属质量事故。原因是公司管理人员沒有专业知识,片面追求建棚速度,忽视工程质量造成的。
温棚的倒塌,使庄太公司损失惨重。聪明的头脑指挥他迅速找到了新的出路,他和钢厂签定了劳务合同。那又脏又累的力气活救了他的驾。尽管劳务工人不情愿改换工种,为了圆上出国发财的梦想,也只好干下去。
和劳务工人住在一起,我們很谈得来,因为大家都是出国谋生的,有着心相通、情相连的桥梁。工人们有专人做饭,吃的是中国伙食。他们每天都吃馒头就土豆,每星期能做一個豆腐吃。他们吃不着肉、蛋、鱼,馋了,就几個人合伙买点猪肚吃,因为那东西很便宜。看我們总吃黑面包,偶尔会有人给我們送几個白馒头。
然而,一個奇怪的现象令我百思不得其解。虽然工人们吃得很简朴,但是他们总有苹果吃,而且一箱一箱地往各屋裡搬。奇怪了,在乌兰乌德,苹果比肉還贵,公司为什么舍不得买肉,而舍得给他们买苹果吃呢?
偶有一次,管事的高兴了,派人给我們送過来一箱苹果。
我說:“這一箱苹果不少钱吧?我得给你们钱。”
那人說:“给啥钱哪,這苹果是捡的。”
“是谁扔的?”
“沒人扔。”
我更糊涂了,既然沒人扔,他们怎么会捡到苹果?我說,“這是谁的苹果?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
那人想了想,悄悄告诉我說:“這些苹果是一個中国老板运来的。由于他对乌兰乌德的情况不熟,找不着合适的客户,就求我們给他卖。那人是個老实在,啥條件沒有,說完就把苹果运来了。听說這一车皮苹果运到乌兰乌德,老板花了60万人民币。”
我越发感到奇怪,就问:“那你们怎么不给卖呢?”
他說:“烂的比吃的都多,烂苹果不好卖。要卖得有人力,我們哪有闲人?有個市场上的中国人卖了一些,钱都揣自己腰包裡了。他說要叫那個老板一分钱也捞不着。”
啊?听了這话,吓得我张大了嘴。60万哪,对一個中国百姓来說,简直是天文数字!我问:“那老板呢?”
他說:“听說签证到期回国了,大概在家等着拿钱呢,傻冒!”
唉!我替那老板叹了口气。這個傻老板真够大方的,肯花60万元,送车苹果任人尝。可怜的是你的钱沒了,恐怕你现在已经舍不得买苹果吃了。這不是事在人为,买卖在人做嗎?像這样的老板也敢来乌兰乌德凑热闹,你沒长那弯弯肚子,干嗎吃进了镰刀头?
知道了苹果的来历,我不忍心再吃那箱苹果。可是又有什么用呢?让它烂掉嗎?
当年這车皮苹果的老板,你现在哪裡?你還好嗎?不知你后来是否又去乌兰乌德从事過中俄贸易?我相信,你不会再吃那個亏了。你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客户,才能托运货物并批发出去。或者让自己的人留守乌兰乌德专搞零售业务。
其实,我們身边那些成功者,都是我們的老师。只要能放下架子,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就沒有学不会的行当,也沒有干不成的事业。可是,人们往往忽视学习,只凭着一股闯劲去做事。当主观想法和客观现实发生矛盾时,也要等到撞了南墙再回头,到了黄河才死心。這时才会想起“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