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第四百二十二章紅樓潛龍在淵36 解決……
此時,林家二管家早已等候多時,原本計劃早上抵達的,拖到傍晚還沒到,他真怕出事了。
偏偏老爺已經去巡視鹽務,也不知道去了哪個鹽場,想通知都不知道往哪裏尋去,只能暗自焦急。
所幸太陽落山前,林家僱傭的船平安抵達。
等船一靠穩,他立刻跳上去,焦急詢問道,“夫人和兩位少爺呢,可有事”
“沒有沒有,只是有點事耽擱了,”林管家連忙道。
林二管家鬆了口氣,“這就好,馬車已經準備好了,請夫人和兩位少爺下船。”
“行,你且先去看管行李,讓他們小心搬運,”林管家道。
蘇葉隨着賈敏下船,坐上馬車,行駛了大概半個時辰,來到巡鹽御史宅邸。
這府邸修建得威嚴大氣,又兼具江南風情,前面是規整的四合院樣式,後面則是園林,花園池塘一應俱全,精緻又典雅,且處處用料精巧,不愧是有錢的巡鹽御史府邸。
來之前,林二管家已經帶着人打掃過了,可以直接入住。
爲了方便,賈敏住在後院主院,兒子就安排在她身邊。
另外她還想讓蘇葉住隔壁院子,被蘇葉拒絕了,她要了一個比較遠,但很大的院子。
這院子前面正對着花園涼亭,周圍是湖光十色,風景秀麗,後面有一片竹林,清幽雅緻。
裏面的建築是兩層閣樓樣式,一樓有一明兩側兩暗五個房間,明間自然是待客用的正房,側間雖然爲側,光線卻很好,可以作爲書房和臥室,暗間一個用來當庫房,另一個可改成衛生間。
而二樓的空間,她打算改造成實驗室,做實驗是一方面,不好放在書房的一些資料,也會在這裏書寫,因此上二樓階梯的門會一直關着。
選好了住處,丫鬟們迅速收拾,很快就整理好。
林如海去巡視了,一兩天回不來,賈敏有點失望,但也打起精神來,和揚州的官員夫人們應酬。
初來乍到,她就接到了很多帖子,都是本地官員的家眷,以及當地鄉紳和富戶的夫人。
她們送拜帖,也沒別的意思,就是想要結交一番。
畢竟巡鹽御史雖然是正六品官,看起來比揚州許多官員都不如,但權利極大。
另外,林如海還被冊封了蘭臺寺大夫,雖是個虛職,卻也是正三品大員。
不到而立之年,就已經是正三品了,這是何等的前途光明,哪個官員不想結交一二。
只不過林如海來了之後,一直忙於整頓當下鹽務,沒時間和人交際。
現在他夫人來了,衆人當然積極。
賈敏一連交際了半個月,就連林如海回來都顧不上,索性林如海也沒停下,休整兩天,又離開了。
就這樣,夫妻二人各忙各的,一時竟把兒子忘在了腦後。
林玄玉也不惱,樂呵呵地讓伺候自己的下人,抱自己去蘇葉的住處。
蘇葉帶着他讀書,教他背誦四書。
林玄玉的記性極好,口舌也漸漸伶俐,背起書來有板有眼,讓人忍不住心生歡喜。
就這樣,在兩人一教一學間,林玄玉也滿週歲了,竟記下了好些句子。
夫妻兩人也終於忙得差不多了,這時,陳景軒來了,和林如海密探了許久,方纔離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夫妻兩人也終於忙得差不多了,這時,陳景軒來了,和林如海密探了許久,方纔離開。
自從談完,林如海就變得極爲沉默,整日神思不屬,賈敏看了憂心,“老爺,你這是怎麼了”
林如海嘆了一口氣,握着她的手道,“敏兒,要是有一件利國利民的事需要我去做,但做了會非常危險,可能可能會陷你們母子於不利,我”
賈敏反握住他的手,“去做吧我相信老爺,我會注意我們母子身邊的安全,老爺也要小心”
她瞭解丈夫的爲人,讀書不就是爲萬民立心嘛,丈夫讀聖賢書長大,這些牢牢刻在心裏。
現在有這個機會去做,要是他沒做,肯定會後悔一輩子。
至於危險,她再仔細一點就是了。
林如海非常感動,“我也會派人保護好你們的”
陳兄說了,會派先太子留下來的人保護他們一家三口,再說還有蘇葉在,遇到危險也能搶救回來,他有保障,哪還能猶豫,只是怕夫人擔心罷了。
擔心自然會擔心的,但賈敏也不是那等柔弱的性子,悔教夫婿覓封侯這種事,不會出現在她身上。
夫妻二人說了一些體己話,賈敏就離開書房,找蘇葉求平安符,放在林如海身上。
蘇葉當然準備了,給了她好幾張,“放心吧,只要符沒被燒燬,就能擋下任何危險,”即便被燒燬了,也能換新的。
有她在,怎麼可能叫林如海有危險呢,賈敏和林玄玉也不會有事。
賈敏還是相信她的,聞言放下了心。
有了妻子的支持,林如海沒了顧忌,結合自己這幾個月查探到有關於鹽場的情況,以及改良曬鹽法的好處和弊端,最重要是能帶來的種種好處,寫了兩份祕折,讓人悄悄送到京城,交與岳父賈代善。
有些事不適宜讓朝臣知道,而賈代善能單獨面見太上皇,是最適合轉交的人。
摺子進京,林如海放下一樁心事,開始有時間關注兒子的學習情況了。
他發現自己可能有點誤會兒子了,林玄玉沒有那麼笨,顯得笨只是在蘇葉的襯托下。
也沒誰家孩子,能在週歲過後,就可以背下論語的內容了。
他和妻子商量,“要不給這小子找一個啓蒙老師”
賈敏想到那摺子進京後,可能帶來的危險,詢問,“能保證先生是安全的嗎”
林如海想了想,確實,先生又不是下人,哪能要求人家安分待在林家,不出去呢。
要是時常出去,難免被人鑽了空子。
可孩子的教育也是大事,不能不上心。
“要不還是我教”賈敏詢問道,憑她的學問,給兒子啓蒙沒問題,幾年後,想必這件事也平息了,到時候再找夫子,或者直接拜入書院,都是可以的。
“我再想想吧,”林如海覺得賈敏雖然學問不錯,畢竟不是走正經科舉路子,不太適合兒子。
他事後給陳景軒寫信,想着他那邊能否找出有學問,又有警惕心的人。
陳景軒接到信,盤點了一遍身邊的人,發現都不合適,那些人學的東西很雜,不太適合林家人。
突然,他想起了甄管事的家世,他不是有一嫡支的兄弟,是個學問不錯,淡泊名利之人
學問好,考中了舉人,足以給林玄玉啓蒙,淡泊名利就不會被引誘,從而對林玄玉不利。
至於他身邊可能被鑽空子,陳景軒專門派一人過去,看着他就是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至於他身邊可能被鑽空子,陳景軒專門派一人過去,看着他就是了。
他把自己的考慮,寫在信上,讓人回了林如海。
林如海看到上面的人名,稍微有點印象,甄費,字士隱,原是姑蘇人,住在葫蘆廟附近,學問人品都很不俗,只是本人沒多少進取心,安貧樂道。
這倒是不錯的人選,和賈敏商量過後,林如海派人去姑蘇重新調查一番。
甄家家風頗好,甄士隱與妻子生有一女,日子過得清淨,平日也沒不好的愛好,喜好詩文,性格淡泊,確實合適。
調查清楚後,林如海給林族長寫信,請他代爲聘請。
甄士隱起先覺得疑惑,林家偌大的家族,讀書人也不少,何必請他一個外人
何況他家資頗豐,也沒那教書育人的心。
林族長自是知道,林如海準備做一件大事,對待家人需要慎之又慎,請族人不是不好,只是也怕歹人把目標放在族人身上。
甄士隱不是林家人,那些人也不會喪心病狂到,連外聘來的先生都要下手的地步。
但這話不能和甄士隱說,“實在是族裏空不出人手來,林家族學今年又多招收了十幾個學生,有精力教學的族人實在有限,大部分還要備考科舉,只能麻煩甄先生了。”
“當然,我也知道先生的隱士之心,只是您在姑蘇這麼久,不想出去轉轉嗎教蒙童實在不必太過費心,每日半天也就差不多了,剩餘時間,可以在揚州到處走走。雖同在江南,揚州和姑蘇的風景卻是不同,人不太一樣,自有其獨到之處。另外,還可帶着嫂夫人和侄女一起去,如海媳婦在家裏除了料理家事,日常也無趣,和嫂夫人互相陪伴,想來也快活。”林族長竭盡勸道。
甄士隱想到老妻常懷憂慮,因爲夫妻二人只有一女,她時常擔憂女兒的未來。
自己如果教了林家的孩子,等到他長大,有這份香火情在,或許也能照拂女兒一二。
想到這點,甄士隱有點動心了,“那我回去和夫人商量一二,過後再回您。”
“再好不過,”林族長歡心,知道他這是答應了。
甄士隱回去,把遇到林族長的事一說,對於他提及的,給林家孩子當蒙師的事,詢問妻子的意見,“要去揚州,不知你可願意”
誰知,甄夫人聽完,竟是萬分高興,“聽說揚州風景秀麗,和姑蘇有很大的不同,氣候卻相差不大,正好適合我們夫妻帶着英蓮去見見市面。”
她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唯一的寄託就是女兒英蓮,去哪裏都無所謂。
如果丈夫給林家當老師,能對英蓮的未來有所幫助,那當然要去做。
有了妻子的支持,甄士隱不再猶豫,給林族長回了信,然後讓妻子收拾行李。
倒也不必大動,帶些日常衣物,然後把財物帶走,像房契地契之類的帶上,金銀也都換成銀票帶上。
林族長收到他的回信大喜,忙命人安排船隻,護送他們一家三口去揚州,一邊給林如海送信。
在林族長的安排下,甄士隱一家順順利利坐上了去揚州的船隻。
登船之時,突然聽到旁邊有人唸詩,“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1”
他不由轉頭看去,正好有一艘小舟靠近碼頭,舟上站着一個落魄中年文士,對着姑蘇的風景心生感慨。
他在心裏補上下面兩句,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2……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他在心裏補上下面兩句,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果然應景,只他不是送朋友遠行,而是自己即將離開罷了,但不捨的心情是一樣的。
他本想搭話,和這位相貌不凡的男子攀談一二,又覺自己遠行,不過是泛泛之交,未來或許不會有交際,那又何必交談呢,徒惹傷感。
旁邊的小舟靠岸,船家拿出兩個包袱,“賈先生,這是您的行李,船錢一共一兩二錢。”
“好的,多謝船家,”那位被稱賈先生的男子付了船錢後,上岸離開,很快就消失在碼頭。
這邊,甄士隱的船也開了,他不再看風景,轉身回了艙房。
幾日後,甄士隱一家抵達揚州,被林如海夫妻熱情招待,賈敏爲他們收拾了一個獨立的院落,靠近西側門,出去很方便,且與後院獨立開來,又不受前院衙門打擾,實在是個清淨的好住處。
院子裝修極好,十來間屋子,一家三口加上三個僕人,住着相當寬敞。
賈敏見他們只帶了三個僕人,又特意撥了幾個下人過來照料,不過這些人不住在這景秀院,只白天過來做活,給足了甄家空間。
甄士隱非常滿意,即便知道要教的學生不過週歲,也沒有覺得不滿。
林玄玉還小,每天也不過學習一個時辰,其餘時間,甄士隱儘可以隨意安排。
林如海沒時間陪他,安排了林管家的兒子,帶着他遊覽揚州,並結交了一些和他志趣相投的文人。
甄士隱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很快就樂不思蜀,覺得日子過得既清閒又有盼頭。
甄夫人這邊,和賈敏相處融洽,英蓮生的精緻,眉間一點嫣紅,讓賈敏愛得不行,時時請甄夫人帶着女兒過來一處說話。
蘇葉這邊,基本是自己看書,要是有不懂的,會去請教甄士隱。
甄士隱在錯愕過後,對蘇葉的表現簡直驚爲天人,在林如海的安撫下,也知道了林家的意思。
林家有如此天之驕子,也怕樹大招風,從不對外宣傳兒子的聰明。
甄士隱聞言,立馬錶示自己會保密,他信守承諾,連妻女都沒說。
如此人品,不由叫林如海更加放心,把兒子的教育全權交託於他。
蘇葉見他如此識趣,也不再閉門造車,每天抽出一個時辰,去聽甄士隱講學。
由於她和林玄玉的進度不同,是分開授課的,因此甄士隱的工作時間,增加了一個時辰。
不過他一點都不難過,甚至還頗爲驚喜,畢竟蘇葉學習的速度實在驚人。
哪個老師面對這樣天資卓絕,學什麼一點就通,還有自己想法的學生,不會覺得驚喜呢
蘇葉時常給他與成年人交流的感覺,這讓他大大滿足,對待學問不由越發認真。
他年輕時進學都沒這麼上心,人到中年,反倒開始熱愛學習了,也是沒想到的。
由此還減少了外出遊玩的時間,下午也待在書房學習,就怕自己的知識儲備不夠,教不了蘇葉多久,那就太丟人了。
甄夫人沒想到,自己一向性格淡泊的丈夫,竟有一天也開始頭懸樑,錐刺股了。
她覺得驚奇之餘,把女兒也扔給丈夫,讓他教導女兒認字學習。
教別家孩子是教,自家女兒也不能落下。
甄士隱沒有拒絕,稟告林如海和賈敏後,就帶着自家和林玄玉差不多大的女兒,一起抱來啓蒙吧。……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甄士隱沒有拒絕,稟告林如海和賈敏後,就帶着自家和林玄玉差不多大的女兒,一起抱來啓蒙吧。
教導過後,他也發現了,自家女兒雖然不如林玄玉聰慧記性好,也是極聰明的。
兩人一起唸書,並不會比林玄玉落後多少,且她是安靜的性子,比林玄玉更能坐得住。
看到這麼乖巧的女娃娃,蘇葉也忍不住喜歡,學習之餘總忍不住逗弄一番,甄士隱也不管,樂呵呵看着。
三個小娃娃湊到一起,一個賽一個玉雪可愛,也一個賽一個聰明,讓他每每都覺得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蘇葉看着甄英蓮,想起她原著的命運,想來現在命運已經改寫。
甄士隱一家來揚州,帶了三個僕人,並沒有那個害得甄英蓮被抱走的霍啓,且林家的規矩也比甄家嚴,賈敏也比較看重甄士隱一家,甄夫人和甄英蓮要出門,一定會安排好幾個僕人看着。
再加上,江南的人販子被打擊得差不多了,近幾年不會再猖獗,甄英蓮這一關算是避過了。
在父母身邊長大,甄士隱又成了林家的西席,即便以後甄家依然被燒了,也不會無處可去,只能依託於甄夫人孃家。
有女兒在,甄士隱也不會生無可戀,然後跟着跛足道人和賴頭和尚跑了,甄夫人也不會哭壞了身體。
想來,這個可愛的女娃娃,會有一個安穩幸福的未來。
就在蘇葉學習中,時間漸漸走到春末,揚州的天氣也一天天熱起來。
某天早上,賈敏突然哭着醒來,嘴裏一直喊着,“爹爹,莫走。”
林如海嚇了一跳,忙問她怎麼了
賈敏半天回不過神來,心裏空落落的,搖搖頭,“不記得了,只覺得很難過。”
林如海聽到她喊的內容,心下一沉,幾個月前,京城就來信說,從去年冬天,榮國公的身體一直不好,舊疾斷斷續續復發,難道是岳父出了事
他不敢把猜測告訴賈敏,怕她擔憂焦急。
然而該來的還是會來,半月後,一封快馬加鞭送來的信,到了林如海手上。
榮國公賈代善真的去世了,起先是因爲冬日多飲了點酒,被冷風怔住了,有些許感冒發燒,後來引發舊疾,就越來越重。
宮裏太上皇和皇上都賜下太醫,然沒什麼用,賈代善的身體漸漸虛弱下去,最終在四月末離開了人世。
賈敏得知,忍不住大哭出聲,“我這個不孝女,竟連父親最後一面都沒見到。”
林如海心裏也難過,岳父對他不對,一心盼着他們夫妻和睦,因此他才能放心把那麼重要的摺子交給岳父,代爲轉交。
現在岳父去世了,也不知道那摺子是否已經呈上去了
想到這點,他心裏沉甸甸的,害怕出了意外,更怕岳父是被這件事連累了。
按理說不應該啊,即便太上皇和皇上不願意,也不會拿榮國公開刀,畢竟是戰功赫赫的老臣,他只是幫忙呈遞摺子罷了,又不是多大的罪過。
壓下心頭的不安,林如海安慰妻子。
賈敏哭了好一會兒,方纔平靜下來。
林如海見她能聽得進話了,乾脆道,“要不敏兒回京,一來祭奠岳父,二來也安慰安慰岳母。有你這個女兒陪在身邊,想來岳母能寬慰幾分。”
“什麼那你怎麼辦”賈敏一愣,倒不是她不想回京,而是知道林如海走不開,如果自己回去了,林如海就要一個人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什麼那你怎麼辦”賈敏一愣,倒不是她不想回京,而是知道林如海走不開,如果自己回去了,林如海就要一個人了。
現在又那麼危險,沒有她在身邊,真怕丈夫會出事
“別怕,你忘了平安符嗎我不會有事的,”林如海安慰道。
在他再三勸解下,賈敏終於答應回京弔唁父親,因爲時間緊急,只簡單收拾一下,就要離開了。
而林如海這邊,本沒打算回京的,畢竟他有官職在身,無詔不能輕易離開。
然而那個來送信的人,竟然在晚上悄悄找到他,送上一封簡短的信,是岳父臨死前的密信,太上皇和皇上傳他回京。
理由都想好了,就是爲了弔喪。
“太上皇難過榮國公去世,皇上孝順,想着林大人之妻不能在臨終之前陪在榮國公身邊盡孝,於是特意下旨,命林大人帶着夫人回京城弔唁,至於巡鹽御史的差事,可以暫時交給副手。”來人道。
林如海心裏一驚,隨即悄悄鬆了口氣,明白那摺子岳父還是遞了上去,因爲事關重大,兩位陛下需要他前去說清楚。
而岳父的死,就是最好的藉口,不會讓人懷疑他進京的目的。
林如海感謝了來人,把人悄悄送出去後,就回後院告訴賈敏這個消息。
賈敏聽完,一時滋味難言,丈夫能陪着她回去給父親送葬,她自然高興,但太上皇的意圖,卻是爲了公事。
天威難測啊,她只能在心裏抱怨一句,多的再不敢說,“那玄玉和阿葉怎麼辦要帶進京嗎”
“這要不送到陳兄那邊去,請他代爲照看一段時間如何”蘇葉的身份實在不好這時候進京。,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