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第四百二十三章紅樓潛龍在淵37 林如……
當然了,還有林管家帶着幾十個僕人隨行,人數並不少,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甄士隱沒有拒絕,既然已經出來了,那去金陵看看也不錯,作爲龍興之地,那裏的繁華是整個江南獨一份的。
從揚州到金陵不遠,不過幾天時間就到了,陳景軒早已得到消息,親自帶着人來碼頭接他們。
蘇葉見到這個便宜舅舅瘦了一些,但看起來更加精神,身上的威勢也更重。
他親自接待了甄士隱,和他說了好一會兒話。
甄士隱感覺意外,沒想到林陳兩家關係如此好,難怪林如海要把孩子送到金陵來。
現在任務圓滿完成,他也鬆了一口氣,這一路上提心吊膽的,就怕出了什麼意外。
陳景軒和他客套幾句,就叫人帶他一家三口下去休息。
甄家被安排在客院,而蘇葉和林玄玉則住在主院旁邊,和陳景軒離的很近。
他先是去看了林玄玉,林如海和賈敏選出來的下人都很麻利,已經收拾好,伺候林玄玉休息了。
他交代管家,“一路奔波辛苦,你等會兒請個大夫來,給所有人把一下脈,別累病了。”
“是”管家連忙出去安排。
陳景軒則去了蘇葉的院子,蘇葉已經等着了,“舅舅瘦了許多,可別累病了。”
陳景軒微微一笑,“不會。”
他打發青鸞等人出去,和蘇葉說起了正事,“書院那邊已經建好了,目前招收的學生一共五百六十名,第一年都是基礎課,認字爲主,從第二年開始,會分開教學。學習新式律法的一百三十名,剩下按照學科分農學,工學,化學,物理,生物等另外習文和數學等基礎學科,會貫穿三個學年,等學問基礎,再考慮要不要深造,加深學習內容,或者從事一些簡單的工作。”
“這個不急,先培養一批出來,最優秀的安排當老師,繼續培養下一批,”蘇葉點頭,想要從無到有培養人才,彎道超車,趕上西方百年的理科發展,沒有十數年功夫怎麼行,三年不過學個皮毛罷了,但好歹能打基礎,搞懂一些原理。
“嗯,商會那邊,已經談成了第一筆軍糧買賣,因爲價格便宜,糧食好,不摻假,吏部那邊非常滿意。不出意外的話,會有第二筆第三筆訂單。江南這邊已經和各地糧商達成初步合作,願意加入的,給了准入門檻,不願意的,我們也不會客氣,直接用商業手段擠兌他們破產。”
“軍糧那邊注意點,一定有人從中撈好處,中飽私囊,欺上瞞下的將領和官員肯定不少,發現了統統揪出來,新帝正是和太上皇打擂臺的時候,肯定願意揪出這些蛀蟲,然後換上自己人。”蘇葉道。
陳景軒點頭,“京城那邊傳來消息,甄家徹底完了,除了未成年的幾個孩子,剩下的要麼砍頭,要麼流放,女眷也被髮賣。忠順親王贖買了幾人出來,安置在自己府裏。”
“他和甄貴妃竟都沒事”蘇葉挑眉,沒想到還挺頑強的,看到新帝對上太上皇,還是欠缺手段,竟是傷筋動骨都沒有。
“只要太上皇搞平衡的心不死,那母子倆就不會有事,不過他們在朝中已經沒人了,之後也不會有人願意支持他們,不足爲慮。”陳景軒淡淡道。
對於這對曾經給太子使過絆子的母子,他並沒什麼好感,當然,也沒太多惡感。……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對於這對曾經給太子使過絆子的母子,他並沒什麼好感,當然,也沒太多惡感。
因爲他們那些手段,不過是噁心人罷了,實際沒對太子造成多大威脅。
“這可不一定,”蘇葉眼中閃過一抹暗芒,甄貴妃好歹是寵霸後宮十幾年的寵妃,且對太上皇的性格瞭解很深,需要的時候會是一把不錯的刀。
也好,留着給新帝添點堵也不錯
“暫時不用理會,他們的對手是新帝,和我們不相干。那些投誠的人,新帝可相信了”
“信了,不過新帝在與太上皇的爭奪中始終處於下風,文官倒是安插了不少,但那是和太上皇相互妥協的結果。軍權完全觸碰不到,太上皇抓的很緊,不願讓新帝有機會接觸到一點點,”陳景軒道。
“這次榮國公去世是個好機會,”蘇葉道,“據我所知,榮國公的人脈轉移到了王家王子騰手上”
“不錯,京郊大營雖然暫時交由副手掌管,但這人能力一般,只堪擔任副手。榮寧兩府的人爲避險,全都沒有再接觸兵權,榮國府的賈赦以守孝爲名,辭了羽林軍的差事,和弟弟賈政不日就會扶棺回金陵。等三年後他們重回京城,他的差事是不可能了,賈政倒是能重新補缺,回到工部。太上皇還惦記榮國公的話,去別的更好的位置也不一定。”
“寧國府的賈敬出家當了道士,爵位傳給了兒子賈珍。和賈家關係最好的是史家和王家,都是賈家的姻親。不過史家在那場宮變中受了影響,現在一家子躲在家裏反省,根本不敢冒頭。最後也只能便宜了王家,王子騰是個能耐人,榮國公比較看好他,就把軍中的人脈關係都給了他。”
“王家不比賈家和史家,已經落寞了,爵位到王子騰父親那一輩,就已經沒了,他父親是個沒能耐的,不然也不會靠着女兒聯姻,來維持四大家族的體面。王子騰縱然獲得了賈代善的扶持,但終究不是賈家人,又還年輕,那些軍中老蔣未必肯認他。因此他需要一個靠山”蘇葉道。
“你的意思是,讓他投靠新帝”陳景軒沉吟。
王家不像四王八公那樣是太上皇的鐵桿,但輕易也不敢改換門庭,畢竟賈代善那些老將,都是太上皇的人。
他想喫這碗飯,怎麼可能明目張膽背叛太上皇
“不,只要太上皇認爲他背叛了就行,”太上皇在深宮裏,身體又不好,時常需要休養,接觸到王子騰的機會並不多,對他毫無信任可言。
即便接見了,就能讓猜疑心越來越重的太上皇相信他嗎
沒有太上皇的首肯,他想要壓服那些老將很困難
王子騰主觀意願不敢背叛,但新帝也不是喫素的,想要弄下沒有資歷的他,還不是易如反掌
“王子騰不是有個女兒,以及十四歲了吧,可以參加選秀了,想來等他的女兒成爲天子嬪妃,他不背叛,太上皇也不敢再相信他了。”蘇葉道。
“這樣一來,新帝說不定會重用王子騰,”陳景軒道。
“沒用,太上皇那樣的性格,怎麼會讓京郊大營落入新帝手裏,那等於在他頭頂懸一把屠刀,”要知道京郊大營是京畿附近最大一支兵馬,整整三萬人,一旦動起來,可以把京城的八個大門圍得水泄不通。
羽林軍和禁衛軍加起來也不過一萬人,完全不是京郊大營的對手。
因此王子騰的女兒一旦進入新帝后宮,這個人就相當於廢了。
而新帝也會意識到一點,想要掌握軍權,尤其是京城內外的兵權,還得悄悄來,因爲太上皇不允許……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而新帝也會意識到一點,想要掌握軍權,尤其是京城內外的兵權,還得悄悄來,因爲太上皇不允許
那麼先太子的人,就是最好的幫手了。
想來經過這麼長時間,太上皇已經把新帝的底牌摸透了,原先四皇子隱在幕後,最吸引太上皇注意的,是太子,是二皇子三皇子,甚至是五皇子六皇子,絕對沒有小透明一般的四皇子。
因此他也不認爲四皇子能有什麼能耐,這才輕易退位,不然六皇子纔是最好的人選,年輕好拿捏,卻又不是幼兒,至少成年了,朝臣不會反對。
可偏偏是四皇子登基了,爲什麼
除了他暫時沒有污點,貌似沒有參與奪嫡,也因爲太上皇誤以爲他沒有勢力,比六皇子還好拿捏。
顯然,四皇子不是這樣的人,他登基後,做的這一樁樁一件件,讓太上皇深刻意識到,咬人的狗不叫
想必現在太上皇已經查清楚了,東宮的覆滅,和新帝脫不了關係。
那他會怎麼想深深的忌憚是肯定的。
先太子有對不起四皇子的地方嗎沒有
且這個皇位嚴格意義上來說,還是先太子推他上去的呢,如果先太子不願意,大可在宮變的時候,也給四皇子來一刀。
當時大殿內,二皇子三皇子和五皇子都沒了,四皇子憑什麼特殊
可不就是先太子放過了他,認爲他可以擔當繼承人。
可四皇子都做了什麼竟然殺死了東宮所有人,婦孺幼兒皆不放過
這麼陰毒狠辣的人,太上皇想必心裏非常忌憚,只是礙於新帝已經登基,不好再悔改。
除非他身體徹底好全,能重新登臨帝位,不然是不會和新帝撕破臉的。
但他也不敢放任新帝發展勢力,文官就算了,所謂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太上皇不怕文官都倒向新帝,只要兵權牢牢掌握在他手裏,新帝就不敢輕舉妄動。
另外,他也會怕新帝用對付東宮的手段對付他,因此肯定把新帝的勢力摸索的一清二楚,並對這些人接觸兵權嚴防死守。
“新帝的人永遠接觸不到兵權,即便只是靠近,也會被絞殺,而先太子的人,就成了新帝唯一砝碼,那是太上皇不曾注意到的一股勢力。”蘇葉分析道。
“想來新帝會讓他們明面上投靠太上皇,然後瘋狂找軍中將領的麻煩,換下一些人,讓自己人頂上。等到這些人被太上皇找麻煩,就可以退下來安排先太子爺的人上位。”陳景軒推測道。
“不錯,這樣一來,新帝所掌握的兵權,都是我們的,太上皇那邊”蘇葉沉吟了一算,決定暫時不大動了。
經過新帝一鬧,太上皇肯定萬分警惕,任何風吹草動都容易引起他的注意。
“先太子曾派軍師去各個軍營,不過時間尚短,他們的位置還很低,”陳景軒提醒道,“或許我們可以做些什麼,讓他們加速升職。”
蘇葉想了想,緩緩搖頭,“不行,軍師的作用只能出主意,順便監督,掌握軍中情報,讓他們代替將軍打仗不現實。還是讓他們仔細觀察,看軍中是否有能力出衆的中低階將領,幫助他們提上去,將軍可以不是我們的人,但不能沒有能力”
另外她還想成立一所軍校,專門用來培養優秀的將領,但這事太敏感了,不像法學院和工學院容易隱藏,泄露一點就是萬劫不復。
思慮過後,還是放棄了,等她長大掌權了再說,有些事不能操之過急。……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思慮過後,還是放棄了,等她長大掌權了再說,有些事不能操之過急。
陳景軒點頭,表示明白,“鹽政推行一定會遇到助力,那些人阻止不了太上皇和新帝的意願,可能會對林家不利,要不你”
他想說,讓蘇葉一直待在自己這裏更安全些。
蘇葉搖頭,“我不會有事,有我看着,林家也不可能出事,放心吧。對了,聽說高家二房來了金陵”
“是,太上皇讓高古梁接替甄家成爲江寧織造,高古梁帶着嫡次子一家來了金陵。”陳景軒道。
高古梁有四個兒子,嫡長子已經中了進士,在翰林院當庶吉士,自然不可能辭官跟着父親來江南,那自然只有還是秀才的嫡次子了。
剩下兩個庶子都還小,十一二歲的年紀,在京城讀書。
而嫡次子高華啓讀書一般,相比兄長二十五考中進士,他今年二十有三,至今還是秀才,未來科舉前途有限,於是跟在父母身邊,操持一些家務,也說的過去。
但真正的理由是,高華啓和妻子姚氏曾誕下一女,只是不幸夭折,正好這時候,太子妃嫡女被悄悄送出宮,順勢頂替了這個孩子的位置,取名高婉瑜。
高家怕皇家覺察,也怕在京城久了,不小心泄露一星半點,引來滅頂之災,乾脆跟着來了江南。
“高古梁爲人如何”蘇葉沉吟,她有一個大計劃,如果能把高家拉進來,能事半功倍。
不行的話,可能就要多走彎路了。
“高家非常識時務,也低調,從不冒尖,”陳景軒評價道,“高家的祖訓就是平庸,低調,不強出頭,要不是疼愛女兒,當初也不會成爲太子的岳家。”
說實話,他還真有點佩服這家人,永遠處於中不溜的位置,無論是在朝堂的地位,還是在文人中的名聲,亦或者在京城的世家中。
高家獲得過最高的官職,就是正二品,每每做到頭,有機會身爲正一品的時候就急流勇退,告老還鄉,給子孫輩讓路。
高家的子孫也出息,不僅會讀書,做官的能力也不差,可清流中卻甚少聽到高家的名聲,張家纔是那個讀書人的領頭羊。
他們一家把低調貫徹到底,卻也安穩到如今,即便太子失勢,太子妃沒了,也沒讓高家受影響。
“謹慎,低調,有人情味,”蘇葉評價,這是一家不錯的人,確實可以合作,“那麼你就去提醒他們一下,新帝查過高婉瑜的來歷,不過被我們引開了,相信他們會明白是什麼意思。”
陳景軒到不意外蘇葉會利用這一點,“你想做什麼”
蘇葉拿出一沓圖紙和資料,“這是改進的紡織機,不僅可以把棉花,蠶絲紡織成布,羊毛也可以,且速度是原來的好幾倍,有了這個,布的產量一下子就提高了,價格也能壓到最低。”
機械化生產布匹,然後傾銷到全世界,走資本主義進化的路,讓某些國家無路可走
陳景軒接過,一頁一頁細細翻看,除了蘇葉說的改良紡織機,還有羊毛的收購,處理,紡織等詳細資料,另外有關於棉花的種植,上面也有詳細的說明。
“西域適合種植棉花”這是陳景軒沒想到的。
“不錯,西域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夏天晝夜溫差大,陽光充足,適合棉花生長。唯一的問題是地廣人稀,種植棉花需要人手,可以想辦法遷一部分人過去,但總歸杯水車薪,因此我發明了這種半自動化的種棉器械。”
這些機器要靠人工操作,不能像現代機器那麼自動化,比如推土的,得人推着去平整土地。……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這些機器要靠人工操作,不能像現代機器那麼自動化,比如推土的,得人推着去平整土地。
但對這個時代而言,已經足夠實用了,能剩下許多力氣,有了這些器械,一個人就能發揮出五個人的戰鬥力。
再加上西域並不是荒無人煙,其實有很大一部分人員居住,把他們僱傭來幹活,或者乾脆告訴他們棉花的種植方法,向他們收購,都是可行的。
因此遷移過去的百姓預計不會太多,前期有個一萬人左右就夠了。
這是預防當地人不相信,不願意給他們幹活,或者跟着種植。
等到江南這邊的紡織業走上規模,會越來會需要西域的棉花,到時他們發現有利可圖,會自動自覺去種植。
甚至一些靠近邊關,活不下去的百姓,也會去西域種植棉花。
只要西域能源源不斷生產棉花,江南這邊就可以大量養蠶,棉布是中低端產品,走量,絲綢就是高端產品,方方面面壟斷整個市場。
陳景軒看完,忍不住倒抽口氣,“江南的糧食關係整個大楚的糧食安全”
要是百姓們發現有利可圖,都不種地了,改成種桑樹養蠶,那就麻煩了。
“我知道,因此需要提高糧食的產量,一是引進高產良種,二是改良現在的種子,讓他們更加高產,資料我都有,你找一批有經驗的老農去實驗。第三,開發南邊和東北的土地,南邊可以一年三熟,東北的黑土地適合種植,又正好在邊關,可以施行屯田制。”
這些實施方案,蘇葉都整理好了資料,用空間裏的打印機打印出來,一併交給陳景軒。
南邊其實人口不少,但很多是山民,雖名義上是大楚的地盤,但很多地方各自爲政,由土司或者寨主管理,亦或者是國中國的存在。
即便他們沒有像藩屬國那樣,成立一個國家,但當地的百姓只聽自己族中長老的話,並不關心大楚朝廷。
可以說,南邊是一個個封閉的小社會,他們之所以沒有聯合起來,反抗大楚的統治,也是因爲大楚對南邊施行的政策,那就是讓他們自治,不派人管理,也不收稅。
但不代表就放任自流,實際上每年派往南邊的官員都不少,他們的目的不是管理,而是監督,但凡有哪些勢力想要聯合到一起,就想辦法攪黃。
另外也有駐兵,這些士兵一是爲了防止叛亂,二也是防止某個勢力吞併其他勢力。
如果出現了,當地駐軍就會出動,幫助弱的一方,號稱維護正義
實際上就是不想讓他們壯大,進而威脅到大楚的統治。
因爲這樣的政策,南邊那廣闊的面積,從廣東到廣西到雲南,都不完全屬於大楚,可操作的空間很大。
這些地方,糧商會完全可以帶着大筆銀子過去,購買許多良田,成立一個個農場,然後僱傭當地人種植。
作爲商人,會比較受當地人歡迎,不會引起掌權人的忌憚,且僱傭當地人,能促進當地與大楚的融合。
南邊雖然氣候條件好,但有許多東西是缺乏的,比如技術,比如鹽鐵等,因此他們時常需要和商人交易,尤其是中原的商人,非常受歡迎。
以商會的名義在那裏投資,很容易找到一批員工,不用擔心喫不開。
而北邊,太上皇年輕的時候,確實是個雄才大略的帝王,且有不少戰功,北邊的幾個遊牧民族都被打服了,這二十幾年還算安穩,雖時有擾邊的舉動,但只是小規模試探罷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而北邊,太上皇年輕的時候,確實是個雄才大略的帝王,且有不少戰功,北邊的幾個遊牧民族都被打服了,這二十幾年還算安穩,雖時有擾邊的舉動,但只是小規模試探罷了。
蘇葉收購羊毛的目的,也有一部分想徹底解決北方的隱患,只有讓那些遊牧民族養更多的羊,減少養馬,才能完全解除危機。
馬在冷兵器時代,實在是個大殺器。
雖然她已經計劃開啓熱武器時代了,但總不能用武器直接把北方全滅了吧
遊牧民族的生存本就艱難,尤其遇到天災,除了劫掠,他們想不到更好的方法。
因此想要他們放下屠刀,唯一的辦法就是養着,讓他們有機會喫飽穿暖,人家也不是非要野蠻搶奪。
因此收購羊和羊毛,讓那裏的百姓只要肯努力,就不用擔心餓死的問題,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
北邊的危機解除,東北就不再危險,能確實的成爲全大楚的糧倉。
不過這個需要時間,目前還是邊關,往那邊遷移大量百姓不合適,也沒人願意去。
即便許多百姓已經無地可種,從有田變成佃戶,再賣身爲奴,也不願意去邊關。
那邊除了地廣人稀的當地人,就剩下駐兵和流放過去的人。
流放過去的人可以組織起來,但畢竟有限,想要大量開發,補上江南的缺,還是需要士兵屯田,不說多的,但凡他們能解決了自己的口糧問題,朝廷就減少了一大消耗,江南也不需要再支援邊關糧食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