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朝廷要招安反賊
或許武帝和周長發寄希望於將蘇瑞從太子位上被拿下可以有效地安撫司馬春軍中原大楚邊軍,同樣也能有效緩和朝廷與燕王的關係。
沒有人替蘇瑞喊冤,包括蘇瑞的鐵桿支持者楊素也是低頭不語。因爲這時候說錯話不但前途要完還可能有姓名危險,即便武帝不責怪新君即位一定會拿人立威。
房玄看向杜如,既然要更換儲君燕王蘇晨其實是最佳人選可惜人家不理朝廷。十六歲的九殿下顯然不是他們二十六七歲的哥哥們的對手。如果武帝有個意外,大楚朝廷可能就真的完了。可放眼朝堂內外,齊王在就藩的時候同樣犯過大錯。其餘的兩個都是費貴妃所生。豫章費氏是鐵桿叛軍支持者。
杜如沒有吭聲,他總感覺有點不真實,曾經無數次在夢裏懷疑燕王的地盤和大楚到底是不是同一個世界。現在他能確定,因爲兩個位置上的人思考的頭不是一個問題,當燕王想着要將鐵路修到各地組成網絡的時候,武帝和周長發還在習慣性地玩弄政治。這已經無法用格局和抱負上的差異來理解了。
武帝見杜如發發呆只好點名:“杜愛卿,你以爲呢?”
杜如連忙回神:“聖上,九殿下乃皇后所生立爲儲君並無不妥。只是如今朝廷中央軍與越王軍隊戰力不相上下,甚至還略有不如,能否實行微臣之前所提議的對越王進行招安?”
武帝見杜如避重就輕有點不悅,房玄看老夥計這麼久岔開話題也是有點意外,不過他還是站出來替杜如解圍:“聖上,招安越王是杜相出發前往薊縣之時就定下來的方陣。如今招安黑山賊成功,中央軍實力大增,而且此次詔安燕王也參與其中,有這兩點詔安的乘算就要大一些。冊立新儲君之事可以等招安結束再進行。”
方旋的意思也很明顯,既然剛剛和演完緩和了一些,不換儲君也罷了,你這麼着急換上九殿下是覺得燕王好欺負嗎?妥妥的卸磨殺驢啊。這會綜合司IQ那個被越王指導了肯定會半夜笑醒。
聞言武帝看向了周長發,周長發微微點頭,如今這局面急於冊封新儲君只會讓蘇晨和蘇浩更加離心離德。當然沒有冊封新儲君蘇浩一定還會和朝廷談條件提出讓他自己來做儲君。但朝廷可以用燕王蘇晨來擋箭,人家燕王都沒有覬覦儲君,你一個造反的庶子還想怎麼樣,要想做儲君也行,只要你能打過德國燕王或者滅了司馬春朝廷立馬答應。
沛國與彭城邊界,侍中杜如再次出馬前來招安越王,代表越王蘇浩前來的事如今叛軍的軍師陸杭。這位陸杭同樣來自吳郡陸家,是越往攻陷壽春擊退張亮和拿下徐州的功臣。
雙方見面寒暄之後杜如開門見山:“陸先生,歷朝歷代皇室與世家之間總是有利益衝突,但往往是鬥而不破。但如今越王以清君側爲名似乎站不住了啊。朝廷也有意更換儲君。而越王自己也知道燕王蘇晨也並非他起兵檄文裏所說的那樣禍國殃民,相反短短兩年時間已經掃平北方三胡。
先生以爲憑藉越往如今佔據的地盤能夠抵抗朝廷與燕王聯盟嗎?”
陸杭嘴角帶笑,蘇浩曾經派遣人前往薊縣打算與蘇晨結盟,目的就是想穩住杜晨拿下朝廷爭取正統,再招安司馬春聯手對抗蘇晨。
但上一次蘇晨拒絕了,而且使者前往北方也大爲震撼。蘇晨滅掉突厥等於釜底抽薪直接威脅司馬春,司馬春的作用也就不那麼明顯了。
因爲擔心蘇晨收拾了北方就會南下陸杭這才提出來與朝廷講和,想的還是搶在蘇晨出兵之前獲得正統。
所以陸杭也不和杜如彎彎繞:“杜相,越王殿下的實力相信朝廷應該也瞭解了。越王也是不想大楚百姓繼續生活在戰火中。既然朝廷也有此意,那就不如接受越王之前提出的要求吧。”
杜如搖搖頭:“越王在諸多皇子中非嫡非長,他爲儲君恐難以服衆。臨行之前聖上曾經許諾,若越往願意止兵休戈,朝廷願遷越王爲秦王,與中央軍合兵一處共伐司馬春。郭妃也可晉升爲貴妃。江南世家的文武官員可以平調其他州郡。”
陸杭聞言微微皺眉,武帝這是還不願意放棄蘇瑞,蘇浩起兵當然爲的就是大位,要不然發動世家力量在朝堂和州郡爭鬥就好了。
而且蘇浩乾的就是造反的事情還是造自家老爹的反,看看晉王蘇科的下場,被蘇晨謀殺朝廷連句話都沒有。等蘇浩交出兵權,早晚都會被朝中那些老狐狸玩死。
陸杭盯着杜如看了一陣問道:“杜相以爲當今太子配位嗎?若是儲君德不配位,越王蘇浩也不配,那誰又配,燕王還是齊王又或者是九殿下?”
杜如知道陸杭這是想問問朝廷拒絕蘇浩又打算立誰?這也是蘇浩集團判斷朝廷對待蘇浩對待世家態度的標杆。
杜如沒有如他所願,而是搖搖頭:“陸先生,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儲君這樣的大師唯有聖上能夠決定,三省六部主官也只是參謀。”
陸杭收斂笑容:“那杜相的意思就是沒得談了。那就請杜相回去轉告聖上,雙方整頓兵馬擇日再戰吧。”
杜如苦笑:“陸先生就這麼有把握嗎?若是此番談不攏,下次分出勝負,若是朝廷取勝,你們江南世家就不是與皇室在朝堂爭權,而是可能被皇室和朝廷滅族了。”
“杜相不必威脅我等,從越往起兵清君側的第一天起就在爲天下百姓的權利而爭鬥。我等世家自然也好好了犧牲的準備。”
杜如嘆口氣:“陸先生又何必唱高調,當今聖上也算是有容人之量。若是你等江南世家願意服軟其實並不會有太大的損失。但若是繼續一意孤行支持越王,他日燕王兵馬南下,恐越往難以抵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