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体能训练
江夏這個地方,孙坚打了一次,自己挂了。
孙策打了一次,沒赢。
孙权打了一次,赢了,但沒完全赢,半路杀出個甘宁来,把好事儿给搅和了。
张辽马上也会打一次,黄祖输了,丢了几個县,但也不算输的太惨。
孙权一年后又打了一次,刚巧遇到自己母亲去世,不得不收兵。
一直到建安十三年的春天,孙权才一鼓作气干掉了黄祖占据了江夏大半......就這样,還是留了夏口沒能打下来。
黄祖能在江夏,面对這些猛人的围攻,尚且坚守了十几年,他的能力還是不容置疑的。
但有一說一,這些年黄祖确实变了
不好說是因为老了,脑子糊涂了,還是觉得自己当了十几年的土皇帝,心态膨胀了,做的事儿越来越难看了。
杀祢衡這事儿就是一個转折点。
要知道祢衡确实是天下名士。
你别管這個名士到底是不是世家吹出来的,是不是有做实务的能力......别人可以杀,唯独你黄祖就是不能杀。
曹操不杀祢衡,是因为当时他要准备跟袁绍对决,需要世家的支持,所以祢衡這货虽然羞辱了他,但考虑到影响,他不能杀。
所以就送给了刘表。
而刘表呢,能坐稳荆州靠的就是世家的支持,所以刘表也不敢杀祢衡得罪天下世家,所以就送去给了黄祖。
人家刘表也是好意。
祢衡是天下名士嘛,而你黄祖则是荆襄黄氏,祖上也是名士黄香.....你们应该能有共同语言吧。
可沒想到,黄祖把祢衡给杀了,而且手下杀的那叫一個干脆利落,连反悔的時間都不给黄祖留。
当然,祢衡這人吧,也许智力挺高,但是情商确实太低,把能得罪的和不能得罪的人都给得罪了一個遍,偏偏也沒让人看出他有除了叨叨以外的其他本事。
杀了也就杀了,站在务实的角度来說,杀了也沒啥损失。
但祢衡這個人,曹操、刘表都可以杀,唯独你黄祖不能杀,也不该杀。
因为祢衡是你的“同类”,祢衡本身就是你们這些世家推崇出来的名士,怎么可以让一個世家子弟杀了呢?!
黄祖不可能不知道這点,而曹操和刘表都能忍的人,黄祖却忍不下,這只能說明黄祖的心态出现了問題。
這還是在建安三年的事儿。
之后的七年多時間裡,黄祖在江夏俨然一副土皇帝的作为,行为做事方式更是连荆州黄氏本家都有点看不下去了,所以才会放着江夏黄祖這样的一地之首不管,转而交好刘备。
所以当张溪說黄祖“久后必有所失”的时候,徐庶是表示赞同的。
人不可能一直等待机会送上门来,而是需要主动去创造机会.....夺取江夏這事儿,虽然现在看来并不现实,但万一真有這么一天的话,提前做好准备和临时去布局,差别還是比较大的。
徐庶回去后,仔细思考了一夜,隔天一早就去了刘备的府邸,一直到天都黑了,才从刘备府裡出来。
两人谈了什么只有两人知道,而徐庶回来后,也沒再跟张溪提起這個事儿。
张溪倒是也不太在意,毕竟這会儿他正忙着给张飞营中的士兵上体能训练呢。
站军姿的训练依然在继续着,慢慢习惯了這种事情的士卒们,也从原本的三分之二不达标,
变成了现在的基本达标,這样的话,体能训练就该放到日程上了。
這时代的军队也是有体能训练的,基本內容就是跑步。
一营士兵外出,在指定的時間到某個指定地点集合,然后再跑回来.....有点野外拉练的意思。
不過比起现代的负重越野,动不动就几十斤的负重.......這年月的士卒覆甲率实在太低,士卒基本就是一件单衣,只有什长才会有一片皮甲护住前胸要害,全身皮甲至少得是小校這個级别的人才能有。
而這年月普通士卒的全部装备也就只有手裡的一根戈或者矛,有些人甚至连长剑和刀都沒有,毕竟那些玩意儿太费铁,刘备军暂时還供养不起。
這些东西总共加起来也沒多少负重,起不到太多的训练效果。
因此,张溪就给每個士兵的双脚上都绑上了三斤的沙袋,人为增加了负重的效果。
之所以只绑三斤,是怕這些士卒们一時間适应不過来,打算等他们习惯了,再慢慢加大沙袋的重量。
而且沙袋绑腿的训练方式,对膝盖的负担很大,张溪也不敢第一次训练就直接上量,训练也是要讲究循序渐进的嘛。
而为了防止有些士兵偷奸耍滑,张溪還专门安排了军正骑马沿途监督,谁要是中途解下来,那不用說,什长五下脊杖伺候。
是的,张溪只打什长,因为什长在第一线,他要是挨了打,那解下沙袋的士兵肯定会更不好過......起码比挨五下脊杖還要难受。
当然,也不能只罚不赏......以一校为单位,第一個回到校场,并且中途并无士卒解开沙袋的队伍,全员可以喝到香喷喷的夹肉粟米饭配肉汤,第二個回到校场的队伍可以吃到正常的伙食,另外也可以喝到肉汤,从第三個回来的到第五個回来的队伍可以吃到正常的军中伙食,而最后一個到的队伍嘛......呵呵,吃還是有的吃的,毕竟要保证体力,就是吃完了,什长五下脊杖,小校十下脊杖。
這年月当兵不容易,但是吧,起码能吃上饭,而如果再能喝上肉汤就已经够让他们拼命的了,這要是再有肉吃,哪怕只是一碗粟米饭上加一片薄薄的肉片,不管是什么肉,都能让他们疯狂。
现在张飞军中士卒,比起站军姿這类只有罚沒有赏的训练科目,明显更偏向于体能训练。
虽然說跑完了会累個半死,但是有机会能吃到肉啊。
那個架势,张飞看了都忍不住私底下感叹一句,說是“虎狼之师”。
原本還心疼那些买肉钱的张飞,现在看到這帮嗷嗷叫的士卒,心裡别提多高兴了。
可张溪却隐隐的有些担忧。
士兵们這么跑,可不算太合理.....有些人为了吃肉,拼了命的跑回来,回来后很多人都脱力了。
要命了,三斤的沙袋就脱力了,以后還怎么上二十斤的沙袋?!
這不是张溪想要的训练效果。
跟张飞這個黑厮商量這事儿吧,张飞根本不以为意,他认为這是好事儿,而且他也沒有脱力這個概念,只是认为士卒们是累了,休息几天就能好了。
张溪却知道,人一旦跑到脱力了是很危险的,而且就现在這群士兵的身体素质,一個脱力搞不好会要命的。
可张溪真的沒有什么好办法,他也沒想到這年月肉食的诱惑会有這么大。
不得已,张溪只能偷偷的去找寇封。
這小子也是张飞军中的小校,并且這几次体能训练中,跑的最欢,脱力最多的也是這家伙带领的队伍。
這可不行。
寇封手下的士兵都是他的旧部,换句话說,他们都是训练還不到半年的新兵。
理论上讲,要是不负责任一点,半年训练的士卒足可以上战场当炮灰了......但在张溪眼裡,這群人跟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沒太大的区别。
因此,张溪去找寇封,一方面是担心這么跑下去,寇封手下会有太多人撑不住,另一方面,也是想借寇封的部下,给全营将士打個样。
张溪告诉寇封,绑沙袋跑步,需要全程保持一定的速度跑,不要着急,這样才能起到锻炼效果。
如果只是为了吃一口肉就硬顶着跑......三斤沙袋你這么干可能還撑得住,要是换成十斤的沙袋,会出大事儿的。
可寇封不乐意......這么干,不是耽误他的队伍吃肉么。
要知道一共就进行了三次体能训练,他的队伍只喝到一次肉汤......再让士兵们慢慢的跑,底下的兄弟们会责怪他的。
可张溪不管這些,只是拿出了兄长的架子出来,逼得寇封下次体能训练必须按照他的要求跑。
至于吃肉喝汤,暂时不要计较這一次两次的,因为下次体能训练,张溪打算给這群士卒们加加重量。
三斤沙袋你们不当回事,为了吃肉跑的欢是吧,沒事儿,咱這次上五斤的。
寇封虽然依然很有怨言,但是兄长的话他又不能不听,只好默默的下去安排。
而寇封对于自己這個队伍的掌握還算比较成功,起码在明面上,张溪沒听到多少抱怨的声音。
而绑上了五斤沙袋的這次体能训练,也成功的让寇封喝到了肉汤。
真不是寇封的队伍军事素养有多高,实在是其他人太大意,沒把五斤沙袋当回事。
除了寇封以外的小校们,对加了两斤沙袋的绑腿压根不以为意,拿在手裡掂量了一下觉得沒啥区别,依然是按照那种抢肉吃的方式在跑步。
六個队,有四個队半路就开始有人掉队,有些人要不是发现的及时,恐怕真的会有生命危险。
就這样,四個队中,每個队都有十几甚至二十几個人倒地不起,最终拖慢了整個团队的速度。
至于第一名嘛......是张飞的部曲队伍。
沒办法,這帮人本身身体素质就比其他士卒要强悍,三百人的队伍虽然也有倒地掉队的,但因为身体素质出色,掉队情况沒有其他队伍那么严重,-而即使掉队了的士卒,稍微缓了一下也能继续跟上,终究是比其他队伍的人先全员回到校场。
只不過回到校场后,虽然获得了吃肉权,但整個行军队伍都已经累的不行了,一時間也沒几個有胃口吃肉的。
寇封的队伍是第二名,但寇封的队伍有個优点——一百五十人,无人倒地,无人掉队,关键還不算太累。
虽然只能喝肉汤吧,但還都能有說有笑的,比后来回来的那帮只能蹲在地上喘粗气的家伙们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這就是张溪想要给全军打的样。
不是說你跑的快就算赢了,毕竟战场上不是比谁跑的快,又不是逃命。
如果都跟抢肉吃的這么练,半途有人掉队不說,到了目的地也沒有多少战斗力了......這样的军队跑再快有什么用,上门送人头么。
很显然,寇封這個队伍的样打的好,不仅张飞看出了端倪,其他几個小校也看出了端倪。
张飞把六個小校全都拉倒了军帐裡,狠狠的骂了除寇封以外的五個小校一顿,然后又狠狠的夸了寇封一顿,最后赏了寇封半根猪腿,說是额外赏赐给寇封带的那一队士卒的。
再然后......军中的体能训练,就算是正式上了轨道了。
至于军械操练,這事儿张溪沒办法,张溪不会武艺。
就连张溪身上挂的配件,也只是为了符合這年代人的身份习惯,那玩意儿纯装饰,张溪根本不会用。
总而言之,张飞营中的操练,总算是慢慢的上了正轨。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