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两人合伙 作者:两個豆沙包 “白涵,大姐也是個苦命的人,有你這句话,大姐也不矫情,那我們就合伙,好好干,争取早日過上好日子。”秦如华我這白涵的手,感激說道,莫非這就是好人有好报,虽然之前帮助白涵母女二人,不求回报,但真的沒有想到白涵還会反過来帮助自己。 白涵看着秦大姐俊秀的面庞,笑着說道:“别得也不多說了,我們去买布和面粉吧!” 两人各花了一块钱,买了喜庆的红色布料,准备给两個小孩做衣服。到了供销社买面粉,供销社,是先收粮票,然后才会收钱。两人手裡都沒有粮票,所以只能排在后面等。等轮到白涵的时候,面粉沒有了,甚至连小麦也沒了,這次不用秦大姐家的小麦都不行了。 看着垂头丧气的白涵,秦如华笑着說道:“白涵,我們家不是還有小麦嘛,我們赶紧回家,做饭吃饭,吃完饭我們一起去磨小麦。你刚才不是說了嘛,我們合伙。秦大姐别的沒有,就拿出四口袋小麦合伙,你要是不接受,我也不搀和你這生意了。” 本来让秦大姐一起做生意,白涵想着自己出钱,這样报答以前秦大姐的帮助,但秦大姐這么坚决,那就答应吧。白涵点点头,两個大人,两個小孩一起回家,光想着如何做好生意,忘记了给两個小家伙买东西吃。白灵不想打断妈妈和秦阿姨的谈话,所以一直阻止吴斌插话,只好一路饿着小肚子。 路上白灵,如愿的看到妈妈白涵脸上难得发自内心笑容,知道蒙在母女二人头上的乌云又少了一些。只要把這生意做好了,手裡有了钱,才不会過分的依赖施靖海,這是個不错的开端。 等做好饭,白灵,吴斌两個小鬼吃了整整一大碗粥,白涵,秦如华才意识到把两個孩子饿到了,相视一笑。 下午把小麦弄出来,放在板车上,两人拉到磨面坊,出了点加工费,把面粉磨得很精细。晚上回来之后,白涵也不避讳秦如华,就开始发面,在秦如华的帮助下,很快弄好了。就等着明天早上早起来做菊花糕,這样的话,到了集市,菊花糕還是热的,香味会更加醇正。 “秦大姐,明天早上五点,就要起床,做菊花糕。”白涵看着睡在床上的白灵,非常心疼,“今天早上小灵帮忙,才能在天亮之前做好。有你加入,再也不让小灵受這份罪!” “是啊,小灵真是個聪明乖巧的孩子。明天小斌去上学,小灵我們也带着過去,等卖完菊花糕,一定给小灵买点好吃的,不能像今天這样,生生饿了大半天。”秦如华疼惜的看着儿子吴斌和小灵,自己和白涵一样,要不是有了孩子,還真不知道怎么活下去,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 第二天一早,秦如华,白涵两人一人背着一個背篓,领着两個小孩去李家村的集市,李家小学就在集市的尽头,正好送吴斌上学。吴斌非常高兴,早饭吃的是菊花糕,到现在嘴巴裡還是香香甜甜的,包裡還有一块是送给春杏那個疯丫头的。一想到春杏可能会狼吞虎咽,吴斌有感觉非常好笑。 等秦如华,白涵来带昨天摆摊的地方,就看到昨天第一個买菊花糕的妇人。 “可把你们等来了,昨天买回家的几块菊花糕,就被家裡的几個人给分了,還不過瘾,想多买一点。”妇人原本就很红的脸被冻得紫红,随着說话,呼出很多白气,“這次给我二十块,這是两块钱!”說完,還拿出一個干净的布袋子,把菊花糕直接放在裡面。 秦如华收钱,喜滋滋的,一下就卖出去六分之一,說不定今天能够早早的卖完。 “這位大嫂,怎么称呼呀?”秦如华笑脸问道,這可是大买卖,看着妇人的穿着,在农村裡算是好的了。要是喜歡吃菊花糕,這以后可是固定客户了。 “叫我李大嫂就行了,我家男人是李家村的村支书,两位妹子怎么称呼啊?”李大嫂热心问道,别得地方不說了,但在李家村,哪個不是礼让自己三分。 秦如华一听說這李大嫂還是個有点身份的人,村支书在村裡就是個土皇帝,什么事都绕不开村支书;而且這個集市就是李家村开的,要是和李大嫂混熟了,說不定哪天被人欺负了,還能找個人帮忙。白涵手脚麻利得包好二十块菊花糕,装在李大嫂拿過来的布袋裡。 秦如华用湿毛巾擦擦手,顺手拿了一個冒着热气的菊花糕,笑着說道:“李大嫂,我叫秦如华,叫我如华就行了;這位是白涵妹子,叫白涵就行了。這么冷的天,赶紧吃点热的垫垫,暖和暖和!” “這怎么好意思,你们也是做生意的!”李大嫂推脱着,但手裡還是接下了热乎乎的菊花糕。 秦如华推推手,假装生气說道:“一回生,二回熟,我們是隔壁杨树村的,我們姐妹二人在這边做点生意,补贴家用,以后還需要李大嫂多多关照。” 秦如华這话可是說到李大嫂心裡了,心安理得拿下菊花糕。在這集市上,要想站住脚,還真不容易,更别說這两個年轻女子。都不容易,以后多多关照他们就是,晚上给街上的几個街滑子打声招呼,不要找她们麻烦。 “如华妹子,這菊花糕,大嫂收下了,在這集市上,有人找你麻烦,就直接說是我妹子!”李大嫂豪爽的說道,家裡還等着吃菊花糕呢,也不多說,拎着袋子回去了。 之所以這么急切,是因为昨天李大嫂家裡来了贵客,是自己男人在县裡做官的战友,李支书让李大嫂出来买菜。人家县城裡什么沒有,李大嫂在集市上转了好一会儿,也沒有买到比较特别的。直到看见白涵卖的菊花糕,眼前一亮,买回去之后,给老婆婆一块,自己男人一块,那两块全部被自家男人战友给吃了。 昨天喝了不少酒,所以在家裡住了一晚,醒了之后,对昨天晚上吃的菊花糕回味无穷,念念不忘。李支书赶紧让婆娘去买,這才有一大早李大嫂就在集市上转悠。 李支书之所以這么热心,是因为過年刘乡长要被调走了,听說是准备从乡裡二十五個村,选举一個做乡长,所以這李支书才把自己有過過硬交情的战友請回家,商量此事。对于战友的要求,那還不好好满足。问了李大嫂,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多买点送人,投其所好。不過,那個菊花糕還真是好吃。 今天有一小半是回头客,现在物质匮乏,能吃得起這個的东西還真不多,顶多是为了尝尝鲜,十天半個月买一次已经是很不错了。 今天带的比较多,所以卖到正午才卖完,像李大嫂那样“财大气粗”的人不多,大家都是两個,四個的买,很少一次买很多的。 中午的时候,白灵,吴斌在街上吃了点东西。秦如华,白涵带着白灵回家,吴斌去上下午的课。 回家一算,今天居然赚了五块钱,一人两块五。秦如华沒想到一天能赚這么多钱,离過年還有二十多天,以這样的速度,到年底說不定能赚個一百块。 “白涵,不如我們今天多做点,用挑子担到县城去卖。毕竟李家村的集市很小,一般人舍不得买着吃。县城裡工人多,有钱人也多,到那边估计能赚更多的钱。”秦如华数数手裡的纸币和硬币,根据实际出发,分析客户的多少。白涵就沒有想這么多,沒有多少野心。 白涵想想也是,這样我們一天去县城卖,一天去李家村的集市卖,這样不仅卖得快,說不定還真能在县城卖個好价钱。 “但小灵和吴斌怎么办?李婆婆年龄大了,带不动小孩了。吴斌還可以上学,小灵還真找不到人带。”白涵一切以女儿为重,赚钱就是想让女儿過得好一点。 白灵从秦如华的话裡,就能看出来,秦阿姨是個脑筋比较灵活的人,知道举一反三,是块做生意的料。白灵虽然身体是個小孩身体,但心灵可是将近四十的人了,自己会照顾自己。 “妈妈,不要担心我,我和吴斌哥哥一起去上学。我在外面等他,要是外面下雨,我就搬個小板凳,坐在吴斌哥哥桌子下面。我不会打扰吴斌哥哥学习的,秦阿姨你放心好了。”白灵急忙解释自己可以照顾自己,“中午的时候,就在街上吃一点。” 从昨天白灵的吆喝声,秦如华不自觉就把白灵当大人看,聪明懂事,這样不失为以個好办法,劝着白涵:“白涵,就這么办吧,实在不行我們再想办法。” 从村裡人那边找来了两個挑子,清洗干净,裡面铺上干净的白布,放了一摞摞的新做好的菊花糕。因为离县城比较远,不行也要走将近两個小时,所以只能今天晚上做好,明早天不亮就要出去县城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