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哥宋江 作者:盘古斧 宋山小心翼翼的把温碗用几张纸包起来,然后放在怀裡,好像做贼一样,左右看了看,看到沒人,這才离开了宗祠。 但是才到打谷场,就遇上了宋老爷子。 “族长!”宋山吓了一跳,连忙行礼。 “你這娃一大早来宗祠做什么?” 宋老爷子奇怪的问了一句。 族中男儿命,一命一盏灯,谓之长命灯,长命灯点在了宗祠,灯不灭,人不死,這是宋氏一族很多年的风俗了,每一個早上都是族长亲自添油。 所以他每天都要才一大早就来宗祠。 倒是沒想到宋山這娃比他還早,這一大早就从宗祠裡面出来了。 当然,他也就奇怪一下,并不在意,更不会恶意揣摩宋山的意图,這宗祠又不是什么宝藏,连门都不用上锁,乡裡乡亲的,谁敢来宋家宗祠闹事,等于和宋氏一族为敌。 “族长,我来拜拜祖先,让祖先指一條明路!”宋山随口就来,那温碗也小心翼翼的藏在身后,這事情可不能让宗族先知道,這可是他的第一桶金,日后能不能发展起来了丰盛村,就看這個开始了。 “甚好,甚好!” 宋老爷子满意的点点头。 两人有寒暄了几句,宋山便好像逃着离开了,走出宗祠之后,他家也不会,直奔镇上去了。 离开村路,直接走上了山路。 也许很多年不走了,這山路陌生的让宋山都有些不熟悉了,其实直线走出来,也就一裡多一点的事情而已,但是为了绕开這一座山,起码要走三裡的山路。 山路崎岖,越走越慢。 這走着走着,他突然想起了后世的一则新闻,一些贫穷山区的学生,为了上学下学,每天都要爬天梯,翻山越岭,想想都有些可怕。 丰盛村虽不說爬天梯這么可怕,這山路也沒有太多危险,可进进出出還真是不方便,村裡面倒是有一個小学,但是老师沒几個,初中必须在镇上读,基本上都要走這條山路。 這山,這水,虽然美丽,却也制约了整個丰盛村的发展,丰盛村有丰饶的土地,有群山为依靠,可是就差一條路,一條可以通往外面的路。 宋山迎着太阳,走得有点双腿发软了,他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一下,抬头看,看着旁侧這座山,自言自语的道:“磐石山啊磐石山,不把你挪开,我丰盛村還真沒机会发展起来了!” 這是磐石山。 普通的山,是呈现一個品字形的,但是磐石山,就好像一块石头在哪裡杵着,正因为這一块石头,让即使到了二零二零年,丰盛村還是丰盛村,落后而贫穷。 如果想要从這裡开條路,只能用购机和推土机,硬生生的打通,最少要打通二裡路,這需要很多很多钱。 所以宋山需要钱。 休息了十分钟之后,宋山又开始赶路了,村裡面的人也不是天天出来了,大多都是等到八九点钟的时候,收割一些菜,才担出来卖,這时候沒什么人,他也乐于一個人走。 用了足足一個多小时的時間,他才走出来,本以为是两三裡的山路,看来四五裡也不止了,大大的低估了山路路程。 走出群山之后,倒是显进入了明山村,明山村也是山村,但是比丰盛村好多了,一边靠山,一边靠着大陆,进进出出自行车不少,而且能看到摩托车了。 九七年的西北,摩托车可是很吃香了,一個村裡面也沒有也沒有几辆。 “山子哥!” 宋山走在路上,一個嗡嗡的声音响起,然后就听到叫声,他一回头,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在骑着摩托车停在自己不远处。 “大猛?” 宋山记得他,赵大猛,他的初中同学,還是比较要好的死党,初二开始同桌,一個桌子坐了两年,几十年后都有着联系的同学,足见他们读书的时候交情多好了。 “去哪裡,是去镇子上吧,我搭你一程!” 赵大猛摆摆车头,爽朗的說道。 “你哪裡来的摩托车?”宋山也不客气,直接上了后座,摩托车呼啸一下,留下一团黑烟,直接飚出去了。 “我老爹买的!” 赵大猛嘚瑟的說道:“好几千大洋,可把他心疼死了!” “這么早,你咋在明山啊?”宋山问。 赵大猛是镇子上的,他爹還是小有资产,在镇上开了修理铺,一开始修理自行车的,這几年开始修理摩托车,赵大猛初中毕业就沒读书了,就跟着他老子学這门手艺。 還别說,這小子有头脑,在宋山大学毕业之后,眼看小车开始兴起,愣是花费了几万大洋,去进修学习,学修车,倒是让他把這一行坐起来了,宋山沒有重生之前,赵大猛已经在雍市可是混得开的富豪了,名下一個4s店,汽车维修,汽车保养,汽配零件销售的店铺十几家。 “我姑病了,我爸让我来探望一下,昨晚太晚了,我姑死活不让我开夜车回去,就让我留下来睡一晚上了!” 赵大猛說道。 他姑嫁在明山村,這事情宋山是知道的。 “山子哥,你高考考的咋样啊?”赵大猛问。 “读大学沒希望了!”宋山回答。 “咋回事啊?”赵大猛吃一惊,猛然刹车,回過头,不敢置信的看着宋山,宋山這么成绩,他可是一清二楚。 宋山摸摸额头,有些幽怨的看着赵大猛,這家伙刹车就刹车,肩背是铁做的嗎,疼死人了。 “生病了,一天沒去考试!” 宋山回答說道。 “点子還真背!”赵大猛再次发动车子,继续向前走了:“那山子哥准备咋办?” “能咋的!” 宋山說道:“我家你又不是不知道,這书是沒得读了!” “可惜了!”赵大猛惋惜:“還以为能有一個大学生同学!” 两人聊着聊着,很快就到镇子上了。 到了镇子上,倒是显得不一样的世界了,村落的路上是安静了,人迹很少,但是镇子上,人来人往,显得繁荣很多了,改革开放都差不多二十年了,落后的西北虽穷一点,但是也不会很差,街道旁边,不少楼房在建立,大多都是两层楼,三层楼。 摩托车穿過了一條街道,停在了镇子北面的一個厂子面前。 康氏木雕。 這是一個木雕厂子,规模不大,但是裡面的木雕师傅可是远近有名了,不少人都爱来這裡打造家具摆件。 宋山大哥宋江就是在這裡当学徒,一個月三百块,半工半学徒。 “山子哥,我得先回去了,老爹說今天要去县裡面拉一些摩托车的轮胎,下次請你吃饭!”赵大猛风风火火的走了。 宋山苦笑,這家伙行事就是這么大咧咧的。 這时候才八点多,幸亏有赵大猛搭了一路,不然還得走一個小时都不止。 木雕厂大门已经开了。 开门的正是宋江,一個一米九高,比宋山這個一米八個子還要高一头的西北粗狂青年。 “山子?” 宋江有些吃惊的看着小弟:“你咋来了?” “哥!” 宋山看着這青年,眼眶中顿时有几分润湿。 他上一世,一辈子都在亏欠,欠丰盛村的父老乡亲的,欠父母的,欠姐姐的,欠妹妹的,但是对他来說,最为羞愧的是這個這個愚厚的兄长。 宋江有着水浒传老大的名字,面容更是粗狂,人高马大,本应该是一個粗汉子,却不想到他有一双灵巧之手,从小他就能凭借手指夹住苍蝇,连木雕厂的老师傅康师傅都說他這双手是自己见過最有做木雕的天赋的人,只要在学几年,他就可以出师了。 木雕师在后世可是一個以比较吃香的活。 他本来可以活的很好的,现在辛苦一点,但是有一個美好的未来。 可就是为了宋山的学费,他毅然放弃了梦想,放弃了未来,跑去了县裡面的矿洞干活,還遇上了矿难,砸断了一條腿,自此一生自卑,即使宋山发迹,也始终改变不了他宋江是一個瘸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