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县长也来了 作者:未知 如今王海的心裡最关心的就是什么时候能把贷款批下来,要知道時間就是金钱啊!這可是今年刚流行的词,王海在电视上可是见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年初那位老人家的南巡原本是和王海沒啥关系的,至少他是這么认为的。可是因为一個大棚,在九二年的冬天王海的惠农集团开始起步。這使得他和许许多多在今年下海的经商者,還有大批的私营老板一起,在后来被人们一块称之为“九二派”。 对于王庆的话,王海当然是很信任的,但是他仍然难以抑制内心的焦灼。大棚的建设晚一天,那就得晚一天下种,也就晚一天收获,晚一天拿到大红色的钞票。 听王庆的话意思,县裡還要开会讨论,审议,商量,估计沒個十天半月的肯定定不下来。還好的是,王庆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经给他办妥了一万块的贷款。 据說一個星期之后就能下来了,虽然他還是觉得太慢了。看那又有什么办法呢?這又不是他能做主的事,只能慢慢的苦苦等待。 可是今天這個年轻的秦书记過来之后,王海焦灼的内心就如同下了一场小雨一般,变得清凉一片。他不是傻子,看人家书记的意思就知道对這事他也很重视啊! 如果他能帮帮忙,信用社那边是不是能尽快把贷款放出来啊? 秦朗也在脑子裡不住的思考着,至从听到县裡传来的消息之后,他就让人给他找了不少關於蔬菜大棚的资料。 越看他越觉得這绝对是目前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非常好的方式方法,只是在投入方面太大了,远远超出了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 而且对于這种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农民本身就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抵触,要是政府方面再出面的话,秦朗不用想也知道,好事可能就会变成坏事了。 所以想了几天之后,他才想出了一個办法。就如同南巡手掌所說的,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 到了自己這裡,那就是自己可以支持王海发展壮大他的大棚产业。等王海真的发财致富了,作为一個榜样,不用政府引导,督促,其他人自然也会闻风而动,跟在他身后冲上来。 现在秦朗一听王海提起贷款的事,心裡一琢磨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银行有人家的程序,不是說同意贷款给你就能马上批下来,哪怕你兄弟是社裡的主任一把手也不行。至少现行的政策不允许,当然了也许以后会可以的。 目前,至少這個贷款申請也要送到县裡,要县信用社的主管领导签字之后才行。对于這一点,秦朗不打算跟王海多說什么,他看出来了,王海实在是太心急了,也可以理解,毕竟早一天拿到贷款也就能早一天开工。 “這样,贷款這個事我帮你催催,尽量让他们快点批下来。” “那明天能拿到不?” 王海是真的急了,自己可就等米下锅了,就等着贷款到位就让召集好的一帮木匠,泥瓦匠开工了。 “王大哥,您别着急。這贷款不是說同意你了立马就能拿到钱,像你那么大数额的贷款至少也要县裡批准才行,而且恐怕還要送到市裡备案,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 跟谁秦朗過来的一個自称叫李双斌的小伙子给王海解释道。 “啊?這么麻烦啊?” “這還叫麻烦啊?這也就是你在社裡有人,而且還是能做主的人。换一個别人,别說一万块,就是一千块沒個十天本月的你想都不要想。” “不是吧,我记得前几年的时候贷款挺好贷的啊!今天說了,過個一天两就能拿到钱了。我們村子当时就有人是這样,我還跟着他去取钱了呢。” “大哥,您說的那是前几年,如今因为通货膨胀,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措施,其中就包括对银行贷款的审查,還有诸如提高存贷款的利率之类的。” 秦朗插了一句,希望让王海明白是因为国家大的形势变化了,這不是他们這些個人所能改变的。 “利率提高了?那不是說我要還的钱也要比之前多啊?”王海最关注的就是這点,其他的听得都是迷迷糊糊的。 “呵呵,沒关系的。如果县裡那边能同意,给你的至少得低息贷款,甚至是无息贷款或者县裡帮你出利息也不是不可能。至于你兄弟帮你贷的款子,估计利息也高不到哪去,即使国家大幅度提高了利率,相比之前,最多也就是以前普通水平罢了。” 秦朗看出来王海对這事挺在乎,赶紧安抚他。不過他知道如果县裡真的愿意花大力气扶持王海,恐怕县裡直接帮他像上面申請扶持拨款都沒問題。 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国家就下大力气实行菜篮子工程,保证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的副食供应,为此每年都有大笔的资金调拨下来。 王海的大棚产业完全可以得到并通過审核,這一点沒有任何可說的。只是,现在的关键点是县裡会不会帮着他争取到這笔款子。 “今年,咱们市裡宁府县帮着他们县裡的一家葡萄酒生产企业拿到了国家一千多万的扶持款,我估计县裡要是下大力气的话,你這個事完全可以享受国家扶持,虽然肯定拿不到那么多钱,但是十万八万的肯定沒問題。” 秦朗這一番话直接說的王海,田秀华傻眼了。国家给钱让咱盖大棚?還有這好事?那要是有這好事怎么以前沒听說過? 很快,他们就想起秦书记所說的话。那是得县裡下大力气才行,想让县裡下大力气,你一個小农民何德何能啊? 至此他们对此根本就不抱任何希望了,而事实上也是如他们所想,县裡沒有在這方面出一分钱。正因为如此,当后来惠农集团发展壮大之后,社会上兴起一股清算所谓发展原罪的时候,惠农集团完全被置身事外。 因为集团发展初期并沒有依靠国家拨款和侵吞国有资产的任何嫌疑,完完全全是靠着一笔贷款开始发家的,而且沒有任何违规之处的贷款。 “那還是算了吧,国家有那么多大事要做,咱一個小农民在怎么能因为自家的小事麻烦国家啊?” 对于王海的话,秦书记包括老赵书记都沒放在心裡。這年头白给的钱谁不要啊?真把真金白银的几万十几万放你面前的饿时候,你還能這么說嗎? “有人在家嗎?” 随着声音响起,院裡又传来一阵的脚步声。听声音似乎還不是一個人,有好几個人正往屋裡走過来。 “有人!在家呢!谁呀?” 王海答应一声,就赶紧下炕穿鞋,准备去迎一下。這几天天天的有人過来看新鲜,他也沒多想什么,跟秦乡长几個人打個招呼,就往屋外走去。 刚掀开厚厚的棉帘子,就看到已经来到面前的几個一看就是大干部的人。当先一人被其他四五個人围绕着,如同众星捧月一般。 這人穿着一套很正式的西服,脚下黑色棉皮鞋能照出人影来。這也就是冬天,要是夏天阳光充足的话,估计他這皮鞋都能当镜子用了! “你们是?” 王海诧异地打量着面前的陌生人,不明白這些衣冠楚楚的,一看就是城裡当官的人为什么会来自己家裡。 “這是咱们县的杨县长,特意来看看你家的大棚的。” 一個二十多岁的戴眼镜的年轻小伙子仰着脑袋开口解释了一句,那倨傲的神情让正好扛着**刚好回家的王勇以为這家伙是首都来的大人物呢! 之前连书记都沒见過的王海听說眼前的人是县长之后,一下子就激动,不,应该說是发自内心的开始恐惧起来。 官本位在华夏可是有着几千年的歷史了,身为一個***对于当官的,特别是自己印象中的大官,总是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畏惧。 “杨县长?您来怎么也不提前說一声啊?” 還好,秦朗听到声音迎了出来,算是替王海接了围。让他這么一個连村民小组长都不是的**面对县长,实在是有些难为他了。 “小秦啊?你也是来看大棚的?” “是啊,来看看王大哥家的大棚到底是個什么样,怎么就能在大冬天的种出菜来?之前我可是好奇的很呢!” “嗯,這是科学,我們要相信科学的力量。老首长不是說過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嗎,王海同志的這個大棚就是很好的证明嗎!” 杨县长的话音一落,围着他的一堆人顿时纷纷附和,一時間马屁如潮,哄得杨县长红光满面的。 “杨县长,你看,那就是王大哥家的大棚,让王大哥带着咱们去实地考察一下吧?” “好好,咱们进去看看,看看這东西到底是怎么能在冬天這冰天雪地的天气了长出夏天的菜的。” 杨县长說完一挥手,当先就奔着大棚過去了,身后一帮人自然跟上了。秦书记拉着傻愣愣的王海赶紧跟了上去,他算是看出来,王海這会儿估计已经懵了,看来是指望不上他给杨县长讲解大棚的原理了。 杨县长一行四五個人在大棚裡转了一圈,之后连屋都沒进就在院裡发表了一通演說,前后半個小时都沒有,然后就坐上小吉普跟着秦书记去乡裡了。 唯一让王海感到放心的是秦书记临走的时候說了,贷款的事他会帮着催催,争取让他早日拿到贷款。 今天還是沒码出一個字来,不過比昨天好多了!总算看到希望了,熬過来了,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