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三十九章扩大规模

作者:未知
转让合同顺利签完了,李主任带人走了第三天,就从京都市来了几個人,对整個农场环境进行了考察,并且开始有专人对包括王家人和农场所有职工以及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内的人员进行了相关政策,比如安全,保密等方面的培训。 因为這裡還可能承担着为市裡老干部疗养院提供蔬菜的重任,市国安局和武警支队也派出了专人入驻农场,以保证這裡的生产不被正常的生产不被打扰和破坏。 而且与他们一起到的還有那笔三十万的转让金,這笔钱被王海迫不及待地就直接去银行還了贷款。 开饭店挣的那些钱,则是在王海和王来福的协商下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分了。至于饭店的员工们,也算是走了大运,成了還沒开建的疗养院的工作人员,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国家人”。 王海自己算了一笔账,這事前前后后自家不但把贷款還清了,還在两個多月的時間裡赚了好几万块,将近十万的巨额利润! 手裡有钱了,王海首先按照人家专家组的要求对农场进行改造,增添了不少的设备。還特意找到村裡,将农产附近近二百多亩土地全部承包過来,纳入农场体系。 這一点也得到了专家组的认可,毕竟地方大了之后,对于位于中心位置的特供蔬菜大棚来說,安保方面会更加容易一些,只要在這几個大棚周围围上一圈砖墙,上面拉上电網,外部人员想要突破层层封锁进来搞破坏的几率无疑要困难很多。 這东西都是人家负责安保的专业人士负责的事,基本上就不用王海操什么心。跟村裡谈好承包地的事之后,他又开始忙活着找人搭建大棚了。這個时候可是都已经到九月份了,马上就入冬天冷了,不抓紧可是会耽误下种時間的。 說起来,這次的事,最高兴的不是王勇,也不是王海,而是张春祥這個技术员。不仅是大棚要达到数目“巨大”的二十多個的量,而且自己先前提起的绿色食品概念得到了人家特供专家组的一致认同。 现在被定为特供点的那三座大棚都将在张春祥的指导下进行无公害的绿色种植模式下,进行摸索,以便将来扩大规模。 二百多亩地当然不能只种大棚蔬菜了,为此,王勇提议增加了大棚草莓和大棚西瓜的种植。這东西在這個时候绝对是整個港城的独一份,要不是有着验收组帮忙从农科院引进的技术,王勇也不敢轻易尝试。 這可不是种菜,裡面不但技术含量要高上很多,而且成本也要比种菜多得多。万一第一次沒成功,那损失虽然不是承担不起,也得伤筋动骨的让家裡人心疼上一年半载的。 为了這事,王勇鼓动着秦朗托关系让张春祥带着俩個村裡的年轻人特意跑到京都学了半個多月的理论知识。 在进入九月底的时候,用于种植草莓和西瓜的实验大棚就头一批建成投入使用了。为了能够一次成功,张春祥更是长在了那俩個大棚裡,每天连吃饭都不回食堂,直接让人给他送到大棚裡。 从平整土地,到增加取暖设备,按照排风扇,到下种子育苗,然后分苗种到大棚裡,每一步他都亲自盯着,丝毫不敢大意。 加上那三個特供菜大棚也需要他不时的去盯着看一看,原本刚富态点的身子肉眼可见的就瘦了下来,让王海嚷嚷着农场食堂赶紧做好的加营养。 大棒骨,牛肉,羊肉,鸡,各种鱼,水果,每天变着法的做好吃的给這帮工人们免費供应者,奢侈的让很多村裡干活的都感觉太败家了!纷纷找王海說道說道,有钱了也不能這么干啊! 村裡人更是又羡慕又心酸的看着那些原本日子過的比自己差远了的邻居,或者是亲戚们一個個的吃的油光满面的,连带着家裡人都跟沾了光。 王勇知道以后,可是感动坏了!看看這雇佣关系,绝对和谐啊!后世這么干的也有不少企业,可是看看当时社会上是怎么說的?其中最有名的那家就是某某康,那都被称之为血汗工厂了! 为此,王勇更是鼓动着他老爸不仅沒听劝,還更加败家的宣布,以后晚饭也管了!每天晚上六点吃晚饭,而且晚饭可以打回家去吃! 這一下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說王海了,這也太任性了吧!你這么干,你爸爸知道不? 王海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了,当然管不着了。不過他却還有個大哥,那可是亲大哥!于是,在村裡人羡慕嫉妒恨的议论中,平时几乎沒了往来的亲大哥找上门来了。 上来啥也不說就先哭穷,然后說你有钱瞎花還不如把钱给他点!对于极端自私,并自以为精明的老爹俩口子,王勇想来都是敬而远之了,早早就躲出去了,把他交给老爸老妈对付。 当然了,作为亲兄弟的老爸也不好說太過分的话,所以每次对付老爹夫妻俩,都是由老妈承担主要的火力输出。 而這一次不一样,這一次正好赶上王勇老爷,也就是王海,還有他大哥王龙的老叔老婶来王勇家裡窜门,对于俩兄弟之间的事情比外人要知道的多得多的两個老人家当即就不愿意了。 尤其是眼裡不容沙子的王勇老奶,那更是几乎就破口大骂王龙俩口子了,一顿数落說的他们俩口子掩面而逃。 在农村,特别是老人眼裡,怕媳妇那不算啥,可是不孝顺老人那可就是天理不容的大罪過了。這次看到老大這么欺负王海,二老作为长辈可就憋不住火了。 沒過几天,這事就被老奶宣扬的全村都知道了,让王龙俩口子可是大大的丢了脸。不過摄于老奶有個好儿子(就是王庆,信用社主任),他们也只能敢怒不敢言的背地裡偷偷抱怨几句罢了。 除了大棚,剩下的土地也按照王勇的规划将用来种植一些普通的农作物。比如他喜歡吃的红心和黄心的红薯,花生,土豆,洋葱头等。 另外引入了大批的其他果树,只要是当地能种植的,几乎都种了一個遍了。什么桃树,樱桃,李子,杏,苹果,梨,山楂,柿子,枣…… 老王家這么大张旗鼓的一個接着一個的动作,村裡人要是沒反应那才怪了!心态好的大都是羡慕嫉妒的說几句酸话,心态不好的那就啥怪话都冒出来了。 什么老王家是跟当官的勾结,什么有大官认了王勇当干儿子,還有更离谱的說是王海祖上那是大地主,家裡挖出了祖上藏起来的金银财宝,所以才敢這么折腾。 后来也不知道是谁先传出来的,說是王海不久前在地裡挖出了宝贝了!還像模像样的說是挖出来十几個金元宝,每個都有一斤多重。 对此王勇连吐槽一下的兴趣都沒有,村裡人就這样,看不得别人過的别自己好。尤其是之前還比不上自己的,那更是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 除了這些人,也有那個精明的,开始有事沒事的就往老王家农场裡跑,或者跟在老王家农场裡打工的村裡人打听一些關於大棚的事情。 等到十月份中旬之后,地裡的庄稼一收完,這些人就和王勇三姨夫高迎风一起建起了自己的蔬菜大棚。 陆陆续续的村裡有七八家都先后建了大棚,有的是两三家合伙建一個,有的则是一家就建了两個! 這家人就是之前村裡人传說的村中首富第一個万元户的陈把式家。因为赶了几十年的大车了,村裡很多人都记不得他的名字,而是叫他陈把式。 這次他们家一下子建了两個大棚,也证实了之前大家的猜测,要不是王海突然冒出来,人家绝对是村裡的最有钱的主! 为了让這些人少走弯路,也为了能够让他们给那些保守的村民树立一個好榜样,王海在王勇的提议下,牵头搞了一個王家庄大棚蔬菜合作社。 說白了這就是王勇根据后世到处都是的各种农业合作社搞出来的一個初级版本。由农场给大家提供种子,种植技术,指导生产。然后所有收获的蔬菜也由合作社统一出售,避免沒有任何市场经验的农民去单打独斗的面对商贩们吃亏或者是互相降价销售恶意竞争。 对于這些人来說這就是上赶着都找不着的好事,当然不会不同意了。于是,一家家的都在村委会的见证下,纷纷签下了合同。 這也标志着后来火遍神州大地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始了,作为第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王家庄蔬菜大棚合作社为它们竖起了一個高高的标杆。 就這样,在大多数村民羡慕嫉妒又怀疑的心态中,王家庄迎来了入冬之后的第一场大雪。 漫天的雪花洋洋洒洒的飘落下来,将整個世界都打扮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地上白了,树也白了,房顶白了,院子裡也白了。 這场大雪一连下了一白天加一晚上,到第二天天亮之后才停下来。但是天空中的额乌云仍然還未散去,似乎随时還要再来一场似的。 农场裡的工人都有過一年的经验了,应对這种情况根本就不用王海操心。可是今年那七八户合作社的农户可是第一次种大棚,心裡担心的王海连自家房顶都顾不上扫,就撂下饭碗急匆匆地去指导他们赶紧除雪防止压塌大棚。 所以家裡的房顶只能由在家裡歇病假的王勇带着三岁多的王亮哥俩個来扫了。五间房的房顶让俩孩子忙活了两個多小时,才把积雪清扫到了两边屋檐下。 這时候的房子都是木梁结构,煤渣加少量水泥铺到上面,如果這积雪不及时清理,時間长了,就可能被冻裂。 当然了這事村民们的說法,到底怎么传起来的也不好考证,但是不妨碍大家都信了。所以每次下完雪之后,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扫雪。 我這裡的天气能闷死人了!原本就无心码字了,刚刚還看到了站内短信,上一章可能涉嫌违规了,让删改呢!可愁死我了! 起点中文網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