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天子出巡

作者:未知
楊浩這一問,倒是徹底勾起二丫的談話欲來。沒辦法,那事在本朝實在不多見,她身爲少夫人自然不好與下人們一起三姑六婆的。 與楊夫人提起此事,也是點到爲止,況又是她的堂妹,與外人多說也不好,倒是嘀咕給楊浩,卻是最能安心說的。 二丫把這兩年宮中發生的事,事無鉅細地一一說給楊浩聽,敘述中既有對他二人的不齒, 也有對李淑妍能得到聖上的豔羨。 二丫興趣盎然地高談闊論,看到楊浩的臉慢慢沉了下來,以爲是他心疼皇后之故,再想自己在敘述中,着重表現了李淑妍的無恥下賤和聖上的昏聵,卻也間接表現了皇后的遇人不淑。 二丫忙又訕訕笑道:“也是人在做,天在看!如今李淑妍自冷宮裏出來,也老實了許多,不再節外生枝,而聖上也清閒許多,都是太主事,等閒麻煩不到他!” 雖然楊浩認爲姐姐是最優秀的人,但歷來皇帝都是三宮六院的,他也沒指望聖上能守着姐姐一人,況且此時宮裏就有許多的妃嬪,也不差一個李淑妍。 處在他這個國舅的位置上,聖上昏聵,太掌權,自然是件好事,況且他楊家握有兵權,此時真正架空聖上亦不是難事,不過總是事出無名,以後的路倒是真該好好合計一下。 讓他有些不爽的是,二丫在說聖上爲李淑妍做的事情時,一臉的嚮往, 要說此時。他還真是看不上聖上,看着好像是對李淑妍情深意重,不說迎進宮時的情況,只說如此連皇都生了。連個嬪都沒掙上不說,還連個采女的位份都站不住,可見聖上也是個沒擔當的。 這時。丫頭們進來掌燈,並回報說:點心菜式都準備好了。 此時二丫已經收了八卦心思,忙走過去令人裝好,對回來楊浩笑道:“咱們快過去!” 看到二丫如花笑顏,楊浩之前的不快便都煙消雲散,一時攜手同去楊夫人院裏。 此時兩個孩已經與忠義侯混得熟了。 二丫對兩個孩教導得頗嚴,楊夫人則要縱容得多。不過一些規矩上是不許他們錯的。 忠義侯本就不把些繁文縟節放在眼中,又對孫孫女稀罕的很,許是隔輩親的緣故,對她二人真是有求必應。 寶珠姐弟二人也是個乖覺的,見有祖父在場合。不僅母親不敢隨意斥責自己,而且祖母也對一些規矩上的事,睜一隻閉一隻,於是對這個祖父是越發的親近起來。 不過考慮到也不知這個祖父要在她們家住多久,所以對着母親和祖母也是大獻殷勤。 至於楊浩,一來眼生,二來他爲表現自己的父親尊嚴,對兩個孩也不苟言笑,兩個孩現正是被人當寶貝供着的時候。自然也不去他面前湊。 楊浩看着他們倒似一家人,偏自己是個外人似的,本就肅着的一張臉,越發的黑沉下來,孩都是有靈性的,更是離得楊浩遠遠的。幸好,二丫還時不時幫着他布些菜,要不然,他還真以爲自己被家人都拋棄了呢。 晚飯過後,忠義侯夫妻便將兩個孩留下,二丫見一雙小兒女聽說要留在祖父這裏,也不哭不鬧,還在那些興高采烈地玩耍,心裏便有些酸意。 等回到房中,夫妻二人準備安歇時,便忍不住對楊浩嘟囔道:“真是一對小沒良心的!” 楊浩也酸溜溜說道:“可不是!以後邊關應該能消停些了,咱們抓緊再生下個,一個帶在身邊好好教養,總能養個貼心的。” 果然醋味十足,二丫不由笑了起來,楊浩便趁機摸了過去。 而此時,聖上也頗爲惆悵地來到霞雲軒,深嘆一口氣,道:“莫不是朕真得老了。” 李淑妍見他這般模樣,忙陪笑上前勸解。 要說這李淑妍,也是個有能耐的。 那日自冷宮出來,見了聖上幾面,也不知怎的花言巧話,就讓聖上相信:她雖然先後結識了狀元郎劉棟和小將軍林振威,卻始終與他們以禮相待,從未動過心。 直到遇到聖上,他的氣宇不凡,他的博學多才,無不令她心動,覺得這纔是自己的真命天。 頗有些吹盡黃沙始到金的意思,聖上自然大爲得意,那幾個毛頭小怎能比得上自己呢,所以與李淑妍的感情更是日進千里,不過劉棟和林振威也終是被他貶得遠遠的。 就在二人感情深似海的時候,李淑妍引着聖上換位思考,她不過是與那幾人有數面之交罷了,連說過的話兒,兩隻手都能數得過來,聖上尚且如此介懷,便聖上日日左擁右抱,自己的心又是何等的滴血。 聖上此時也想起李淑妍當年所說的話來,不求權勢富貴,只求一知心人,一生一世一雙人,可是自己卻負她太多。 可惜在皇宮裏是不能只守着她一人的,先不說當年迎進那些妃嬪,接祖宗家法,爲了不使她們春閨空度,每月總要排着日去陪的,再有皇后乃是元配嫡妻,再怎麼不願意,每月逢一與十五,都是必要去中宮的。 聖上爲自己不能給李淑妍以專寵,心裏頗是苦悶。再加上如今朝堂之事,他也大多插不上手,只在李淑妍那裏廝混,日日見李淑妍的深情,總覺得自己不能對等給予,更覺慚愧。 偏李淑妍經了此事,不再求什麼高位份,只求二人能朝夕相處,便是當日李淑妍備加重視的兒,也被她放在一邊,只求能與自己多多廝守。 這日,徵東大軍回朝,本是極開心之事, 但是他發現自己華麗麗被人無視了,凡事總是太在處理,他就心裏憋悶無比,便忍不住對李淑妍發起牢騷來。 李淑妍心中暗驚,她還真沒想到,兵權現在仍然在楊家手中,皇后倒也罷了,但外面均道太與楊浩極爲不和,今日看來,卻是他們楊家與皇后太合手演得一齣戲罷了! 兵權何等重要,便是坐到了國君之位,只要兵權一朝不在手,就要時時被人制肘。怪不得聖上要養殘楊浩,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如今便是忠義侯不在了,楊浩也能撐起整個楊家了。 至於太與楊浩不和,才純粹是矇騙外人的,而那個外人不是別人,就是太親父當今的聖上。 李淑妍倒是無比慶幸,自己與皇后達成協議,她得了太后的尊榮,而自己也能個情郎,保住兒的性命,也保得錦鄉伯府平安,也算是不白穿越一回。 李淑妍笑道:“聖上自然是要掌管天下的大事,如今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無內外之憂,正是聖上的功績!正該高興纔是,何必反悶悶不樂呢。” 聖上茅塞頓開,笑道:“可是朕鑽了牛角尖了,真是個勞碌命,花費十多年心血才治理得這太平盛世,事情少了,這一閒下來,反倒覺得不自在呢! 李淑妍忙笑道:“這也是陛下心裏只裝着百姓,而無小我的緣故。” 聖上聽了頗爲受用,李淑妍又嘆道:“可惜臣妾日日關在後宮,卻不能得見大齊的大好河山,更不能看到陛下的百姓,是如何在您的恩澤下,富足幸福的生活。” 一句話卻挑起了聖上的心思,可憐他如今都四十多歲的人來,卻還沒有真正出過京城,看看自己的天下呢。 年少時,大齊內外紛擾,他堂堂太自然不能輕易出京城,繼位後,日日嘔心瀝血,勤於政務,竟是半點閒暇也沒有。 如今東臨國內患未除,再無暇邊關之爭;北蠻國,現在成王已經成了國君,北蠻世家又飛揚跋扈,得了新國君的厭惡,一時倒是與紫凝恩愛非常,如今已生有兩,全是另兩位滕也都各有了身孕,況有大齊雄厚的實力在,她們早就在北蠻站穩了腳跟,倒是一時半會不用再起爭端。 這兩年本就風調雨順,且工部的劉李二人配合得當,水利之事也辦得極妥當,百姓倒真是結結實實過上了好日了。 這豈不正是自己出去全國巡視的好機會? 聖上第二日上朝,便表達了欲親自出巡之事。 衆臣靜默一會,便紛紛出言表示反對:聖上若是出京,朝中諸事,無人主特。 二來聖上龍體貴重,就怕在路上護衛不當,損了龍體,卻是天下之不幸。 三則是百姓這兩年才過上安生日,如果聖駕出巡,沿途便免不了建行宮接駕,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聖上聽了便打消一些念頭,可是想到自己堂堂天了,就這麼一生被禁錮在京城,連自己的天下都不曾好好看過,終是有些不甘心,他習慣性地看了眼秦業。 秦業接到聖上的示意,忙站出來道:“諸位此言差矣!天下百姓能安居樂業,是因爲陛下的英明勤政,且不說也該讓他們知道,是誰給了他們這一切,只說也讓他們見見天家的尊嚴,更好的忠君愛國,這亦是陛下賜給他們的不世隆恩。你們只在此,說什麼擾民,焉知百姓心裏不是想得見天龍顏,好沾點福氣?”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