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廁所修頂

作者:夜錦衣
看電影的後遺症就是後面的一段時間,到處不時響起“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

  聽得楊小蓮閉上眼,腦海裏都在迴盪,她有一天還聽到爸爸邊幹活邊哼着歌。

  這場電影意外地還幫楊小蓮解決了一直困擾她的廁所光照問題。

  當她把雞罩子拿給爸爸看的時候,楊傳順還以爲她又來出餿主意,後來一琢磨,似乎真的可行……

  雞罩子是用竹篾編的圓形用具,像一半的圓,農村裏用來罩剛出生沒多久的家禽,或者別人送的家禽,這些家禽一時不熟悉環境,還不認家,怕跑掉了。

  大桑樹老楊家的牛棚這次算是大修了一番,重新鋪了房梁,草片子扎得又緊又密,地面上浮土髒草又狠狠地出清了一下,又能用個幾年……

  最奇怪的是屋頂上多了一個小屋頂。

  塘邊大爺爺和小奶奶兩家跑來看,都奇怪,“你這廁所頂上怎麼還修個小頂?還不鋪草片子?”

  楊傳順讓他們自己看,廁所原本就在豬圈這一邊,層高也很低,整個廁所就很壓抑,又沒有光,一進去心裏就煩躁……

  現在一進去,頂高了,光透了,風清了,心情都敞亮了……

  楊傳順把楊小蓮的主意還改進了一下,他按廁所頂的大小編了個半中間鏤空的竹罩子,罩子頂上又編了一個平一點的罩子,把這個兩層罩子安在廁所頂上,罩腳四周塗上攙了草杆的泥巴再用草片子把四周圍實……

  頂上稍平一些的罩子直接用泥巴塗上……兩個罩子之間除了均勻的幾排竹編,其他都是中空的……

  這樣廁所裏既有光又有風,下雨還不會漏雨,楊小蓮還攛掇着楊傳順牽個燈泡進來,被他一瞪眼,泄氣了。

  楊小蓮暗忖:算了算了,不能一步到位,就慢慢來吧。

  “這讀了書就是不一樣。”大爺爺摸着下巴,回去就繞着自家茅廁轉了。

  晚上楊家母女三人坐在牀上幹手工活,楊傳順抱着小女兒在牀裏面睡覺。楊小菊也要幫忙,但是她這幾天有點咳嗽,可能是看電影時吃了冷風,劉英子等她洗完腳就硬塞進了被窩。

  “我發現我爸爸真聰明。”楊小蓮剪着一截一截的鬆緊帶,搖頭晃腦。廁所修好了,感覺天地都開闊了,就是開心。

  “嘿!這還要你說。”楊傳順還沒睡着呢,剛閉眼就聽到二女兒的彩虹屁,誇得他都不好意思了。

  “你爸聽你話把廁所修了個頂就是聰明瞭。”劉英子深感二女兒是個馬屁精,“不聽是不是就不聰明?”

  楊小蓮也不理,“我爸就是聰明,在村裏幹活都埋沒了我爸的聰明才智。我也是,我是遺傳的我爸,聰明。”

  楊小連知道適當給父母戴戴高帽子的必要性,當然更重要的,她真的覺得父親很聰明,作爲恢復高考後的第一代高中畢業生,能從那麼破敗的村小走出去,智商本身就不低……

  再加上農活也是一把照,連屋頂壞了都能修,竹製品沒見過別人做過,想想就能編出來……

  只是沒有將才華變現,慢慢地泯滅在俗世裏……

  第二天,劉英子拿了做好的幾個頭花讓劉月娥挑了一個,讓方小雨也挑一個。方小雨是學生頭暫時用不着,但想想還是挑了一個,用不上,可以先放着。

  楊小蓮早上喫飯的時候就喊,想喫魚啦,什麼時候喫魚呀,我爺爺和爸爸修房子都累瘦了。

  之前大雨天,山腳大爺爺門前的水塘河水一退,幾條近米長的魚就翻了肚,也不知是從哪兒來的,又是怎麼進去水塘的。

  大爺爺讓兒子往之前幫忙打包的人家各送了半條,劉月娥又給醃上了。

  五小隻那天晚上喫飯時候,都聞到屋後三奶奶家燉魚的香味。

  喫過飯,幾人往楊全有家邊上跑,他家天天放收音機,經過三奶奶門口,三爺爺招呼他們進去玩,都沒好意思進去。三爺爺的孫子楊承元站在院子裏端着碗也不跟大家打招呼。

  劉月娥想想老頭子和大兒子,這一段時間,又是地裏,又是家裏,白天忙一天,晚上還就着燈光扎草片子……

  就順勢答應了,“我看就是你自己想喫。”

  “我是順便想喫!”楊小蓮大言不慚。

  這天中午楊小蓮在學校喫飯,閒聊的時候竟然發現三年級的一個女生楊甜甜竟然住在村委附近的村子裏。

  楊小蓮走過一次村委到自己家的路,那是剛剛回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傍晚跟爸媽交完公糧一起推着板車走回去,花了差不多近兩三個小時。掐指一算,那楊甜甜上一趟學校豈不是要一個多小時。

  楊甜甜表示每天都是跟爸爸一起上下學的,爸爸騎車帶她,幾十分鐘就可以了。

  “哦,楊老師?!”帶勞動和體育課的楊超美老師,偶爾也看到過甜甜幫楊老師熱飯。怪不得她到這邊的村小讀書,村委上方几裏也有幾個隊組成的村小,那邊離她家更近。

  “那你認不認識劉珍?”楊小蓮問,“就是她家開診所的,她爸爸人家都叫他劉老舅,她哥哥叫劉琳的?”

  “你說劉珍劉琳嗎?我管她媽媽叫姐,一個村子的。”

  “你喊她媽媽姐?”楊小蓮驚了,“你輩分這麼大呀?”

  “我輩分不大,是他倆輩分小,他在我們村輩分最小。”楊甜甜表示幸虧還有他們兩個,要不然自己就是輩分最小的了。

  怪不得上次外公讓她叫舅舅大姨的時候,這兩個傢伙那麼興奮。

  楊小蓮掐指一算,雖然自己跟楊甜甜不是同一個村隊的,但是都姓楊,又是同學,那就是同輩,換言之也可以喊劉珍媽媽叫姐,那樣劉珍反過來豈不是得叫自己一聲二姨。

  試問,我叫你大姨,你叫我二姨,我該叫我自己什麼?

  夜幕低垂,寒風漸凝。

  劉英子端着一盆小魚在池塘邊洗殺,魚還是她剛剛到河溝裏撈出來的。

  今天劉月娥把別人送的那半條魚翻了幾遍,還是沒捨得拿出來。想想馬上快過年了,到時油水足得很,哪裏就苦到了。就叫大兒媳晚上跟平時一樣準備飯菜。

  劉英子想想最近老闆消瘦的身形,還有幾個孩子天天眼巴巴等着喫肉的期盼,拿着簸箕到山腳水塘邊的小溝裏撈了撈,運氣還好,也撈到了兩三斤魚,就是都是巴掌大的小魚和泥鰍……

  不知晚上小蓮是不是又要叫喚,這孩子越來越有主見了,一個不順心就擺臉色……

  不過這一段時間賣頭花也掙了三十多塊錢,要不過年那件衣服再給她補上……

  劉英子正邊幹活邊有一搭沒一搭地想着……

  “鈴鈴鈴……”

  突然從塘邊楊留中家門口傳來一陣自行車車鈴的聲音,這邊很少有人騎車過來。她一扭頭,想看看是誰。

  一個穿着中山裝的老人騎着自行車從坡上滑到了曬穀場。

  “爸!”劉英子趕緊站了起來,一瞬間雙眼發黑,趕緊往塘邊稍移了一點。

  “你這個時候光着腳幹什麼?”劉書記從車上下來,一臉不贊同地看着二女兒。雖然天氣回暖了,但畢竟是到冬天了。

  劉英子看看腳,又看看手上正在殺的魚,剛剛從溝裏撈完魚腳是溼的,怕把鞋子弄溼弄髒了,就沒穿。趕緊解釋了一遍,末了還邀請劉書記晚上正好在家裏喫飯,“跟公公喝一杯。”

  劉書記一臉嚴肅,“酒就不喝了,飯也不吃了。你趕緊洗洗手,把這個拿回去。”他一手扶車一手從車後座卸下一個鼓鼓囊囊的蛇皮袋。

  劉英子趕緊洗洗手,幾步上到曬穀場,去接,“什麼東西啊?”

  劉書記邊從口袋裏掏東西,邊擺手,“不值錢的東西,你趕緊拿回去吧。我得趕回去了,再等一下天晚了路不好走。”

  劉英子趕緊抱住了袋子,什麼東西滿滿的一大包。打開口子一看,一堆的碎布頭。

  “你上次回家不是拿了些舊衣服嗎?那個還要拆,還要縫的。這個是不是好些?”前兩天有人跟劉書記講看見劉英子在賣頭花,還賣得不少,他趕緊到供銷社看看,買了些碎布頭,都是一小塊一小塊的布……

  劉英子趕緊點頭,“行,行!”

  “嗯。那這個你拿着。”劉書記又遞過來一張紙條。

  劉英子接過一看——12月7號蓋家屯馬路附近晚8點地道戰……12月8號袁家屯村委大院晚……

  這是……

  還不待劉英子問什麼。

  劉書記往屋子方向看了兩眼,車頭一轉,腳一蹬,騎上車就走。“這幾天放電影的地方。你要是去,叫傳順跟你一起,每天早點去早點回。”

  劉英子先把碎布頭扛回家,劉月娥坐在廚房門檻上捧着臉盆正在撿大米里的石子,看大媳婦扛了一蛇皮袋東西,不由好奇。“你不是到山腳撈魚去了嗎?這是什麼一大袋子?”

  劉英子解釋了一番,直接把袋子扛進了房間。

  劉月娥站起來往堂屋湊了兩步,見兒媳直接把袋子扛進了房間,嘴巴動了動,沒說話。

  頓了一會,聽到房門關上,劉英子往外走的聲音,“你魚撈得怎麼樣?可撈到了,我前兩天就看隊長媳婦在那撈,還撈不少。”

  楊樹屋這邊的水塘不少,但是都存不住水,每年也沒有人投放過魚苗,少有的一點點魚花,全是從上游流下來的。

  劉英子回答撈到了幾條小魚泥鰍,劉月娥嘆了口氣,又得花費不少油。

  把你放在心上的人,你不說,他都主動來了。不把你放在心上的人,他會視若無睹,你提了,他能置若罔聞,反將一軍。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