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趕電影場
楊老爺子和楊傳順都是一條小魚,楊佳元楊乾元分一隻大一點的小魚,劉月娥怕兩個孫子不會喫,自己慢慢喂,其他人也是半條魚或泥鰍。
楊老爺子表示,多喫酸菜下飯。
楊小蓮扒着糙米飯,心底暗念:我有一句nnd,不知當講不當講。
要是能在哪搞個竈臺搞個鍋,自己去燒點就好了。楊甜甜天天從村委那邊來回,買個肉不知多方便。上次還幫她帶了兩個頭花給劉珍。
劉珍給她回了一顆玻璃球和七毛錢,她收了玻璃球,錢還退回去了。
劉英子來不及處理一桌子的彎彎繞,她洗過碗,泡個腳。拿塑料布墊到地上,就開始淘換碎布頭了。
楊小梅給小妹擦好腳,把她抱到牀上,脫了衣服睡覺。自己趕緊端個凳子坐到櫃子邊,就着煤油燈寫作業,快要期末考了,她們的作來也多起來,課間根本做不完。
楊小蓮蹲在地上翻塑料布上的碎布頭,雖說是碎布頭,但是也看得出來是經過挑選的,顏色比較鮮亮,他們這一片人做衣服更多的都是黑、灰、藍、花白等等,這一堆碎布頭裏還有不少紅色、花色、綠色,但這些顏色的料子都特別的碎,真的也只能拿來做做頭花,糊個鞋底了。
常見的顏色倒還有幾塊不小的布料,先疊起來放到一邊,這些做頭花不好看,倒可以試試其他的。
“你明天晚上收拾快一點啊,我們六點四十就得出發。”劉英子邊收拾邊叮囑自家老闆。
楊傳順拿着洗腳盆往牀後走,覺得不用那麼早,“不用那麼早吧,七點就差不多了。”
“那到時候又正好趕上電影開場,那個時候大家都急着看電影,誰有空買東西。”上次劉英子跟其他小販聊天,才知道他們都是七點多就到了,這個時候都有不少人來等着了……這個時候反而生意好一些。
母女倆人把好看的料子挑出來,先做工程量小些的,那些需要多番裁剪的就暫時先留着,畢竟明天晚上電影就開始了,手頭現有的幾十個頭花總是感覺不保險。
這一次放電影的路線正好是沿着馬路線,從鎮上一直往村委上方走,這近處的也只有蓋家屯這一處了,其他的路程太遠……
“看電影?”楊小菊從被窩裏爬起來,自從看過一場電影后,屋後的水溝都被他們幾個鑽了幾遍了,“我也要去。”
“你都看過了,還看什麼。我們也不看電影,那是別人村裏放的,不讓人去看的。”夫妻倆糊弄小女兒。
楊小蓮聽着父母商量着明天怎麼走,幾點走,心情愉快,晚餐的不快都消失殆盡了。
這天晚上幾人趕工到十點多,腳都凍僵了,終於又做了一堆大大小小顏色各異的頭花。劉英子還挑出一些特別好的,安排老闆裝進小袋子裏,再塑封好。
幾人動作越來越快,手藝也越來越精湛,就是頻繁地縫線,用力地抽緊,三人手指頭都有些痛了,劉英子早早把頂針拿了出來,又從別人家借了兩個,三人勉強還幹得下去。
第二天早上三個小孩在梳頭髮的時候,劉英子趕緊到旁邊看,還給小女兒上手梳了個公主頭。
劉英子考慮了一天,晚上還是夫妻兩個出了門,原本是想着把楊小蓮帶上,但是想想還是沒帶,晚上不知幾點回來,天氣越來越冷了,到時候又跟楊小菊一樣搞風寒了,麻煩。
再一個二女兒真的不客氣,幫了忙她真要算錢。現在劉英子估摸着都快攢幾十塊了,誰家小孩子手上拿幾十塊錢。
楊小蓮去不去無所謂,趕了一場電影,好奇心也滿足了,曲裏拐彎的路程,黑咕隆咚的夜晚,再加上寒風一吹,還是呆在家裏舒服;她要是去的話,也就是幫忙賣賣頭花,給人扎扎辮子,這些劉英子慢慢也學會了,現在看媽媽這麼上心,她也可以鬆口氣了。
一個人只有沒有了指望,單獨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纔會真正成長,發自內心地想辦法,這時候學到了纔是真正自己的東西。
這不,臨出門劉英子還讓楊小蓮給楊小梅編了個髮型給她看。
晚上大兒媳夫妻兩個出門的時候,劉月娥什麼打斷的話都沒說,還催着兩人早點出門,不用着急,回來拍門,她候着。
三姐妹自己打水洗臉洗腳,平時大澡盆放五雙腳都擠得慌,今天只有姐妹三個,楊小菊從大姐邊走到二姐邊,三人泡着腳,好不舒服。
楊小菊對爸媽去看電影不帶她,還有些憤憤不平,雖然她也看不了什麼,但是那兒有賣好喫的東西的,米粑、米糖、糖塊、瓜子、花生……
上次媽媽還買了一小包花生,人人都分了一點……
他們這一片不種花生,所以第一次嚐到花生的小孩一直念念不忘……
“沒有花生,瓜子,喫不喫?”楊小蓮從口袋裏摸出一個巴掌大的塑料袋。今天賣了一個頭花,當時就給別人紮了一個髮型,塑料袋就被她拿回來了。瓜子倒不是她買的,是季文康請大家喫零食,她分到的,一直放在口袋裏還沒有喫。
“等下再喫,到牀上喫。”楊小梅趕緊把小妹拉過去坐好,先把她腳擦乾淨,讓她穿上鞋子到牀上去。
楊小蓮把小袋子交給小妹,楊小菊就樂顛顛地往牀上爬。
姐妹倆個洗完腳,擡着大澡盆去院子裏倒水。方小雨的房門早關上了,楊老爺子還坐在門邊剃農具上的土,哪裏鬆動了就再修一修,平時這活一般是楊傳順幹。
姐妹倆擡着大澡盆吭哧吭哧地往外走,在房門檻上歇一下,過了堂屋,在大門檻上再歇一下,擡到院子裏,再歇一次,再擡起一鼓作氣往水窪方向倒。倒完再狠狠地悠回來,要不然盆沿就沾上泥土了。
整個過程中,楊老爺子一言不發,默不吭聲幹自己的活。
兩人又合力把大澡盆放到牀後面去。
楊小梅走到房門口,跟爺爺奶奶打了聲招呼,“爺,奶,我們做作業了,小妹睡覺了。”
劉月娥在房間裏應了一聲,叮囑了一下不要栓門,等你爸媽回來進不去。
楊小蓮把煤油燈從門角拿到立櫃上,楊小梅跟在後面把洗腳坐的條凳搬到立櫃邊,楊小菊從牀上溜下來也往條凳上爬。
楊小梅看她衣服也沒脫,就沒說什麼。
楊小梅今晚還是做作業,她最近的作業很多,又不想像以前一樣隨便寫寫,二妹期中考試考了雙百,班級第一,還得了兩個本子,兩支鉛筆。她考了一個七十,一個八十五,班級第八,什麼都沒有。這次期末考試聽說獎品更多,最少要得到一個。
楊小蓮也把自己的書包拿過來,她今晚要回個信。
是的,她收到了一封信。雖然沒有信封,沒有郵票,但是它實實在在是一封信。
信就是用寫作文的田字格寫的,楊小梅也有這樣的本子。
雖然下午已經看過一遍了,但是楊小蓮又看了一遍,好看看怎麼給她回信。
信是劉珍讓楊甜甜帶過來的,還是用鋼筆寫的,楊小蓮看着乾淨利落的鋼筆字,對劉珍的書寫能力有些懷疑,楊小梅五年級纔開始學寫鋼筆字,劉珍也不過才四年級,肯定是她家裏人代筆的。
小蓮外甥女:
你好!
我們很想你!(們字被劃掉了),你有沒有想我啊?
謝謝你送我的頭花,媽媽給我紮了一個好看的髮型,同學們都說好看。可是她就是扎不成甜甜的頭髮那樣的。下次你幫我扎,好嗎?
還有給你的錢,你沒有收,媽媽說等過幾天我家做米糖,帶給你喫,你不要客氣了。我媽媽做米糖很好喫,我們(哥字改成了們)一次能喫好幾塊。等下雪了,就做。
我們學校旁邊有人賣甜杆也好喫,你們學校有沒有賣的;我哥學校還有賣糯米飯的,裏面夾鹹鴨蛋的,也很好喫,你喫沒喫過……
等下雪我家做米糖,楊甜甜要是上學的話就讓她帶給你。
劉珍
下面還有幾句鉛筆寫的——我說了許多,我哥就寫了這一點點,太氣人了,他還不讓我寫,說我寫的勾pi不tong,我看他就是lang,一點也沒有哥哥樣。
楊小蓮表示只要不叫我外甥女,我們還能做朋友,什麼米糖、甜杆、糯米飯,看樣子劉珍也是一個喫貨,這個時代人人都想做一個喫貨。
楊小蓮借大姐的作文本,楊小梅把本子遞過來,一臉懷疑,“撒壞了,老師要罵人啊。”
楊小蓮比了個ok的手勢,展開一看,已經寫過一大半了,從中間釘書釘撤不行了,只能從後面空白的地方剪下一頁,在釘書釘邊上多留一點空白,這樣相連的一頁也不會掉了。
可要跟她好好理理輩分,誰叫誰姨,還不一定。雖然這個姨喫好喫的都還想到她,但是誰讓她還沒喫到呢,再說就算喫到了,也得論一論,被一個小朋友叫外甥女,不合算。
楊小菊在邊上一顆顆地喫瓜子,平時她們自己買的話,更多的是買那種原味的,自己家也能炒的,季文康買的這個鹹瓜子,特別有味,她捨不得一下子喫完,慢慢喫,不時給兩個姐姐再塞一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