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三奶家事
不是喫獨食,而是本身就沒有一點點東西,之前還分過一兩次,除了招罵,沒啥好處,還不如自己解決了。不僅爺奶罵,爸媽也罵,哪怕是別人請客的,也要招罵。不是罵浪費錢,就是罵好喫貪喫。
何必!
一開始楊小梅還不適應,喫點東西像是犯罪,總是不舒服。見楊小蓮超坦然,慢慢纔開始坦然起來。但是有什麼東西還是儘量帶回來分給小妹喫。
楊小蓮也不是那麼護食的人,什麼東西有了,她就嚐嚐就可以了,沒有的話,她就超想。
給楊小菊喫點東西,也是要千叮萬囑的,不能說出去的。
平時父母在家,都是楊小蓮去趕雞鴨的時候,或者晚上跑到坡上聽收音機的時候,趁黑偷偷塞小妹嘴裏。
楊小蓮在腦海裏過了一遍想寫的東西,借大姐的鋼筆,給劉珍寫了一封回信。
楊小梅也習慣了,二妹經常拿她的鋼筆,寫什麼週記,有事沒事就寫寫。
喫完了瓜子,楊小梅到外面倒了一杯水進來給大家漱漱口,這也是楊小蓮要求的,她們現在都還沒有自己的牙刷牙膏。
楊小蓮記得她是上了高中後纔開始刷牙的,三姐妹刷牙都很晚,但是可能從小就沒什麼喫的東西,牙齒反而長得很齊很好。
除了楊小蓮大學四年反而吃出一顆瓜子牙。
回到現在,楊小蓮記不清之前自己漱不漱口了,但是現在她喫過東西就得漱口,帶着姐妹也很注意。
就現在據楊小蓮觀察,幾個大人倒都有自己的牙刷,但是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兩個老人的牙刷基本都沒什麼毛了。
姐妹仨正在咕嚕咕嚕,突然窗外傳來一聲急促地慘聲,“啊!”地一聲很快又停住了。
楊小菊嚇了一跳,看着窗子不說話,三姐妹都齊齊地屏住了呼吸。
靜默,靜默……
只有寒風吹過竹葉的沙沙聲。
楊小梅摸摸胳膊,拉着小妹到門邊,把水吐了。“我們睡覺吧。”
楊小蓮把水吐了,坐在凳子上疊信,現在估摸着才八點多,還可以幹很多事。
大姐小妹先去睡了,窗外的慘叫聲再也沒有傳來,彷彿之前只是幻聽。
楊樹屋各家各戶都坐落在山窩窩裏,家家獨立,卻又隱約相連,離大桑樹老楊家最近的是屋後三奶奶家,兩家最近的地方只隔了一片幾米寬的竹林。
哎,這個時代,誰也沒有能力去解救誰!
她還是趕緊督促爸媽掙錢,想辦法分家。
楊傳順夫妻兩個今天到電影放映的地方挺早的,七點半左右就到了。兩人騎着自行車來的,先推着走了幾十分鐘,最後十幾分鐘的馬路,特別順利。
他們來得早,還有人來得更早。蓋家屯靠近馬路的一片大草地上已早早候滿了人,這邊沒有電線杆,從村裏牽了一根長長的線出來,沿途還安排人看着電線。
放映員正在裝機子,村裏人幫着年輕的放映員到門邊堅杆子,拉屏幕。
大人小孩都一片鬧騰,劉英子一來就看到前幾天見過的幾個小販,他們看見劉英子也是趕緊招手讓她過去。
他們都是賣喫的,劉英子賣的是頭花,對他們沒什麼影響,而且頭花算是緊俏物品,還能帶帶生意。
劉英子原本提着的心也落下了一半,這些小販比她做生意久,跟着他們準沒錯。
“你們都開張了吧。我這剛來,不知可有人要呢?”
“嘿,你就趕緊的吧,我看今天還得是你的賣的最好,剛剛都有人問我頭上的頭花賣不賣了。”一個同樣挎着籃子賣零食的大姑娘笑嘻嘻地,“今天怎麼沒看見你家二姑娘?”
“借你吉言。路太遠了,就沒讓她過來。”
“也是,這黑燈瞎火的,往馬路這沿路還好點,有點電燈光,我從村裏出來,也是心驚膽戰的……”
楊傳順把車停在草地邊緣一點,自己守着車站着。這個時代,一輛自行車也是很難得的東西,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丟了可沒地找去。
馬路上、鄉間小徑上、山林田埂上,一道道火龍陸續開始往這邊延伸着……像是一條條運輸線,流淌着鄉村人對生活的希望……
今天劉英子的生意還不錯,就是要多費一番脣舌,挑色的,還價的。她這次帶了兩種頭花出來,普通的散裝的,還有獨立包裝的好一些的。
既要收錢算賬,又要防止別人渾水摸魚,一時還有點忙亂,有心喊自家老闆來幫忙。才發現他跑得遠遠地站在角落。
唉,能願意跟她一起來就不錯了。賣東西指望不上。
“大娘,我要這三個,給你一塊。”
劉英子一掃對方手上,兩個普通的,一個獨立包裝的,“姑娘,你這個都一塊二了,一塊哪行啊?要不你選不帶袋子,三個,我也不要你一塊零五分了,一塊就一塊……”
“這一個這麼小,便宜點吧?”
“像這樣的有幾個啊?我要六個一樣的。”
“哎,哎,那個長辮子的,你頭上那個你還沒付錢呢。”旁邊賣零食的大姑娘幫忙招呼着,“賣頭花嘍,賣糯米糰子嘍!加芝麻加白糖的糯米糰子,兩毛錢一個,五毛錢三個。”
這天劉英子帶的六十多個頭花,第二部電影還沒放就全賣空了,其中還有二十多個精裝版的。劉英子收錢收到最後,手都抖,半中間還偷偷摸摸地把十五塊錢數好,讓老闆拿在手上塞在口袋裏。
這麼多年手頭沒經過這麼多錢,還是一兩個小時掙的,想當初自家老闆教書的時候也不過一個月六十多塊錢,幾個小時掙了近半個月的工資。
旁邊的大姑娘今晚賣糯米糰子也賣得很快,糯稻產量太低,這一片幾乎沒什麼人家種,軟軟的糯米糰子再加上芝麻和白糖,還是有不少人買的。
兩人都比上次在老村小賣得快,除了今天來得早,也是這一片人生活條件好些。
劉英子夫妻兩個晚上回到家裏都十一點多了,夫妻兩個泡過腳,看三個孩子都睡在大牀上,也沒把她們吵醒了。
劉英子叮囑老闆趕緊睡覺,自己把立櫃收拾收拾,又從牀尾的蛇皮袋把之前選好的碎布頭拿出來裁一裁。
明晚村委還有一場電影,想想路途也不是很遠,上了馬路就可以騎車了。天雖黑,騎慢一點,早出發一點,那都不是事。
半夜的一聲慘叫,讓楊小蓮內心不安了一夜,大姐和小妹當時被嚇了一下,拉着二妹睡在牀外面也就安心了。
楊小蓮知道一些內情,可是現在自己人微言輕、小胳膊小腿的,什麼都不能想,想也沒用。
早上兩姐妹喫過早餐,又一人拿着個糯米糰子就出門了。
昨晚劉英子讓大姑娘給自己留了一塊五毛錢的糰子,大姑娘給了十個,正好全家一人一個。
劉月娥看兩個孫子啃得津津有味,也沒說什麼,她把自己的糰子留了起來,跟老楊頭分吃了一個。
楊小蓮早上起牀的時候把自己的錢都拿了出來。昨晚的慘叫提醒了她一件事情。
中午就把寫給劉珍的信給了楊甜甜,還給她紮了個新發型。
現在楊小蓮姐倆中午都在學校喫,楊小梅是怕作業寫不完,楊小蓮是覺得跑來跑去實在浪費時間,有這個時間她不如多扎幾個髮型,多賣幾朵頭花,多盯盯袁大遙……
袁大遙作爲班上數學倒數第一和唯一的一個不及格,牢牢守着自己的寶座,其他同學年齡再小,題目再不懂,楊小蓮多講幾遍,換個方法舉例子,基本也就搞懂了。只有袁大遙油鹽不進,以前楊小蓮覺得沒有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但是在袁大遙身上,似乎一直找不到方法啊!
她也不是不聽講,跟她講她也聽得一臉認真,就是眼裏經常閃爍着楊小蓮看不懂的光,楊小蓮以前以爲是疑惑或者頓悟的光,後來覺得自己想多了,那也許只是她在死命記答案的認真……
這天還發生了一件大事,下午楊小蓮才聽袁老師說的。
昨晚蓋家屯有人家被偷了,牛棚裏的牛,豬圈裏的豬,門鎖被撬了一半……
被村裏路過的人喝了一聲才嚇跑了,但是牛、豬是找不到了,晚上就報了警,現在還沒有頭緒。
昨晚一家人留了老頭子在家看門,其他人都去看電影了,他家離放電影的地方也不遠,在家裏都能隱約聽到聲音,老頭子就想着出門看看。
鎖上門,往放映場走了幾步,先還記得過一會回去看看,後來看到興頭上,就離家越來越遠,就那麼一小會就被偷了。
各班班主任都在班上來說了一下這個事情,讓回家跟家人都說說,到年底了,家裏的人財物都要注意了。
楊小蓮記得上輩子因爲看電影,不僅有家被偷的,還有小孩子走丟了的,都沒有聽說找到過。
這天回家學校又讓大家結隊放學了,天黑得也越來越早了。
今天不是劉英子給老兩口洗衣服,她喫過早飯抓緊時間做了七八個頭花,又得下地去給小麥除草,急得抓心撓肝的,中午一回家就鑽到房間裏趕工,今晚是離得最近的一場電影了。她有點後悔沒讓兩個女兒中午回來幫忙,最少一個能搞個五六個吧,小蓮手快,十個都差不多。
劉英子中午又縫了十幾個,午飯都是小女兒端來喫的。
傍晚回到家,實在無法,跟劉月娥打了招呼,沒做晚飯,坐在房間裏又趕了五六個。
數一數,也纔不到三十,早知道昨晚就再幹一個小時,怎麼地也湊五十個。
實在沒辦法,只得這麼出門,按三十個算,也有十塊錢。
楊小蓮她們冬天五半就放學,但是大家結隊放學,又得繞遠,回到家都快六點了。
劉英子和楊傳順正在吃麪條,做飯菜實在來不及,劉月娥就給下了掛麪。
楊小蓮回去翻翻媽媽的籃子,確實不多,昨晚她也沒做頭花,想想,把書包翻翻,書包裏還有四五朵,是天天帶着賣的,楊小梅看她翻書包,也把自己的書包翻一翻,也翻出六七朵。
楊小菊看兩個姐姐都往籃子裏扔頭花,抱着自己的麥乳精罐子也跑過來。打開一看,喲呵,至少小十個啊,而且個個都是精品裝的。之前姐妹幾個做頭花的時候,碰到特別好看的,都遞給小妹妹存着慢慢戴了。
楊小菊看看那個,拿拿這個,一臉不捨,這些頭花她都只是看看,還沒捨得戴呢。
“這些頭花也給我去賣啊?”劉英子進來拿籃子看小女兒一臉的不捨得。
楊小菊點點頭,一股腦倒進了籃子裏。
“好!晚上再給你做幾個好看的。”楊小蓮拍拍小妹,小妹只剩頭上常戴的一個花白色的了。
“大姐趕緊點個燈來。”楊小蓮去翻抽屜,找鋸條,“那幾個可都是最好的。”
幾個人手忙腳亂,終於讓劉英子夫妻倆帶着五十多個頭花在六點前出了門。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