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38章 长寿面

作者:挽云白
叶瑜洗漱完打個哈欠,特地等褚绪风躺上来他才吹灭了油灯。

  “我听叶伯說明天是你的生辰。”

  褚绪风身高腿长,他边问边伸過手臂把裡面的被子掖好。

  “是啊,”叶瑜闻言有些郁闷,“刚好和大年初一撞上。”

  “這可是個好日子。”褚绪风笑道:“你要不要猜猜我的生辰是什么时候?要是能猜对明天给你個惊喜。”

  叶瑜可不傻,他试探性地提出,“一年那么多天,我怎么能猜到啊?除非你给個提示。”

  褚绪风沉吟半晌,松口:“也是一個节日,在秋天。”

  這两個限定條件一加上,叶瑜立刻就锁定了一個日子。

  “中秋节!”八月十五嘛。

  “沒错,中秋节。”

  褚绪风摸摸叶瑜的头,看上去愉快极了,“快睡觉吧,明天一早送你生辰礼。”

  叶瑜也沒问到底是什么礼物,他实在是太困了,這会跟褚绪风說话都是勉力打起精神,一听到可以睡觉了,他的眼睛就跟有自己想法似的黏在一起,眼前瞬间陷入黑暗。

  在黑甜的睡梦中,耳边似乎有悉悉索索的声音响起,叶瑜皱眉翻身,等到這些声音远去的时候,他才重新舒展开眉毛。

  等他再次醒過来,天空已经放晴了,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叶瑜走出屋子,抬眼望去树枝间竟有点点银芒闪烁。

  叶母這时候从屋裡拿了件长袄出来,将其披在叶瑜身上,“快进屋吃长寿面,面條是你奶特地早起手擀的,汤底用的是猪骨,炖了整整半個时辰,骨头都炖透了。”

  叶瑜被叶母领到炕桌前,只见一個青瓷白底的面碗搁在桌上,碗裡只有一根面,长长的盘旋在清淡的猪骨汤裡,面條上還整整齐齐码着对半切开的白水蛋、香菇和青菜。

  他坐下后先是舀了勺汤放进嘴裡,入嘴的一刹那他脑海裡就冒出一個字,鲜!

  猪骨的骨髓都被炖了出来,整個汤底浓重又不失鲜美,从他喉咙滑下的时候唤醒了沉睡一晚的味蕾。

  至于碗裡的面條则是很劲道,必须要一口吃完,不能咬断,因此叶瑜吸溜着面條就往肚子裡咽,一整根看着多,其实全部放在嘴裡也不過是刚好盈满口腔。

  叶瑜把一碗面吃得丁点都沒剩,到最后甚至捧着碗把汤都给喝光了。

  “宝哥儿,生辰快乐!”

  這时候叶老太又从灶间端出一篮红鸡蛋,笑着說:“快剥一個红鸡蛋。”

  這种红鸡蛋的做法也很简单,就是在煮鸡蛋的时候放进苏木這种中药材,煮好之后鸡蛋外壳就会变成红色,每当家裡有孩子出生或者嫁女娶妻的时候,都会做一些红鸡蛋分给近亲友邻。

  叶瑜闻言拿起一個鸡蛋在桌上滚了滚,然后磕出一個小口,顺着薄膜把鸡蛋壳剥掉,瞬间一個圆滚滚的白蛋就出现在他手裡。

  他把拿着鸡蛋的手伸到叶母面前,“第一個鸡蛋,娘先吃。”

  叶母看着鸡蛋微微愣了一下,“這是给你煮的。”

  “我先给您剥开一個。”叶瑜执拗地說,他一直等到叶母接過鸡蛋才收回手。

  紧接着叶瑜又剥开鸡蛋递给几位长辈,至于兄姐就暂时不帮他们剥了,這么几個鸡蛋都剥得他手疼。

  他刚吃完鸡蛋洗干净手,叶父就从屋裡走出来了,他手裡拿着一個素色荷包,递给叶瑜后,笑着說:“赶紧打开看看。”

  裡面是一個玉制的平安扣。

  叶瑜看着手裡透亮水灵的平安扣眨眨眼,心裡有些惊讶,這平安扣的价格不低吧,应该是用一块好玉制成的,而且制作者的手艺也极佳。

  叶父边把平安扣给叶瑜戴上,边說:“這是之前我意外得来的一块和田玉,因为太小,最多也就能做出一块平安扣,前些日子县城裡有個雕刻大师過来,我就特地請他出手讲玉雕刻成平安扣,就等着你過生的时候做生辰礼呢。”

  那块平安扣通体呈乳白色,仔细一看就会发现玉质十分通透,手感也特别油润,更别說造型圆滑,外层的大圈和内层的小圈相得益彰,既漂亮又清透。

  “平安扣扣平安。”

  叶父郑重地說:“为父只愿你一生平安健康。”

  叶瑜深吸口气,手紧紧握住平安扣,“谢谢爹,我很喜歡這個生辰礼。”

  這时候叶母突然插话道:“你爹這礼可是神神秘秘的,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知道。”

  說完她从屋裡抱来一套叠好的衣服,“這是我今年给你做的衣服,正好开春你要去私塾念书。”

  和以往棉麻布做的衣服不同,這一套却是绸缎制作的襕衫,颜色是白色,针脚极其细密。

  “谢谢娘,我也很喜歡。”

  叶瑜摸着顺滑的布料,颇有些爱不释手。

  等收完生辰礼,他回到屋裡把衣服放进炕柜,转头的时候就看见褚绪风在门口等他,见他出来上前两步把一块黄色的石头塞进他手裡。

  “喏,一块田黄石,最适合做成印章,读书人日后可少不了印章。”

  田黄石可不多见,尤其是质量好的,叶瑜打眼一瞧就知道他手裡這块绝对是個极品田黄石,质地圆润细腻,内裡隐约可见萝卜纹状细纹,在阳光下散发着珍珠般的光泽。

  因此他连忙摇头,把田黄石還回去,“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褚绪风早预料到他的拒绝,淡定的从怀裡掏出一块已经雕刻好的田黄石印章,這块印章颇为小巧,整体呈方形,其上雕刻有拙劲刚朴的瑞兽,实乃大师之作。

  倒過来后還能看见印底刻字—褚握瑾。

  “握瑾,這是我的字。”

  叶瑜惊讶的看他一眼,其他暂且不论,握瑾应该是出自握瑾怀瑜這個成语吧。

  “嗯,就是握瑾怀瑜那两個字。”

  褚绪风看出了他的好奇,回答完也觉得甚是巧合,他们两個的名字竟如此有缘。

  “我已经有一块田黄石印章,那块留在我這也沒什么用,還不如送给你。”

  叶瑜犹豫半晌,见褚绪风一副他不收下就不收回手的样子,只好接過那块田黄石。

  “实在是太匆忙,如果你生日再晚一点,我就能找到给我雕刻印章的大师帮你把這块田黄石也给雕刻好。”

  褚绪风放下手时遗憾地說。

  叶瑜虽沒接话,但他在心裡已经把褚绪风的生辰牢牢记住,距离八月十五日還有八個月,到那时他定要找個价值相当的礼物還回去。

  简单给叶瑜過了生日,叶老太就带着媳妇们开始包饺子。

  大年初一他们家這边一向有吃饺子的习俗。

  今年也不例外,又因为家裡有酸菜猪肉和豆腐,所以她们包了酸菜猪肉馅的和鸡蛋豆腐粉條馅的两种饺子。

  两盖帘白白胖胖像元宝似的饺子放在院子裡冻上一会就梆梆硬了。

  要吃的时候只需要下锅煮,等饺子浮上来的时候就可以用漏勺捞出来過一遍凉水,這样做出来的饺子不会黏在一起,口感也更好。

  叶瑜更喜歡鸡蛋豆腐馅的饺子,只蘸上一点醋和辣椒,就很美味了。

  尤其是吃完饺子后再喝一碗饺子汤,肠胃瞬间变得无比熨贴。

  他整整吃了五六個小儿掌心那么大的饺子,吃到最后边打嗝边喝汤。

  隔天就到了回娘家的日子,叶家除了叶老太和叶母以外,其他两房媳妇都要带着孩子回娘家,同样叶小姑今天也会带孩子過来。

  一大清早叶家就开始忙碌起来,灶间裡正烧着热水,有一股接一股的白汽冒出来。

  而堂屋裡叶大嫂两個则是穿得齐齐整整,身上是今年新做的衣服。

  叶老太擦把脸询问道:“东西可带好了?”

  叶大嫂诶一声,回道:“都带好了,一只鸡一包糖。”

  两個媳妇不偏不倚,都是一样的东西,這样的回门礼在附近的村裡可不寒碜,算得上是丰厚。

  “嗯,你们早点回去,也能多待一会。”叶老太揣着手說:“亲家公母也有一段時間沒见孩子了。”

  叶二嫂却說:“還是得早点回来,今天小北回门,家裡就您和三弟妹帮衬,实在不像话。”

  三弟妹家裡沒人,這么些年就沒回過门,同样也沒带過回门礼,說起来是不公平的,但三弟一家却从沒将這事放在心上。

  叶母洗干净手,听到她的话,连忙开口:“家裡又不是什么极重的活儿,我一人就能做得来。”

  话虽如此,但叶大嫂两個依旧决定早些回来。

  在天色尚暗的时候,大房和二房就已经离开了,走之前他们每個人都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荷花還特地戴上了她爹娘给她买的银镯子,整個人显得十分高兴。

  也因此叶家一下子安静不少,沒有了兄姐的声音,叶瑜還有些不习惯。

  幸好還有贾一和褚绪风在,多少能打发无聊的時間。

  叶瑜侧头看向褚绪风,“你给我讲讲边城的生活吧。”

  边城是他娘出生的地方,他也想多了解一点。

  褚绪风听到這话,仿佛陷入了回忆,他视线飘忽不定,“那座城叫靖边城,毗邻草原,墙内是镇守边关的士兵,墙外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时不时就有流寇经過,一墙之隔却是天差地别。”

  “不過靖边城是個還不错的地方,生活在那裡的大多数都是士兵家属,都很淳朴善良的,又因为家家户户都养羊,有各种花样的羊肉做法…”

  叶瑜听得是津津有味,也许穷其一生他都不会去靖边城,但能听一听那地方的风俗人情也是好的。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