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北港集训(2) 作者:未知 刘德--就是跟着陈光一起画了押的那個孩子--正和一群孩子一起在一條船上帮忙清理甲板。他的爷爷虽然也画了押,算在了移民之中,但毕竟年纪太老,身体不太好,经不起一路的颠簸,刚到台湾就得了病,不久就去世了。至于陈光,這一段時間各种各样的事情也多,完全也顾不得刘德了,刘德就被编入了那些孤儿之列。 郑家打算把這些孩子培养成未来的家丁,所以给他们的待遇倒也還算不错,至少饭是有的吃的。此外就是学各种技术。尤其是船上的技术,因为郑家的根基毕竟在大海上。清理甲板就是最基础的技能了。 “嘿,阿德,你听說沒有?”另一個叫黄善(将来也许叫郑善)的孩子拖着一段缆绳走了過来,用肩膀碰了碰刘德說。 “听說什么?”刘德一边低着头擦洗着船板,一边问道。 “有人說郑家大少爷到北港来了,听說他才十三岁,就已经是秀才了。(事实上還不是)這次他到了這裡要把我們都找去有事情。有人說,郑大公子是要在我們当中选一個人做书童。阿德,你读過书,能识字,說不定就会被选上呢。”黄善的语气中包含着压不住的艳羡。 刘德听了,却沒有做声,当书童的生活自然比如今要好很多。但是刘德并不想从此就成为别人的一個跟班。他只是低下头来,继续擦洗着船板。 黄善的消息倒也不是空穴来风。到了下午,吃過饭之后,一直带着他们的老水手张大彪将他们召集起来: “今天晚上都给我好好的洗個澡,明天一早换上身干净衣裳,跟着我去见大公子。今后的一段時間,大公子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明白了嗎?” “知道了。” “张头,什么事呀?” 下面一片嘈杂。 “都给老子闭嘴!知不知道规矩啊?!马勒戈壁的,谁准你们這帮小兔崽子胡喊乱叫了?老子以前宠着你们,一個個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你们還有沒有王法了?還有沒有家规了?啊!?明天见了大公子,谁再這样不知道规矩,胡喊乱叫的,看老子不打断他的狗腿!”张大彪突然生气起来了。 孩子们顿时都安静了。张大彪看到大家都老实了,便继续說道:“你们记住,大公子那是尊贵人,不是俺张大彪這样你们可以随便乱說乱闹的。大公子是慈善人,這次救你们来台湾,给你们饭吃,就是大公子的提议。大公子对你们都是有恩的知道不?大公子对人宽厚,那是他人好,但是你们不能因为這個就沒了规矩。知道嗎?” “知道了。”這一次倒是沒有什么嘈杂的声音了。 “大公子让你们做什么,就老老实实做。大公子不会亏待你们的。大公子问你们谁的话,谁就好好的回答,别人不要乱插嘴。有什么话要对大公子說,先举手,這是规矩,知道不?” “我們知道了。”大家一起回答說。 第二天一早,在北港码头旁边的空地上,這些孩子们正排成了队伍等着“大公子”的到来。到了大约辰时一刻左右,一辆马车在一群士兵的簇拥下出现在大家的视线裡。马车在空地旁边停住了,一個半大孩子从车上走了下来。 “這就是大公子呀?”很多孩子都在心裡這样想着。 郑森走到這些孩子面前,先是扫视了他们一眼。這些孩子能够活下来,本身就說明他们的身体基础不错。如今经過了一段時間,吃饱了饭,他们的脸上也都有了血色,看起来比那些成年人恢复的還要好一些。 “你们中有哪些人以前读過书,认识字?”郑森问道。 孩子们互相看了看,最后从当中推出了三個孩子。 “只有你们几個嗎?”郑森不由得有点失望。快三百個孩子裡,就只有這么三個认识字的。 這时候,郑森突然看到一個孩子犹犹豫豫的举起手来了。 “你過来。”郑森看到那孩子畏畏缩缩的样子,便努力的让自己笑得和蔼一点。 那孩子从人群中走到了郑森跟前。 “你叫什么?读過哪些书,认识多少字?”郑森问道。 “大……大……大少爷,我……我叫黄善,我沒读過书,我只认得十几個字,都是阿德教我的,我不知道這样算不算。”那孩子指着已经走出来了的另一個孩子說,显然,他還是显得很忐忑。 “当然算!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的都算!還有沒有?”郑森立刻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他已经明白,在這個时代,他的要求实在是不能太高了。 然而還是只有四個人举手,最后加在一起,所谓识字的人也只有八個。不過后来這些孩子中也有人在和自己的孙子谈起這段往事的时候感叹說:“当初我怎么不把胆子放大一点,步子放快一点呢?那八大金刚裡面不就有我一個了嗎?”他的孙子就问:“爷爷你当时会写自己的名字?”“当然不会,但是,八大金刚裡面的刘地和王存业当时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他们都是事后找刘德教他们的。”這人拍着大腿后悔地說,“你爷爷我当初就是太老实了!” “算了吧,爷爷,你還算是赶上北港集训,已经比好多人强了。”做孙子的最后這样說。 在找到了這八個能“识字”的人之后,郑森又說道:“你们可能也知道,最近有不少人都得上了打摆子的病,這個病很难治,得上了除了求老天爷帮忙,办法真的不多。但是我們虽然沒有什么好的治病的办法,却還是有预防的办法的。只要预防得当,染上這种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的降低。這样也算是能救人了。只是如今正是忙碌的时候,一般人也都沒時間专门去做這事,所以我就想到了你们。 我要传授你们一些用于预防這种疾病的方法,我的時間也很忙,不可能一個個的细细的教你们。所以我只能先给你们八個讲讲,你们八個要更用心一点,回去之后就要靠你们来给他们讲解了。所以你们要更认真更努力一些。明白嗎?” “明白。”這些半大孩子都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那好,你们就先跟我走。”郑森說。他又转過头对张大彪說:“其余的就還交给你,你上午让他们继续活动活动,但是不要太累,吃過中饭之后,就把他们分成八個,算了還是三個组吧,然后让他们跟着他们几個学今天上午我交给他们的內容。” “大少爷,我明白了。”张大彪回答說。 郑森要教给那些孩子的东西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打摆子”是被蚊子咬造成的。所以要避免染上打摆子病,就要减少被蚊子咬。要减少被蚊子咬,就要尽可能的消灭蚊子。而要消灭蚊子,就要這样做…… 考虑到這些孩子的基础,所以郑森采取了最为填鸭式的方式:原理是什么你们统统不用管,反正你们现在也懂不了。你们只要记住该怎么做的一二三,并且将它们背得滚瓜烂熟就行了。知道怎么干就行了。 所以,所谓的教其实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让那八個半大孩子背那些一二三而已。但就是這样,进度也還是不能让郑森满意,毕竟沒有上過学的孩子,在背诵方面還是要比郑森熟悉的,洪家族学的同学以及郑家的那些兄弟们差很多的。在郑森看来最多两刻钟就应该能倒背如流的东西,到了這裡,都已经一個时辰了,這些家伙背得磕磕巴巴的。不得已,郑森只好减少了今天预计的背诵量。而且他還估计,只怕等到下午,那些其他孩子的表现会更糟糕一点。然而等到晚上,郑森又過去随机的抽查了一些孩子之后,却发现這些孩子们倒是背得很不错,這让他很有些疑惑,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简单,打一顿比什么都管用。”张大彪回答說,“那几個小子回来之后,俺就跟着那帮子臭小子一起背,等我背来了,我就让他们几個每人拿上一根棍子,然后一個一個的检查那些臭小子的背诵,谁背不来,就打一顿。所以說,人是贱虫,不打不行!” 這样的粗暴的辅助倒是起到了不错的作用,只花了半個多月,基本的一些东西就教的差不多了,這时候,天气也越发的热了起来,疟疾发病的情况也越发的严重了。于是郑森再次找到郑芝凤,打算将手下的那些小孩子派出去了。 “我让一队人送他们過去,顺便让村长们配合一下他们。”郑芝凤說,“我看了一下你的那些计划,虽然不知道有沒有用,不過,反正花销也不大。而且砍下那些树木,也能派上一点其他的用场,虽然你用這些树的做法是真有点浪费,但是反正台湾這边别的沒有,树木什么的多得是,浪费点杂树也就浪费了,也不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