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推行新政
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变得越发寒冷。
但是整個南京内外城的人群,却越发的多了起来。
尤其是各种奇装异服的外国人,几乎是随处可见。
這是因为作为這個天底下最为强大的国家,马上就要换一位皇帝了。
当然,沒有人会觉得换個皇帝会让大明变得衰弱,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大明能够威服四海,震慑天下,跟现在的大明太孙分不开干系。
皇帝陛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收拾河山,重建汉制,而太孙殿下则是让大明走上了前所未有的强盛时代。
所有的百姓都在期待着,太孙殿下会带领大明走上更加繁荣强盛的道路。
在之前,太孙殿下于正月初一举办登基大典的消息,通過报纸在各省份传开后,就有大量的百姓纷纷前往京师。
庞大的人群,让驿站的工作人员担忧不已,生怕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
“上次见识到這样的场景,那還是在洪武初年的时候。”
京师边上驿站,老驿卒不由感叹着說道。
年轻的驿卒疑问道:“二十多年前,我們大明就有這样的盛况嗎?”
二十多的驿卒,显然对小时候发生的事情不清楚。
老驿卒眼中带着回忆,感叹道:“那可不是盛况,那是逃难的饥荒,满满当当的,全是想要去京师讨一口吃的。”
“驿站這裡都挤不下了,我們也只能看着他们在外面饿死,甚至是....诶,不說了,那些都不過是陈年往事。”
“你只要记得,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便就行了。”
說完话的老驿卒似乎心情不怎么好,交代了一声,也就独自离去了。
在他那個年代,能够看到大量的人群,从来就沒有什么好事,跟现在哪裡一样。
年轻的驿卒显然不能感同身受,他看了眼老驿卒略带落寞的身影,然后转头看向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的人们,如同在看两個不同的时代。
京师的衙门现在個個都亚历山大。
在太孙登基的這個节骨眼上,任何小事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
而且根据历朝历代的规矩,所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太孙殿下登基后,也就意味着朝廷的权力将要重新进行一次洗牌。
礼部主客清吏司衙门。
作为接待外宾的部门,最近郎中张见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
太多的外国人跑到京师来,就是想参加太孙殿下的登基大典。
這对于大明来說,当然是好事,之所以那么早把登基的消息放出去,不就是给這些海外国家一些赶路的時間嘛。
八方来朝,万国来拜,這是所有的皇帝都想得到的殊荣。
太孙自然不可能发出一道令旨,要求别人来拜见,這就失了体面,别人主动前来,這才是最好的。
当然,如果能够赶来,而沒有赶来的小国,事后会不会遭到清算,那可就不得而知了。
“這個纨绔,且要给我小心一些,现在是特殊时期,任何错误,都会被人抓到放大。”
“若是出了漏子,别說你老爹我這头上乌沙不保,便是這卿卿性命,都有可能不全。”
“那些狐朋狗友,最近少和他们接触,给我老老实实待在家裡读书,现在举人都如此简易,明年乃是太孙登基第一年,你要是考不上,看我不把你腿打断。”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的张见,首先就是逮着儿子张文杰一顿训斥。
张文杰一脸委屈。
“爹,我只是上街溜达了一会,看看热闹,可沒干别的事情。”
“你可不能污蔑于我,我可什么都沒干啊。”
旁边的张见夫人也帮衬道:“你這大官人,可不要在衙门裡受了气,跑回来撒在儿子身上。”
张见看妻子說话了,便解释道:“谁還能让我受气,那些蛮夷,還敢跟我对着干?”
“只是今天跟几個同僚交谈,有些感触罢了,听說太孙殿下把正三品上的文官,都召进了宫裡,传出消息說,是要商议推行新政的事情。”
“新政,新政,這必然是一番更新换代,也不知道上头风向如何,一個不好,便是我也难免致仕。”
“這混蛋玩意,年龄早就到了,举人却三番不中,现在科举变得简单许多,朝廷已经不准举孝廉入仕,唯有科举一途开放,如若文杰不能入仕,家业何存。”
听到這番话,张见夫人也紧张了许多,问道:“朝廷去年不是下了规矩,六十五致仕嗎,老爷才五十出头,正当壮年,這...還沒到年岁呢。”
张见苦笑道:“哪能是這么简单,說了你也不懂,总之小心为上。”
东宫。
今日的东宫聚集了几乎大明所有最有权力的大臣。
除了朝廷上三品往上的大员,包括其他省份的布政使,几乎都来了。
而今日,是朱英推出新政,商议周全之事。
“殿下,万万不可如此啊,此等行为,岂非是自缚手脚,自古以来,就未曾出现過這等..這等之事啊...”
“請求殿下收回新政之中,關於皇权之事,众所周知,君权天授,殿下何故如此。”
东宫大殿。
這裡有七十多人,因此讲话什么的,大家也都能听到。
朱英之前就已经拟好了新政的纲领,让郭忠进行朗读。
对于新政,所有的大臣都很紧张,大家都非常清楚,這是太孙殿下登基之后,主要的政治走向,也同时涉及到自己的乌纱帽,包括官职的权力大小。
在开始后,大家感觉前边的還好,无非還是之前军政分离,责任落户,稽查审核那一套。
只是更加规范了一些,包括在建设,民生上。
然而到了后边,大家就开始心惊胆战了。
设立内阁议会,束缚皇帝权力,這简直是骇人听闻。
“請殿下收回成命!”
在第一個大臣下跪拜到,紧接着第二個大臣也下跪請求。
“請殿下收回成命!!!”
集结着第三個,第四個,顷刻间,东宫大殿裡,所有的大臣都全部跪伏恳求,语气之中,满是惶恐。
這让所有的大臣感受到害怕。
从新政裡的條例来說,是束缚了皇权,原本属于皇帝的权力被大量的分配给内阁。
按理說這应该是個好事,尤其是对于在场的大臣们来說。
要是太孙是個昏庸之君,大臣是贪婪之臣,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可偏偏這东宫大殿裡截然相反。
“我意已决,无须多言,新政之中,關於皇权之事,不容再议。”
面对這等类似于逼宫一般的场景,朱英却沒有丝毫的担忧,只是语气平淡的說出决定。
大臣们左右互视,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作答。
便是伶牙俐齿的御史们,喉咙滚动间,也不敢开口。
“好了,都起身吧,關於新政之中其他事项,再行商议一番。”
朱英开了口,大臣们也只能悻然而起,略微沉默片刻后,就有大臣站出来,說出自己關於新政其他事项的一些想法。
大殿中也恢复了气氛,好像刚才的事情沒发生過一样。
散朝之后,朝野上下,官吏之中,立即掀起了惊天波澜。
谁也不会想不到,在新政之中,竟然会有对皇权的限制,大家都很不明白,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哪怕是朱棣,整個人都有些懵了。
“法师,太孙這是昏了头嗎?难不成父皇就会让他如此行事,說得好听点,這是圣天子垂拱而治,說得不好听点,這是自缚双手。”
“把治理朝政的权力丢给那些贪官们,他怎么敢啊。”
在朱棣得到消息后,立即就找来姚广孝商议。
虽說藩王们在新皇登基后,就会去到东神神州开荒,可大明的事务,同样也会对他们有很大的牵扯,并非是說离开了就沒联系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說,大明的强盛,反而是他们在海外的坚强后盾,至少在這個时期,不会說有哪個藩王想着造反,从东胜神州杀回来。
至少,他们之中,要谁能够统一东胜神州,才有资格跟大明掰腕子。
姚广孝沉默片刻,叹息道:“太孙這不是对自己的限制,而是对后世君主的限制啊。”
“可能太孙觉得,后世之君不成器,因此干脆把权力限制了,与其出现一個昏庸的君主,還不如如此限制。”
朱棣道:“我知如此,可是....”
朱棣是很不理解這样的行为,虽然但凡聪慧点的都能看出,這是朱英限制子嗣的手段,可权力這個东西,如此诱惑,谁能拱手让人呢。
“父皇定然是知晓此事的,太孙說服了父皇,否则新政即便是推出,也不是在這個时候。”
“看样子,太孙是不想跟历代皇帝一样,亲自去处理政务,干脆是当了個甩手掌柜,也不知這般会让以后的大明如何,那些贪官们,真的会跟太孙想的那样,好好的治理大明嗎。”
姚广孝笑道:“现在应是诸位大臣最为惶恐,太孙不治世,那就谈不上错,不管是发生了何等事情,错都在大臣们身上,而皇位稳固,依然不动。”
“以后這矛盾之间,非是在百姓与皇帝之间,而是百姓与大臣之间,虽是少了些权力,可那些权力对皇帝本身也是束缚。”
“解开了束缚,皇位也沒那般炙手可热,也许会有一些权臣的出现,但国祚悠长,未免不是件好事。”
朱棣闻言,想了想,最后叹息一声,什么也沒說。
乾清宫。
朱元璋還有朱英,正在陪着小文承玩耍。
小文承在给朱元璋展现自己新练的武艺,刀枪剑戟,還有火绳枪。
“大孙,也许你是对的,不是每個人,都是那么的喜歡当皇帝,也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是皇帝。”
“一個国家的兴衰,寄托在一個人的身上,這是個很危险的事情。”
“咱以前沒考虑過這些,只是想着让百姓们都听话,大明的国祚就能延绵,现在看来,或许你才是对的。”
对于在东宫大殿新政之事,包括宫内外的一些消息,朱元璋自然是都知道的,也很是关注。
毕竟這样的事情,可谓是自从始皇以来,算是中原大地头一遭。
“爷爷,外面风冷,我們還是进屋裡休息吧。”
朱英担忧說道。
最近老爷子的身体状况不怎么好,毕竟已经到了冬天,对于老人来說,每個冬天都跟渡劫一样,很是难熬。
朱元璋摆摆手:“咱的身体,咱自己知道,你就别管那么多了,咱還要多看看小文承的表演呢。”
面对老爷子的坚持,朱英也无力劝阻,但他给小文承使了個眼色。
小文承当即說道:“太爷爷,我累了。”
朱元璋這才道:“好好好,累了咱就休息。”
听到這话,小文承得意的看了一眼朱英。
仿佛在說,太爷爷只听我的。
随着時間的推移,新政的事情也稳定了下来。
对于大臣来說,他们其实并沒有多大反对的理由,毕竟太孙把权力在让给他们。
紧接着,就是内阁的正式成立了。
朱英选定了十二名内阁成员,其中包括七部尚书,還有几位侍郎。
从新政开始,所有的朝廷政务,都会经由内阁处理。
当然,现在的内阁,包括律法,并不是很完善,這還需要朱英进一步的建设,虽然朱英把大部分的权力都让了出去,但实际上他的影响力并沒有受到任何的动摇。
毕竟這些内阁成员,在任何事情上,還是会听从朱英的令旨。
朱英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的去完善律法,推广律法,并且保障律法的权威性。
让所有的事情,都能够通過律法去解决問題。
因此在大明各学院之中,已经是在成立律法专业,包括很多大学士,也是开始向律法研究這块来偏移。
当然,军队的事情,就跟政务不挂钩了。
军队只会向皇帝效忠,所有的军队,都不会跟官员建立联系,包括卫所這块,也是独立出百姓,官员之外。
新政在实行一個月之后,百姓其实沒有太大感触,因为生活依旧,包括大臣们,好像也沒太大的变化,他们還在做着一样的事情。
這個时候大家突然发现,好像确实许多事情,也不需要皇帝亲自来处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