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濟民渠

作者:喫不胖的胖胖胖
六月九日,登州府,黃縣,黃家村。

  棲霞山下有一條支流從這裏流過,在數萬民工日夜趕工的努力下,終於搶在大旱天來臨之際,將這段水渠建造完畢。

  而黃家村正好位於河口,這裏新修了一座水壩。這條寬闊的壩口以條石爲基上鋪青磚,層疊間以水泥粘合,外側更是糊了一層厚厚的石子、水泥混凝土,清一色的灰青色牆體,顯得格外堅固和漂亮。

  這一日,雖然驕陽當空,烈日炎炎,但黃村壩口水渠兩岸人影重重,登州知府高明遇更是一身大紅色官服站在一羣人最前頭,身後數排清吏司衙役排的整整齊齊,正在翹首等待。

  “來了!來了!”片刻後,但見遠方一隊騎兵奔襲而來,激盪起陣陣塵土,一個眼尖的官員高聲呼喊。

  張陽滿面塵土騎在戰馬上眯着眼,本就是大旱時節,這一路上他不知吃了多少土。

  昨晚聽聞的最重要的大壩已經修建完畢,張陽便打算過來看看情況,今天一早便出發到了這裏。

  張陽翻身下馬,啪啪啪的拍打着一身的塵土。

  “下官見過侯爺!”四十多歲的高明遇幾乎是小跑着前來見禮,跟在他身後的還有宋應星。

  “高大人免禮,宋老這大壩建造的如何了?”張陽帶着十數個親衛向壩口走去,一排衙役自動讓開道路。

  宋應星跟在後面回道:“回稟侯爺,這條水渠自棲霞山腳始,一路向北止於黃縣總長超百里,沿途還建有水庫數座,可惠及登州西、北大半州縣。

  爲了加快水渠的工期,張陽讓宋應星和高明遇二人一起負責督建,一人負責大壩,一人負責水渠。

  此刻高明遇也是激動地彙報道:“回侯爺,卑職自領命以不敢有一日怠慢,這條水渠從南至北,皆是卑職步行丈量監督,一磚一瓦也不敢弄虛作假,如今萬事俱備,只待侯爺一聲令下,大壩開閘,水到渠成,造福萬民。”

  高明遇本就是土生土長的登州人,能在大災之年爲地區百姓做點貢獻也義不容辭,這些日子裏也是日夜操勞,盡心盡力。

  走到壩口處,用水泥混凝土修建的水渠底部平坦而光滑,就如後世河道一般堅固耐用。

  “水渠修的不錯!”張陽笑着對高明遇道:“朝廷日前已經同意了減免山東各州府三年的田賦,而且本候也準備待收復山東全境後,向朝廷舉薦你來當山東巡撫一職,你可願意?”

  高明遇差點被這巨大的驚喜衝昏了,趕緊倒地跪倒:“多謝侯爺栽培,下官永世不敢忘!”

  “好了,起來吧,前邊那一大羣人圍在一起幹嘛?”張陽指着壩口一旁民夫聚集的地方問道。

  “侯爺,下官不能說,您還是自己去瞧瞧吧。”高明遇竟然閉口不言。

  見這高明遇還賣起了關子,張陽也來了興致。

  “那都過去看看吧。”說完張陽邁步,其餘人跟隨左右。

  親衛們走到前方開路,民夫們也自覺的讓出一條路來,張陽一臉笑容和周圍的民夫們打着招呼。

  待走到人羣中央,但見一整塊巨型紅布覆蓋着一塊石碑,幾名民夫迫不及待的扯開了紅布。

  赫然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青岩石碑,碑上刻有字雲:

  崇禎某年某月某日,大明忠勇候張陽建黃口水壩,引水入渠,造福萬民,功蓋千秋。

  落筆是山東登州府一百六十萬生民。

  “侯爺修渠濟民,造福山東萬民,草民祝侯爺長命百歲,永享富貴!”不知哪個人率先跪倒高呼,接着周邊成千上萬的百姓波浪般跪倒,齊聲高呼跪謝張陽。

  大災之年,又遇兵災匪亂不斷,幸有忠勇侯張陽來到山東,如同救星下凡,來拯救他們了,他們的家人再不用餓死了。

  不少飢餓的山東百姓在領到張陽發放的救濟粥後,不是先喫,而是把粥放到地上對着碗中的米粥先磕三個頭,纔給家中老小食用。

  這些樸實的百姓們都知道感恩,張陽給了他們救命的糧食,誰救了他們,他們就記得誰,在心中感恩一輩子。

  現在不光是登州,整個山境內的百姓都知道救苦救難的忠勇侯來了,就連好多山中的土匪響馬都被家裏人招呼回來耕種土地。當這些人偷偷下山看到自家真的分到了土地,一家人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再當土匪響馬也沒了意義,都在家人的規勸下紛紛到官府去自首。

  這些土匪大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對於這些願意改過自新的人,張陽也既往不咎,上繳武器後,也就放他們回家務農了,好好過日子了。

  “大家都起來,都起來。”張陽擡手示意百姓們起身,但直到好一陣百姓的高呼聲才慢慢止了下來。

  一個德高望重的白髮老者走到近前,向着張陽鞠躬道:“侯爺,這條水渠還沒有名字,還請侯爺給取個名吧?”

  “讓本候想想。”張陽思考了一會道:“這條水渠是爲天下蒼生而修,那就叫濟民渠吧。”

  濟民渠,就是救濟天下蒼生的意思,希望這條水渠能夠山東的百姓帶來穩定的生活吧。

  濟民渠?好!衆人皆是稱讚不已。

  在點燃了上百串大紅鞭炮後,高明遇示意張陽良辰已至,可以下令開閘了。

  張陽站在水渠邊,大聲下達命令。

  “開閘,放水!”中信小說

  兩排民夫喊着號子,齊齊用力拉動手中,沉重的千斤鐵閘應聲而開。

  嘩嘩譁——

  滾滾河水自鐵閘下方洶涌而出。

  “來水囉——來水囉——”

  水渠兩側圍觀的百姓,見到流水進入到水渠,都是歡呼雀躍。

  有了這條水渠,他們就能熬過這個旱季,而且還會不斷造福自己的子孫後代。地裏已經種下了紅薯、玉米,這些農作物生長週期短,到了秋天就能收穫一批,到時不用領救濟糧了也能捱過這個冬天。

  只要明年開春,再趁早育好良種,早些種下,就能收上兩季糧食。到時在早早還上侯爺糧種,自己家中還能有餘糧。

  只要肯辛勤勞作,最多三年就能過上喫飽飯的好日子了,家家戶戶都有了新盼頭。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