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荒唐的奏折 作者:黄梁生 1000小說旗 事情的起源,在于一份来自安陆方面的奏折,安陆卫指挥使徐震,上本請于安陆建立京师。随同這份奏折一起递上来的,又有河北广平府教授张时亨上本,国朝所有官修史书,自嘉靖诞生之日起,一律使用钟祥纪年,废正德纪年不用,以昭皇考受命之符。請圣母改衣帝服,正位内廷,上执太子礼,关决政事。 废除正德年号,让正德這位客观存在的皇帝从朝廷记录裡消失,這种想法已经可以算做荒诞,至于让蒋氏以太后身份听政,嘉靖以太子的礼节对待蒋氏,就更是脑子不大清醒。即便是嘉靖看了這两份奏折后,脸上的表情也很有些错愕,最后问杨承祖道:“這两人,是大哥你安排的?” 杨承祖今天沒上朝,抱了天赐进宫,陪着蒋氏玩了小半天,对他来說,陪太后开心這种事,显然比上朝办公重要的多。由于雪娘還沒有诞下子嗣,天赐是嘉靖這边唯一的三代,蒋氏于這個外孙爱如珍宝,甚至留在宫裡不愿意放出去。杨承祖讨了老太后的欢喜,又被嘉靖叫過来,看了這個奏折,也是一脸苦笑 “陛下,臣用的人虽然不算多出色,但是這样的蠢货,臣也是不会用的。” “朕也是這么想的,大哥用人向来可靠,不可能用這种货色做事,這样的人,是怎么做的学官,简直是糊涂。這個徐震,朕怎么听着有点耳熟,是不是在石金梁困王府时,他也在府裡的?” 天子日理万机,对于臣子的名字,记不住很是正常的。简在帝心,不一定真是留下一個好名字,总之让万岁记住你的名字,這就是一個巨大成功。徐震在三关镇参与過营救永寿,也在王府裡一起抗過石金梁,所以从一個从九品的巡检,现在提拔到了三品指挥使,实掌安陆卫。但是其后,他与天子就沒了什么交集,巴结了几次永寿,也沒什么效果,要指望皇帝记住他的名字,未免难度太高。 這份奏折,多半就是他寂寞难耐之下,搞出来的产物,想要靠這份奏折搏一個出位。這种奏折肯定是荒诞不经,但他的目的就是在于让天子看到自己的名字,近而想起有自己這么個人。 至于付出多大的代价,压根就不介意,不管怎么样,只要天子想起自己,就一切都值得。反正武人不比文官,說一些混话,也沒什么要紧,最多就是罢官摘印,有了皇帝照拂,起复也不太困难。 這裡反倒是张时亨一個学官,居然上了這么一份荒诞的奏折上来,实在太出人意料,让嘉靖很有些哭笑不得。大明朝的体系内,有数以万计的官员,不可能人人都是出色的人才,像是张时亨這种只想着阿谀但是又缺乏能力的官员,也并不在少数。 “陛下,垃圾和毒药,也有它的价值所在。這两份奏折虽然写的不怎么样,但是我們正好可以拿来做一做文章。像是先皇陵墓,修建的格局虽然比藩王为大,但是比帝陵還是有所不及。当时也是受制于财力,朝廷拿不出银子,即使各方筹款,规模還是有限。现在我們手上有了银子,先帝陵墓,可以再翻修一下。至于這工程,可以让徐震去负责,也算是酬他的功劳。這個人,臣记得老三好象提過两句,修帝陵时,有百姓闹事,他带着兵出来帮着老三杀了几個带头的镇住其他人。后来還让军士帮着运输物料,也算是個贴心人,总要对他有些优待。” 嘉靖点点头“那就按大哥的意思办,徐震既然在王府裡杀過贼,就不能让他吃亏。但是陵寝這事,毕竟刚刚完工,如果马上翻建,杨廷和他们,会不会有什么看法?” “陛下,這次咱们主要是内帑出钱,還有杨记捐献,他们阁臣又有什么立场說话。再說,他们如果把目光放在這上,对咱们其实也是好事,至少其他問題上,他们就不那么在意了。不久前,广西锦衣卫所送来消息,說是岑璋与岑猛联手吞并了镇安府,随后两下嫌隙又起,摩拳擦掌,就要开打。要是内阁把目光放在這裡,广西那边,他们少說几句话,也是一件好事。” “广西的事朕也同意大哥的看法,先让他们斗個死活,再由朝廷收拾残局,最后废掉土官,改任流官,又朝廷实控广西。按大哥所說,要是他们把目光放在陵墓上,不干涉改土归流事,倒也省了许多手脚。就這么办吧,除了父皇陵寝,還有王府,也该修一修了。說起来朕现在倒是有点想家,想要回去看看,王府只有王氏坐镇,不知道是否撑的住场面。這次翻修王府,也是要让地方上的人明白,朕沒忘记家乡,也沒忘记自己的家园,免得他们乱打主意。那這個张时亨,该当如何处理?” “這等人实在沒什么用,依臣之见,還是让他当個言官,到科道裡去恶心那些人吧。在他被自己的同僚干掉之前,当好一個疯狗,也算他为国尽忠。但是他那份奏折,倒是有大用,陛下所想之事,就以他的奏折为引子,趁热打铁,一战成功。” 去年秋天的时候,开中法得以复兴,朝堂上也曾因为开中的問題,引发了热议,一度曾经陷入鏖战状态。但是九边的边帅大部分是支持恢复开中的,其中又以杨一清的声音最大,几次上本,强烈要求复行开中,补充军储。朝内也有一批中下层官员出来拆烂污,站在天子一边,摇旗呐喊。 這次的战斗裡,杨廷和是反对复行开中的,可最终,他還是失败了。也就是因为這次失败,让朝内部分大臣认识到,曾经强大的首辅,已经老了,年轻的天子力量日渐强大,或许跟着天子,会更有前途。 加上之前的几次冲突,即使沒有杨承祖的穿针引线,嘉靖身边也聚了不少大臣,這些人或许算不上亲信,但是都向着心腹這個圈子积极努力。有了這些人力,嘉靖确实也想過发起总攻,彻底打翻杨廷和。 但是,這件事毕竟是要和整個的古法礼制作战,换句话說,天子要挑战的对象,是规则。不管手上有多强的力量,有多么雄厚的本钱,与规则开战,都是一件异常危险的事情。年轻的天子未必缺乏勇气,但是当发起這种战斗时,也必然会有顾虑和迟疑。 与之对比,杨承祖倒是极有底气“陛下,现在正是我們发动的大好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现在地坛、日坛、月坛均未建成,按照常理,我們绝对不会在這时开战。所以,我們或许沒做好准备,但是对手那边,也同样沒有做好准备。這次,我們就以突袭之术,打他们一個措手不及!臣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为万岁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