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九龍倉之戰
七八年農曆新年還沒到,香江股市卻風聲四起。
1月9日起,李家城率領精兵強將以分散方式喫進九龍倉股票,股票由此瘋漲,從每股10港元攀升到30港元。
時間來到2月,怡和才發覺李家城的舉動,遲鈍的展開反擊,大舉回購股票,以期穩住控股權。
由股市而起,華資英資大戰,成爲市民瘋狂討論的財富話題。
無數散戶,打着跟李老闆發財的旗號,主動捲入這場大戰中。
政委李國成到香江時,已經是2月中旬,九龍倉大戰愈演愈烈。
“跟着城哥發大財!”
瞄一眼小報的標題,李國成嗤笑一聲放下報紙,真是無知小民,自願充當廉價韭菜。
從瑞麗江南出發,途徑滇、貴、湘、桂,一路上,李政委順便拜訪柳江機械廠等合作企業,到1月底纔到羊城。
到了羊城,粵省有關領導人早就等候多時。
在羊城待了半個月,李國成談了不少合作項目,總的來說,就是花錢買平安,外匯買路子。
直到2月15日,李國成登錄香江,進駐香江辦事處和木西公司總部。
若是這時進入股市,無疑是晚了。
好在李國成沒離開根據地時,旅部就將操作指令傳達給香江辦事處。
將志明離港前,收購了一家香江小卷商-嘉正證券,由此借殼入市,早在77年12月底就進入股市,小股喫入九龍倉散股。
辦事處密室內,王海等留守人員,向政委履職,提交了股市交易記錄,和近期的工作時間表。
進入股市的時間早,嘉正買入股票時,處於九龍倉市值最低價,低到10港元一股,後續買入的平均股價,也在20港元內。
直至2月,嘉正一共獲得120萬股,佔九龍倉總股本的%。
按昨天休市的33港元,嘉正證券手裏的股份,價值3960萬港元。
李國成不禁驚歎,“股市真賺錢!”
九旅的商業網絡普遍緬北,極力蒐集寶石運輸到香江售賣,平均每月不過收入300萬港元。
當然總的年收入不會這麼低。
去年,木西公司打通蛙島、日本、韓國市場,向這三個發達、新興市場輸送寶石,收入不亞於香江市場。
去年下半年,木西公司玉石收入爲四千多萬港元,預計今年全年收入能突破一個億。
如此鉅富掌握在他人手中,李國成不放心地問:“王海,你覺得嘉正的經手人可信嗎?”
王海肯定地說:“目前是可信的!”
收購嘉正證券後,王海通過白人律師,清理了大部分老員工,只留下業績普通且爲人老實的職員。
操盤手則從外面招募,從操盤手到證券經理,全都華洋蔘雜,互爲監督。
隱身幕後的木西公司,只負責安保工作,對外也對內監視一切。
王海確信短時間內,內部不會出現老鼠會,勾結起來出賣主家的事情。
若真如此,他一定會讓嘉正的每個人去見海龍王。
李國成手指敲擊茶几,“你做的很好!不過漏洞還是有,最大問題是人,不是自己人。”
“我在羊城,和華潤有協議,最近他們會登門拜訪,可能會一起合作。”
話剛說完,王海神情輕鬆不少,自從將隊離開後,他是壓力巨大,如坐鍼氈、夜不能寐。
每當閉眼時,他就想起證券大廳上的喧囂,每個小數點的波動,都涉及到百萬的資金流動。
股市對王海來說,是個全新領域,再如何刻苦學習,也趕不上從業十幾年的證券人。
不自信,又暗自加碼,王海的內心焦慮到了極點。
好在千呼萬喚的政委,終於來了,還帶來了解決辦法。
李國成又補充一句:“你在剛從內地來的數學人才裏,選2-3個出來培養,當作備份。”
此時的華夏,相比香江,正是最爲貧窮的時刻,無數人冒死渡海,奔赴香江,其中不乏高端人才。
“沒和華潤達成合作之前,就暫時停止大規模交易。再次回頭給職員做個背調,瞭解他們的近況。”
制度有缺陷,人又不可信,那就多下苦功夫,儘可能將漏洞堵上。
接下來的時間,李國成和留守辦事處的戰士,一一單獨見面,給他們送上家書,併發放雙倍的津貼。
旅部選擇的駐港人員,信仰堅定,歷經戰鬥磨練,政治上最爲可信。
而且每個駐港戰士,全是滇南子弟兵,父母家人具在,往上三代也是貧苦百姓。
駐港輪訓3-5個月期間,除了正常的工資,旅部特批2倍津貼,且必須由辦事處最高領導親自發放。
表現優異的輪訓戰士,回到根據地,必定升職,走上更爲重要的崗位。
有家書、有豐厚薪資,最快三個月就能返回,回去還能升職,戰士們並不覺得苦。
如果只看到一半內容的用戶,請跳轉至:(絲路)看剩下內容。
【提示】:如果覺得此文不錯,請推薦給更多小夥伴吧!分享也是一種享受。
喜歡本站的用戶麻煩收藏一下。防丟失網址。百度搜索新絲路文學網就能找到我們。
本章未完,請跳轉至繼續閱讀》》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