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飯館和私人經濟
張揚笑呵呵的領進老蔡飯館的大門,“華工,今天請你喫個農家小菜!”
華染笑了笑,“緬北風氣真開放,都有私人飯店了。”
“老蔡家的酸菜魚,那是一絕,不開飯店就可惜了。”謝和華笑着解釋。
得知首長來了,老蔡親自接待,笑得像個彌勒佛。
“蔡老頭,上你家的招牌菜就行。”
“好!我這就去做!”
創立根據地時,張揚渡江北上,撐船的就是蔡家鍾,兩人就此結下了深厚友誼。
給九旅運輸物資,老蔡攢下豐厚的家底,但年紀大了,也厭倦了開船,就想上岸過安生的日子,他還特意徵求張揚意見。
旅部計劃逐步放開私營經濟限制,引導一部分百姓自主創業,搞活民間經濟。
老蔡做菜手藝了得,張揚就建議他開一家菜館,根據地首傢俬人飯店,首家註冊私營企業由此誕生。
爲了宣傳根據地搞活私營經濟的決心,張揚宴請貴客時,偶爾來老蔡飯館宴客。
“華工,地礦局準備再投入多少?”
楊教授發現金礦後,在得到九旅許可後,向滇省地質礦產勘查局做了彙報,這引起了滇省和地質總局的興趣。
合作就此展開,滇省提供技術和設備,雙方共同開採金礦。
3月礦區公路打通,4月開採河牀金砂,今天是出金日,一共獲得12公斤的粗加工金塊。
有了初期開採數據,金塊也見到了,是該展開下一步合作了!
“總局下了新指示,允許擴大合作範圍。”
華染是滇省地礦局的採金專家,作爲滇省和地礦總局的代表,擔任金礦開發總經理,他的話很有分量。
“投入多少人力和設備?”謝和華更關心實際內容。
華染的表態很直接,“一支精銳探礦隊,至於開採設備,內地只能提供老設備,挖掘機、粉碎機等大型工程設備,由九旅提供。”
謝和華抱怨道:“滇省就等着分錢?”
按雙方協議,開採所得黃金全歸九旅所有,但其中5成必須出售給滇省,且按人民幣計價。
表面上內地沒直接分金,但實際上該有的分成,一點都沒少,還規避了外交風險。
根據地需要大量人民幣,黃金換現金,不無不可。
能換來探礦資源,和礦產人才扶持也不虧,但不虧的前提,是在開採過程中,雙方同等投入。
爲了增加開採量,九旅不斷投入重型機械,那麼滇省也要跟進,在其他領域找補,不能坐享其成。
華染臉色不變,“我方投建一個鍊金小廠。”
張揚笑着打趣,“鍊金造成的污染,能不能五五分成?”
七十年代末,華夏還沒升級鍊金工藝,依舊使用高污染化學藥劑提取黃金,廢水對自然環境污染極大。
華染臉色發苦,面對張揚詰問,他很爲難。
“九旅出錢,地礦總局能不能協助採購一套小合成氨設備,或者銀礦提煉廠。”
條件一出,華染如釋重負,連忙道:“我向總局彙報。”
謝和華:“若是成了,九旅可以用更多黃金換人民幣。”此話赤裸裸的展現九旅立場。
謝和華從不掩飾自己的利“己”思想,他和華夏打交道,向來是利字當頭,動輒利益交換。
一提謝支書的名頭,華夏有心人就直搖頭,評價其毫無黨員作風,極端民族主義者。
張揚笑道:“菜上來了,趁熱喫。”
知道首長們在談大事,老蔡一直沒上菜,收到警衛傳話後,後廚才忙碌起來。
菜館門口,張謝二人送走華工,老蔡在後面笑着臉站着,顯然是有事相求。
“蔡叔,有事直說!”
蔡家鍾硬着頭皮說,“我想和別人建馬幫!”
謝支書好奇的問:“和誰啊?”
“一村兩寨的山標!”
張揚微微點頭,他知道這人,“那明天,你和他來旅部,說說馬幫的經營思路。”
老蔡大喜,這事有門,“我和山標一定到!”
回到旅部,張揚感嘆道:“這才一年,根據地就有土豪了!”
謝和華笑了,“土豪的標準是多少?”
張揚歪着頭想了想,“怎麼也得有三五千元?”
九旅的軍人、公務員有六千多人,平均月薪七十多元,因爲食宿不花錢,年結餘超過一千元的人,不在少數。
又因去年年底,旅部補發一大筆工資,一千多人存款超過三千元。
大家都把錢存入財政局下的銀行裏,張揚知道大體的存款數據。
謝和華伸出八根手指:“老蔡的錢,起碼這個數。”
“八千?!”張揚不由得驚呼,“他怎麼積攢的?”
“開船,運貨的唄!”
作爲九旅的老朋友,老蔡趕上每一波發財機會。
初期,
如果只看到一半內容的用戶,請跳轉至:(絲路)看剩下內容。
【提示】:如果覺得此文不錯,請推薦給更多小夥伴吧!分享也是一種享受。
喜歡本站的用戶麻煩收藏一下。防丟失網址。百度搜索新絲路文學網就能找到我們。
本章未完,請跳轉至繼續閱讀》》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